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刘士进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加快,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地区性的信息化建设。本文通过对农村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究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财务管理;农村经济;信息化
随着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基于此,关于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究有重要意义。
农村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1.缺乏信息化知识
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信息化知识。为推动信息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落实发展,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转变工作方式、工作理念,但受到专业能力、文化水平、工作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知识体系难以支持相关工作需求。
第二,未能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由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缺乏系统性的信息化知识,在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进程中,单纯地认为由电脑操作替代人工操作即为信息化,简单地认为信息化发展的意义在于提升工作合作的精确性,减轻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工作压力。没有深刻意识到信息化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应提升工作的严谨性,从多个方面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发展。
2.未发挥出信息化优势
信息化有助于丰富农村财务管理信息,为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但是受到以下三点限制,导致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第一,在職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较为陈旧,未能及时更新相关知识,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水准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在财务工作人员的招聘方面,相关部门并未充分重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准,导致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具备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准。
第二,不具备较强的市场吸引力,导致信息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市场上并未具备面向农村地区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信息化技术与信息化软件,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
第三,在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进程中,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过多注重信息的传输、存储、收集等方面工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导致常规性的财务管理信息过多、数据信息较为繁杂,甚至出现重复的数据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处理效率,导致管理人员很难及时获得关键的财务管理信息,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工作开展得不全面
现阶段,农村在开展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时,往往忽视了计划制定、问题防范、工作效率评估、工作机制有效性分析等方面工作,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门的管理人员仅凭个人经验制定工作计划,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
第二,未能建立信息化的预警制度,没能及时发现财务管理问题,没有针对漏洞提出防范措施和解决策略。
第三,没有定性定量地分析信息化的工作成效,未能系统地将财务管理工作状况及时公开给广大群众。
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1.增强人们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知
为推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首先,需要让人们充分重视信息化技术,使其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工作基础,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关键优势和重要推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宣传力度,借助对信息化技术的大力宣传,强化各类人群对于信息化技术的了解和认知,尤其要确保农村干部群众充分了解、认知信息化技术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支持将信息化技术与先进设备引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
第三,将信息化技术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实际用途、意义向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进行深入讲解,确保农村各级干部管理人员明确相关概念、实际用途以及具体的应用手段。将相关的专业知识传输给农村干部管理人员,并持续对其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使其尽可能地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
第三,对信息化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及时的宣传总结,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信息化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获取广大农村群众对于相关工作的支持和肯定,以获得更大的工作动力。
2.提高工作团队的信息化水准
为增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准,相关职能部门应构建业务能力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工作队伍。基于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努力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聘用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持续完善工作队伍的人员结构。与此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还应不断完善信息化工作制度,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和技术设备,具体的工作步骤可参考以下内容。
第一,管理部门应根据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聘用专业会计人员,加强对信息化人力的支持。
第二,综合考察分析部门现存在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持续性完善各项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管理部门应将具体的培训重点放在专业技能提升以及理论知识的培训方面,重点向财务人员讲解专业的信息化知识,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财务人员综合管理与设备操作技能。
第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规章制度细则,促进人员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规范化,将奖励机制与综合评价考核相结合,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同时将动力与压力给予财务人员,加强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中的紧迫感,增强财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第四,将相对成熟的软件产品引入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中,构建网络化、公开化、精准化、严谨化的信息化网络,增强管理团队的会计实务水准。
3.深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为全方位开展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在做好农村财务管理数据处理工作并具备基础财务管理能力的前提下,还需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将信息化财务管理意识与信息化财务管理技能应用在计划制定领域。
第二,构建财务指标的预警监督体系,监测农村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各项财务指标,尽可能地掌握更加全面的监控信息,覆盖更多的主要财务指标,提前发现农村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隐患,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化解各类财务问题。
第三,完善指标评估体系,借助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过程与最终结果进行系统性评估,结合目标的完成进度,对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过程、工作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并及时将评估结果提供给上级相关部门,以便于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决策。
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将信息化财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简明汇总、整理,使得农村的广大群众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公开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进度,将评价结果融入考核评价体系,进而更好地约束、激励财务管理人员。
第四,评估财务管理的控制制度,检查其中是否存在隐患漏洞,尽可能地消除制度中的各类隐患、漏洞,提升财务管理控制制度的覆盖面,确保其更加合规、合法、有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人员、财务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发挥出信息化的各项优势、没有全面开展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等方面。通过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认知、提高工作队伍的信息化水准和全面开展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延妮.试析农村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经营者,2020,34(15):153,156.
[2]郑雅慧.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建设措施探讨[J].经营者,2020,34(1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