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爱与美

    邢瑞娟 冉姣

    由卡比尔·汗执导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于2015年7月17日在印度上映,2018年3月2日在中国上映。该片在多国都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影片选材新颖、独特,以印巴两国人民长期的政治斗争和宗教矛盾冲突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印度青年帕万帮助一个天生患有语言障碍的穆斯林小女孩莎希达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感人故事,向人们表达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对和平、友爱、团结、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一、影片展现了极具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之美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反映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印巴两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而导致的民族冲突、宗教矛盾和种族歧视等问题带给两国人民的极大创伤。在这一深厚、宏大的背景下,影片讲述了一个固执甚至偏执的印度青年帕万与巴基斯坦一个外表可爱甜美的小萝莉莎希达相遇、相识到相知的趣事,表面显得似乎有点唐突,但深入思考会发现该电影凸显了极具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不同国家人民渴望友好交往的愿望。

    莎希达出生在巴基斯坦管辖的克什米尔山区的一个牧民家庭,命运给她开了个玩笑,时至6岁仍不能说话。善良的母亲怀着对女儿深深的爱,带着她去印度德里的大清真寺朝圣。在返程途中,由于路况原因,火车暂停,困倦的母亲进入睡眠状态,好奇的莎希达因为拯救一只掉进坑里的小羊羔,偷偷地下了火车,正当她忘情地爱抚着可爱的小羊羔、沉浸在欢乐之中时,火车隆隆地起动了,母女就这样被分隔。苦于不能开口说话,莎希达万般无奈,只得上了另一列火车,却因中途调换车头,她被带到了印度库卢谢特拉。在那里,莎希达巧遇到此参加庆祝活动的猴神帕万,命运的奇迹就从这里拉开帷幕。主人公帕万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对哈努曼神有着崇高信仰的青年,因为宗教信仰对猴子格外尊重,而被人们称为“猴神”。与妈妈失散的莎希达,在茫茫人海中遇上了勇敢、善良、正直的帕万,这就注定了帕万要肩负送莎希达回家的重任。

    出于怜悯之心,帕万带着偶遇的莎希达到过警察局、巴基斯坦大使馆、旅行社,希望能获得这些部门的帮助送莎希达回家,这些人的不作为和险恶令他寒心。最后,帕万带着莎希达到了父亲生前好友达亚南德家。达亚南德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情怀的信仰者,不喜欢同异教徒交往。后来达亚南德发现莎希达信奉伊斯兰教,他大发雷霆,让帕万将莎希达送走。帕万也曾因莎希达与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同而陷入内心的纠结。达亚南德善良的女儿拉西卡劝解帕万放弃种族与信仰隔阂,接纳莎希达。后来,帕万用自己的积蓄想通过中介机构送莎希达回国,但是发现莎希达被卖入妓院。帕万将莎希达救出后决定亲自送她回巴基斯坦与父母团聚。帕万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一个平凡人,但他身上所展现的良善行为却使他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帕万身上所彰显的人文关怀,对比那些功利主义、唯利是图之人,更彰显了他那颗仁爱之心放下世俗成见,以包容、尊重、理解的心态去和睦相处的可贵品质。他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的善良,他愿意不辞艰辛、穿越万水千山帮助莎希达回家。帕万的举动赢得了拉西卡的热心支持,感动了边防军官,得到了清真寺阿訇、记者昌德、热心的客车司机及乘客们的真诚帮助。无论边防军官还是记者,他们都心有大我,真诚地去关心帮助他人。这种超越了狭隘的个人之爱,抛下历史仇恨、宗教偏见与个人私利,并以心中的爱和诚为指引的行为,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每个人内心的美好及向社会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电影镜头特意刻画的一面是走失的小女孩找到妈妈并与妈妈相拥的喜悦之情,另一面是帕万被疑是间谍,入狱被无情折磨和殴打的痛苦画面。两个场景强烈的对比,呈现的是帕万对弱者的帮扶、对人类的大爱。该电影揭示了人性之恶是一切冲突的根源,而关怀、宽容和爱则是解救人类的一剂良药。设想,如果没有帕万的关心、关爱,走丢的小萝莉将会感到多么的无助、彷徨甚至绝望,她将遭遇的境况可想而知。影片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關注社会热点,关心社会底层,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散发出人性本应有的光辉,彰显极具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之美。

