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稳增长、保态势、抓落实”专题调研
为深入了解和及时掌握全州经济运行态势,准确把握企业生产运行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努力为全年经济工作持续平稳发展奠定基础。4月30日—5月8日,按照海西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州政府副州长梁彦国为组长,会同试验区管委会、州发改委、州经信委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对两市三县三行委开展调研工作,与地方政府、企业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重点就企业生产运行、一般性工业投资、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做强实体经济为目标,以稳增长、保态势、抓落实为重点,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监测,做好工业项目建设服务,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循环经济,实现1—5月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整体工业运行平稳
随着国内外需求逐步回暖、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等因素作用下,预计1—5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势明显
全州重点监测的23种重点工业产品中原煤、天然原油、铅金属、锌金属、焦炭、钾肥、纯碱等18种产品产量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焦炭增长59.7%、水泥增长50.3%、锌金属增长23.3%、铅金属增长10.8%、原煤增长20.5%、钾肥增长4.1%。
(三)重点企业发展稳健
随着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的黄金季节的到来,油田公司、盐湖集团等重点工业企业生产形势的回升为第二季度的及全年工业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月当月,青海油田、盐湖集团、藏格钾肥、庆华煤化等25户产值达亿元的重点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3.5亿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85.8%,其中,庆华煤化、藏格钾肥、海西化建、昆源矿业、昆仑黄金、滨地钾肥、锦泰矿业等10户企业环比增长20%以上。
(四)企业效益明显好转
随着市场逐步好暖,部分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暖及上年利润下降形成的低基数等原因,1—5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利润总额16.5亿元、同比增长112.7%,实现税金总额19.4亿元、同比增长119.1%,企业利润总额35个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企业效益明显趋于好转,全州工业生产总体呈现趋稳态势。
(五)要素保障供应稳定
全州完成发电量2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完成供电量2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2%;完成工业用电量2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41%;铁路货运量1119.6万吨,同比增长19%;截止5月底,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1.79亿元,同比增长13.9%,贷款余额425.11亿元,同比下降14.94%。其中:工业贷款余额291.67亿元,同比下降11.64%。为推动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从调研情况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各地区、各企业高度重视,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稳增长、保态势的各项决策部署,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措施扎实有效,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措施,在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1—5月,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大柴旦行委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并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或投产达效,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初步形成,支撑经济回升的因素正在增加。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
造成企业资金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政府而言,主要是在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设立发展基金等方面搭建平台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有限的资金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就企业而言,有经营不善,银行不敢贷的问题;信用不佳,银行不愿贷的问题;缺乏抵押,银行不给贷的问题;业务生疏,自己不会贷的问题;财务混乱,银行无法贷的问题;沟通协商不到位的问题,等等。就银行而言,则又怕担责任,贷款主动性、积极性不高;重视大中型企业,轻慢、忽视小微企业;产品创新不够,不能订单式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服务意识不强,效能不高等問题。
(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不足
一是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招商工作困难大,招商引资的项目数量、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项目建到一半就烂尾停建了,有的建成后难以正常运营,形成了发展中的新问题。
二是每年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多,但能够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新企业不多,规模以上企业总量增速慢。
三是新兴产业发展不快,个头不大,难以对冲传统产业萎缩形成的下拉影响。
(三)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方面,一些地方主动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识不强,效率不高。有的地方甚至存在承诺不兑现,刁难企业的现象。
另一方面,部分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存在着信心不足,对经济发展持畏难情绪;主动性不强,缺乏雷厉风行、敢闯敢干的劲头;作风不扎实,办法不多,工作不深入;工作效率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不大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关于下一步工作,州委、州政府已经作出系统安排,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关键是要抓细落实。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狠抓现有企业的服务
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积蓄发展后劲,抓现有企业服务、保障正常运行是释放现实生产力。当前形势下,狠抓现有企业的服务,对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更具有现实意义。要克服重招商、轻安商,重新上项目、轻现有企业管理服务倾向。像重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那样,重视现有企业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企业要区别情况,拉出单子,一企一策,开展有针对性服务。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要帮助其创立品牌,开拓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使其开足马力,多做贡献;对半停产企业,要帮助其把脉问诊,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给予政策、资金、项目、工作支持,促使其满负荷生产;对已停产企业,要分类排队,区别处置:对工艺落后,缺乏市场,该关停破产的,促使其早破产、早转化;对有市场、有技术含量、有前景的,要坚定信心,全方位扶持;对被动卷入非法集资的成长性企业,不要一棍子打死,要帮助其制定还款计划,改善生产经营,逐步偿还债务,尽快走出困境。
(二)狠抓重大支柱项目
各级、各行业都要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势头好、带动能力强、对本地本行业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项目,确立为龙头带动项目。起到抓一个龙头项目,带动一片产业;建成一个龙头项目,撑起一片天;培育一个龙头企业,促进一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对龙头带动项目要战略扶持,重点倾斜,重点支持,长期培育。要抽调精干力量分包项目,常年联系,常年帮扶,出谋划策,加快建设。要动员各方力量,发挥叠加效应、联动效应,实打实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发展开绿灯。要注重在下步招商中,加大支柱项目的挖掘、储备和招引力度,提高招商成效与作用力。
(三)狠抓企业融资难题
目前,最突出的就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高度重视,多渠道解决。
一是建立协调解决融资难的联席会议机制。建议建立州、市(县、行委)协调解决融资难的联席会议机制,研究政策,沟通情况,分析形势,学习外地经验,提出决策意见。
二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拿出资金,统筹设立市级企业发展、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基金,重点解决龙头企业、重点支柱项目的融资难问题。各市(县、行委)相关部门要在继续强力推进“助保贷”“助业贷”“政保贷”“过桥资金池”基础上,探索搭建县级统一的融资平台,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健全风险补偿机制,调动各金融机构积极性,重点解决中小微型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积极探索,多方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是不断加深政银企合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座谈、对接、推介、培训活动,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交流;各金融机构要加大解决企業融资难问题的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力度,逐步提高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
四是加快推进企业挂牌上市交易。要积极引进创立基金公司。制定完善扶持企业上市奖励办法;总结推广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经验,筛选包装一批市场信誉好、竞争力强的小微企业挂牌上市融资;组织上市融资知识、资本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等专题培训,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五是一企一策,多策并举。通过合并合作、资产重组、债权转股权、股份制改造等多种手段,破解资金难题。
(四)狠抓发展环境建设
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心企业、帮助和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凝聚强大的正能量。建议组织开展一些为企业服务的活动,创设一些工作载体,引导大家参与。树立一批典型,既要服务企业发展、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正面典型示范带动,也要影响、阻碍企业发展的反面典型进行震慑和警示。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诚信建设,引导经济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五)完善考核督导办法
要建立完善督导机制,开展综合性或专项性督导活动。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整改要求,确保整改到位,避免工作棚架。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把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经济运行情况等作为考核和选拨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坚持在经济建设的一线考察干部,识别干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要加大对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项目建设如期建成率、建成开工项目入规率(列入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考核考察力度,不断提高工作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