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平——对美育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温平

    

    

    

    1984年生于广东 ;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博士研究生 ;

    (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分会会员 ;

    研究方向 :绘画语言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美育 ;

    曾获汕头大学本科优秀教学奖。

    一、认识“美育”

    在今天的中国,对于很多人来说,“美育”这个词似乎常常耳闻,但又一下子很难具体说明白,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也存在于教育甚至艺术教育第一线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学者、管理者当中。在西方,受近代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作为核心的价值,即个体的情感与价值诉求,区别于以往任何时代对现实世界的理性判断和认知,因此促成了现代美育概念的提出,把美育放到变革社会和人性复归的层面来论述,美育承担了一个特定时代的宏大诉求。在中国,最早由王国维、蔡元培引入的现代美育理念也是带有开启民智历史使命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中西方早期美育的提出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都具有宏大性,今天中国的美育因为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我认为依然具有这种担负国家、社会进步的责任和义务,是推进社会文明与全民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更强调每一个个体能够通过美育教育,认识审美的价值,提升人文修养和生命质量。美育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的形式可能会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内容的差异、具体情境的不同作出相应的调整,但美育的核心和价值依然是作用于每一个生命体,这一点我想是不变的。

    美育之于社会、国家和民族是一个宏观和微观兼有的问题,因为美育必须作用到个人,对个体的审美、认知、情感和价值塑造产生影响。反之,我们也可以透过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具有的审美能力、认知判断、情感表达和价值观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社会文明的程度。比如早期我们希望借由美育开启民智,是社会变革的需要。今天,美育可能更细微到大众个体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生命质量,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二、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与美育、美育学

    新文科建设的提法是当下高校学科建设的国家方针策略之一。鼓励学科的发展,关注新的社会与技术发展,强调学科交叉的优势和潜能,探讨和研究更前沿的问题。就美育而言,美育的核心始终是关注人的精神、情感、审美、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等人文素养,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和学科交叉特性实际上会更加凸显美育的重要性。人在认识和把握越来越复杂的世界时,事实上更加依赖人作为主体的判断和认知,以体现适应性的价值诉求。我们不能把“新”或“前沿”作为价值标准套在美育实践中,美育不是如何追逐“新”和“前沿”,应该是如何认识“新”和“前沿”。

    尽管一百年前蔡元培就在北大倡导美育教育,但我觉得美育并没有在整个社会和教育系统铺陈开来,还只是社会变革时期的呼吁。建国后,由于各种原因,美育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直到今天,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导致了美育跟普通大众没有任何关系,似乎是一部分从事美术创作的、熟谙美术技法人的事。诚然,美育并非职业教育,在有些综合性高校,艺术学科和课程也显得很边缘。事实上,美育教育在最近几年才开始被重新提出来讨论的,包括政府文件、学术出版、社团机构成立等。我在汕头大学讲授“人文学通识”这门课,也是学院的学者同仁开始意识到美术与设计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才提出开设这样一门课的想法,目的是促进学生以审美为基础的人文素养和价值判断,也就是说,我们之前是缺失这些的。在综合性高校,未来美育教育我认为很大一部分需要在通识教育中产生,而非专业学院的课程, 因为这种公共艺术课程会给不同专业的、更多数的学生提供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审美和思维的学习帮助。

    同时,我们还会看到一个与新文科对应的新工科概念。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的提出都源自学科发展如何应对技术进步,我觉得这是一种适应性的策略,是要培养具体什么样的人以适应需求,是目标和结果导向的。而美育可能恰恰强调审美教育过程中的思考、分析、判断,感性与理性并进,最终是价值塑造。专业美院可能会被其专业特性蒙蔽,把美术技能与方法的学习等同于或接近于美育,这种错误的认识也同样会导致美育在美术学院的缺失。综合性高校与专业美院的最大区别是它学科的多样性,以我所在的汕头大学为例,文、理、工、商、法、医、艺术、新闻,学科设置很全,学校在2010年左右为全校学生设置了“共同核心课程”,供学生选修,有意向参与的教师提出课程申请,撰写教学大纲,学校审批并提供资助,共同核心课程分属“文化与价值”“公民与社会”“科学与科学方法”三大类,这种以课程属性及价值标准分类的公共教育课程很有针对性,完善了学校的培养体系。综合性高校提供的公共课程,是否能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以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起到融通的效果,我无法去下一个绝对的结论,但至少从形式上,是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建构了平台,尤其是在通识教育中的艺术类课程,从审美的角度来体现价值塑造,显得尤为珍贵。所以,我在这里是从公共通识课程的路径和可能性来思考综合性高校的美育教育问题。

    把“美育学”上升到学科建设的层面,在我们国家才刚刚开始,我不太了解国外的美育学科发展状况,對于我们来说,培养专业的“美育人才”,确立美育的理论范畴,从学理上研究美育,能够为美育的开展和普及提供条件和依据,但“美育学”学科的建设需要在美育具体实践,以及反馈中去论证和建构,寻找“学科”规律,而不仅仅是先建立一套纯粹的理论。

    三、美育之教育技术、教学途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特色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信息技术能够为今天的美育教育提供便捷的资源和交流方式、更多的选择性,也提供了审美的多样化。今天已经有了线上博物馆与美术馆、线上课程,如果我们不把美育当成是仅仅只能在现场教授和把握的形式,那无疑技术发展会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可能性。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也会促进更广泛意义上的传播和交流,未来美育作为一种普及性的教育实践,这些技术都会提供很好的基础。

