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广州园博会“垃圾分类之蚂蚁总动员”园圃浅析
王伟烈 黄嘉聪 杨迪海 罗秀玉 徐硕
摘要:“垃圾分类之蚂蚁总动员”艺术园圃获得第二十二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临时展览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属单位一等奖。其设计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立意,利用绿色环保材料造景,契合所在场地氛围要求,采用故事型立体花坛形式,把垃圾分类理念转化为容易被儿童所接受的表现形式,以倡导生态环保之风。
关键词:艺术园圃;垃圾分类;立体花坛;生态环保
1.项目概况
广州园林博览会,简称园博会,每年春节前开幕,是岭南园林艺术的年度盛会,是广州市迎春花市节庆活动之一,是“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的活动体现,不仅是人们春节期间的一个休闲娱乐场所,更成为了广州园林绿化新理念、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展示和交流平台。2016年第二十二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在海珠湖公园和儿童公园等地举办,其中儿童公园会场以“金穗嘉年华”为主题,充分考虑儿童特性对儿童角色展开设计,并以立体花坛形式因地制宜地进行表现,共同营造一个天真烂漫、充满童趣和色彩斑斓的嘉年华主题园。园博会要求立体花坛色彩明确,线条简练,具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并考虑展览期间造型的维护和管理。
2.设计立意
城市垃圾产量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日益增长,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广州每天用填埋和焚烧等方式处理的生活垃圾近1.7万吨。由于广州的垃圾处理设施有限,目前基本为超负荷运作,因此推行垃圾分类理念成为解决垃圾处理困境的最佳选择。广州已于2011年出台实施《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但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却仍未达标,此项新时代变革任重而道远。本案希望通过在备受瞩目的园博会展示垃圾分类小景,倡导生态环保之风。作品以深受儿童喜爱的蚂蚁为主角,采用故事型立体花坛形式,巧妙利用植物和环保材料描绘白云山脚下一群群蚂蚁合力搬运和分拣各类垃圾的生动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市民尤其是少年儿童接受“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理念。3座大小不一、前后叠置的立体花坛景墙寓意白云山,山后的金色城堡代表蚂蚁的美好家园,山脚的绚丽花海代表垃圾处理后生态美丽的大自然,寓意垃圾分类处理使广州的山、水、蓝天和人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
3.设计原则
3.1童趣生动
本园圃位于儿童公园,展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主要从儿童角度出发,主题易理解、具有教育意义,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形式表达设计内涵。以常见且受儿童喜爱的蚂蚁为主角,通过几组蚂蚁搬运垃圾的小景和大蚂蚁处理垃圾的雕塑,宣传垃圾分类的教育主题。
3.2动静结合
水景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元素,兼具形声,使园林具有灵性、艺术感染力。本项目为提高立体花坛的观赏性而引入水景。一泓清泉从白云山(立体花坛)中流出,顺着蚂蚁(立体花坛)的肩膀流入水池,最后化为一片花海,寓意垃圾分类的革命性力量。动态的水串联了两边静态的立体花坛,并通过水流、水池和涌泉等多种表现形式提高了园圃的灵动性和景观的丰富度。
3.3环保自然
本园圃遵循了历届园博会一直倡导的生态、低碳和环保等理念,尽量采取各类自然环保的材料造景,展现自然美。除了制作立体花坛和水池所必须的铁管和水泥外,其余设施的制作尽量选择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如以藤球制作各类蚂蚁小品,以小卵石和木桩作园路汀步,以河沙铺水池底,结合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香菇草(又名铜钱草)Hydroeotyle vulgaris、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和水竹芋Thalia dealbata等沉水、挺水植物模拟自然水生景观,吻合本案的生态环保主题。
4.施工步骤
4.1施工放线
本案9号地块属于临时性展示类,面积约100m2,地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疏林草坡上,落差为30-40 cm,面向园区次干道,西面和北面视野广阔。根据施工图和现场地形放线,把背景式山墙放置于草坡高处,并确定大蚂蚁位置、水体和大花海轮廓等。
4.2浇筑立体花坛的基础
本园圃最大的立体花坛景墙高度约4 m,跨度约6 m,考虑到框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需在框架底部制作3-4个深度在50 cm以上的水泥基座,并根据框架厚度预插框架的铁管,然后浇筑混凝土,完成景墙基础的制作。
