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法论研究
[摘要]《讲话》讨论了文艺与群众、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问题,凸显了文艺的大众化、政治化、生活化、典型化和民族化的特征,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和成熟。《讲话》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这些文艺思想精华,更在于其中渗透的科学方法论,不仅包括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哲学方法,也包括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中国社会实际所衍生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普及提高、独立自主等各种具体方法。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有些文艺思想本身已经构成了方法论。
[关键词]毛泽东;《讲话》;文艺思想;方法论
[作者简介]崔余辉(1991-),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12-0010-03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毛泽东在1942年5月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集中论述了文艺工作的中心问题。《讲话》在当时的延安文艺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革命力量,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和成熟,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2017年是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75周年,当前对毛泽东《讲话》的研究多局限于内容和意义层面,鲜有方法论研究,方法论精髓是新时代下继承毛泽东文艺思想、发展中国文艺事业的关键,很有研究的价值。
一、《讲话》中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研究《讲话》中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方法论的基础,《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闪烁着思想光辉。
(一)文艺是群众的文艺——文艺大众化
毛泽东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和讨论文艺工作。他在《讲话》中强调:“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而这个立场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定的立场,它是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决定了文艺工作的目的和对象。
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是一个根本的原则性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文艺的性质和方向。毛泽东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①这是文艺工作的目标指向和工作对象所在。
具体来说,文艺的服务对象有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类型的人依次是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主力军和同盟者,按照对当时革命作用的大小依次排列。毛泽东根据当时的革命实际,确立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目标和对象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联系群众和表现群众的问题。毛泽东强调:“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②那么怎样联系群众呢?毛泽东明确指出了要深入工厂、农村、部队等,去了解和熟悉各种人,尤其要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在表现群众方面,或歌颂,或批评,方式不一。
毛泽东还诠释了文艺“大众化”的概念,这也是文艺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所在。所谓人民大众,就是“最广大的人民”;而大众化,就是“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就是学习工农兵,亲近工农兵,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要求去创作。
(二)文艺是革命的文艺——文艺政治化
毛泽东在《引言》部分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了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目的,即“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③而且,他在探讨文学艺术的源泉时,還明确区分了一般的文艺作品与“革命的文艺”。《讲话》中的文艺,与革命工作息息相关,从始至终打上了革命的烙印,具有浓郁的政治化色彩。
在文艺的功能界定上,毛泽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将文艺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自“五四”以来,文艺工作者在助推中国革命方面功不可没,故毛泽东将文艺与武艺并列,鼓励依靠文化和军事两条战线,促进中国人民的解放。
在分析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方面,毛泽东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强化了文艺的政治功能。他在论及文艺批评的标准时,也提出了文艺和政治双重标准。另外,毛泽东之所以强调还是杂文时代,还要鲁迅笔法,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鲁迅的作品如枪炮匕首,成为一道重要的革命力量,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中国革命的进步。
(三)文艺是实践的文艺——文艺生活化
毛泽东在《讲话》中还探讨了文艺的来源问题。他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④可见,人类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艺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观念形态。人民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原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学离开了现实生活,无疑是空中楼阁,只可能产生空头文学家或艺术家。
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文艺作品反映的生活应该比实际的现实生活更高,因为现实生活材料虽然丰富鲜活,毕竟是自然形态的粗糙的东西,而艺术家对生活的反映是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文艺来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这是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强调了文艺创作必须深入社会实践,贴近人民生活。
(四)文艺是集中的文艺——文艺典型化
毛泽东说:“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⑤这六个“更”字,实际上概括了文艺创作的典型化原则。
所谓“典型化”,就是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就是把生活中那些典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加以提炼和概括,从而创造出鲜明强烈的艺术形象。毛泽东特别强调矛盾和斗争的典型化以及人物的典型化。他要求作家把日常生活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惊醒和感奋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典型化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如鲁迅笔下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都打上了某些共同的时代烙印,但又是个性鲜明的,这些形象在反对封建、启蒙民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文艺是自己的文艺——文艺民族化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这是文艺发展必须应对的问题。毛泽东在《讲话》里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⑥不分古今中外,不论是封建阶级还是资产阶级的。但是继承和借鉴不是目的,创造才是关键。毛泽东特别强调:“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
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的文化》里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他说:“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和开拓创新是发展民族文艺的基本态度。
二、《讲话》中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法论思维
