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育模式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预期和学生学习产出对比评价
金康玲
摘 要: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引导着工程教育改革,其理念就是以产出为导向,以毕业要求、国家和社会需求等建立培养模式。本文就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预期和学生学习产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剖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以给出缩小二者差距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OBE;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学习产出
中图分类号:G642;F590-4 文献标识码:A引言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它由Spady等人于1981年首次提出,其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此后以惊人的速度获得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1-2]。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协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
OBE要遵循3个基本理念,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成果导向,三是持续改进[3]。因此OBE也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育,只不过它的目标是预期的“成果”(Outcomes),不同于“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目标,学生学习产出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的“成果”,关注的是学生走向社会后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以此来倒推学生需要实现什么样预期的“学习成果”[4]。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4版)》也充分体现了OBE理念,强调工程教育专业要实施成果导向教育[5]。作为目标导向的教育,OBE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着学生的预期学习产出来开展的,它是基于所有学生都能成功这一假设,是以“人人都能学会”为前提的。但是,这一理想状态下的前提假设,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现实问题[4],比如人才培养目标如何确定?如何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来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由谁来制订?人才培养预期与学生学习产出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存在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缩小这种差距,等等。本文通过对具有工作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做问卷调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就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预期和学生学习产出结果之间做对比分析,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并分析这一差距存在的原因。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预期
旅游管理专业是面向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服务业新要求,培养具有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具备较高的现代旅游管理业务能力,能够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现代服务行业相关部门从事咨询、服务、经营、管理、策划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远大的职业理想;②具有浓厚的文化素养与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③扎实掌握旅游管理基本技能,可以从事旅游管理相关业务;④熟悉旅游相关法规,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⑤具备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初步拥有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⑥具备自主终生学习与创新创业能力(表1)。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产出
本次调研以网络问卷线上发放的形式,以李克特量表法调研具有工作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
(一)样本对象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选取毕业后有从业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数据分析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男女比例为2:8,现主要从事于教育行业与旅游行业,以教师和文职人员居多(图1、图2)。
(二)学生学习产出自我评价
1.对于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远大的职业理想的自我评价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第一项毕业要求是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远大的职业理想,并将该指标划分为三项二级指标。从调查结果来看,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能完全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占比64.1%,基本满足该要求的占比34.4%,无法达到该要求的占比1.5%;完全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商业伦理意识的学生占比62.5%,基本具备的学生占37.5%;完全具备远大的职业理想这一项要求的学生占比48.4%,基本能具备的学生占48.5%,不能达到该要求的学生占3.1%。从这3项数据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远大的职业理想,这与人才培养预期差距较小。
2.对于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自我评价
40.6%的学生能完全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46.3%的学生可以基本掌握;25%的学生可以完全掌握旅游专业知识,68.8%的学生可以基本掌握;20.3%的学生可以完全运用所學知识解释旅游管理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71.9%的学生基本能达到该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但是完全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学生比例稍偏低,这与人才培养预期差距较大。
3.对于是否具备扎实掌握旅游管理基本技能、从事旅游管理相关业务的自我评价
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仅有20.3%的学生可以扎实掌握旅游管理基本技能,从事旅游管理相关业务。12.5%的学生不能系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旅游服务流程;10.9%的学生不能够将旅游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具体实践有效结合;14.1%的学生无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旅游管理研究工具从事旅游管理相关业务。由此可知,有超过10%的学生无法掌握旅游管理相关技能,与人才培养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4.对于是否能熟悉旅游相关法规、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的自我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25%的学生能够完全熟悉旅游管理行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62.5%的学生可以基本达到该要求,而有12.5%的学生不能满足该要求;有37.5%的学生可以在旅游管理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59.4%的学生基本能满足该要求,不能满足该要求的仅占3.1%;在履行旅游管理行业的社会责任方面,有43.8%的学生可以完全达到该要求,50%的学生基本能达到,仅有6.2%的学生无法达到该要求。从这3项细分指标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掌握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这一要求基本能达到,基本可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预期。
5.对于是否具备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初步拥有解决旅游实践问题能力的自我评价
这一指标亦拆分成三项二级指标。首先,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基本管理素质,完全能满足该项要求的学生占比26.7%,基本可以达到该要求的占比68.8%,不能达到该要求的占比4.69%;其次,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管理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分析复杂的旅游问题,20.3%的学生能完全达到该要求,基本能达到该要求的占68.8%,不能满足该要求的占10.9%;最后,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从社会、经济、技术、市场、文化和生态等多个维度解决有关改善旅游产业经营与管理的问题,提出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优化方案,保证企业的有效运作。21.9%的学生能满足该要求,64.1%的学生基本能达到,而不能达到该要求的学生占14%。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稍弱,这与人才培养预期也存在一定差距。
6.对于是否具备自主终生学习与创新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价
笔者从数据分析发现,有3.1%的学生不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基本能达到该要求的学生占59.4%,完全能达到该要求的占37.5%;17.2%的学生不能及时了解旅游管理最新理论、技术及国际前沿动态,基本能及时了解旅游前沿信息的学生占57.8%,而完全能达到该要求的占25%;67.2%的学生基本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不断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完全具备该能力的学生占28.1%,有4.7%的学生不具备该能力。从该结果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但能完全达到该要求的学生不到1/3,这与人才培养预期也存在明显差距。
(三)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没能完全达到毕业要求的原因有很多。有51.5%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完全达到毕业要求是因为在校期间学习内容过于理论化;37.88%的学生认为所学内容无法与实践联系,理论与实践脱节;34.85%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形式化,专业性技能学习较少;1/3的学生认为是由于自身学习能力不足而导致无法完全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24.2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没有深度,太过浅显;19.7%的学生自身对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太多兴趣,且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引起学习兴趣;9.09%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氛围不好,7.58%的学生认为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无法传达更多专业知识;另外,还有学生认为学校学习环境较差等因素也是自己没能完全达到毕业要求的原因。
三、减少人才培养期望与学生学习产出差距的措施
(一)拓宽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专业性人才,而专业知识的传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既要传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又要侧重于传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以及如何解决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不拘泥于形式,在基础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性教材的难度,做到基础性课程与专业性课程难易结合。同时,专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增加广度、拓展深度。
(二)实践课程设计要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实践技能的专业性
旅游管理专业是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既强调专业知识水平,又强调实践技能水平。而实践课程是深化学生学习产出的重要方式,其设计要契合理论课程的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实践课程作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核心部分,要向专业靠拢,学习专业的核心技能。同时,本科实践课程体系要区别于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在强化技能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而非局限于技能本身。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侧重于教授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于知识的把握程度高低不一。在传授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课堂时间、教室,更应侧重于学习方式、方法的传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受限于时间、空间,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输入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输出并不等同,而大多数时候输入是大于输出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输入决定了输出。而专业知识的输入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因此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尤为重要。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决定了知识输出的质量,优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减少人才培养预期和学生学习产出差距的重要途径。此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参考文献
[1] SPADY W G.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Arlington, V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 ministrators,1994:1-10.
[2] 李志义.适应认证要求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06):9-16.
[3] 孟庆娇.OBE理念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1):191-192.
[4] 鞏建闽,萧蓓蕾.谁来制订课程大纲:兼论OBE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180-187.
[5] 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3):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