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现状、问题及其服务体系构建
万田户
摘 ? ?要:近年来,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集聚众多优质教学资源的高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研学旅行的规范文件中。一些综合性院校和旅游专业院系也在先行尝试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研学旅行资源,承担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开拓研学旅行的新天地。基于大量网络文本资料的搜寻、整理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聚焦我国高校现有研学旅行产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研学旅行产品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研学旅行;旅行产品;服务体系;高校研学
中图分类号:G647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2-0054-03
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1],不仅成为推进国民素质教育的新常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新举措,更成为推进供给侧改革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和意见鼓励各地依托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等载体开展研学旅行活动[2]。2017年,教育部命名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名单中,空军航空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在列;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在列。部分省市公布的省级研学基(营)地中,黑龙江、江西和江苏三省高校名列前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集聚众多优质教学资源的高校,开始频繁出现在研学旅行的规范文件中。一些综合性院校和旅游专业院系正尝试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研学资源,承担社会服务职能,谋求研学旅行发展新天地。如2012年创办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共计50余所国内著名高校承办,带领学生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参加科学探究及趣味文体活动等,撬动了高校研学旅行的巨大市场[3]。
高校通过打造研学旅行基(营)地,借助丰富多样的探究式学习和体验式活动开拓第二课堂,不仅利于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有效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而且利于开创素质教育新模式、取得教育意义新突破。为弥补研学旅行人才短板,2020年高校增补旅游大类“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为高校研学旅行产品体系构建提供了新的时代机遇。
本文基于大量网络文本资料的挖掘,聚焦高校现有研学旅行产品类型与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高校研学旅行产品服务体系提出了相应策略。
一、我国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现状分析
高校研学产品多为校内型和校内外组合型,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群体。校内研学活动主要包括名师讲座、体验名校氛围、学院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的参观和动手实践、校园文化体验活动、高校校际比赛等;校内外组合型主要包括学校研学产品与博物馆、科技馆、企业工厂一线的参观、基地素质拓展、实地研究考察等整合性产品。
(一)高校教学实训空间依托型研学旅行
随着研学旅行的深入发展,众多高校重点实验室、博物馆、动植物标本室、二级学院特色实训室均瞄准研学旅行市场,推出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产品。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结合生态体验研学,围绕“自然科普”这一主题,从人文和实际体验等方面,进行了超微观察昆虫形态、采集识别和制作原生态昆虫标本以及DIY艺术蝴蝶模型、蝴蝶微饲养等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科学实践,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能力[4]。上饶师范学院开放3D导游实训室和飞行模拟舱,调酒、茶艺、插花等各种特色实训室针对学生开展空乘服务礼仪、洋酒文化、茶文化主题类研学活动。
(二)高校“景校合一”型研学旅行
众多高校将丰富的校园资源转化为研学旅行资源,利用校园软硬件环境与周边连带资源组合开发、建设,打造校园式景区。通过该模式,一批国家3A级以上的知名校园景区被打造出来,形成了众多高校研学旅行基(营)地,增加了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的有效供给。以江西为例,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靖安校区打造仿古的皇宫建筑,以基地的形式传播传统国学,被网友戏称是上课变上朝,激起学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利用名校、名人等品牌优势与文化底蕴,結合校史发展和人才培养成果,通过文旅融合、励志教育等手段,充分挖掘校内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促进高校研学旅行的纵深发展,占据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的高地。
