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沉浸式戏剧观演关系
郭威
【摘 要】沉浸式戏剧一改传统戏剧的空间分布,将舞台和观众席融为一体,不仅使戏剧空间构造发生转变,也使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观演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断接近,心理距离大大缩小,产生了更为直接的互动交流,是对于传统戏剧的改革创新,是对新型戏剧表现形式的不断探索。
【关键词】观演关系;沉浸式戏剧;空间;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7-0016-02
近些年,我国戏剧市场空前繁荣,出现了一大批形式独特,内容新颖,思想丰富的戏剧。其中以《不眠之夜》《爱丽丝梦游仙境》等“沉浸式戏剧”最具代表性。“沉浸式戏剧”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其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观演方式,将演员与观众所处的舞台和观众席融为一体,独特的戏剧形式以及重构前提下的观演关系成为了其主要艺术特点,也为之后的市场占领奠定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其以互动性的观演关系闻名于世。众所周知,戏剧观演关系是戏剧的核心要素,对戏剧观演关系探索的内在核心本质则是对戏剧本体的探索。沉浸式戏剧正是受到这样本质探索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新型独特的戏剧表现形式。
观演关系是什么,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卢昂教授在他的著作《东西方戏剧的比较融合》中概括到:“所谓的戏剧观演关系主要是指演出场地(环境)的结构形式所决定的演出者与观赏者之间的特殊的审美关系。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演出场地(剧场的结构形式);二是演出者与观赏者(观众)审美关系的性质。”①想要探讨沉浸式戏剧观演关系,就需要将其放置于历史的维度中去辨析。纵观戏剧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戏剧的发展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观演关系的变化。戏剧从早期产生于希腊到法国戏剧家让·柔链最先提出“第四堵墙”的概念,之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第四堵墙”的理论丰富并精致化,布莱希特提出“间离效果”,随后一大批戏剧家提出各式各样的观点,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查德·谢克纳的“环境戏剧”,格列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根本都是在于对观演关系的改变。其中理查德·谢克纳的“环境戏剧”对沉浸式戏剧的影响最为深刻。他认为空间也可作为观赏区,剧场活动的焦点多元且多变。②这样的观念将舞台、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原始关系破而重建,对沉浸式戏剧产生根本影响。笔者认为环境戏剧的产生是戏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戏剧家对于戏剧演化与自身意义的反省,是观众审美提高下对戏剧家以及戏剧本体创新的诉求。环境戏剧在戏剧观演关系里将空间、演员、观众三者高度结合并营造出一种“沉浸”感的艺术效果,从而促使“沉浸式戏剧”诞生。
沉浸式戏剧在形式上最大的创新就是打破了传统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的分离,没有特定的观众席与舞台的划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相比较传统戏剧缩小了很多,有时甚至是“零距离”,观众与演员之间产生了直接的接触,并且观众可以在自由开放的剧场空间内随意选择观看的路线,真正成为了剧场中的“主人”。这样的创新带来的必然结果则是观演关系的变化。
相比较于传统戏剧,沉浸式戏剧在观演元素空间、观众、演员这三个方面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在“观众和演员”方面,沉浸式戏剧将舞台和观众席融为一体,在观剧时,观众作为观赏者或者是暂时的表演者存在于戏剧中,不論是什么身份,观众与演员之间依然存在交流,只是这种交流有时是间接的有时是直接的。其与波兰戏剧家格列托夫斯基提出的质朴戏剧,即观众与演员的关系在戏剧中的重要性不谋而合,“质朴戏剧”强调“戏剧在没有表演区,没有别出心裁的服装、化妆、灯光音效的前提下也可以独立存在,但是缺少了演员与观众之间感性、直接的交流是不能存在的。”③将一切辅助手段全部去除,那么戏剧最终留下的只有两个元素,那就是演员和观众,并着重对“观众”如何在戏剧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讨论,他认为:“在形式上让观众参加演出,迫使他们行动或唱歌,这样做并不能使他们真正地与演员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因此,必须为观众创造出一种自由的环境,以使他们能表现和加强自己的个性。演出‘为观众的传统已经被打破,但是,并没有停止使用‘观众一词,只有当观众不是来‘观看而是来‘证明剧目时,他们才能从‘观众变为‘证人。为了使观众承担起‘证人的使命,必须让他们和演员更加接近,亲密无间。”④“质朴戏剧”肯定了观演关系中观众与演员在戏剧存在中的根本意义,并着重强调观众在戏剧中的作用,为了能更好地产生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对于戏剧的审美产生认同,有必要增强观众对于戏剧的参与度,此时此刻“观众”这一戏剧的重要构成元素依然存在,可是却将观众在戏剧中的身份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变化。在沉浸式戏剧中,观众最初依然作为观看者进入剧场,可是随着剧情、场景的不断变化以及“第四堵墙的”破灭,将演出者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无限缩小,此时此刻,观众及“演员”,这里的“演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演员,而当观赏者作为配合表演的客体与表演者共生于戏剧表演中时,两者配合产生相应的审美效果,那么这时“观赏者”(即观众)则同时具有观众与演员的双重身份,并成为影响艺术审美效果的因素之一。
