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岳馨钰 戴毅斌 刘雪姣

    摘要:建设一支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备高尚师德操守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事关我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重大政治问题。文章结合平时工作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从学校、教师、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通过加大教育力度、完善规章制度、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大思政”格局等手段来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主要指年龄在35岁以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网络上称为“青椒”。截至2017年底,全国40岁以下从事科研、教学的教师占比达到54%,35岁以下占比为30%,他们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学历高、视野开阔,对新事物和新思想的接受速度快,他们与大学生的年龄比较接近,更容易沟通,不仅能够引导大学生掌握新知识、新理论,其个人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和言行举止也极易影响大学生。因此,高校必须把青年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把准方向、站稳立场。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他们肩负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是大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主体,他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接受教育的学生的思想状况。因此,必须筑牢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条生命线,为高校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保驾护航,为建设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实现立德树人宗旨的重要举措

    青年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高,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快,是引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中坚力量。但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仅仅是教学能力突出和科研水平過硬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在工作中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使命,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书育人。

    (三)是调动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青年教师多为80后,成长的社会环境正是境内外各种思潮涌入我国的时间节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不利于正确人格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加上步入职场后又面临着组建家庭、教学、科研等多重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部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呈现消极应付的状态,甚至在课堂上出现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不当言论。这些错误做法不仅不利于青年教师更好地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高校必须通过思想层面的批评、教育和引导,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当前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伴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往来逐渐走入到我们的生活,很多青年教师都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他们的学习背景和成长环境更容易受到这种思潮的冲击,影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为此必须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但很多高校,包括青年教师自身,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思想认识不到位,形式主义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

    (一)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轻教师政治理论培训的情况多有存在,没有形成两手抓、两推进的“大思政”格局。二是重业务,轻理论。高校在工作中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中更看重的是学历、资历和科研成果等与专业相关的业务指标,忽视了对教师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的考查,教学、科研工作的好坏成为高校人才发展评判的重要标准。

    (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从调查情况看,很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责任不明确,运行机制不顺畅,考核制度缺失等问题,难以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究其原因,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虽然明确了党委的统一领导,但各职能部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考核体系不健全。目前高校的考核体系多是围绕教学和科研任务设置的,把学历、职称、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等级、承担的科研项目等指标作为考核的“硬条件”,涉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师德、教书育人等内容则被视为“软条件”,没有明确的考评标准,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都不强,从而导致在青年教师的考评体系中涉及思想政治方面的考评变成了“扎扎实实”走过场。

    (三)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

    各高校在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主要还是通过会议传达、集中学习等传统方式进行灌输式教育,把这项工作更多的是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没有形成系统性,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缺乏创新,缺少对青年教师思想状况的跟踪了解,没有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讨

    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优质内容的供给,更需要教育对象积极地接受和有效地吸收。如果供给的内容与质量、呈现的方式与方法偏离对象的需求与期待,思想政治工作就很难被对象接受,甚至会被抵触、被排斥。“供给”与“需求”达到协调一致、有效对接后,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青年教师

    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强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使他们从理论、政治、情感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认同,从而在日常教学中自觉践行。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在坚持传统的集中学习、座谈讨论基础上,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利用信息化平台和网络新媒体,让青年教师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可体验、可交流,实现教化无痕,春风化雨。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激活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内在动力

    加强组织领导,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党委书记带头抓、亲自抓,建立系统化的长效机制,既要有具体的工作措施,又要有明确的问责办法。要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将意识形态工作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抓,加强问题研究、政策制订和落实推动;人事处、教务处、工会等部门要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职称评定、考核评先、育人教学、文体活动等工作相结合。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机制,健全人才聘用、选拔、晋升和奖励制度,将思想政治素养、师德师风等放在与科研成果、教学水平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评价四级考评体系,既要考核青年教师的业务成绩又要强化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的软条件,通过构建明确、具体的量化考评体系,不断固化优秀模式和项目,逐渐形成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关心关爱青年教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要坚持“围绕人、关照人、服务人、为了人”的原则,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人文关怀。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渴求个人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是当代青年教师的共同特点,但是“上有老,下有小”,资历浅、收入低、升职、购房等各种压力又实实在在摆在面前,让很多青年教师身心疲惫。我们必须采取精神教育和物资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来关心关爱青年教师,一方面通过完善教师薪酬结构、改革教师职务晋升制度、改善住房条件等让青年教师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鼓励包容的心态,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潜力,增强育人的信心和动力来保持他们健康心理状态。

    (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探索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道路

    “大思政”格局追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就意味着要汇聚育人众力,凝聚育人合力,绘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员育人的“大图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一要明确青年教师在建立“大思政”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教书匠,更是学生锤炼品格、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强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充实其文化底蕴,会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活力。二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示范作用。将理论研究、实践成果贯彻到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尝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双重教育模式。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进而以教学实践、科研指导等环节为抓手,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构建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更.基于共词聚类的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现状评析[J].教学理论研究,2020,(4):126—127.

    [2]沈壮海,董祥宾.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2018,(8):11—15.

    [3]张懿.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书记校长论坛,2019:25—28.

    编辑∕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