4.3焊制立体花坛骨架
本项目主要有山墙和蚂蚁两部分立体花坛。山墙形状规整,先根据施工图尺寸,以铁管搭建骨架,完成后在骨架外部焊制不锈钢网(图1)。而造型独特的蚂蚁(高2.8 m)因工艺较复杂,需提前在工厂预制框架,即先以角铁焊制底座,安装铁管作为支撑主骨架,然后在主骨架外以钢筋弯制蚂蚁轮廓,包裹隐藏主骨架;而蚂蚁的足部和触角等体积较小,因较难焊制骨架和种植植物,故以泡沫替代。
4.4砌筑水池
根据山墙制作后的规模形态及周边环境,适当调整水池轮廓线,开挖深30-40 cm的土坑,以混凝土浇筑面层,水池侧面铺设杂色卵石,并整体作防水处理。在池边自然式摆设一些蜡石,池底填放干净河沙,堆成龟背状,遮挡蚂蚁基座的同时使池底自然化,并放置各类水生植物。根据设计,从水池引水至山墙中上部沿竹管排出,把水泵隐置于靠近山墙下部的水体中,并设水管贯穿山墙。
4.5立体花坛植物种植
为了表现郁郁葱葱的山色,山体式景墙选择植株密集、颜色深绿的鹅掌柴Sehefftera arborieola幼苗作为主体部分。为凸显阳光照射下的山脊轮廓,轮廓线选用非深绿色或亮丽的彩叶植物,原拟用黄金榕Fieusmieroearpa‘GoldenLeaves,但该袋苗枝叶稀疏、效果不佳,且在施工中被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冻伤大半。金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Variegata冬季叶色受冷发黑,效果亦不佳,最后选取了颜色灿烂的红侠粗肋草Aglaonema eommutatum‘Red Narrow与鹅掌柴作对比,展现逆光下的山色。蚂蚁雕像弧度较大,需选择叶形较小、植株密集的植物作为主体,根据实际选取了萼距花Cuphea hookeriana。这两组立体花坛都采用镶嵌式种植,选取袋径为8-10 cm,株高为10-20cm的健壮密集袋苗,脱去花袋,以海绵包裹泥头,把植株插放于不锈钢铁网中,确保植株间不留空隙(图2)。经实践证明,园圃所选用的鹅掌柴和红侠粗肋草,适于在户外强光下生长,且抗寒和抗旱能力较强,属于良好的立体花坛植物。
4.6植物配植
园圃其他植物采用自然式配置,依据植物自身形态特性,利用植株高低、叶形和色彩的变化进行搭配,合理利用多种中层植物提高层次感和丰富度,并结合藤球小品、卵石和木桩,营造出生态和谐的景观。园圃西面展现出垃圾分类前垃圾绕城、环境压力巨大的困境。本园圃的植物配植方式为密集式,以常绿乔灌木为主,如散尾葵Chrysalidoearpus luteseens、人心果Manilkarazapota、澳洲鸭脚木Schefflera aegnophylla、山茶Camelliajaponica、肾蕨Nephrolepiseordifolia等,并穿插少量彩叶植物和花卉,如梦幻朱蕉Cordylinefruticosa‘Dreamy”和瓜叶菊Perieallis hybrida等。东面以几组蚂蚁搬运垃圾的生动小景展示分类的情景(图3-4),通过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松红梅Leptospermum seoparium、文竹Asparagussetaeeus、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荷包花Caleeolaria crenatiflom、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和洋常春藤Hedera helix等花色鲜艳的植物搭配藤球和蜡石。以开阔的桃花Amygdalus persiea林草地和鲜艳的花海来表现分类后环境污染被有效控制,可回收的废品再利用,城市获得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美好前景。花海选用三色堇Viola tricolor、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和主题花石竹Dianthus chinensis等多色系的时花来展现。园圃东西面通过疏密的配植对比、明暗的色彩对比,展示垃圾分类前后对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的不同影响。
同时,巧妙处理场地中的“障碍”。该场地正前方有一个消防栓,位置显眼却不能迁移,通过“巧借”一个镂空的藤球半遮半挡消防栓,纤细蔓延状的花叶常春藤和文心兰Oncidium hybridum攀爬其上,弱化藤球的轮廓,周边种植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巢蕨Neottopteris nidus、水塔花Billbergia pyramidalis等灿烂的花卉衬托朴素的藤球,藤球上方放置一只正在指挥垃圾分类工作的蚁后(图5)。生动活泼的小品、生态环保的藤球和绚烂的花卉将“碍眼”的构筑物转化为点睛之景。场地中无法迁移的行道树和灯杆,通过放置蚂蚁小品、配置植物、捆扎麻绳等方式弱化,或是借其造景。
5.结语
“垃圾分类之蚂蚁总动员”园圃贴合本届园博会要求,针对儿童角色进行设计,因地制宜、动静结合地采用各类环保材料,以故事形式讲述备受关注、具有亲子教育意义的垃圾分类话题,获得第二十二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临时展览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属单位一等奖(图6)。但部分立体花坛所选植物叶形较大影响表现效果,且蚂蚁搬运垃圾的表现感有待加强,互动形式较为单一。
园圃制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构思选材,充分考虑观众的感受,以自然之材营造自然之景,多形式地与观者互动,使其产生共鸣,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