    二、形象、艺术的刻画,诠释了超越家国仇恨的人间大爱

    该影片立足印巴政治冲突和宗教矛盾这个宏观大背景,既有家国情仇的纠葛,又有刻在骨子里的善良,基于平民视角,直击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从细腻的情感层面切入,最终升华了影片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电影的叙事都离不开一个“爱”字。故事情节围绕关爱萌生、为爱拯救、收获正义和民心,也附着国与国间长期的斗争——个人情感的矛盾、爱的回归和认同。爱可以战胜一切,温暖人心,能带领我们冲破任何的艰难险阻;爱就像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严寒;爱就像黑暗的一束光,给人带来希望;爱是砥砺我们前行的营养剂,爱是救赎人类的一剂良药。

    影片中生性固执的帕万在知道小萝莉莎希达是敌国的孩子时,从开始的内心不愿意接受甚至排斥,到后来他与莎希达的深情拥抱,并抛下信仰的隔阂愿意进入清真寺为莎希达祈福,为了脱身愿意穿黑袍假扮穆斯林女人等,帕万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真正的善良是什么,真正的爱是什么。我们生来就要爱人,同时也要被人所爱。不论你看到的是仇恨还是毁灭,都要相信爱。拥有了爱和慈悲,才能找到智慧、找到信仰,枪炮和铁丝网阻断了两国人民的往来,但是爱和信仰却能穿越国界、创造奇迹。

    在护送莎希达回家的路途中,历经暴力殴打、满身伤痕的帕万,甚至拄着木棍艰难地向前,但是他眼神里没有一丝恨意和不满,他眼光里透露着对世俗的宽恕,对宗教信仰的虔诚,诠释了宗教的本质即爱的救赎。他呼吁宗教的宽恕和民族仇恨的和解,引导观众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倡导我们用爱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始终坚信爱能化解一切矛盾和冲突,始终相信在爱的面前,国家间的冲突、宗教信仰的隔阂、个人的恩怨情仇都能消融。

    帕万在护送小萝莉回家的路途中,遭遇了各种困难、挑战,他始终坚定自己内心的善良,毅然前行。记者昌德·纳瓦布在追上了帕万和莎希达乘坐的巴士,知道了帕万不是间谍后,想通过电视寻找知情人,帮助小女孩回家。他的善举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正义、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的记者形象。影片中无论主人公帕万还是记者昌德,都向世人传递了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和人间大爱。大爱超越国界,超越生死,在真善美面前,是对人性的考验,真实地还原了人本该有的样子,激发了人们对爱、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跨越种族,超越宗教,传递人间大爱,在爱心、善良面前,爱没有国家之别、没有种族之分,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影片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要用“爱”实现国与国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三、以独特的视角,彰显了美美与共的文化共融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该影片能在国际社会上赢得广泛的赞誉,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得益于这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质。影片大胆地触碰敏感的政治与宗教问题,抓住不同文化背景下公众心理相通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来,这是文化重构所带来的价值认同,是运用娱乐手法展现社会热点,从而反思当下的现实社会状况。用一颗救赎的心、博爱的心和温暖的心,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显现的文化共融之美,凝聚起人间大爱,并根植于人们内心对于“真善美”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探求跨文化传播的契合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构建文化认同,共同建立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融合的命运共同体。

    学者宗白华说过:“如果你在自己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2]从电影中捕捉独特的视角,镜头给予了凸显写实,优美的舞蹈、绚丽的服饰和灵动的舞姿,这是印度电影的特色标识和独特的魅力。印度电影的审美风格可总结为:“歌舞杂陈式结构、神话与史诗情结、民族喜剧与电影审美品格的并置”[3]。给予观影者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赋予了印度文化独特、深刻的内涵意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生命体验和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只有对接各国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4]新型的世界秩序必然要以平等、开放、包容为内核开展文明交流与对话,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就如电影中帕万帮助小女孩回家,但实质上也是莎希达在帮助帕万消弥宗教隔阂,引导他找到信仰的真谛。帕万在偷越印巴边境后,出于对哈努曼神的忠诚信仰而不肯悄悄离去,一定要得到批准后才走,而后也因为不肯说谎,遭到了巴基斯坦警察的逮捕。但为了心中的爱,放下坚守二十多年的信仰,走进清真寺祈福,使用对方的礼节,这是多么的难得。莎希达引导帕万找到了信仰的彼岸、信仰的本质。最终实现了跨文化的共通、共融。

