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案例:多变的“保龄球”
泮乐韵
大运动场是幼儿园最大的塑胶活动场地,场地周围提供各种可自由移动、组合的材料。因在前期的建构游戏中,幼儿已有对于斜坡的探究,所以来到场地后,他们便选择了大木箱、长木板、软垫搭建斜坡,进行游戏。起初自己走不同的斜坡,通过快慢感受坡度;之后他们又用轮胎、薄木板、长方体木块等在斜坡上滑行,发现了与滑行快慢相关的因素;再后来,他们直接用轮胎在斜坡上滚动,并在斜坡底端摆放由木块等多种材料组合排列的“目标物”进行撞击,孩子们称为“保龄球”游戏。该游戏持续探究了1个月,以下记录的是其中两个案例。
游戏与支持
案例一:高的更容易击倒
第一次,孩子们在斜坡的末端摆放了两个高矮不一的长凳做障碍物,并在一个长凳上叠放着两块木块(图一),轮胎沿斜坡滚下击倒长凳上的两块木块;第三次,将木块分散摆放,当轮胎滚落时击倒了左边三块木块;第五次,将一高凳架在两矮凳上呈T字形,并在凳子叠加处横竖叠放着五层木块,然后坐在长凳中间,末端挂着轮胎,轮胎滚落后击倒上面三层木块;第六次,变为两层横竖叠放,排列更为紧凑;第七次,在矮凳两端分别挂上了轮胎,木块排列高度不变,但是组合方式由之前的正方体叠放改为长方体叠放。第八次,减少木块数量,单层木块与长凳平行摆放,最前端木块横放,中间两块竖放,末端摆放轮胎,抵住前端木块。
在8次调整中,前5次均有木块被击倒,后3次木块虽有摇晃,但并未被击倒。
在游戏中,孩子们多次改变被击物体的位置和组合的高低、宽窄,增加辅助材料等,我好奇他们的每一次调整,以及调整过程中他们的思考、发现。这些调整仅仅是用来增加游戏的难度吗?他们意识到每一次调整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了吗?孩子们对于问题和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怎么思考的呢?我带着这样的好奇和孩子们进行了分享交流。
讨论从小北的发现开始。
小北:我们今天在玩保龄球的游戏,我发现木块放得高的时候很容易打倒,放得矮就不太容易打倒。
师:这是为什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背后的原因)
浩浩:因为轮胎从高处滚下来刚好撞到放得高的木块上,所以倒了。(和撞击位置有关)
淘淘:因为放得高的木块重心高,是会分散的;矮的,重心就在那一块,越矮的重心就越大。因为越矮的重力就相当于整一块木块重力,而高的重心分散了,所以矮一点的就打不倒。(物体的稳定性与物体重心位置有关,重心与物体摆放有关)
小北:矮的重心聚焦在一起,组成一个非常大的重量,重心就在这底下,然后打到它的顶上才会倒。(避开木块下部的位置,打到木块上部更容易击倒)
师:谁听明白小北的意思了?(追问,引发其他幼儿对重心的理解和思考)
航航:重心都是在下面的,因为地球引力会把东西往下拉,所以要打木块上面,那里重心比较小。(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自己的理解)
西西:这个重心和跷跷板一样,人两边坐着一上一下,跟那个的重心是一样的。(与之前游戏中的类似经验进行比较联系)
小宝:我反驳西西,因为跷跷板它两边的人不一样,那不是两边的重心都不一样吗?木块的重心是高和矮,跷跷板是一个很重的人和一个很轻的人,那不是不一样吗?
西西:我不同意小宝的,那跷跷板矮的那边不就是重心大吗?木块也是矮的重心大呀。
小佑:我同意小宝的,跷跷板它两边的重心有些时候是一样的,它的重心是人发出来的,木块是自己本身的重心。(尽管西西的说法涉及的已经不是重心而是更加复杂的杠杆问题,但积极展开联想以及孩子们大胆质疑同伴的观点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案例二:这叫“隔山打牛”
孩子们建构了一条非常复杂的传送带,并在传送带的不同位置错落摆放了木块(图一),在用轮胎撞击的过程中多次发现,被撞击的木块未掉落,后面的木块掉落了,此时跳跳高声叫道:“这叫‘隔山打牛。”小北说:“对,我昨天那个叫‘一箭穿心(图二)。”
在游戲现场,孩子能够运用恰当的成语来表述现象,让我非常惊讶,他们在成语与现象之间建立了联系,通过现象理解成语,抑或通过成语解释现象。
孩子之后的记录让我进一步了解,他们不仅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述现象,更理解了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且运用符号形象地表达出力的传递。
这天游戏结束后,我们围绕着力量传递进行了讨论。
达达:今天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打到前面的木块,可是前面的没有倒,后面的两块倒了。
小北:这叫“隔山打牛”,我们今天就是这样的。
师:什么叫“隔山打牛”,跟这个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追问,让幼儿清楚地解释现象与成语之间的关系)
王子:“隔山打牛”就是虽然打了这边木块,但是掉下来的却是那边的木块。
师:王子的意思是把最前面的木块比喻成山,把倒掉的木块比喻成牛是吗?(将成语中的物体与现实中的物体对应,帮助其他孩子更好理解)
圆圆:这个叫“歪打正着”。因为木板动了一下,后面就全倒了。(运用另一个成语表达对该现象的理解)
师:木板为什么会动,这和木块倒又有什么关系?(追问,帮助幼儿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圆圆:轮胎撞到木板,木板震动了,然后木板连接后面的木块,把震动的力量传给它,木块就倒了。
师:你的意思是撞到第一块木块的力量通过木板传递给后面的木块是吗?(教师梳理幼儿语言帮助其他幼儿理解)
淘淘:是的,我们昨天也是这样的,而且一定要打这个地方才行。
师:为什么?