(三)高校优质生源选拔型研学旅行
近年来,高校自主研发设计的“教学相长”式研学旅行产品,主要以暑期研学夏令营的形式开展,旨在综合评估参营学生素质,为本科和研究生招生抢夺优质生源,带有较强的选拔性质。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的核科学与技术优秀大学生研学营和知识产权优秀本科生研学营、首都医科大学举办的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大学生研学营、东华大学举办的大数据与智能制造和时尚运营管理等方向的优秀大学生研学营等研学旅行产品。
(四)高校院系与专业机构互促型研学旅行
当前,部分高校院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开发专业型研学旅行产品,开拓学生学科视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同时为社会专业机构提供人才和志愿者队伍支撑。如专注于地质公园科普研学旅行的脚爬客(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专业院系、专家等达成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国内地质公园志愿者服务网络。项目通过严格面试筛选后招募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深度开展地质公园自主探究类研学旅行活动。在宣传弘扬当地特色资源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服务当地、提升自我的研学探究与专业实践平台。
(五)高校特色课程和本土景观融合型研学旅行
依托高校特色课程,结合本土自然型和文化型景观设计研学旅行产品,直接有效地引起内化知识的响应,利用综合专业实验室,落实课程实践性。亦可巧妙利用当地优质资源,进一步充分开发和弘扬高校特色课程。通化师范学院下设的全国本科特色课程高句丽史,以实践为主要形式,带领学生前往高句丽历史文化遗迹,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生涩的历史知识,从而更深入地展开特色研究[5]。
(六)高校联办或独办的外向拓展型研学旅行
为强化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与突出高校的科研优势,众多高校结合地缘优势、学科优势、文化优势,串联与研学旅行主题密切相关的多元化要素,采取联合举办或者独立主办的形式,推出外向拓展型主题研学旅行产品。如福建师范大学、武夷学院和集美大学共同主办的“美丽中国梦,结伴同心创”闽港澳大学生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文化研学班;华侨大学组织的以“根在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文化之旅”研学旅行活动;上饶师范学院方志敏研究中心开展的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重走信仰之路,传承慧生精神之旅”的研学活动。
二、我国高校研学旅行产品主要问题探析
(一)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内求外拓的思维固化,创新型产品稀缺
由于管理体制固化、专家学者研究隧道视野等因素影响,高校研学旅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高水平的师资体系、包容性的共享体系、高配置的保障体系、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并未形成完整的内部框架和应用逻辑,在进行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时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分散性和探索性,差异化特征不明显。产品创新层面,高校产品外向延伸与拓展的力度仍有待加强,尤其是与存在定位差异的不同高校、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景区、科技馆和博物馆等场馆、森林公园与动植物园等园区、医院和法院等社会空间资源类型进行组合嫁接,形成校校联动、校景联动、校馆联动、校园联动、校古联动、校土联动等综合发展态势,构建高校研学旅行产品资源矩阵,进一步丰富高校研学旅行产品新型业态。
(二)高校研学旅行组织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重游
轻学成常态
虽然提供了研学旅行产品及服务的众多高校,均通过预约的方式控制研学旅行学生的日流量或瞬时流量,以便营造深度、难忘的研学旅行体验氛围。但组织高校研学旅行的市场主体较杂,除旅行社以外,尚存众多缺乏相应资质(如经营资质、导师资质等)的教育机构、户外俱乐部及其他中介主体,导致研学旅行组织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乱象层出不穷。市场上针对青少年的高校研学旅游产品设计单一,课程形式固化,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探究式学习和体验式产品不足,高校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大打折扣。
(三)低配导师透支高校研学旅行行业信用,监督
力度有待加强
2018年8月,某研学机构被曝出性侵事件,一些低配导师正透支行业信用,部分机构只重经济利益而忽略导师品德与人格培养。自媒体时代,如此问题的曝光对家长、孩子甚至一个家庭所造成的伤害无疑是难以承受的。可想而知,如果这种事件发生在高校研学旅行过程中,对高校自身的品牌与口碑亦将是致命一击。研学旅行作为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解决方案,在研学导师的选拔、招募方面不应掉以轻心,导师只有德才兼备方可对学生爱护有加。
(四)外向拓展型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境地尴尬,难以获得相应支持
社会上对研学旅行在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承接、优势传统学科提升、闲置教学资源利用、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运营等方面的认识不足,容易被误以为高校通过研学旅行对外敛财、建立小金库,从而引起非议。尤其是高校外向拓展型研学旅行产品常因管理体制、学校领导意志、家长教育观念、社会舆论氛围等因素影响,在研发和汇报过程中很有可能直接被扼杀,难以进入市场;或者被默许,但无法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文。合规性与合法性问题将影响研学旅行活动实施的品质与学生整体体验。
