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隔意识下的自乐 文化心理上的返初
唐福玖
《桃花源记》自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来,通常的理解认为这篇文章意在描写一个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美好生活世界,表现了陶渊明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但是笔者细读文本发现,这一类的结论依然无法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在“桃花源”之外也有很多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地方,但为什么“桃花源”就显得与众不同?二是“桃花源”区别于外界存在的核心精神和保障是什么?三是作为一篇“记”,由“遂迷”到“寻病终”,陶渊明以安排两个充满神秘的寻源故事结尾是否显得多余?其用意何在?
一、“桃花源”的核心精神和保障
徐師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引《金石例》说:“记者,纪事之文也,其文以叙事为主。”①作为一种文体,“记”类文章的核心特征是叙事。梳理全文内容发现,陶渊明没有采用全知全能叙述视角来呈现桃源世界,而是采用双向互补的叙事方式,借助“渔人”和“村中人”两个视角来对桃花源进行叙述和描写。那么,叙述视角选择的独特性,以及由该视角引出的叙述内容究竟有何深意呢?
1.“自乐”是桃源存在的核心精神之一
第一个叙述视角是“渔人”,“渔人”这个视角主要承担描述桃花源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任务。自然风光方面,桃花源的外围是“芳草鲜美”,里面则是“良田美池”,其核心特点是“美”,即桃花源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风土人情方面,一是桃花源里面人的物质生活井然有序,不管是“屋舍”还是“阡陌”,都十分规整,井井有条;二是桃花源里面的人热情,民风淳朴。
那么问题由此产生:从“渔人”视角看到的桃花源,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种作”“衣着”等物质生活方式,还是待人接物方面的风土人情,都“悉如外人”,和外部世界一样普通,那么桃花源又为何令人向往,顿生“归往”之情?这些普通的“美”不是桃花源存在的核心精神,那么桃花源存在的核心精神又是什么?“渔人”视角引出了我们对桃花源存在的核心精神的追问,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村中人”这个叙述视角切入,分析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离开桃花源。
“村中人”视角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呈现他们的热情好客,“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无不展现出桃花源是一个民风淳朴的世界;二是呈现他们的和谐、平等,“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可见村子里面是一个互帮互助、相互照应的和谐世界,一旦有任何异常情况,大家都及时赶到;三是呈现他们的自由无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仅仅说明桃源没有战乱,更是要说明桃源和外界的不同之处,这里是一个没有政府、制度构成的无权力世界,因为权力的争夺是导致战乱的根源之一;“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桃源人对外界改朝换代一无所知,这样的叙述意在进一步表明桃源是一个没有权利斗争和压迫的世界。
一个淳朴和谐、自由平等,没有国家制度约束和权利压迫的桃源世界,最后呈现给“渔人”进入以后的最高感受就是“怡然自乐”。所以,“自乐”是桃源存在的核心精神。
另外,在随文所附的《桃花源诗》中,陶渊明写到:“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②这四句话不仅表明桃花源里面只有季节的自然交替,没有国家朝廷等外界文明社会创造的历史,没有外界人的那些聪明智慧。智慧是知识和文化产生的条件,这说明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外界知识文化存在的世界。这四句话以诗的形式描绘了桃花源世界反权利、反国家、反外界知识文化的特点,而其目的则是要让桃花源成为一个没有各种权利约束和私欲巧诈的自由自在的自然“自乐”世界。人和自然万物只受自然规律制约,按照各自生命的本性生老病死,这样就能使桃花源真正意义达到“怡然自乐”的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通过“渔人”视角,读者看到了一个自然、风俗人情皆美的和外界一样的普通世界。而通过“村中人”视角所看到的桃源世界则与外部世界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没有权力争斗、私欲膨胀、知识文化的世界,人和万物只受自然规律制约的“自乐”世界,是陶渊明真正意义上要建构的理想生活世界。那么如何才能保障这样的一个世界继续存在呢?
2.“绝隔”是桃源存在的核心精神之二
大多数读者都被桃源的表象美吸引,很容易忽略文中一些词句所传递出的丰富意蕴,这其中就包括“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和“遂与外人间隔”。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和“遂与外人间隔”中的“间隔”组合成的“绝隔”就是本文除“自乐”之外,理解桃花源核心精神的另一个关键词:“绝隔”是桃花源存在的保障。
这两句话不仅仅是在陈述桃花源人与外面世界生活上完全绝隔的事实,更彰显了桃花源存在的实质和方式。“绝境”和“间隔”的表层含义指桃花源世界与外界完全处于没有联系的隔绝状态,时间和空间都处于封闭的状态,而“绝”和“隔”更深层次的意思是“切断”“自闭”和“阻止”。
桃花源人来到此处的初衷是“避秦时乱”。秦朝时期的动乱主要来源于朝廷专制,权利的滥用和各种残忍的制度,这些使得普通人民受到无尽剥削和压迫,最后导致民不聊生,发生战争。所以他们要“避”的不仅仅是连年的战乱,更是要避开导致战乱的根源:国家、制度、权利。因此桃源绝境里面“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国状态,让他们成功切断了与因权利、剥削和压迫导致民不聊生的外部世界的联系。