    技术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是,技术越是发展,我们可能会关注人的感性层面的东西就越多,比如技术的可控性、机械性、指令性,是无法代替人的主体性、很具体的感知、情感层面的东西的。我们可以在坐地铁的时候随时翻看手机里的风景图片,音乐会视频、各种信息平台,参观虚拟的美术馆,但这些也会让人们迅速意识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技术或者说时代的影响,都是相对而言的,这是一个需要辩证来看的问题。

    美育的具体实践途径是什么?从教学的角度谈,美育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在教与学中展开。课程的内容会对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提出要求,或者说,教师会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采用相应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的最佳状态。最近,线上教学开始在我们的美育教学中普及,尽管有很多的网络课程在之前就已经提供了诸多线上资源和线上教学的可能性。但线上教学的全面开展以及对这种线上教学的认识、讨论和评估应该是在近期开始的。作为教师,我也用过线上的方式给学生上课,比如一些绘画实践、艺术史和艺术研讨课程等,但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课程结束后我也在找其中的原因。我大概总结了两个原因,首先我觉得是传统线下教学思维的惯性让我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线上教学的特点,没有主动构建适应线上教学的各种教学手段、思路和方法;其次,类似我所教授的艺术课程里,我更愿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讨论和交流。因为这有利于我现场性地把握教与学的状态,抓住学生现场的、瞬间呈现的思维甚至精神状态,以便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反之,也能让学生把握教师的教学状态。教与学的状态及现场反馈我认为是艺术类课程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不否认某些课程现场可能很沉默、尴尬和枯燥,甚至存在没有实质意义的交流讨论,但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很大程度是学生无法提出问题,以及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的。我们长期习惯于解决问题,更强调结果导向,而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恰恰是探讨各种可能性,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这是我们美育教学中面对的问题,也是美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美育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应该单一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就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审美方式和思维方式。最明显的是学科本身的差异,比如音乐和美术、诗歌和戏剧、课堂教学和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本身有其各自的特色。我曾经给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上过《色彩》基础课,这并非“传移摹写”,而是希望学生在动手绘画客观物象的同时,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形式要素,用内心去体验物象形态差异的奥妙、色彩感受,最后用适合的材料在平面空间上重新建构自己通过选择、分析和体验所得到的视觉图像,这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判断的过程、解构和重构的过程,确定与不确定不断交织的过程,理性和感性交替的过程,认识与发现的过程、发现与自我发现的过程。而我讲授的《现代艺术史》《人文学》课程,通常以理论讲授为主,这些理论课程主要是探讨艺术的历史、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思潮、人文主题、人文价值。因为是讲堂式授课,学生接近200人,所以更需要从教师个人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解读感染力、教学内容编排的适应性入手。教师既是专门史的解读者,也是分享艺术杰作、美的历程与艺术家精神和情感的引导者。当然,也会有讨论与交流环节,这是思考、疑惑、碰撞的过程。再如《人文学通识》课程,我曾邀请音乐、文学和戏剧等领域的学者专家共同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既丰富了教学维度,也在开放的思维语境里用对话的方式与学生探讨人文的价值与可能性;在聆听音乐作品、观看戏剧表达和解读诗人的人生境界里,共同体验审美与人文精神在个体生命和价值判断中的重要性。在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科里,通过审美与人文价值培养学生个体自我的判断与认知,以及对当代世界深刻的理解,早已超越专业学科媒介本身,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在一些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会倾向于邀请某一领域的学者参与,来丰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大学的美术馆,音乐活动,所在城市及周边,国内主要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机构等都是能够利用的公共资源。此外,包括线上资源,如线上课程、专业平台、视频影像、图像资料等。汕头大学也是一座美丽的由赫尔佐格事务所在20世纪80年代精心设计的大学校园,山水建筑景观本身就充满审美的格调,也是空间景观资源。大学周边以及潮汕地区大量的传统民间工艺、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具有特色的资源,也是教学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我曾经带产品设计专业的考察与调研课,就是利用了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甚至包括临近的福建地区。通过走访考察,学生能够对人居、审美、社会生活、文化有更广泛的认知和体验。我也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到国内各城市进行考察调研,来完成写作课程。如果说课程特色,我所教授的课程里思维的开放性应该是最明显的,即通过讨论、写作、考察、绘画实践等方式表达个体的审美与价值判断。

    四、美育教学的发展及思考

    美育教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审美和教学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方法以及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教師的思维,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教师如何把握职业或技能教育与美育教育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去阐释一些相对抽象的问题,如感性与理性、个性与共性等,都比简单地下结论更重要。今天,我们把艺术家等同于一个美育教育工作者,把美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等同于艺术技巧的传授,这些都不利于美育教学的发展。

    美育教育现阶段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一个是国家层面的倡导,另一个是在教育和社会各领域都开始真正地关注美育的问题,当然更核心的是社会的健全发展离不开美育。改革是针对现有问题所表现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进行反思、调整、重估甚至是替换。就目前而言,现阶段的美育教学改革可能更多地解决美育教学现状的不足,如教师美育素养的加强、美育(社会)资源的完善、若干有代表性的美育课程的建设。此外,在美育教学中增加体验性内容,鼓励学生调动感性思维、关注情感表达、养成主动审美与判断力、弱化知识技能传授及具体的等级考核标准或指标,使美育教学符合美育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美育教学的反馈,也能对教学问题作出及时有效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