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保守治疗高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于东颖 娜日苏

    

    

    【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保守治疗高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高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50例,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对比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数值的情况、住院病症类型以及临床用药。结果 患者在恶性心律失常、缺血、心力衰竭、全因死亡方面,接受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症较多,除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以外,他汀类药物临床使用率最多。结论 对于未能良好配合介入治疗的高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运用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在运用药物保守治疗方式的前提下,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样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药物保守治疗;高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预后;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2..02

    急性心肌梗死会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其中又为一项严重类型,且高龄也为影响该疾病预后的一项关键性因素。所以,尽早对患者予以有效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据研究显示,若能够在早期予以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实施保守治疗,那么则能够明显下降老年患者的血脂水平,提升其生存概率。因此说,在临床中可对老年患者实施药物保守治疗方式,以此来加快促进老年患者获得有效性恢复。对此,本文主要研究药物保守治疗高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特征和预后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高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0~80岁,平均(67.3±2.0)岁,另外,32例患者在发病前已经具有心脏病史,其他患者在发病前不具备此类问题。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60岁的患者。(2)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认为心肌梗死的患者。(3)抗拒PCI或是冠动脉搭桥治疗,而主动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方式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的肾脏、心脏以及肝脏疾病的患者。(2)存在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3)合并缩窄性心包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类型疾病的心脏病患者。(4)因冠状动脉扩张或是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的心绞痛或是心肌梗死患者。(5)不知情此次研究,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在任正式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情况予以明确,分析存在恶性心律失常、缺血、心力衰竭患者的概率,与此同时,明确患者全因死亡问题的发生概率。

    全部患者在入院之后均予以血凝,生化常规,胸片,以及心脏彩超等方面的检查。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予以药物保守治疗,也应指导患者嚼服波立维和拜阿司匹林各300 mg,并予以依诺肝素抗凝、拜阿司匹林以及瑞舒伐他汀稳定斑块等二级防范治疗[1]。全部药品每日均应坚持运用,在7日内患者应保持卧床休养的状态,在此期间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心功能实际变化情况和出入量等,同时详细记录患者在此期间的事件信息。所记录的事件信息同样包括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缺血、心力衰竭问题的发生情况,同时包括患者全因死亡问题的发生概率。

    1.4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情况,指标包括恶性心律失常、缺血、心力衰竭、全因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对比分析(见表1)

    2.2 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心肌梗死类型与临床用药(见表2)

    3 讨 论

    随着医学技术飞速发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临床治疗中最佳治疗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是由于我国地理跨度较大,医疗资源分布存在极大的差异性,许多偏远地区无法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治疗需及时开展手术,其效果与手术开展的时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在48小时之内进行,若大于此时间,那么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则不够明显[2]。而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早期若能够对高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保守药物治疗,那么也可在较大程度上提升老年患者的生存概率。除此之外,虽然现阶段临床上更倾向于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因此,早期的药物治疗十分有必要。

    根据心肌梗死用药情况与发作部位来分析能够得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均为多发疾病,而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产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情况时,下壁ST段的变化很可能和病变位置与病变指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虽说有调查显示,死亡预后较差和梗死这一风险并不存在关系,但这还需之后的深入探究来实施验证。所以,在临床中应对此进行审慎对待,明晰各项要素,防范产生错误问题。

    总之,药物保守治疗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较为明显,利于降低老年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缺血,心力衰竭以及全因死亡的概率,所以,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对老年患者实施药物保守治疗的方式,以期真正保障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达成临床治疗之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 娜,顾 明.介入治疗≥75岁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35(12):1119-1123.

    [2] 卢鹏飞,张 波,李永旺,郑晓群,梁 滨,陈爱明,刘 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多中心比较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1):1068-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