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健康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丁元江 卢晓鹏

    

    

    摘要:文章基于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调查分析,发现中学健康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健康知识易被忽略;家庭健康教育严重缺失;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存在短板。研究认为: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健康教育;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加强“体医结合”,优化科学健身指导。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健康知识,激发其增进健康的愿望,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保护生命、维护健康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健康教育;健康知识;健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3-0027-03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初中生、高中生肥胖檢出率持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达到71.6%和81.0%,2020年《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指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仍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这与中学生健康教育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和一线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健康教育;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加强“体医结合”,优化科学健身指导。课堂教学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将必备的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着力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

    一、中学生健康教育现状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体育教师每学期安排6~7课时健康教育课,《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在高中阶段开展必修模块的健康教育教学。笔者查阅“中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的调查问卷等相关资料,发现扬州市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30%,其他大部分学校健康教育课也基本维持在2~3课时,且仅存于开学第一次室内课及偶尔的阴雨天气室内课,阴雨天气体育教师利用室内课上自习课的达到45%,阴雨天气文化课教师占用体育课的达到34%,还不包含其他情况的占用,单纯上健康教育课的仅占4%(图1)。健康教育开课率远远达不到国家所规定的要求。

    二、中学生健康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健康知识易被忽略

    不少体育教育专家认为,当今学生存在种种不健康行为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部分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敷衍了事;多数家长认为健康知识未纳入升学考试内容,错误地认为健康教育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中学生面临中高考的升学压力,根本无暇顾及非升学科目的学习,这是中学生健康知识缺失的几个重要原因。从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处境堪忧。

    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大约有7%的学生不吃早餐,10%的学生挑食,不懂得科学饮食。辽宁师范大学林华教授说:“当今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常体育运动不够,但健康知识恰恰又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它,学生才能调节自己的生活规律,更科学地生活、学习、运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邓晓芬教授认为,掌握健康知识是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一步,只有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那些不想运动的人才会知道运动的好处,进而激发他们运动的积极性;喜欢运动的人可以为自己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

    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危害健康的,哪些行为是科学的、对身体健康有利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比如现在不少学生长时间坐着学习或者过度使用电脑,如果教师能用“久坐的危害”来改变学生参与运动或用微运动进行调节,部分学生还是可以通过牵拉练习、小肌肉群练习等简便有效的方法,预防近视及颈椎病的发生。

    (二)家庭健康教育严重缺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素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孩子玩手机的问题,父母在孩子婴幼儿的时候就给他拿着手机当玩具,孩子长时间对着屏幕,怎么会不影响视力?怎么会不产生手机依赖?还没进学校这些坏习惯就已形成,等到学校学习时再来纠正这些坏习惯,效果可想而知。再比如,家长吸烟、饮酒、不注重锻炼、饮食不规律等都会给孩子造成影响。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家庭中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吸烟的,家庭中小孩吸烟的比率为7.74%;家庭中无吸烟成员的,小孩吸烟的比率仅有2.9%。从事健康教育研究多年的黄玉山教授指出,许多家长宁愿让孩子多吃两个鸡腿,也不会敦促他们去锻炼半个小时。也就是说,很多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就没有学习到相关的健康知识。相反,健康教育完全成了学校的事情,无形之中加大了学校健康教育的难度。

    (三)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存在短板

    高中新课标出台后,不少中学体育教师反映,上满一个模块18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实在太难。究其原因,首先,体育教师工作量大,不便于开展健康教育。体育教师除了正常的12~18节体育课之外,还要进行运动队的训练以及课间操、大课间、各类各级比赛的组织与实施。其次,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匮乏,不利于开展健康教育。从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动作技术要优于健康知识。体育教师职前健康教育的学习也仅局限在体育心理学、体育解剖学、体育保健学等与体育紧密相关的课程。再加之职后健康教育培训的缺失,更无法满足当前健康教育的需要,很容易使健康教育课变成学生不爱上的“照本宣科”课。

    可见,在健康教育中,许多学校、家庭、教师在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时缺乏统一有效的实施,以致学校健康教育面临着落地难的困境。

    三、加强中学生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健康教育

    美国的体育教育追求的是健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完成,美国大学基本上没有体育课程,学生的锻炼完全是自发的,在这个阶段,学生也有能力运用自己的体育知识指导自己锻炼,确保自身的身体健康,并且美国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整体比例要大大高于我国。对比而言,我国的体育教育更强调学生体能增进、运动技术传习,而缺乏健康教育的意识。随着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我国在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长远的意义和重要影响。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教师按照水平段对学生采用“理论课”“实践课”“多方合力”的教学策略进行融合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服务、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达到学生健康、中国健康的目的。

    (二)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健康知识普及

    健康知识是规范健康行为、养成健康习惯的基础。我们要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来不断提高中学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宣传模式,依托“互联网+健康宣传”,努力实现兼顾线上和线下的健康教育宣传渠道。學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让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带动广大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健康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的转变。

    首先,在校园里,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台、校园橱窗、班级黑板报定期宣传健康知识,也可以利用体育课、班会课、集体活动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其次,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家校通网络等新媒体向学生及家长发布精准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及资讯,通过提高家长的健康知识、健康素养来影响自己的孩子,进而达到相互影响、相互督促,逐步改变过往陈旧的观念,达到强化健康教育的目的(图2),多方合力助力健康知识普及。

    课题组在近两年的实践研究中主要围绕正确认识健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必备的健康技能、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知识普及。据调查结果显示,有98%的学生反映通过健康知识的学习会对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帮助。

    (三)加强“体医结合”,优化科学健身指导

    美国作为运动健康促进的先行者,强调体育、卫生医疗与健康相关部门的“医体结合”,构建了体质健康指导服务平台、健康公民计划、国民体力活动计划相结合的体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发挥了通过体育健身促进国家健康的价值。我国加强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而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发挥健康教育在促进中学生健康素养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教育体系结构,合理地将社会、社区的医疗资源与学校健康教育有效整合,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体育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医学知识,而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体育背景。“健康中国”战略下,实施健康促进的中长期行动,需要加大对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与培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增加健康教育专业性课程,以做好健康教育师资的储备;中小学需要拓宽体育教师的培训范围,由原来单纯的体育专业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培训,拓展到真正的体育与健康培训,培养集运动健身指导和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

    四、结束语

    总之,中学生健康教育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健康中国行动”之成效一方面势必要从政府、学校、家庭、学生人手,多方合力使其掌握必备健康知识以谋求健康行为、健康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要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保障机制,开设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加强专业化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