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探索
王开宇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语文成为选拔人才考试中日益重要的学科,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更加适应新高考改革下的教育目标,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这不仅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教学资源与辅助资源的对应需求,也需要思考学科本位要求下的课内外拓展,以适应新时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要求。
一、兴趣,激发潜能,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执行者,教与学都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感受疑惑,产生探究的动力,锻炼解惑的能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气氛、制造悬念,让课堂成为疑问的聚集点、思想的交汇点、灵感的激发点,呈现出学生们时而跃跃欲试,时而会心一笑的精彩画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学内容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进行一系列科学而适当的教学设计,包括设计教学内容、板书,选择教学方式,把握教学策略等。
二、阅读,拓展思维,是奠定创造力的基石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阅读文章,可以引导学生精读、略读、跳读、默读、齐声读以及教师示范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从中发现疑点、难点、要点,并进行批注,提出见解,课后相互探讨。教师在学生读、想、批的基础上,围绕自学内容,组织并鼓励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整理,以准确、全面、系统地把握知识要点。学生要学会高效利用时间,尽可能地拓展阅读的广度,增加课外阅读量,并形成阶段性阅读笔记,以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
三、写作,磨砺能力,是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体现
经过多年教学总结,笔者发现,引导学生持续进行观察小记、素材积累、专题练习,可使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简短的“观察小记”可以锻炼学生的洞察力,通过语言文字描述刻画细节,引发思考和感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时通过搜集、摘录、背诵等方式对不同写作题材进行广泛积累,提升对时事、科技、人文的理解力;有了观察和积累的基础,再进行不同题材的训练,运用文字技巧,发挥思辨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立意要深远,构思要巧妙,语言要精妙,富有文采,让阅读者眼前一亮,心灵受到震撼,产生共鸣,深受感染,确认具备了一名高中生应具备的文字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