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教学法:在童心里播种诗心
陈蕴洁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语文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2019年起统一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其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顺应时代要求,为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 小学诗词教学的现状
小学诗词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①注重诗词的机械背诵和教师思维替代学生思维,缺乏阅读理解本应具有的思维训练。②教学形式单一,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等程式难以引领学生发现诗词背后的音乐美、建筑美和形式美。这两个问题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难以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增加畏难情绪,不利于诗词文化传承。
● 微课程教学法的优势
微课程教学法有一个著名的教学模型(如图1),其显著特征是:三大模块、两个阶段、参与式学习。三大模块分别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简称“任务单”)模块、配套学习资源模块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模块。三大模块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成系统、高效的学习链。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微课程教学法根据对学习主体的新认识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设计学习应该达成的目标,设计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开发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配套学习视频,提升课前自主学习质量。在课堂学习中,微课程教学法倡导检测巩固自主学习成果,微项目学习促进知识内化、综合能力拓展和核心素养发展。在设计策略上,时时关注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展示成果、发现问题、平等讨论,充分激发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将诗词教学课堂打造成一个互动、共融、悦纳、和谐的学习课堂,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 《暮江吟》的系统设计
下面,笔者以在“苏州工业园区基于易加平台的翻转课堂(古诗词教学专场)活动”中执教的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暮江吟》来进行系统设计。
1.课前学习设计
(1)提炼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曰认知标准。具体精准地提炼达成目标,对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资源开发和课堂活动组织,具有纲举目张的学习指导意义。
笔者在设计中采用微课程教学法的设计方法,让学生通过一个课时的“翻转”学习,在课堂上创作入门级的七言诗。为此,提炼如下达成目标。
①了解七绝押韵、平仄的基本格式。
②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暮江吟》,并能理解这首诗中的“形、色、动、静、情”。
③能够通过“搜韵网”的平水韵搜索同韵字。
④能夠用叠词和比喻从事七言诗的创作。
(2)设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必须与目标配套,以确保学生完成任务有质量就能达成目标,还要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在家自主学习。
任务1:明诗意,品写法。
①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想象诗歌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写出其意境。
②这首诗的描写有形有色、动静结合,请问:从形态美视角观察,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从色彩美视角观察,为什么会出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情况?从动态美视角观察,哪些描述中体现了动态美?从静态美视角观察,诗中哪些描述给人一种静态美的感受?
任务2:读平仄,明格式。
①根据微视频,在教材上给这首诗标平仄符号,圈出韵脚,根据教师教的“平长仄短、气断声连”的读诗法读两遍、背一遍。
②什么是七言绝句?
③七绝除了第三句不押韵、末尾必须是仄声字之外,还有哪几句末尾必须押韵?押的是平声韵还是仄声韵?哪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
④这首诗押韵的是哪几个字?用手机在“搜韵网”搜“平水韵”,输入这首诗中押韵的字,查看有哪些同韵字,并任意选择5个可能常用的同韵字写下来。
任务3:善观察,试创作。
选取身边的某一事物,观察它的形、色、动、静,兼顾叠词和比喻,参照《爬山虎》示例创作七言诗(如图2)。
以上3个任务,以目标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微视频为支持,层层推进,帮助学生习得知识,为课堂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做好准备。
(3)给出学习方法建议
在《暮江吟》设计中,笔者给出注释理解法、平仄读诗法、网络检索法等三个学习方法:①注释理解法,借助注释帮助理解诗文。②平仄读诗法,引导学生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诵读诗文,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读出节奏和韵律,体验诗歌的音乐美。同时,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感,为课堂微项目学习(创作七言诗)创造条件。③网络检索法,介绍使用“搜韵网”上的“平水韵”搜同韵字,助力学生在创作中用韵。
(4)完成“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①为帮助学生发现课前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理解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并引发对课堂学习的向往,《暮江吟》对课堂学习的组织形式做了简明扼要的预告:①复习检测。合作游戏对对碰。②填词创作。形色动静兼抒情。③展示评价。交流质疑细赏评。
(5)开发配套学习资源
