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分析
王然
2017年10月,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出台,在2019年初开始正式执行。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运行背景下,作为新时期的事业单位,其在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将从实际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之后侧重分析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点,最后研究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化方案,希望借此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促进单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基建事业的大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的连年提升,政府职能和财务管理体制均亟待改革创新。传统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弊端显露无疑,此类预算会计体系的滞后性相当明显,已经和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符,所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主要内容
我们通常所说的新政府会计制度,指的便是对政府部门整体收入和支出进行记录和整理的一种程序,期间会涉及到资金数量和资金去向以及资金性质等多类内容,其在客观层面上反映出了预算执行的基本状态。
1998年,政府会计制度得以建立,到了2010年,和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发展相契合的一系列会计制度相继出台,最具代表性的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当时这些制度可以帮助政府进行财务管理,并且预算管理需求基本上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随着社会日趋进步,该类制度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
基于现实需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4年对实施了20年的《预算法》进行了修订,到了2015年,国家财政部不仅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还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标准,该类标准囊括了公共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内容。2017年,《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颁布,并规定要在2019年正式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创新整改的终极目标便是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双向提升。事业单位应用政府会计制度后,利于其深度掌握政府会计改革发展进程,并明确相关问题,如此一来便可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点分析
(一)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重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指的便是针对政府会计双体系记账模式,将财务会计与财务预算的同步处理工作视为重点。在应用政府会计双体系进行记账的过程中,若被纳入到预算管理中的库存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等出现变动,会计工作者在财务处理的过程中可借助预算会计的方式去处理。例如在进行单位采购固定资产处理时,财务会计需要借记“固定资产”科目,并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和“财政拨款收入科目”。需要注意的是,预算会计操作流程中,第一是要对行政支出和相应支出类科目进行借记,第二是要对资金结存的细化科目进行贷记。由于固定资产有其自身特点,因此会计工作者进行计量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政府会计双体系平行记账模式,处理好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编制之间的矛盾,如此方可避免重复工作,让政府会计工作水平可以得到不断提高。
(二)强化了财务会计基本功能
纵观会计制度改革进程后不难发现,“平行记账”模式由来已久,并且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透过本质内涵可知,单位会计核算机制应该满足财务会计职能需求和预算会计职能需求,处在合理区间内对上述二者进行区分,同时还要稳定二者关系,这样才能构建出相对明确的单位财务信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中,资产和净资产以及收入、负债等一同构成了单位会计要素的主要形式。
(三)统一了单位内部会计制度
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通用性业务会计处理和共性业务会计处理的性质,以及了解政府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可比性之后,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新政府会计制度侧重考虑的便是其中统一性的问题。关于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报表格式,通常情况下无需再去区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也不用去区分行政和事业单位,在具体标书上一律都称之为“单位”。但基于行政事业单位一些业务内容上的差别,从这点上考虑,新政府会计制度在部分科目说明中也进行了区分,譬如专项基金和经营结余以及对外投资等,这些科目单纯适用于事业单位。
(四)整合了基建会计功能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以及内容等产生了极大影响。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明确要求,基金投资是单位“大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进行统一核算,不能独立建账,如此便使得基建业务会计核算流程得以简化,与此同时,也进一步的完善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化方案
(一)构建较为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以新政府会计制度为基础,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此为现如今事业单位应处理的首要问题。会计核算制度完善层面,要从会计核算准确度和财务报表制作这两个方面着手处理:
第一,需要保障财务管理工作者获取的单位预算执行信息可以更加准确,会计报告体系可借助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加以反映,如此便可帮助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更为全面的了解单位资金收支动态。
第二,需要对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和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的差異性予以区分,单位会计要在会计报表的衔接、协调等层面,提升财务报告编制的技术性,此时作为单位财务管理层,应对财务报表执行严格要求。
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含有下属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制度优化时,期间务必要最大限度上考虑到下属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注意会计核算流程中内部交易事项的合并抵消制度规划。经过对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将新政府会计制度作为指导,将事业单位既有会计管理制度视为基础,遵循“有效融合、适时调整”的原则,防止新会计核算制度和既有制度在账目划分以及数据处理上产生冲突。
(二)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明确事业单位经济业务范围至关重要,对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交替财务工作的推进,会起到关键性作用。有一些事业单位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本单位原有财务管理办法优化和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时,没有侧重关注新旧账目的衔接,造成旧账清查不彻底。因此,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实施会计核算的改革创新,应该在新会计制度执行前就要做好一系列的财产清查工作和财务清理工作等。由于此类清查工作,每一环都要细致入微,因为若后期发现失误后去二次清查,既费时又费力。清查过程中,需要对应收付款项加强核查力度,对于回收困难的长期投资,一律按章处理,对应付款要尽可能的根据规定日期去清查结算,如此便可精准反映出单位实际资产负债信息。还有就是要对单位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做好归类划分,如此才能全面体现出事业单位业务特点和业务实际开展情况,明确好经济业务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执行力就会得以提升,并且核算人员的责任感也会增强。
(三)全面梳理事业单位资产核算项目
应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资产核算项目加以梳理,当月资产务必要当月折旧,而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无需再提折旧,对于之前折旧空缺的要补提折旧。由于事业单位中涉及到的资产内容相对较多,而且一些资产还会和政府正式实施的项目挂钩,另外关于进项税处理和职员工资核算以及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核算等工作极具复杂性,因此进行全面梳理时需要将信息化财务软件核算和人工核算联合应用。譬如在核算梳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时,要根据资产类别和原有价值以及使用年限等情况去准确录入数据信息,之后在此基础上根据模板去执行折旧,将该类数据科学衔接到新的会计制度核算机制中来。
(四)创建事业单位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新政府会计制度落实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便是会计核算模式和会计基础的变更。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时,应该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去操作。新旧会计制度交替过程中,需要做到人工核算和信息化财务管理相融,处理新旧制度交替期间,出现平行记账和双基础体系等问题后,单位需要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重视起来,因为信息化系统建设会让新政府会计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有着具体的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临着多样化的局面,旨在从根本上强化会计核算效率以及核算精准度,事业单位要和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商之间展开通力协作,针对目前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核算双基础体系的基本要求,要开发出能够同时生成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和预算会计数据信息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开发时要遵循以下两项原则:
首先,新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需要和新政府会计制度基本要求、具体准则等相结合起来进行创建。
其次,要实现会计核算系统化和事业单位内部其他财务系统的融合,实现新旧数据整合对接,从根本上规避数据重复录入和数据流失等情况发生。
(五)财会部门人力资源建设
可组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参加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培训,针对培训内容去设计考核,将考核结果和员工最终的奖金绩效挂钩,提升财务工作者的学习热情。财务人员专业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会计专业知识、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以及财务管理创新等方面加以提升,鼓励财务人员多外出学习、多参加培训,如此方可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团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得财务人员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此才能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政府会計制度提出后,其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强化了财务会计基本功能、统一了单位内部会计制度、整合了基建会计功能,未来事业单位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划分经济业务范围、梳理资产核算项目、创建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加强财会部人力资源建设,如此方可有效地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促进单位长效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河南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