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助推青海乡村振兴
马桂芳
摘要:旅游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乡村文明复兴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加快推进乡村经济和乡村文化共同发展,是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旅游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的贺词中再次表示,旅游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毋庸置疑,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将肩负艰巨的历史使命并发挥重要作用。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青海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发展非常重视,多次进行调研。2013年,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阜平有300多万亩山场,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比较高,适合发展林果业、种植业、畜牧业;有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和天生桥瀑布群这样的景区,离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都不算远,又北靠五台山、南临西柏坡,发展旅游业大有潜力。”2015年,在陕西梁家河、浙江舟山、贵州遵义、吉林延边等地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对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要把扶贫开发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2017年10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做分析和预测,提前制定措施,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青海几乎80%以上的旅游资源都集中在乡村、牧区。随着大众旅游休闲消费成为新趋势,乡村旅游以其参与主体比较多、受益面广、发展潜力大且带动性强等特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一)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基础
乡村旅游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发展商机,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推动乡村产业繁荣兴旺、推进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是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一条重要路子。如: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南垣村,以“生态+文化”思路为引导,建设牡丹休闲园,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带动村里105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今年,又着手在邻村复兴村启动文化旅游项目,打响“刀山会”文化招牌。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文明复兴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乡村文明的复兴,而乡村旅游恰好可以通过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助推乡村文明复兴。如:挖掘濒临消失的民间技艺,以活化的形式将其转化成典型的乡村地方特色旅游产品,既提高了农牧民对本土鄉村文化的自信,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还在保护传承中让传统文化得以复兴。
(三)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乡村旅游是连接农牧民和市民、农牧区和城市的纽带,是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桥梁。以农牧业为依托,以农牧区为空间,以农牧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有效衔接城市现代消费需求,最大限度促进城乡间资源、市场、环境互动互补,加速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和三大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还有利于带动农牧民勤劳致富,提升幸福指数。如:互助县西山乡干旱浅山地区最北端村庄牙合村,结合生态乡村和绿色农家餐饮项目,以及“互联网+”——现实版“开心农场”,对接城市需求和市场消费,加速城乡经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土地增收。
(四)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
随着全域旅游示范区建立及示范推动,我省旅游逐渐向全域化景区发展模式转变。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旅游新时代、新模式、新理念发展的有益补充。当前,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来青海的游客中自助游和自驾游占比大,传统的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新时代游客的需求。青海省地域辽阔,壮丽多姿的自然资源、古老神秘的传统文化以及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构成了各地丰富多彩的旅游特色产品。合理有序发挥比较优势,让游客在享受文化大餐后,增加停留时间,形成旅速游缓,有效推进全省全域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青海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整体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正在向第四个阶段——乡村生活深度体验时代迈进。而青海省乡村旅游大多处于第二阶段——乡村休闲时代,一部分处于第三阶段——乡村度假时代,还有一些仍处于第一阶段——乡村观光时代。整体水平和档次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一)乡村旅游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政府在全省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尚不充分,科学统一的规划尚未形成,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很多区域没有把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大系统的开发建设中,导致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等不完善,很难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基本需求。诸如:很多景区内停车难、安保设施匮乏,交通指示牌不清晰甚至没有,供水供电、厨厕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网络通信等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现代旅游需要,存在游客进不来、住不下、留不住的现象。有些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简陋,在食宿、医疗、安全、消防和应急等方面不足,卫生服务条件不合格,无法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二)旅游项目重复建设较为普遍
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发展过程中,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主体,要么是村集体开发,要么是私营业主开发,主体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对本地资源条件、市场供求、外部竞争与合作,以及和周边资源协调等因素未能做出科学判析。盲目投资开发造成同质化产品遍地开花和项目重复建设,甚至出现了资源开发档次低、形式单一、毫无特色的现象,导致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如:近年来,西宁周边“花海”式乡村休闲观光项目蜂拥而上。
(三)乡村旅游供给产品单一
乡村旅游发展很难凸显“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的创意。多数乡村旅游仍然处于“吃农家、住农家”的基础接待服务阶段。由于对本土传统文化挖掘不充分,深层次开发、设计、创新欠缺,使得地域文化传承虚无缥缈,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粗放、结构单一,服务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作用难以发挥,更谈不上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旅游产品多层次、高品位需求。尤其是一家一户、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地方乡村旅游发展停留在为游客做几个农家菜、摆几张麻将桌的农家乐初级阶段,“农家乐”仅仅将“乐”放在吃上,体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内容尚未纳入,对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挖掘不深入,文化休闲项目缺少,参与性项目开发不够,娱乐活动内容趋同。一般来说,就是中午热闹、晚上冷清,春夏忙碌、秋冬清闲,难以满足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