然而最初“切断”是一种被动行为,但随着时间推移,在这种没有权利、剥削和压迫的环境中,桃源人感受到了“自乐”带来的美妙、自由生活。因此随着时间推移,桃源人慢慢放弃了再次回到外部世界的念头,主动地进行自我封闭。所以,当他们听到渔人讲述外部世界这几百年来的征战,导致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时,生发了“皆叹惋”的心理。“叹惋”不仅仅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其核心在于“惋”,一是对外部人这几百年来过着压迫和动荡日子的怜悯,二是对自我能够一直过安稳生活的窃喜。
所以“叹惋”的深层次含义是对切断与外界联系,实行自我封闭的肯定。“绝隔”的第二层含义是“自闭”,自我封闭才是桃花源存在的核心精神。
二、“寻源”二事的内涵与文章的主旨
从文体角度看,作为一篇“记”类文体的文章,陶渊明只需要借助“渔人”和村中人两个视角完成对记叙对象“桃花源”的叙述和描写就行,但是陶渊明却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交代两个与叙述、描写桃花源本身无关的旁支故事来结束全文,显然违背文体规律,显得“画蛇添足”。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从这一部分我们才能够很好地走进陶渊明的思想世界,去探寻陶渊明的文化心理。首先,寻源二事赋予了桃花源“绝隔”的第三个含义——“阻止”,阻止外部世界的入侵,而其背后则体现了陶渊明文化心理上受道家思想影响,却又有所改造的“回倒”文化心理现象。
1.“寻源”二事的丰富内涵
文章最后以外部世界的人寻找桃花源的故事结尾,于是产生了两个问题:为什么是太守和刘子骥这两类人去寻找,而不是其他的人?为什么先是安排太守寻找(结果是迷路),后是安排刘子骥寻找(回来就突然病死)?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分析寻源主体的身份及象征含义,寻源先后顺序的安排用意,以及寻源结果呈现的陶渊明的思想观念。
第一类去寻找桃花源的人是太守。太守的身份是国家政府的官员,那么其代表的就是国家、制度、法律、权利等。当太守听渔人讲述还有那么一个没有受到朝廷管制的法外之地,作为国家官员,从职责上考虑,太守肯定要派人去寻找到,将其重新收服到政府的管辖中。太守这批人是外部世界对桃源的第一次入侵(“渔人”偶然的接触,不是入侵),其去寻源,隐含的意义在于将桃源人花了几辈子时间才成功切断的,导致受苦、压迫和动荡根源的国家、制度、权利再次引入到桃源中,这样就会彻底摧毁桃源存在的根基。
第二类去寻找桃花源的是以一个叫刘子骥为代表的人。关于刘子骥及其寻源的故事,陶渊明只用了二十个字叙述,但已经足以给读者提供丰富的意蕴。关于刘子骥身份的介绍,作者写了“高尚士也”一句话。“高尚”有几个身份意义的指向:一是指刘子骥是一个有知识文化的人,二是指刘子骥是一个道德上能起示范作用的人,三是指刘子骥是一个隐士。以刘子骥为代表的第二批入侵桃源的人,其实代表的是外界创造的知识文化和道德规范对桃源的入侵。
2.“寻源”结果的象征意义与文章主旨
以上从身份的角度考察了两个寻源故事的深层次含义,两次寻源其实意在表现外部世界创造的国家、制度、权利、知识、道德、文化对桃源的入侵。那么两次寻源都以非常神秘、诡异的失败告终则有丰富的象征含义:“绝境”“间隔”的核心含义在于通过自我封闭的方式排斥和阻止外部世界的入侵,“桃花源”是一个彻底反知识、反文化的原始自然状态的存在,尤其是作为道德高尚代表的刘子骥的神秘死亡是陶渊明对人类道德虚伪性的本质认识,彰显了陶渊明对人类道德采取了怀疑、批判态度。
张炜在《陶渊明的遗产》中将魏晋时代形容为一片弱肉强食的“丛林”,他说魏晋“基本上是野蛮和血腥的较量,没有正义可言,无论是民族之间,权势集团之间,还是朝野之间,大都是一种搏杀和吞噬的状态”③。身处一个如此血腥、黑暗的时代,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为了在乱世中求生存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有用酒来麻痹自己的,有用药来寄托幻想的,有装疯卖傻的。然而陶渊明则和他们不一样,他选择回归到自然中,并用笔的方式提出了一个能够从根本上永久解决上述所有问题的“桃花源”方案。从文化层面来看,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桃花源”以返回到人类产生初期的生存状态为核心特质。
陶渊明文化心理上的这种返初心理让我们想到了老子创造的“小国寡民”世界。老子也想解决春秋那个纷争动乱的时代问题,他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方案。但是对比“桃花源”方案,两者除了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存环境上面有相似之处外,“小国寡民”方案依然还有“国家”“兵器”等后来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存在,而“桃花源”方案连这些也要彻底摒弃。按照《桃花源诗》的描述,“桃花源”世界是一個比“小国寡民”更后退的一种社会存在方式,那里只有四时自然运行规律的支配,没有任何其他人类后来创造的各种文明痕迹。作者以叙述两次寻源结果来结束文本,意在通过回倒到人类初期那种没有国家、权利、制度、道德,人只受自然规律支配的朴素生活世界中,来从根本上解决魏晋那个弱肉强食的残酷时代给人带来的各种痛苦。
结论
如果把“桃花源”作为一个审美性的存在来看待,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中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情美其实并没有多少独特之处,现实社会中依然有很多类似的处所。但是如果把“桃花源”作为一个文化的存在来看待,作者在文本中对人类创造出来的道德文明所导致的魏晋时代的杀伐、征战采取的怀疑、批判态度,固然表现出了其受时代限制只能往后开历史倒车,无法创设一种新的制度的思想局限,但其中显现的突破同时代人思想瓶颈的文化批判精神则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①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45.
②陶渊明.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167.
③张炜.陶渊明的遗产[M].北京:中华书局,2016:3.
[作者通联: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