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研究
王芬 张慧 吴美霞 倪慧芳 陈芳芳 王欣
【摘要】本研究采用经典无意视盲范式,探讨幼儿对威胁刺激与非威胁刺激的注意觉察情况,结果发现,在两种刺激呈现时间条件下,幼儿对威胁刺激与非威胁刺激的平均觉察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刺激呈现时间对幼儿平均觉察率存在显著影响,刺激呈现时间越长,平均觉察率越高;在明确提示条件下,幼儿对非预期刺激的平均觉察率要好于潜在提示条件。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威胁刺激;非威胁刺激;注意偏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0)06-0041-05
注意偏向是指相对于不能自然引起条件反应的中性刺激,环境中的特定刺激(如威胁刺激)更容易被个体所注意的现象。〔1〕目前,通过视觉搜索范式考察个体对特定刺激(如威胁刺激)是否存在注意偏向的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虽然有一些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成人与幼儿会呈现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即对威胁刺激的加工要更快更有效,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人们并未呈现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因此,基于以往研究的不足,为了考察幼儿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本研究引进了经典无意视盲范式——“十”字判断任务,又选择了同种属生物——蛇和蜥蜴分别作为威胁刺激和非威胁刺激,用以考察幼儿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蛇是研究者考察的最广泛的威胁刺激之一。非威胁刺激选择性情温和、不具有伤害性的蜥蜴,是为了从物理凸显度、生态效度方面与威胁刺激(蛇)有相对严格的匹配。〔2〕无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是指当人们注意视野中的一部分刺激时,他们经常不能看见额外的、非预想的但完全可见的刺激的现象。〔3〕相比于传统威胁刺激注意偏向的研究方法,无意视盲范式能更好地研究非预期条件下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更具有生态效益。
一、实验一
(一)研究设计
1.被试
本研究随机选取43名中大班幼儿为被试。其中,男童23名,女童20名,平均月龄为61.07。所有被试均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被分为两组,每组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2.实验材料
刺激本身的威胁性及个体对该刺激的熟悉性均会影响个体对其的觉察。〔4〕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使用的刺激图片在威胁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控制熟悉性在其中的影响,研究者向所有被试发放自制的实验材料评分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对蛇和蜥蜴的熟悉性不存在显著差异(F(38)=0.051),但是认为蛇和蜥蜴在威胁性上存在显著差异(F(38)=2.135),幼儿认为蛇的威胁性要显著高于蜥蜴。基于此,本研究最终确定将蛇的图片作为威胁刺激,蜥蜴的图片作为非威胁刺激。图片通过Sai、Photoshop软件绘制,并控制了图片的颜色、明度等因素的影响(见下图)。
3.實验程序
本实验为单因素实验设计,其中自变量为刺激类型,共包含两种水平:威胁刺激(蛇)和非威胁刺激(蜥蜴)。正式实验前进行了预实验。在以成人为被试的无意视盲的实验中,非预期刺激的呈现时间一般为200毫秒。〔5〕预实验发现,200毫秒的呈现时间不适合幼儿。当刺激呈现500毫秒时,幼儿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实验一最终选择了500毫秒为刺激呈现时间。实验在安静的房间内进行。实验图片呈现在14英寸联想液晶显示器上,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刷新率为60赫兹。被试坐在距离电脑屏幕60厘米处。电脑屏幕上先呈现1000毫秒的注视点,注视点为红色的星星符号,后呈现500毫秒的注视点,注视点是横竖长短不一的“十”字,紧接着呈现500毫秒的黑灰色马赛克图片作为掩蔽,目的是消除目标刺激消失后被试的视觉加工,之后呈现空白屏。完整试次结束后,被试需要告诉主试刚刚出现的“十”字是横线更长还是竖线更长,并由主试记录下被试的回答。整个实验程序共包含10个试次,试次1~6为一般试次,均符合上述过程,试次7~10为实验试次,实验图片会作为非预期刺激出现在“十”字的某个象限。试次7为关键试次。试次7结束后,主试先请被试完成“十”字判断,之后会询问被试三个问题:(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有没有看到除了“十”字之外的其他东西?(2)你看到的/你觉得刚才出现的是下列哪个东西(出示包含蛇和蜥蜴的动物图片)?(3)这个东西出现在“十”字哪个位置?主试一一记录被试的回答。如果被试正确回答其中任意两个问题,则认为其觉察到了非预期刺激,反之则认为其未觉察到非预期刺激。试次8和试次9均为分配注意试次。在试次8中,被试完成“十”字判断后同样回答试次7的问题。在试次9开始前,主试会提前告知被试,在判断“十”字横竖长短的同时还要观察是否有东西和“十”字一起出现。在试次9中,主试同样询问试次7的问题。试次8和试次9的目的是考察幼儿在有潜在提示和有明确提示下对不同刺激的觉察情况。试次10为集中注意试次,主试会提前告知被试,只需要观察是否有其他东西和“十”字一起出现,不需要判断“十”字的横竖长短。试次10的目的是考察幼儿在集中注意状态下对不同刺激的觉察情况。如果被试在该试次中不能觉察到非预期刺激,则该数据要被删除。试次8、9、10的评分标准同试次7一致。
本研究将显性的觉察率作为因变量,觉察率=(觉察人数÷总人数)×100%,觉察人数为答对两个及以上问题的人数,总人数为每组幼儿的总数。
4. 数据处理