(四)管理服務亟待提升
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当地农民,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且观念相对落后,致使管理团队经营能力不足,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偏低,服务“短腿现象”日渐凸显,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
三、我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旅游业作为最贴近民生的产业,表现出以下特征: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物质满足向精神追求转变;边缘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接受跟从国际规则向积极主动旅游外交转变;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要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从省情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措并举。
(一)科学规划,实现乡村旅游系统资源有效整合
乡村旅游要发展,规划编制要先行。依托资源抓市场,突出特色找差异,不断开发新业态,创意新产品,编制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通过系统科学规划,将乡村旅游资源、农村人力资源、资本与物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及各项效益。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农业文化和畜牧业文化交汇地带的青海,集田园风光和独特自然条件下的草原文化于一体,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具备加快发展这一产业的基础条件。[1]因此,要将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会贯穿于乡村旅游规划之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从源头防止违反规划、破坏旅游资源环境行为。
首先,乡村旅游规划必须凸显乡村本地特色和本地村民参与,尽可能利用已有村及村民家庭设施,在此基础上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保持乡村文化原汁原味,体现民族传统和文化。
其次,强化功能分区,丰富旅游内容。根据民族和地区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原则,规划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族、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产品。[2]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外部环境、投融资体制和运行机制
目前,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我省乡村旅游处于市场培育期,是微利经营,需要政府扶持。因此,我们要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一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重点解决交通主干道、重点景区与乡村旅游点的连接道路,构建安全、优质、便捷、顺畅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
二要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美丽家园清洁行动,加大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污水处理,着力形成整洁、卫生、美观的村容村貌。
三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既要与乡村自然文化生态景观相协调,又要满足城市居民到农村旅游的基本需求,基本满足吃、住、行等配套要求。
四要坚持多元投入建设机制。公共基础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开发商投入为辅、村(牧)民投入为补充。景区项目和服务设施建设,以开发商投入为主,以村级组织和村(牧)民投入为辅。民居改造、土地山林整理、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以村(牧)民和村级组织投入为主,以政府、开发商投入为辅。
(三)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主题公园,构思田园综合体
农(牧)业主题公园作为传统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升级发展形态,在平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优化农牧区旅游观光外貌,形成多元化、复合型的生态经济系统。
对农(牧)业主题公园规划,要立足于“农”与“旅”的最佳结合点,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应用景观设计造园原理和技法塑造农(牧)业景区,赋予农业更深层次内涵。公园建设要以现代农(牧)业和生态农(牧)业为基底,充分挖掘传统乡土民俗文化与民俗风情,融入艺术元素,策划具有生态性、文化性、示范性与体验性的主题产品。以农(牧)业生产为产业支撑,以农(牧)耕文化为底蕴与平台,创新传统主题公园产品形态与运营模式,为主题公园设计开辟新发展途径,同时,极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鉴于农业主题公园是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建议在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试点,让游客既可以感受现代农业生产,欣赏田园风光,纵情青山绿水,还可以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家生活,品味乡土文化,享受乡村美食。使农业田园景观园林化,农业生产场所休闲化,农业产品个性化。
在此基础上,构思和助推田园综合体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在我国经历了30多年发展过程,并衍生出许多开发方式和发展模式,而田园综合体则是顺应新常态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新型旅游发展及乡村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它倡导乡土经济逻辑,即“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利益最大化。
(四)多元发展,拓宽和深化乡村旅游市场领域
积极引导乡村旅游经营者,根据消费需求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上下游既分工又协作,依托农牧业、工业和商贸以及旅游业等,有效对接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在模式创新方面,引导农牧民群众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吸引社会资本,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途径,通过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品牌打造和形象推广,提升乡村旅游组织化水平。鼓励支持农(牧)民开办家庭旅馆,提供特色餐饮服务,参与设计、开发、销售特色旅游商品。通过产业链延伸,提高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附加值,按照转变旅游增长方式要求,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通过法规引导和管理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互联网+”,依托各类节庆活动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创新教育培训机制,为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注释:
[1]许春英.青海省乡村旅游SWOT分析,[J].《经济师》,2010-10-05。
[2]外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及我省乡村旅游的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献:
[1]马新.乡村旅游:让乡愁乡情乡趣重回乡土[N].《青海日报》, 2016-05-19
[2]王德刚.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J]. 《中国旅游报》,2017-11-20
[3]王露.中外乡村旅游内涵及发展模式比较 [J].《中国名城》,2017-03-05
[4]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青海政报》, 2016-06-08
[5]崔善.小议我国乡村旅游发展 [J].《现代经济信息》, 2011-02-08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