毛泽东在《讲话》中的文艺思想渗透了科学的方法论思维,不仅包括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哲学方法,也包括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中国社会实际所衍生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普及提高、独立自主等各种具体方法。
(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立场上确立文艺的目的和对象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包括文艺工作,形成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路线。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一贯关注的问题,如列宁就曾提出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来观察思考问题,强调革命文艺应该具有阶级性和人民性,应当为人民大众首先是工农兵服务。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比如文艺作品。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革命文艺的服务对象应该是人民大众,只有人民群众才能解放自己。文艺创作不仅要遵循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亲近工农兵,融入群众生活,才能创造真的革命文艺。
要强调的是,在贯彻和理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上曾陷入形而上学,历史上有过片面化、狭隘化和绝对化的理解。曾一度只要不写工农兵,就被认为偏离文艺的方向,“四人帮”甚至将文艺为人民服务和为工农兵服务对立。实际上,毛泽东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是符合当时的革命实际的,是基于对当时民族危机和革命动力的考量。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应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作历史的变化的理解,这并不影响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性。
(二)贯彻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强化文艺的政治功能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方法论的核心。这一思想方法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形成,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化。毛泽东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去研究。
毛泽东在《讲话》中说:“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⑧那么,当时的文艺发展面对怎样的事实呢?一是当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严峻,1942年的中国已经进行了五年的抗日战争,正处于抗战相持的阶段;二是“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推动了革命进步和民族解放,当时很多文艺工作者尚不明确文艺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对象,延安文艺在与工农兵结合方面成绩突出,但是也出现许多问题和争论。毛泽东正是基于这些事实考虑文艺问题,确定了革命文艺的方向,强化文艺的政治功能。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文艺和政治的相互联系,将文艺作为革命的重要战线,助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民族解放。
(三)结合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物史观分析文艺的源泉
毛泽东从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物史观的有机结合中来理解文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大脑中的反映,而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依赖并反作用于物质。文艺作为一种观念和意识,来源于物质世界,并影响和指导人民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说:“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⑨文艺作为一种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决定的,并且随之变化而变化。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用来观察文艺现象,文艺工作者就必须深入生活,反映人类社会生活;根据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原理,文艺对生活的反映不是机械复制,而是能动的、动态的,所以文艺高于生活,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遵循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明确文艺的原则和标准
典型化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具有统一性和对立性,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那么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也是,典型的人物应该既能概括出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也要突出人物的独特个性,才能具有艺术生命力。
毛泽东还讨论了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这也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文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二者不可割裂,更不应该对立,只顾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都是形而上学的。当然,矛盾的重点论和两点论证明,普及和提高可以有先后和轻重之分,所以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毛泽东根据当时的革命实际,提出向工农兵普及,从工农兵提高,而当时中国群众文化水平较低,识字率低,普及工作无疑是当务之急。
另外,毛泽东在论及文艺批评的标准时,提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这是文艺创作和批评的原则和标准,也是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
(五)借鉴辩证否定规律以独立自主的态度发展文艺事业
毛泽东在《讲话》中反复强调:“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他在阐释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时,将文化扬弃的过程生动地比喻为分解食物的过程,提出要“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⑩批判继承是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辩证法,体现了辩证否定的规律;独立自主地发展中国自己的新文化,是毛泽东处理中国文艺与外国文艺关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实质上也是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结果,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这揭示了辩证否定的实质實际上就是扬弃,对待古今中外文化,既不能持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也不能照搬照抄,全盘西化。文艺事业的发展既要吸取文化精髓,又要克服消极落后的成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讲话》中所提出的文艺大众化推动了文艺的普及,文艺生活化丰富了文艺的内容,文艺典型化揭示了文艺的基本规律,而文艺民族化是中国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秉持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特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讲话》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这些文艺思想精华,更在于其中渗透的科学方法论,打破时空界限,指导大家在新形势下思考和分析问题,认识和改造世界。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92,592,578,578,590,589,583.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1.
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⑩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7.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0.
[6]杨汉池.毛泽东文艺思想与方法论[J].文艺研究,1992.
[7]郭健,周沛.二十年来国内毛泽东文化观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0(4).
[8]刘志祥,李刚.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的七大辩证性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6).
[9]郑丽敏.毛泽东文艺思想探析——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