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武慧霞

    摘要:初中语文不仅是具有交际工具作用的学科,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初中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它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人文性质则体现在语文学科对一个人素养的教育作用,初中语文经典作品中饱含着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同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这对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育人观点十分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初中语文;立德树人;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效课堂是一个追求高效率、高质量和良好氛围的课堂形态,是新形势下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新趋势。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等的共同要求下,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要侧重文化知识、学科概念和基础知识等的教育,更应侧重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行、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的引导。这是初中语文课堂深化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完成的重要使命。

    一、“立德树人”德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罗万象,气象万千。语文教学内容包括古诗词、文言文等等,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一定程度上能够熏陶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到德育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德育教育能够塑造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这就给学生学习语文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毕竟,语文是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学科,语文的很多文章都蕴藏了深刻的德育道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反过来,教师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例如,在《论语》十二章中,就蕴藏了丰富的德育知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自省的重要性,还反映了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诚信的重要性,对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措施

    (一)意识转型,高效课堂是深层教育职能的践行

    传统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是强调学科知识的灌输和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就初中语文课堂而言,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诗词文言文的记背理解能力等可能会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目标和指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学生管理,主要目标也将放在学生的学习技能、学科基础等方面。在新时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效课堂不再以作者经历、写作技能、诗词语义等基础内容为主,而是同时兼顾学生的道德品行、文化品格、个性心态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在新课改形势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更要侧重德育的渗透,要高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高效落实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管理,高效推动语文学科文化传承职能的实现。教育工作者要推动高效课堂的落实,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做出转型,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赋能高效课堂的构建,真正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展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二)突破困境,立德树人的高效课堂需要看清现状

    1.叛逆期的学生心理,造成了德育教育的困难。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态波动较大,叛逆情绪较多,这给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德育,往往被学生看做一种束缚和管制,学生缺乏端正的认知态度和思想共鸣。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很多发生在青少年人群中的不良现象,如暴力对抗父母教师,同学之间存在校园欺凌等诸如此类的情况,也充分证明了校园德育工作的缺失,这是当前初中语文德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爱心,根据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切不可盲目对症,否则会适得其反。

    2.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工作难以深入人心。一直以来,德育教育更多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而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中,德育并不是重点内容。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能根据学生的课堂纪律表现或者班级学习情况等适当渗透德育,或者在对课文解读中适当涉及一些德育工作。但是,这类工作的開展普遍是以口头的说教为主,教师并没有深入话题,也没有注意了解学生的反馈。单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行动指引、认知矫正作用,很多同学依然我行我素,没能真正在个人修养、思想品德等方面有积极的转变。

    3.德育教育缺乏指向性,参考意义不大。初中生的成长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与高中阶段、大学阶段或者进入社会之后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根据因材施教理念,我们在德育教育中更应该强调对初中生的心理干预、道德引领。但是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解读传统文化或者爱国主义精神等的工作中,缺乏对初中生实际情况的考量和渗透。例如在诚信品格的教育方面,教师只强调诚信为本、诚信做人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指导作为初中生应该怎样做到有诚信,面对不诚信的人和事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便明知道诚实守信是优秀品德,也可能会不知道具体如何践行。这就说明了我们初中语文课堂的德育教育力度以及深度还不够。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教书育人的理念,能够引发学生和老师的共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有助于教师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明灯”,为学生指明方向,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很大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万春.立德树人在初中语文德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67.

    [2]甘金元.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9(3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