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脱肛症的防控措施
李山宽
摘要:从营养、管理、环境、疾病等方面分析了蛋鸡脱肛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关键词:蛋鸡;脱肛症;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3-0043-01
蛋鸡脱肛症是指蛋鸡输卵管或泄殖腔翻出肛门之外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多产蛋鸡的产蛋高峰期。病初产蛋鸡肛门周围绒毛湿润,有的从肛门内流出白色或黄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输卵管连同泄殖腔一同脱出肛门约3~4cm。时间稍长、脱出部分由红变紫,随即引起脱水、溃烂,并有腥臭气味,病鸡疼痛不安,频频努责,采食量极少,常做产蛋蹲伏姿势,行动迟缓,不愿活动;继而脱出物发炎、水肿、溃疡和出血,病鸡扭头自啄并招致同群鸡只争啄,以致脱出物加重或脱出物被啄烂啄断,并发严重感染而死亡。有的鸡只由于鸡蛋停留在泄殖腔产不出而疼痛不已,长时间蹲伏而不愿采食,人工助产后往往会见到鸡蛋上有较多的血迹,泄殖腔也难以回翻且流血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在几日内死亡[1]。由于脱肛而过早淘汰,不仅浪费饲料而且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造成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蛋鸡脱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改善措施。
1 造成蛋鸡脱肛症产生的因素
1.1 营养因素
(1)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不足,造成产蛋泄殖腔上皮黏膜组织角质化,严重时出现炎症,造成产蛋不畅,母鸡产蛋时用力过度引起。另外,日粮中Ca、P、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D缺乏也易引起脱肛。
(2)育成母鸡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过高、能量过低造成母鸡性成熟提前,引起脱肛。母鸡开产后给料过多,体重增加过快,内脏沉积脂肪,再加上日粮蛋白质水平过高,造成母鸡产大蛋的频率增加,发生产蛋困难而导致脱肛。
(3)由于在蛋鸡育成期限饲不合理,造成鸡群整齐度差,体型大的母鸡采食过多而造成机体过肥,腹腔内沉积大量脂肪、组织弹性降低,从而造成鸡产蛋后输卵管不能恢复正常。
(4)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过低而能量过高,造成消化过程中胃肠蠕动减弱,发生便秘。当产蛋时,蛋通过泄殖腔润滑度降低,引起蛋和泄殖腔一起脱出。
1.2 管理因素
(1)蛋鸡开产前和开产后光照不合理,造成母鸡过早开产。母鸡开产后光照强度过强或光照时间过长,使母鸡促性腺激素分泌亢进,产蛋过多,造成输卵管油脂分泌不足,引起脱肛。
(2)产蛋期饲养密度过大。
1.3 环境因素
(1)初产母鸡产蛋后泄殖腔尚未复原,突然遭受环境应激,如人为惊吓或环境突变等,影响泄殖腔正常复位。另外,蛋鸡舍周围环境噪音过大或其他应激因素,造成母鸡排卵系统失调形式双黄蛋,产蛋时努责而引起脱肛。
(2)鸡舍环境卫生差。舍内氨气和硫化氢浓度过高,也是导致开产母鸡脱肛有原因。
1.4 疾病因素
(1)某些疾病引起长时间腹泻脱水,导致输卵管黏膜润滑度降低,生殖道干燥,母鸡产蛋时强努责而引起脱肛。
(2)初产母鸡患蠕虫、球虫或腹腔肿瘤时也可影响肛门括约肌的弹性而造成脱肛。
(3)泄殖腔和输卵管炎症。由于操作不当,在人工授精时翻肛时间过长、用力或挤压泄殖腔,造成输卵管黏膜出现水肿、淤血及发炎。输精过程中,输精管插入不当,损伤输卵管黏膜而发炎。另外,输卵管消毒不严,将污染粪便和带菌的输精用具连续使用造成人为的传播,使母鸡泄殖腔及输卵管感染发炎,回缩功能降低,母鸡产蛋时,输卵管不能回缩而发生脱肛。
2 防控措施
(1)严格控制育成鸡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光照程序,保证鸡群性成熟和体成熟趋于一致。育成期光照时间控制在每天9h以内,光照强度3~4W/m2[2]。
(2)合理的饲养密度。在育成期要根据鸡群个体的大小及时分群饲养,每周定期随机抽样称重,并计算鸡群的均匀度。根据鸡群的体重、大小确定下一周的喂料量,以便使鸡群体重达标。鸡群均匀度控制在80%以上,切勿将鸡喂得过肥或大小不均匀。
(3)蛋鸡育雏、育成期要保证日粮营养均衡,充足的料位、水位,确保育雏期的体重均匀一致。育成期合理采用科学的隔日限饲,合理的控制体重,保证体成熟、性成熟的一致性。产蛋鸡日粮中合理的蛋白能量比,足够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以确保开产后产蛋量的增长和每日蛋重及体重增长的一致性。
(4)严格控制开产前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鸡群开产后逐渐延长光照至14~16 h/d,逐步加光,严禁光照突然增加至16 h,确保开产的一致性。
(5)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产蛋舍外的噪音,科学合理的免疫,减少应激。
(6)密切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粪便情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鸡群血清学检查情况及时预防,以确保大群健康。
(7)在开产后的鸡群饲料中添加1%~2%石膏粉,预防和治疗鸡啄癖。也可用硫酸镁(纯度99%以上)按0.03%的比例溶于水中自由饮用,可预防母鸡脱肛。
(8)中草约预防,用中药补中益气丸同,每日3次,每次3 g/只,连服3 d,重症连服5~6 d。
参考文献:
[1] 邓龙华,梁思宁,谢应林.湖南土鸡种鸡脱肛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湖南畜牧兽医, 2009(5):23-24.
[2] 史瑞仁,黄鹏波,张长利,等.鸡脱肛啄肛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 畜牧兽医杂志, 2004,23(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