摘要:“垃圾分类之蚂蚁总动员”艺术园圃获得第二十二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临时展览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属单位一等奖。其设计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立意,利用绿色环保材料造景,契合所在场地氛围要求,采用故事型立体花坛形式,把垃圾分类理念转化为容易被儿童所接受的表现形式,以倡导生态环保之风。
关键词:艺术园圃;垃圾分类;立体花坛;生态环保
1.项目概况
广州园林博览会,简称园博会,每年春节前开幕,是岭南园林艺术的年度盛会,是广州市迎春花市节庆活动之一,是“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的活动体现,不仅是人们春节期间的一个休闲娱乐场所,更成为了广州园林绿化新理念、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展示和交流平台。2016年第二十二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在海珠湖公园和儿童公园等地举办,其中儿童公园会场以“金穗嘉年华”为主题,充分考虑儿童特性对儿童角色展开设计,并以立体花坛形式因地制宜地进行表现,共同营造一个天真烂漫、充满童趣和色彩斑斓的嘉年华主题园。园博会要求立体花坛色彩明确,线条简练,具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并考虑展览期间造型的维护和管理。
2.设计立意
城市垃圾产量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日益增长,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广州每天用填埋和焚烧等方式处理的生活垃圾近1.7万吨。由于广州的垃圾处理设施有限,目前基本为超负荷运作,因此推行垃圾分类理念成为解决垃圾处理困境的最佳选择。广州已于2011年出台实施《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但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却仍未达标,此项新时代变革任重而道远。本案希望通过在备受瞩目的园博会展示垃圾分类小景,倡导生态环保之风。作品以深受儿童喜爱的蚂蚁为主角,采用故事型立体花坛形式,巧妙利用植物和环保材料描绘白云山脚下一群群蚂蚁合力搬运和分拣各类垃圾的生动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市民尤其是少年儿童接受“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理念。3座大小不一、前后叠置的立体花坛景墙寓意白云山,山后的金色城堡代表蚂蚁的美好家园,山脚的绚丽花海代表垃圾处理后生态美丽的大自然,寓意垃圾分类处理使广州的山、水、蓝天和人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
3.设计原则
3.1童趣生动
本园圃位于儿童公园,展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主要从儿童角度出发,主题易理解、具有教育意义,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形式表达设计内涵。以常见且受儿童喜爱的蚂蚁为主角,通过几组蚂蚁搬运垃圾的小景和大蚂蚁处理垃圾的雕塑,宣传垃圾分类的教育主题。
3.2动静结合
水景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元素,兼具形声,使园林具有灵性、艺术感染力。本项目为提高立体花坛的观赏性而引入水景。一泓清泉从白云山(立体花坛)中流出,顺着蚂蚁(立体花坛)的肩膀流入水池,最后化为一片花海,寓意垃圾分类的革命性力量。动态的水串联了两边静态的立体花坛,并通过水流、水池和涌泉等多种表现形式提高了园圃的灵动性和景观的丰富度。
3.3环保自然
本园圃遵循了历届园博会一直倡导的生态、低碳和环保等理念,尽量采取各类自然环保的材料造景,展现自然美。除了制作立体花坛和水池所必须的铁管和水泥外,其余设施的制作尽量选择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如以藤球制作各类蚂蚁小品,以小卵石和木桩作园路汀步,以河沙铺水池底,结合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香菇草(又名铜钱草)Hydroeotyle vulgaris、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和水竹芋Thalia dealbata等沉水、挺水植物模拟自然水生景观,吻合本案的生态环保主题。
4.施工步骤
4.1施工放线
本案9号地块属于临时性展示类,面积约100m2,地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疏林草坡上,落差为30-40 cm,面向园区次干道,西面和北面视野广阔。根据施工图和现场地形放线,把背景式山墙放置于草坡高处,并确定大蚂蚁位置、水体和大花海轮廓等。
4.2浇筑立体花坛的基础
本园圃最大的立体花坛景墙高度约4 m,跨度约6 m,考虑到框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需在框架底部制作3-4个深度在50 cm以上的水泥基座,并根据框架厚度预插框架的铁管,然后浇筑混凝土,完成景墙基础的制作。