淘淘:因为这是关键部位。(第一次提出关键部位,证明孩子在撞击时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的)
师:原来你们撞击还有方法和关键点。(梳理幼儿语言中的关键信息)
小北:我们昨天玩的叫“一箭穿心”,就是直接击中关键部位,然后所有的木块都倒了。
师:哦!我们来看看这两个视频有什么区别。(教师播放“一箭穿心”和“隔山打牛”的视频,引导幼儿讨论两种方法的不同点)
在这次分享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述能力让我非常惊讶,“隔山打牛”“歪打正着”“一箭穿心”等等成语的正确运用,也体现了大班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及理解能力。
分析与反思
幼儿是游戏专家。案例中幼儿在开放、自然、多变的游戏环境中,使用着低结构、可掌控、具有挑战性、可无限组合的材料,在不断的假设和验证中深入探究,深度学习。
1自由游戏,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和谁玩,在哪儿玩,怎么玩,都是孩子们游戏的权利。在游戏中,他们不被束缚在规定的“玩法”中,可以坐着、躺着、趴着、跳着玩,可以从滑滑梯玩到“保龄球”,他们的创造、发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都伴随着自由自在的愉快体验。他们寻找各种答案来解释种种“为什么”,他们的思考、认同、质疑、推断都来自于观点被认同下的从容。这里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只有不断的尝试和思考,这种愉快的学习来自于成人充分的信任,来自于在可掌控的环境中的自信。
2持久探究,在经验碰撞中学习。游戏中幼儿是持续不斷地运用多种经验探究学习的。当他们发现木块搭高了容易被击倒时,降低了木块的高度;当发现木块间留有空隙地并列摆放容易被击倒时,将木块横竖交错叠放,增加重量和稳定度,并在摆放木块的长凳两边挂轮胎以保持平衡。此外,幼儿在游戏中探索的问题,一般都源于已有经验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时产生的矛盾,如已有经验是被撞击的物体会倒,而新情境中却是被撞击物体后面的木块倒了,由此引发了幼儿对于力的传递的思考。
3主动反思,在批判理解中学习。在游戏中,孩子们对于同一问题和现象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运用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反思,从而发现影响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案例中让我最为惊讶的是,他们能将成语运用在对于游戏现象的反思中。如,运用“隔山打牛”来解释力量的传递,用“歪打正着”来解释概率的问题,用“一箭穿心”来解释关键点的重要性……他们既对当下的现象感到好奇,对比以往的认知经验产生思考,又能结合实践推理解释,相互表达观点。他们还能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在讨论过后再实践,进一步思考,而后又在新玩法中好奇新的现象、产生新的问题。幼儿充满激情地投入到“产生问题-思考原因-表达看法-实践验证”的过程中。
4持续关注,使孩子的学习纵深发展。作为教师,我带着好奇持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们的游戏,支持孩子们的探索。在这个案例中,我在观察中捕捉孩子的关键问题,比如“为什么高的物体容易被击倒”“振动的力量会传递”等,这些问题支持了后续分享的有效开展,也使游戏中的探索成为一种不断深入的学习过程,使孩子懵懂的感觉体验变为清晰的思考过程。但我没有对某一个科学原理或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因为孩子们各自对冲击力、力的传递、物体重心位置、物体运动方式等都有不同水平的感性经验,影响因素又是多元的,孩子们有理有据的猜测都是属于他们的反思与理解。特别是他们能运用这些经验创造新的游戏玩法,这让我佩服。
5准确捕捉,运用多元呈现方式推进学习。孩子涂鸦式的记录虽然很难看懂,但真实记录了他们的做法和想法。倾听孩子的记录,成为我对孩子游戏过程观察的补充。如,孩子关于力量是会传递的记录,若不是通过对记录的解读,我不会了解幼儿已对“隔山打牛”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同时,记录也为我积累着组织分享活动的素材。案例中分享的内容都来源于孩子的记录,因为记录表现的是孩子探究的兴趣点和重心,是他们最想讨论的话题。用照片、视频还原游戏现场,就能直观感受当时的游戏情境,让参与和没有参与这个游戏的孩子都有了发表观点的可能。如,当幼儿说到“隔山打牛”与“一箭穿心”两种撞击现象时,通过对两段视频的对比观察,使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两种现象的区别和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