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揭志安
[摘? 要] 名师理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思维的发展,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讨、实践. 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课堂教学是最好的战地,学生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课堂教学如何营造课堂气氛,达到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生;课堂气氛;创新思维;核心素养
平常教学中,课堂上往往出现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知识之谜;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得唇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木然处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数学,注重学生思维、分析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当代教育常提的核心素养的体现.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是每一位数学同仁值得探析的课题. 怎样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得到较好的体现?这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 课堂要有疑问
书本知识源于前人总结,教师应该紧扣课本,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是教学活动的归宿. 营造一个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疑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惑,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如教学“三角形全等”,老师准备以下教具,举实例,并提问:一块玻璃,不小心被打成两块,分为①和②,现在要你到玻璃店去裁一块和原来大小一样的玻璃,你是带①去,还是带②去?或者①和②都带去?学生议论纷纷,说法各一,为后面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打下埋伏,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
■
又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首先分小组交流、探讨下面问题:一张纸,厚度0.1毫米,连续将它对折20次,会有多厚?对折100次呢?对折n次呢?引入新课,探究新知. 总之,课堂教学,只要教师全面把握探究教学目的,找准探究性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就能创设出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 课堂教学中要有猜想
猜想是对事物变化的一种“猜测”、判断,没有经过严格的推理和验证. 教师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猜想,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求知的心理定式.
如:已知?荀ABCD中,AQ,BN,CN,DQ分别是∠DAB,∠ABC,∠BCD,∠CDA的平分线,AQ与BN交于P,CN与DQ交于M,在不添加其他条件的前提下,试写出一个由上述条件推出的结论,并给出证明过程. 这里就要求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沿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进行观察与猜想,从而探索、推理出最理想的结论.
■
再比如:32-12=8×1=8,52-32=8×2=16,72-52=8×3=24,
92-72=8×4=32, …
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用代数式表示为______.
猜想的思维基础是不完全归纳,即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越合理,解题思路就越明确.
■ 课堂上有惊讶
教师要善于释疑学生的迷惘,轻轻点拨后使学生茅塞顿开,心里惊叹不已,惊讶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之情.
在上“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对方程的初步知识,在小学就有些基础,教师如果照本宣科,效果甚微.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采取以下方法,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位同学设自己的岁数为x岁,请你用自己的岁数,乘以2,再加上5(这个过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接着,教师随意叫几位同学报出结果,教师故意想一想,说出学生的岁数,使学生在惊讶中思索:老师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我的岁数?心里驚叹,加深了求知的欲望. 教师抓住时机,引入新课,发展学生的思维.
■ 课堂上应有笑声
教师的教学、讲述,要生动有趣,幽默诙谐,使得学生不时地会心一笑,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都知道,数学离不开数字、图形,如果没有教师的课堂气氛调动,一节课下来往往就是死气沉沉,久而久之,学习上两极分化就会很严重. 教师应该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多挖掘生活中的趣事,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体现.
如教学“倒数”时,可以通过“翻跟斗”——单杠运动,加深学生的理解,使问题变得生动、形象. 学习“有理数”的有关定理及法则时,告诉学生,这些内容,犹如生活中的法规,如果你不去遵守,违反了,就要造成重大错误,使学生从中知道平时学习时应该照章办事,格式规范,一丝不苟.
又如学习“合并同类项或同类根式”,如何化简3a2-2b+5a2-4b+3?对此,可以打个比方:团结友爱、性格相合的人,经常性一下课就会在一起,谈学习,谈理想. 正如上面式子中的3a2与5a2,-2b和-4b,它们都有共同点,含有相同的字母和次数,是一对好朋友,可以走到一起,引出3a2-2b+5a2-4b+3=(3a2+5a2)+(-2b-4b)+3,很好地完成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要点.
■ 课堂应有争议
争议可以使数学问题从惘然中得到顺利解决.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围绕数学问题各抒己见,把问题弄明白.
如,(1)有理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教师把(-3)×(-7)-6×(-9)做如下板书:
①(-3)×(-7)-6×(-9)=21-6×(-9)=15×(-9)=-135;
②(-3)×(-7)-6×(-9)=21-54=-33.
学生针对教师的解题思路,展开激烈讨论;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使得问题顺利解决.
(2)绝对值概念教学,比较抽象,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 学生对一些实际数字求绝对值,能较好地掌握,但遇到“已知a0,且a>b,那么a+b与0的关系是什么”等类型题目时,学生不知所措. 这时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争议,大胆质疑,紧扣“同号”与“异号”,结合绝对值概念,提醒学生多举实际数字,通过计算、比较,把问题弄清楚.
■ 课堂上有沉思
一节课,学生要有思考的余地;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教师要留有“空白”,多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交流、探讨. 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引导,应相辅相成. 好的教育,强调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顽强的探索精神、创新的学习方法.?摇
如教学“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多样性,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按配方、描点、连线进行练习,积极思考,加深理解;从中渗透平行移动的思想,知道确定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关键在于确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及对称轴x=-■.
■ 让学生有联想空间
教师讲课,应留有余地,让学生产生联想,透过有限去展现无限,让学生思维更宽广,激发兴趣,开拓创新.
“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在分析、讲解这一章知识点时,教师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联想去掌握有关知识. 如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太阳与地平线的位置关系:刚刚露出一点→脱离地平线慢慢升起→西落. 学生根据这一规律,画出图形,理解三种位置关系.
■
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奥运五环”、宇宙空间的“星球”的位置关系.
联想的思维基础是类比推理,既由特殊到特殊的推想,把解决某个特殊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移植”过来,应用在接近或者相似的问题上,联想的方法不同,得到的解决方法也不同.
联想是探索解题途径的一种基本方法.
■ 结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 课堂气氛的活跃,需要及时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运用各种手段,向学生提出更高的思维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