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廉政建设探析
郭建峰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8-090-02
摘 要 当前我国反腐形势持续高压状态,对于国有企业同样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贯彻落实廉政建设,打击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任何腐败问题。但是从以往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效果来看,虽然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不适应高压反腐形势要求,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以我国高压反腐形势作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国有企业如何开展廉政建设,希望相关举措具备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压反腐形势 国有企业 廉政建设
在现阶段国家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同样也面临着更高要求,因为国有企业自身特殊性质,更是需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廉洁风气,能够围绕着自身党风廉政建设予以高度关注,保障相应工作可以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服务。从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开展中来看,其往往主要为了降低腐败问题发生率,控制违法乱纪行为,这也就需要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注重与时俱进发展,尤其是需要适应当前高压反腐形势,凸显自身应有价值。基于此,针对现阶段国有企业廉政建设中不适应高压反腐形势的各类问题予以分析,进而完善和调整,成为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高压反腐形势对国有企业的高要求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防腐成为重要任务,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对于保持我党先进性以及正确性具备重要价值,应该予以坚定不移地推进。对于国有企业运营管理而言,因为其特殊性,同样也需要遵循高压反腐形势下的高要求,促使自身能够贯彻落实防腐方针政策,坚持从严治党以及廉洁执政。在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廉政建设应该重点秉持无禁区、零容忍以及全覆盖的要求,促使国有企业能够针对自身可能存在的一些腐败以及其他违规违法行为进行遏制和震慑,最终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局面[1]。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压反腐形势下取得了不错成就,发现和处理了较多的国有企业干部,防腐力度同样也不存在减缓趋势,对于各个国有企业依然存在高压态势。但是在国有企业廉政建設中,依然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和不完善问题,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法不够合理,进而也就影响着反腐倡廉工作在国有企业的践行效果。在未来国有企业廉政建设中,为了更好适应高压反腐形势,必然也就需要重点明确基本工作原则,把握好各个工作要点和核心目标,进而优化防腐败成效[2]。
二、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原则
(一)严字当头
国有企业在面临高压反腐形势下,首先应该遵循严字当头的基本原则,确保自身廉政建设能够较为严格可靠,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国有企业廉政建设作用,对于任何细微问题予以及时处理,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败以及违规现象。基于这种严字当头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该重点贯彻落实“细”和“常”两个要求,对于国有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细节进行充分分析,加大监管力度,将反腐倡廉落实到位,避免因为以往粗放化的监管监察模式,导致国有企业廉政建设流于形式。另外,为了体现严字当头的基本原则,往往还需要注重将廉政建设常态化,廉政建设并非仅仅是为了应付高压反腐形势,而应该将其转化为国有企业运营发展的必要环节,可以较好实现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常态化监察,按照“钉钉子”精神,促使廉政建设可以落实到位。当然,对于任何违规违法以及腐败问题,同样也需要切实加大打击力度,借助于严厉打击实现对于该类问题的有效处理,杜绝任何侥幸心理出现[3]。
(二)全面化原则
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开展还需要遵循全面化原则,这也是确保廉政建设可以落实到位的基本要求,避免因为任何一环失控影响到整体廉政建设成效。在全面化原则要求下,从国有企业内部来看,廉政建设需要关注于所有领导干部,除了要针对一些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岗位重点加大监管监察力度外,其他所有领导干部同样也需要接受监管监察,避免任何疏漏问题。另外,这一全面化原则的践行往往还需要关注于国有企业外部,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家属,同样也需要促使其成为重要监管监察对象,这也是当前腐败问题出现的重要风险口。这也就需要在高压反腐形势下开展全方位廉政建设,针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监管,严厉打击一些“暗度陈仓”以及“走小路”现象。
(三)预防性原则
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政建设还需要以预防为主,廉政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于各类贪腐问题的防控,虽然后续惩处工作看似更有力度,但是却容易对国有企业正常运营发展带来影响,也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国有企业廉政建设需要遵循预防性原则,尽可能将腐败问题扼杀在摇篮状态,实现对于各类风险问题的防范,降低贪腐问题发生率。这也就需要国有企业在开展廉政建设时能够重点针对一些贪腐问题的诱发因素进行深入解析,针对这些因素开展相对应的措施,以此提升防范工作的目的性,对于各个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进行必要教育和渗透,促使其能够洁身自好,具备自我反省素质,能够严格要求自身,自觉摒弃违规违法行为,掐灭自身可能出现的贪腐苗头[4]。
三、国家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廉政建设的举措
(一)注重培养政治坚定性