4.3焊制立体花坛骨架
本项目主要有山墙和蚂蚁两部分立体花坛。山墙形状规整,先根据施工图尺寸,以铁管搭建骨架,完成后在骨架外部焊制不锈钢网(图1)。而造型独特的蚂蚁(高2.8 m)因工艺较复杂,需提前在工厂预制框架,即先以角铁焊制底座,安装铁管作为支撑主骨架,然后在主骨架外以钢筋弯制蚂蚁轮廓,包裹隐藏主骨架;而蚂蚁的足部和触角等体积较小,因较难焊制骨架和种植植物,故以泡沫替代。
4.4砌筑水池
根据山墙制作后的规模形态及周边环境,适当调整水池轮廓线,开挖深30-40 cm的土坑,以混凝土浇筑面层,水池侧面铺设杂色卵石,并整体作防水处理。在池边自然式摆设一些蜡石,池底填放干净河沙,堆成龟背状,遮挡蚂蚁基座的同时使池底自然化,并放置各类水生植物。根据设计,从水池引水至山墙中上部沿竹管排出,把水泵隐置于靠近山墙下部的水体中,并设水管贯穿山墙。
4.5立体花坛植物种植
为了表现郁郁葱葱的山色,山体式景墙选择植株密集、颜色深绿的鹅掌柴Sehefftera arborieola幼苗作为主体部分。为凸显阳光照射下的山脊轮廓,轮廓线选用非深绿色或亮丽的彩叶植物,原拟用黄金榕Fieusmieroearpa‘GoldenLeaves,但该袋苗枝叶稀疏、效果不佳,且在施工中被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冻伤大半。金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Variegata冬季叶色受冷发黑,效果亦不佳,最后选取了颜色灿烂的红侠粗肋草Aglaonema eommutatum‘Red Narrow与鹅掌柴作对比,展现逆光下的山色。蚂蚁雕像弧度较大,需选择叶形较小、植株密集的植物作为主体,根据实际选取了萼距花Cuphea hookeriana。这两组立体花坛都采用镶嵌式种植,选取袋径为8-10 cm,株高为10-20cm的健壮密集袋苗,脱去花袋,以海绵包裹泥头,把植株插放于不锈钢铁网中,确保植株间不留空隙(图2)。经实践证明,园圃所选用的鹅掌柴和红侠粗肋草,适于在户外强光下生长,且抗寒和抗旱能力较强,属于良好的立体花坛植物。
4.6植物配植
园圃其他植物采用自然式配置,依据植物自身形态特性,利用植株高低、叶形和色彩的变化进行搭配,合理利用多种中层植物提高层次感和丰富度,并结合藤球小品、卵石和木桩,营造出生态和谐的景观。园圃西面展现出垃圾分类前垃圾绕城、环境压力巨大的困境。本园圃的植物配植方式为密集式,以常绿乔灌木为主,如散尾葵Chrysalidoearpus luteseens、人心果Manilkarazapota、澳洲鸭脚木Schefflera aegnophylla、山茶Camelliajaponica、肾蕨Nephrolepiseordifolia等,并穿插少量彩叶植物和花卉,如梦幻朱蕉Cordylinefruticosa‘Dreamy”和瓜叶菊Perieallis hybrida等。东面以几组蚂蚁搬运垃圾的生动小景展示分类的情景(图3-4),通过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松红梅Leptospermum seoparium、文竹Asparagussetaeeus、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荷包花Caleeolaria crenatiflom、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和洋常春藤Hedera helix等花色鲜艳的植物搭配藤球和蜡石。以开阔的桃花Amygdalus persiea林草地和鲜艳的花海来表现分类后环境污染被有效控制,可回收的废品再利用,城市获得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美好前景。花海选用三色堇Viola tricolor、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和主题花石竹Dianthus chinensis等多色系的时花来展现。园圃东西面通过疏密的配植对比、明暗的色彩对比,展示垃圾分类前后对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的不同影响。
同时,巧妙处理场地中的“障碍”。该场地正前方有一个消防栓,位置显眼却不能迁移,通过“巧借”一个镂空的藤球半遮半挡消防栓,纤细蔓延状的花叶常春藤和文心兰Oncidium hybridum攀爬其上,弱化藤球的轮廓,周边种植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巢蕨Neottopteris nidus、水塔花Billbergia pyramidalis等灿烂的花卉衬托朴素的藤球,藤球上方放置一只正在指挥垃圾分类工作的蚁后(图5)。生动活泼的小品、生态环保的藤球和绚烂的花卉将“碍眼”的构筑物转化为点睛之景。场地中无法迁移的行道树和灯杆,通过放置蚂蚁小品、配置植物、捆扎麻绳等方式弱化,或是借其造景。
5.结语
“垃圾分类之蚂蚁总动员”园圃贴合本届园博会要求,针对儿童角色进行设计,因地制宜、动静结合地采用各类环保材料,以故事形式讲述备受关注、具有亲子教育意义的垃圾分类话题,获得第二十二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临时展览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属单位一等奖(图6)。但部分立体花坛所选植物叶形较大影响表现效果,且蚂蚁搬运垃圾的表现感有待加强,互动形式较为单一。
园圃制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构思选材,充分考虑观众的感受,以自然之材营造自然之景,多形式地与观者互动,使其产生共鸣,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