对于空间元素,据我们所了解,在传统的戏剧形式当中,戏剧形式都是在舞台中呈现的,并且舞台与观众席是分离的,舞台与观众席形成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感即为舞台呈现当中“观”与“演”的关系。因为必要的距离,可以使人对欣赏对象保持一种超然心态。“第四堵墙”、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格洛托夫斯基的“对峙”论,都建立在以空间建立为前提的基础之上。直到苏联著名布莱希特研究者克留耶夫提出打破“第四堵墙”的观念,他写到:“不要任何‘第四堵墙直接面向观众,并将它们拖进演出中来,观众需要做的不是来看戏,而是站在为他指定的立场上来,和演员一起演戏。再说他们是彼此熟悉的,是合作者,观众是真正的而不是虚假的,像通常剧院里那样。”⑤其实,戏剧中所涉及到的距离等有关空间概念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广义的剧场空间,第二种则是观众与演员所构成观演关系下的狭义上的距离空间,观演关系下的狭义距离空间又可分为两种,即两者之间的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在这里笔者主要阐明的是观演关系中观众与演员之间所构成的狭义空间。
在沉浸式戏剧中,将表演区和观众区的隔离划分彻底取消,使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无限缩小,表演者与观赏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凑,但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没有了距离的限定,并不代表两者之间没有隔阂,戏剧的演出还是要遵循规定情境的制约,所以这样的距离必须建立在戏剧假定性和观众心理接受的基础之上,是表演者与观赏者在观演关系上达成的一种默契。物理空间的缩小带来的必然影响就是心理距离的改变。在传统戏剧中,表演区与观众席之间的距离会使戏剧感染力在情感传递中不自觉地流失,艺术效果减弱。反观沉浸式戏剧,其将表演者与观赏者共同融入到创作环境当中,空间在统一之后削弱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平等的交流状态将观演区的格局化解,这样的化解使观众与演员在一种共享的状态中达成了心理情感上的直接交流,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体验,提高了观众的审美情趣。
沉浸式戏剧对于传统戏剧虽然在观演关系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可是在实质上观众与演员在戏剧中所构成的逻辑关系并未发生颠覆性改变,不同的是观众仍然是观众,只是身份不仅仅是单一的观赏者,而是成为了与演员相同的戏剧探索者。这样的表现具体分为了两种,第一种体现在身份上的证实,沉浸式戏剧相比较于传统戏剧,其一改传统戏剧的镜框式舞台与观众席的剧场空间设置,使观众与演员的交流更为直接容易,所要注意的是,观众在这里的身份依然是观众,与剧中人物(即演员)的交流并不影响情节的发展和规定情境的改变,或许可以将其理解成是剧中的一个简单的“道具”。第二种则体现在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观看表演时,观众被演员随机挑选进行互动,双方在未有任何前提的计划约定中完成交流,由于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在表演方面不具备演员的专业能力,为了达到既定的审美体验,演员将随着观众给予的刺激即兴做出反应,此时,观众成为演员,并帮助演员合理化地完成情绪的转化与表达,但在这里观众的参与并不由自己的意志為转移而任其表达。演员与观众交流互动时,观众在戏剧主体中依旧发挥审美主体功能,同时产生反馈,只是这种反馈更为直接,使原本互为独立的二者快速建立联系,产生感应。这种观演关系上的转变,激发了观众的创造功能,通过肢体或者语言上的回应最终实现观众与演员的双向互动。
沉浸式戏剧的主要目的是将演员与观众放置于同一空间与时间当中,以此来对传统戏剧的观演关系进行改革创新,观众可以在观剧的同时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发挥最大的主动权,从而产生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创新是戏剧发展的根本,但作为艺术而言,其在创作方面的探索更为艰辛,如果我们一直准守传统,那么结果必将是停滞不前,戏剧艺术的观演关系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大胆创新,享受戏剧之美,感受戏剧之魅力。但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任何形式的创新都不能超越戏剧本体,混淆戏剧最原本的状态,注重形式,忽略本质,物极必反,最终带来的将是对戏剧艺术的毁灭。
注释:
①卢昂.东西方戏剧的比较融合[M].2000年6月第一版:第225页.
②理查德·谢克纳.环境戏剧[M].曹路生 译.2001年5月第一版:第一页.
③陈世雄,周宁.西方戏剧思潮[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第776页.
④陈世雄,周宁.西方戏剧思潮[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第781页.
⑤克留耶夫.布莱希特的戏剧美学观点[M].1966版: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