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摘要】一直以来,受固有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初中阶段教师所采取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并且,由于应试教育机制的存在,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也并没有真正理解阅读教学的意义,只是以阅读理解题型的方式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如分析人物情感,理解文章用意,然后背诵统一的答案。这一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创新意识发展,也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育要求相背离。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6-0046-02
【本文著录格式】谭小燕.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21,20(16):46-47.
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手段是我国教师惯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是教师的附属品,需要听从教师的指挥,听取教师的知识灌输。在这种过于被动的氛围内,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意识逐渐丧失,所形成的学习效果自然并不理想。阅读是一项具有个性,具有个人风格的活动。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统一死板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阅读活动的开展要求。对此,教师需要做好适当的创新。
一、个性化阅读特点
第一,自主性。与传统的课堂阅读不同,个性化阅读看重的是学生思想,侧重于学生思维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并且在个性化阅读环境中,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行为是完全自发的,而不是被逼迫。在完成阅读活动后,学生所产生的想法所提出的质疑,都应该是站在自主角度所衍生的。只有达到这一标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有价值。
第二,体验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所以即便是对于同一篇文章、同一段话,哪怕是同一个句子,不同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验。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之间所存在的思想差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描述自己的体验,加深阅读效果,也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三,创造性。通过大量的阅读分析来看,初中阶段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阅读文本大多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很多作者在创作中也会运用留白艺术,让读者有空间、有方向地展开自己的联想。所以,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大胆设想故事的结局。必要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根据原文基础对其加以再创作,借此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准。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性化提问方式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产生疑问,或者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其实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全面地掌握知识内容,只能代表其没有认真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质疑,大胆地提出自己所理解的信息。
传统教学理念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会为了维持基本的教学秩序而限制学生的自主表达,把语文课堂变成了自己的独角戏。在课上,教师会按照固有的模板,要求学生抄录与文章相关的重点知识,然后对其加以背诵。通过这一方式既能够维持教学秩序,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站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角度上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需要转化自己的这一死板思维,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与学生站在平等角度上,对文本信息展开交流,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质疑勇气。当学生能够主动向教师表达自己的阅读想法,提出自己的质疑后,其对于文章的理解自然也能够有所加深。
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渔人带着人马重新返回桃花源,想要进入桃花源,但却未有所得。很多学生对这一结局都会产生质疑,如渔人在出桃花源时明明已经做好了标记,为什么回去的时候找不到路线?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能及时制止,或者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应该鼓励学生重新回复文章,并鼓励其与周围同学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的学生会认为桃花源是一个仙境,因为渔人没有遵守和桃花源内人们的约定,所以他们不允许渔人再重新回来。有的学生会认为,桃花源本来就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点,只是渔人在捕鱼过程中由于劳累睡着了所做的一个梦。梦醒了,桃花源自然也就消失了。甚至有的学生会想,渔人之所以能够进入桃花源,是穿越。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的洞口只是让渔人穿越的起点。在学生表达个人想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不能直接打消学生的想法,以此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意识,也可强化学生的个性思维,锻炼其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
(二)采取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
相较于普通的阅读教学手段来说,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更高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且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会再感受到过度的压迫或者过大的压力,而是能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情景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并形成个性化的阅读风格、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品质。在引导学生站在个性化角度上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以新课改教学理念所提出的标准为主,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學结构,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新的理念、新的血液,给予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当学生产生了自主学习欲望,那么整体的学习质量、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学科素养自然也可得到有效的增强。
客观来说,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批注式阅读与探究式阅读两种不同的方法。
批注式阅读指的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把自己产生感悟的部分圈画出来,并做好标记的一种阅读手段。人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在与文字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文字所传递的信息,同时也可感受到其所传达的情感。并且在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学生眼中,即便是同一段话,其所产生的感悟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自己产生共鸣或者产生想法的段落处做好标记。在完成整项学习任务后,有记忆、有重点地与其他同学展开交流,加深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自身的深刻思维、个性思维。探究式阅读与批注式阅读具有一定的相同点,都侧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探究性阅读之前,教师需要在做好充足准备的前提下,根据文章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与其相关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结构。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也可不必急于与学生交流答案,而是可以鼓励学生以自己为单位,和身边的同学相互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及自己所总结出的答案,在自主学习中完成探究,加强学习效果。
以《死海不死》这篇文章为例。在课堂开始的初级阶段,教师可直接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并以批注式阅读的方式做好标记。完成这一任务后,学生可与周围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对文章大概内容形成基本掌握。然后,教师可根据探究式阅读手段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在这篇文章中死海有哪些作用?你对死海持有什么样的看法?你想不想在死海中真正地感受漂浮?你觉得死海不死所指的内容是什么?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文章进行细读,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与阅读水平。
(三)创设个性化阅读交流模式
阅读并不是简单地把书中的文字录入到自己的眼中,也不是单纯地阅读一段汉字,而是需要学生由眼入脑,由脑入心,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同时,阅读也不是在短期内就可看到收益的活动。
阅读就像是在吃东西。食物经过时间的转化,会成为我们身上的肌肉,会成为我们生长的能量,而阅读也是如此。虽然,在完成阅读活动后,我们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感受到这些知识,但是它会逐渐进入我们的心底,成为内涵素养形成的养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够自发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将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在长期阅读的过程中,感受阅读带给自己的好处。
在阅读期间,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彼此之间展开分享,展开交流,以多样的活动丰富阅读的形式,以便学生长期坚持。例如,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适当地延伸阅读计划。在一段时间后,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读书交流报告会。在会议中,学生可以彼此交流分享自己所阅读的书籍,以及书籍中所讲述的内容,所阐述的道理,自己对于书籍中某一情节所产生的感悟。如果有两名学生阅读了同一本书,那么教师也可鼓励这两名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对于同一部分的看法,各自分享,锻炼学生的个性思维,也能够丰富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中,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与先进化,能够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也能够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需求。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加强教学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的提问方式,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创新阅读交流模式,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個性思维,增强学生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宝泉.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0).
[2]朱梅.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3]张秀羽.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12).
作者简介:谭小燕,女,回族,1984年生,甘肃临夏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