    情感的共通、相融,诠释了跨文化交流的文化认同之美、融合之美;诠释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旧的、狭隘的文化认同是行不通的,只有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情怀,在平等的文明交流互鉴中,才能学会宽容和理解也才能实现美美与共的真正的跨文化交流。

    四、丰富的内容显现,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美

    当下世界,地缘政治博弈更趋激烈,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有发生。面对当今世界的诸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面向世界未来的博大胸襟和长远眼光,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基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旨在增进世界人民的福祉,为破解世界难题与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印巴一直在宗教信仰、政治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冲突,两国人民对建立平等、合作共赢、相互尊重、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更加期许,对构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新的国际秩序也更加热切向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前途相通,命运相连,只有各国携手起来不断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进,才能治愈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该影片既立足于宏大的叙事高度,又有落在泥土上的亲切感。影片呈现了小萝莉莎希达软萌、纯真、善良的形象,散发着男主人公帕万不畏艰辛、舍己为人的人格魅力,有克什米尔山区蓝天白云、碧草青青的生态之美,还有独具印度本地文化特色的歌舞配乐之美,美得震撼人心,美得感人肺腑。这世界处处充满着美,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5]。让我们用美的心灵借用眼睛去发现美,去探究电影中的人性之美、艺术之美和生态之美。

    影片刻画了小主人公莎希达软萌可爱、天真善良的形象,从她那双清澈纯洁的大眼睛里,我们看到了复杂的印巴冲突、官方大使馆的政治藩篱、贩卖人口的丑恶交易、自私偏见的追捕官员……影片以爱的救赎为主题,完成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批判,引导人们形成向善向上的社会心态。影片关注时代洪流滚滚中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悲欢离合,关注个体的利益、着眼于个体的幸福、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和谐,这些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里“以人为本”意蕴的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促进各国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既关心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关注个体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以增进人们的福祉、追求利益共融为目的。巴基斯坦清真寺阿訇说:“我们欢迎任何人,清真寺从来也不锁门”,道出了教义的精髓,呼吁各国人民放下世俗仇恨、宗教隔阂与民族冲突,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努力。

    影片中,当人们发现莎希达是巴基斯坦人而被排斥时,当帕万被认为是间谍惨遭各种殴打和追捕时,显现了因事物的内在实质不同而造成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印巴两国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影片期待两国人民要用超越家国仇恨的“爱”去填补长期因矛盾冲突导致的战乱之苦、与亲人分离之苦和被人误解折磨之苦,从而真正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精髓。任何文明都应被尊重,文明可以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差异不应成为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明应平等交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每种文明都尤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6]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传播的快速性、透明性越加明显,记者昌德·纳瓦布彰显职业精神,依托新媒体技术,发现真善美,勇于揭露假恶丑,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记者将帕万送小女孩回家的感人视频和事情真相曝光后,两国民众纷纷自发地聚集到印巴边界线上,巴基斯坦民众高呼“猴神兄弟”,场面令人震撼。最后,莎希达冲出人群,面对即将跨出国境的帕万,情急之下发声,喊出了“叔叔,摩罗神万岁”,奔跑着冲向帕万,帕万也回头冲向莎希达,此情此景将跨国之爱再次升华。拉西卡是一位典型的现代性年轻人,她为了爱情,敢于拒婚,敢于反抗父權,放下世俗偏见,毫不犹豫地支持帕万送小女孩回家,能够以开放的、理解的心态去包容差异,这是接受现代教育的新一代年轻人所应有的担当与作为。影片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成为时代发展所趋,世界各国人民应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之潮流,助推建成一个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结语

    该片的成功之处,在于映射了当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冲突的社会现实问题,以现实主义题材为背景,触发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电影受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感受。该电影以小人物视角讲故事,以小见大,观众通过温情的故事,感受到拥有质朴的大爱内心是多么的快乐,而在仇恨面前会变得多么痛苦。影片向观众展示了印巴两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内心诉求。为了心中的爱,他们敢于直面自我、正视内心,能够理解宽容,可以跨越仇恨、跨越国界、跨越文化、跨越不同的宗教信仰,诠释了爱高于一切,从而引起了观众对人性、伦理、尊严、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的深思,更触发了人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现实境遇的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J ].前线,2019(6):4.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J ].国学,2013(7):36.

    [3]彭骄雪.印度“马沙拉”影片的艺术风格[ J ].当代电影,2005(04):93.

    [4]习近平.开辟合作新起点谋求发展新动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5/c_1120976082.htm.

    [5]杨辛,甘霖.美学原理(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7.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