开发配套学习资源是为了支持学生完成“任务单”中有难度的学习任务。配套学习资源可以是各类文本、图片、视频、音频,最常见的是“微课”。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预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可能遇到的困难,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2.课堂学习设计
(1)提炼达成目标
如果说,课前学习的任务是学习知识,那么,课堂学习的任务则是完成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暮江吟》一课的课堂学习达成目标为:①通过复习检测,巩固课前自主学习成果。②能根据七绝基本格式创作七言诗。③通过展示评价,提升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能与同伴礼貌开展平等对话。
(2)设计学习任务
一般来说,课堂学习包括检测、进阶、协作探究(或作品创作)和展示活动四个环节。基于《暮江吟》的学情和内化知识的目标,笔者将本课的课堂学习任务设定为检测和微项目学习(七言诗创作及其作品展示)两个阶段三个环节,形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梯度。
第一环节:自学检测。
任务一:读背过关。
①吟诵评比,读出平仄;②同桌互背,復习检测。
任务二: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描绘的画面。
通常,教师习惯于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这种做法背离了传统诗词“诗不可以解”的见解,剥夺了学生对诗词作个性化理解的权利。须知,古诗词的画面和意境需要通过思维而不是识记才能获得理解和感受。
任务三:交流收获。
例如,①通过课前学习,关于古诗中的写景手法,我发现有……;②我了解到七绝的格律要求有……;③目前,我还有疑问……
任务四:当堂检测。
①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共有_____行,每行有_____个字。
②七绝都是______、_____(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行末尾必须押韵,韵脚是_____(平仄)声。
③_____(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行末尾可押韵可不押韵,_____(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行末尾不押韵,一定是_____(平 ? 仄)声。
任务三、四旨在加深对古诗写景手法和七绝格律的理解,为创作七言诗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微项目学习。
微项目学习的使命是实现知识与经验的结合,促成从学习知识到内化知识的转化。笔者设计的微项目学习是:结合本单元习作3《写观察日记》,根据七绝的格律规范,创作一首七言诗(如下页图3)。
结合单元教学内容从事诗歌创作,符合部编版教材的布局,又为学生当堂创作搭建脚手架,有利于学生传承诗歌文化。
第三环节:交流质疑。
首先,小组交流个人学习收获,梳理出通过协作探究得到的学习成果。然后,向全班展示诗作。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兄弟小组的陈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引发学生思考并做出回应。步骤如下。
①组内评议,修改完善。②推荐参加全班展示的作品,商讨展示形式。③全班展示,形式不限,鼓励各小组个性化展示。④观摩展示,努力发现问题,有序提出质疑,展示人或展示组有义务对质疑做出回应(包括感谢)。⑤课后利用搜韵网的“律诗校验”功能对作品做出校验,修改作品并采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深入交流。
● 教学实践与感悟
1.忧虑与惊喜
学生接到“任务单”后并没有因为目标高远而退缩,反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诗词学习兴趣。
在检测环节,学生能够气断声连、平长仄短地读背《暮江吟》,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意,甚至赋予了生活体验和诗意语言,对诗句背后的画面不光进行了解构,还做了个性化描述。
在微项目学习中,学生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全班50名学生中有47名学生当堂创作出七言诗作,占比94%。其中31件作品符合二、四两行诗句的末尾押平声韵的规范,占比62%,完全超越以往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识。
在交流质疑阶段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评价客观、建议中肯、回应得体。依据“有形有色有动静、描写颜色用叠词、借助景物抒情感、用上比喻更生动”的标准,学生在做出评价、给出修改建议时,从展示形式、作品内容、七绝格律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被质疑者在回应时或阐释创作理念,或表达对同伴建议,表示了赞赏和感谢。
这堂课结束之后,笔者还收到学生闲暇之余的作品,有的学生甚至一夜之间写了两三首诗。
2.反思与期待
初试微课程教学法诗词教学,使笔者对学生的学习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微课程教学法实验充满了信心。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诗词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诗词文化的深层熏陶,对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落地,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诗词课堂,都极具优秀文化传承意义。
回首初次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笔者有两点思考。
(1)围绕学生主体,提升综合能力
从一开始的达成目标设定,到站在学生角度从事学习任务设计,再到课堂学习形式的组织,教师应该始终坚持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和观察者。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中,在生生之间的质疑回应中,笔者真切地感受到,较之于传统的诗词课堂,学习的氛围更加浓郁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2)提升自身素养,善于教学创新
微课程教学法对教师自身的素养具有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组织能力、评价能力和项目设计能力。特别是在系统设计的时候,教师必须聚焦语文要素,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任务的设计上,要求注意任务难度的层层递进,强调学习成就感的获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尽量考虑与单元内容的融合度,拓展课时和课型,善于从教一首古诗走向教一类古诗。
参考文献:
金陵.新体系 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