本研究运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一般试次(试次1~6)中两组幼儿“十”字判断任务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98.48%、91.27%,两组幼儿的平均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关键试次(试次7)中,幼儿的平均觉察率为18.60%。 其中,组别1(刺激为蛇)的平均觉察率为13.64%,组别2(刺激为蜥蜴)的平均觉察率为23.81%,两组幼儿的平均觉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配注意试次(试次8、9)中两组幼儿的平均觉察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试次9的平均总觉察率显著高于试次8(p<0.05),说明在明确提示条件下幼儿对刺激的觉察率显著高于潜在提示条件下的觉察率。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在非预期条件下,幼儿并没有表现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然而,在关键试次(试次7)中,不论非预期刺激是蛇还是蜥蜴,被试的平均觉察率都很低,总平均觉察率不到20%。这可能是因为任务的难度较高,〔6〕占用了幼儿较多的注意资源。与此同时,两组幼儿在“十”字判断任务的平均正确率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两组幼儿可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以致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此外,在分配注意试次(试次8、9)中,两组幼儿的平均总觉察率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幼儿不能充分理解潜在提示的意义。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本研究重新抽取了被试,又通过增加刺激呈现时间(由500毫秒改为1000毫秒)的方式降低任务难度,进一步探讨幼儿对两种刺激的注意偏向情况。刺激呈现的时间由500毫秒改为1000毫秒,一方面是便于与实验一的时间作对比,另一方面是因为已有研究表明,中性刺激的呈现时间为1000毫秒时,符合无意视盲范式的时间设置要求。〔7〕因此,实验二选择刺激呈现时间为1000毫秒。
二、实验二
(一)研究设计
1.被试
本研究重新抽取41名中大班幼儿参与实验。其中,男童25名,女童16名,平均月龄为59.81。所有被试均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被分为两组,每组被试的基本情况见表3。
2.实验材料
同实验一。
3.实验程序
“十”字呈现的时间由实验一的500毫秒增加至1000毫秒,其他程序同实验一。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表4可知,一般试次(试次1~6)中两组幼儿“十”字判断任务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95.45%、95.61%,两组幼儿的平均正确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关键试次(试次7)中两组幼儿“十”字判断任务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100%、78.95%,两组幼儿的平均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威胁刺激(蛇)呈现时,幼儿的平均正确率显著高于非威胁刺激(蜥蜴)呈现时的平均正确率。
在关键试次(试次7)中,两组幼儿的平均总觉察率为60.98%,其中威胁刺激(蛇)呈现时,组别3的平均觉察率为59.10%,非威胁刺激(蜥蜴)呈现时,组别4的平均觉察率为63.16%,两组幼儿的平均觉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分配注意试次(试次8、9)中,两组幼儿的平均觉察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平均总觉察率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实验二结果表明,在增加了刺激的呈现时间后,幼儿对威胁刺激与非威胁刺激的平均觉察率仍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这与实验一的结果一致。换言之,在非预期条件下,幼儿对威胁刺激不存在注意偏向。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加了刺激的呈現时间后,实验二中幼儿的平均总觉察率较实验一显著提高,这说明刺激呈现时间对被试加工非预期刺激存在显著作用。此外,当威胁刺激(蛇)呈现时,幼儿在关键试次(试次7)中“十”字判断的平均正确率显著高于非威胁刺激(蜥蜴)呈现时的平均正确率,可能是因为威胁刺激在非预期条件下呈现时,对“十”字判断任务的干扰效果要差于非威胁刺激。在分配注意试次(试次8、9)中,两组幼儿对威胁刺激与非威胁刺激的平均觉察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但是在明确提示条件下,幼儿对非预期刺激的平均觉察率有所提高,说明在明确提示条件下,幼儿对非预期刺激的平均觉察率要好于潜在提示条件。
三、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非预期条件下不存在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研究者在刺激材料上控制了蛇、蜥蜴图片的颜色、明度。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对威胁刺激的加工可能存在两条通路,分别是自下而上的感觉通路和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通路。〔8,9〕在面对预期条件下出现的威胁刺激时,个体根据任务要求需要主动注意相应的威胁刺激,对这类信息的加工更可能激活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通路,个体的经验、注意力等对该通路有重要的作用。〔10〕在面对非预期条件下出现的威胁刺激时,个体没有获得非预期威胁刺激的相关提示,对这类信息的加工更可能激活自下而上的感觉通路,刺激本身的大小、颜色、呈现时间等是影响该通道的重要因素。〔11〕因此,在非预期条件下,威胁刺激(蛇)在幼儿自下而上的感觉通路中不具有加工优势。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幼儿对蛇和蜥蜴的熟悉性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威胁刺激(蛇)在幼儿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通路中不具有优势。此外,幼儿对刺激物不恐惧也可能是导致幼儿对威胁刺激不存在注意偏向的原因。有研究发现,若个体害怕蜘蛛而不害怕蛇,那么他将会更快地觉察到蜘蛛,而对蛇的觉察速度与其它动物的觉察速度不存在显著差异。〔12〕