三、我国高校研学旅行产品服务体系构建思路
(一)共享体系
开展高校研学利于充分调配和利用高校闲置实验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实现高校资源社会共享,进一步发挥高校在传播科学知识思想、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逐渐实现高校资源的共享化、包容化、实践常态化。高校通过特色的研学场所,为研学旅行提供广泛科普学习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促进知识内化,落实课程实践性。同时,高校研学可与红色基地、人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合作,建设科普教育型景区共享平台。
(二)课程体系
打造課程首先应明确课程教育意义和教学目标,将教育目标具体化后充分整合地域文化、知名高校、基地营地等各种资源,围绕民风民俗、自然风光、历史古迹、科学技术、户外体育五大类主题确立研学旅行的主题特色,明晰其教育意义,强化其课程体验。高校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应着力实现分段化、校本化、规范化、标准化,并强化对自主研发课程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知名高校与地方普通高校,在研学旅行课程研发与设计方面应各取所长、区别对待,同时对自身连接的研学旅行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三)师资体系
首先,多元化、专家型师资队伍是高校发展研学旅行产品的重要人才支撑,但研学旅行毕竟有别于高校课堂,所以应通过外出考察、培训学习、实践参与等方式重点解决现有师资队伍到研学导师转化的问题。其次,高校各学科专业学生是高校发展研学旅行的主要导师来源,增补了旅游大类“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高校,可积极试行“1+X”(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其他类高校也可与相关机构或企业联合开设研学旅行导师特训营或者培训班,培育大学生研学旅行导师。最后,根据高校自身的产品以及客群需求,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招募不同专业领域的社会志愿者,完善与健全志愿者导师服务体系。
(四)保障体系
首先,针对安全问题,要预想安全隐患,对每次活动不确定性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天气、环境、危险的动植物、学员体能等,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用来确保风险发生时工作人员可控。其次,对家长和学生也应开展安全教育,发放安全行为规范,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与处理能力,同时应逐步落实高校研学旅行相关意外保险,规范保险购买行为。最后,应进一步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通过政策舆论让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等主体想为、敢为和有为,鼓励更多优质的高校研学旅行产品脱颖而出。
(五)评价体系
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产品反馈和评价,设立评价体系,统计学生、家长和学校各方意见,对活动中各阶段的学生自评、研学课程和研学导师作出科学评价并附以理由。学生自评中,可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经历,从活动心得、学习成效、自我表现、团队配合等多个角度认知自我,探究课程意义和价值所在。研学课程通过创新性、体验性、操作性和专业性进行评价。研学导师从控场能力、专业水平、品行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高校相关部门将凭借学生反思自评的结果和对课程与导师的评价,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
四、结语
高校是教育教学资源、人才人力资源的天然宝库,发展研学旅行优势显著,知名院校长期积淀的品牌优势、人文底蕴及其附属中小学资源更是其他普通院校无法比拟。高校研学旅行新业态开发,不仅能有效盘活高校的设施设备、专家学者、本硕博学生等存量资源以提升资源与人才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扩大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提升高校亲和力和影响力,创造新增量市场。高校将是增加研学旅行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沿阵地,高校研学旅行必定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6-12-02)[2019-02-10]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9/content_5149947.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4-08-21)[2019-02-10].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4-08/21/content_8999.htm.
[3]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参与高校[EB/OL].[2019-01-08].http://kexueying.org.cn/ about/intro.aspx?columnID=1050000003.
[4]梁博.西农大博览园2017科普夏令营开营[EB/OL].[2019-01-11].http://m.3gv.ifeng.com/lady/vnzq/news?ch=rj_mr&ou=p%3D3&m=1&aid=125450586.
[5]宋娟,秦升陽,董峰.“中国高句丽史”课程开展研学旅行的探索和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