在国家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开展往往需要首先针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确保国企领导干部能够具备高度的政治坚定性,进而也就可以自觉形成良好的贪腐问题抵制效果,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贪腐隐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有企业运营管理中,必然需要首先具备政治坚定性,避免在思想觉悟方面出现滑坡问题,在具备较高政治素质的基础上,进而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有企业运营发展。基于此,在未来国有企业廉政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切实做好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宣传引导工作,要求能够对于国有企业全体领导干部形成良好教育效果。比如针对我国最新相关要求以及领导讲话精神,就需要在国有企业内部进行必要宣讲和引导,促使所有领导干部都能够准确掌握相关要求,能够结合自身岗位进行对号入座,审查自身是否存在相关问题,能够严格遵循廉政建设要求,保障自身始终具备较高的政治坚定性,避免出现被腐蚀问题[5]。
(二)注重改进工作作风
在国家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往往还需要关注各个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从改进工作作风入手,同样也有助于规避和打击贪腐问题。在工作作风的改进中,廉政建设的开展应该首先关注于各项基本要求和规定,尤其是对于“八项规定”更是需要贯彻落实到位,以求更好实现对于国有企业各个领导干部的强力约束,促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行事,进而也就能够从日常做起,有助于规避贪腐行为,杜绝因为奢侈浪费而引发的腐败问题。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而言,应该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切实做到不铺张、不浪费,针对“八项规定”的具体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如此也就能够树立自身光辉形象,对于国有企业基层员工也能够发挥带头和榜样作用。当然,在坚决履行“八项规定”的基础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往往还需要明确更高要求,能够不断改进自身工作作风,时刻谨守共产党员的身份,杜绝任何问题出现,做到防微杜渐[6]。
(三)注重全员参与
在国家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开展不仅仅是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往往还需要注重引导全员参与,进而也就能够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形成更为理想的监管监察效果,确保其能够具备良好遵循规则效果。基于这种全员参与的举措来看,其需要遵循党风廉政的系统性要求,促使各个不同类型的工作人员做到各司其职,不仅仅各个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和监察,相应廉政建设工作人员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国有企业中的大量基层员工以及其他群众,同样也应该引导其积极参与廉政建设,为该项工作做出应有贡献。比如群众监督就是优化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各个领导干部不仅仅要自觉接受群众的广泛监督,往往还需要群众体现出较高的监督主动性,能够意识到自身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秉持“良药苦口利于病”的精神,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进行实时监督和监察,不要害怕进逆耳之言,能够对于领导干部形成必要的威慑效果,促使领导干部在全方位、成体系的监督下,更好践行廉政建设的相关诉求。
(四)树立正确权力观
在国家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出现贪腐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观不正确,正是因为不具备合理的权利观念,进而也就很可能出现较多的以权谋私以及滥用职权问题,对于廉政建设带来了较大影响。基于此,未来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应该注重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意识到自身所拥有权力的约束性,能够正确使用相应权力,最终促使在权力使用后能够为国有企业以及群众谋利。结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拥有的不同权力,同样还需要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培训,要求做到防微杜渐,结合不同岗位进行思想教育,避免领导干部出现信念动摇问题,避免出现小贪小腐问题,可以严格约束自身,弘扬新风正气[7]。
四、结语
在国家高压反腐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政建设面临更高要求,为了较好解决以往廉政建设的问题和隐患,往往需要做到严字当头,遵循全面化以及预防性原则,注重培养领导干部的政治坚定性,改进其工作作风,引导全员参与其中,通过树立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实现贪腐问题的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高原.新时代深化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企业与文化,2020(02):50-52.
[2]郑涛.“六个坚持”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J].廉政瞭望,2020(07):70-70.
[3]黄涛.国资国企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6):9-10.
[4]韩建新.深化“四责协同”工作机制 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J].企业与文化,2020(01):41-43.
[5]曹跃.廉生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企党建立足——兼论国企廉政建设合法性[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9,19(03):31-34.
[6]徐红秀.国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践与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188+190.
[7]陈露.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J].東方企业文化,2019(S1):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