四、建议
从实验材料角度看,本研究选用蛇作为威胁刺激,结果发现幼儿在非预期条件下不存在对蛇的注意偏向。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在远古时代,人们只有对蛇警惕,才可能在原始森林中保护好自己以获得生存。在现代化社会中,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蛇对我们已经不再那么有威胁性了,所以我们对这种生物的警惕性正在慢慢降低。结合当前的安全教育,我们需要更全面的考虑当前社会下哪些刺激对人们是具有威胁性的,除了蛇、蜘蛛等威胁刺激外,还应当思考现代化威胁刺激,如枪、刀等。
从实验范式角度看,本研究在原有实验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包含明确提示和潜在提示的分配注意试次,结果发现幼儿在明确提示条件下对刺激的觉察情况好于在潜在提示条件下的觉察情况。这启示我们,要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及时关注到某一信息,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明确的言语提示,而非暗示性言语。
从实验结果角度看,本研究发现,在非预期条件下幼儿不存在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而刺激的显著性是影响幼儿加工非预期刺激的重要因素。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我们应当完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从而使得非预期危险变成预期危险,以更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如果幼儿能有意识地学习并了解这些隐患,就能更好地处理危险因素。另外,还应当增加幼儿生活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的视觉显著性,让幼儿更早地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如为某些突变的台阶设置明显的提醒标志等。
参考文献:
〔1〕MOGG K,BRADLEY B P,WILLIAMS R,et al.Subliminal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information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3,102(2):304-311.
〔2〕戴欣,李伟,李建中,等.蜥蜴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 2016,(1):103-110.
〔3〕MACK A,ROCK I.Inattentional blindness〔M〕.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8.
〔4〕LOBUE V,RAKISON D H.What we fear most:A development advantage for threat-relevant stimuli〔J〕.Developmental Review,2013,(4):285-303.
〔5〕李會杰,陈楚侨.注意捕获的另一扇窗户:无意视盲〔J〕.心理科学进展,2007,(4):577-586.
〔6〕BEANLAND V,CHANE H 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ed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and working memory capacity〔J〕.Attention,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2016,78(3):808-817.
〔7〕ZHANG H,HE C.The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 of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in 3-to-5-year old preschoolers and its realtionshop with fluid intelligence〔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9,69:95-102.
〔8〕DAVIS M, WHALEN P J.The amygdala:Vigilance and emotion〔J〕.Molecular Psychiatry, 2001,(1):13-34.
〔9〕PESSOA L,ADOLPHS R.Emotion processing and the amygdala:From a low road to many roads of evaluating biological significance〔J〕.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2010,(11):773-783.
〔10〕袁璐一,常若松,马锦飞.驾驶员为何对道路关键事件视而不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机制的交互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 2019,(3):181-194.
〔11〕HANCOCK P A,WVLF G,et al.Driver workload during differing driving maneuvers〔J〕.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1990,(3):281-290.
〔12〕LIPP O V,DERAKSHAN N,et al.Snakes and cats in the flowerbed:Fast detection is not specific to pictures of fear-relevant animals〔J〕.Emotion,2004,(4):23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