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庞志康 庞璁

    职业教育的班主任要充分意识到必须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天然优势,适应时代发展,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增强管理能力,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 职业院校班主任角色现状

    学生眼中的班主任——执行教官。在学生眼中的班主任是自习课悄悄站在窗外的“隐身观察”,随时准备冲进教室抓几个典型;是请假的“套路审批”,盘问起来堪比警察审案;是宿舍中的“铁面纠察”,冷不丁就来个突击检查,百般挑剔寝室卫生;是课余时间的“冷酷杀手”,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讲座,要求学生们参加集体活动……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正处于思维活跃,自制力较差,对学习深感乏味的年纪,再加上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多也未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导致了在学校时他们经常不愿意或者是不能遵守校纪校规。而班主任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纪律监督,必然是校纪校规的执行者,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固然在班级中树立了公平公正,以理服人的形象,但久而久之也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执行教官的固有印象。

    家长眼中的班主任——贴身管家。谁才是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而非班主任。在义务教育阶段,这点还被家长认可,但到了职业院校是非义务教育,部分家长却认为学生已经受到了足够的家庭教育,接下来的教育活动只需要单纯依靠学校,依赖班主任,不愿意主动的配合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比如,学生在学校犯了较严重的错误,老师批评教育之后,通常要通知家长到学校面谈,要求家长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严加管教。不少家长对班主任有怨言,认为自己工作很忙,学生犯错,教育学生就可以,为什么这么大了还要叫家长?更有甚者说出,家长管好了,那还要老师做什么的话。这种“托管心态”是家长将班主任视为贴身管家的根本原因,这既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一种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作用的严重忽视的表现。

    学校眼中的班主任——万能钥匙。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只要与学生有关的事,都是班主任的事,这仿佛已经成为了学校各部门的共识。学生打架,保卫处找班主任协商处理;学生寝室卫生不佳,宿管中心找班主任督促打扫;学生心理困惑,心辅中心找班主任跟踪观察;学生实习就业,就业办找班主任落实指标……班主任已经成为了一把总管学生事务的万能钥匙,只要哪里有打不开的门,这把钥匙就一定要去打开门上的那把锁。

    二、 班主任角色定位中的现有问题

    班主任不仅要负责管理学生,还要负责与家长沟通交流,和其他任课老师进行交流,综合学校的校纪校规和思想教育,从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控制,工作出现了严重的超载现象。班主任工作任务过重,无法充分管理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给德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班主任工作时间投入较大,且事务性工作占比较大,导致他们直接投入到学生教育与咨询服务方面的时间被大幅压缩。新任班主任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清,有资历的班主任易犯“经验主义”问题。

    三、 新时代背景下的班主任角色定位

    明白人——行为规范导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首要做好的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摸清时代发展规律,总结学生特点,规范学生行为,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时,班主任往往容易陷入以下几点误区:没有抓住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核心是转变思想,而仅仅从行为上去纠正,导致学生行为规范偏差上具有反复性的特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效果不佳;将日常行为规范与职业行为规范混为一谈,忽视了两者间的不一致性,也缺乏行为规范习惯的明确要求,从而让学生对行为规范准则产生质疑,造成管理上的困难;能与时俱进,抓住新时代学生的特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相比信息不畅通的时代,老师所具有的天然权威性,在新时代就已经被弱化许多。班主任作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直接责任人,要做一个明白人,走出传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误区,不断根据学生特点来选取适合的教育理论,从中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从思想上纠正学生的偏差,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才是长远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之路。

    内行人——职业生涯导师。职业院校的学生面临的不仅有升学继续进修的需求,更多的学生是会从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人一生的职业生涯长达三十多年,且每个阶段其实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在起始阶段就出现了问题,必将影响接下来的发展,造成而更多的问题。只有班主任充分发挥了专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导师,才能让学生不至于无效努力,能够找准努力的方向。职业院校的教育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之下,学生的职业能力其实最重要的远不是专业技能,而是可持续的职业生涯发展。班主任只有展现专业素养,才能真正獲得学生,家长,学校的尊重与认可,而不是作为“教官”、“管家”、“钥匙”而存在。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的帮助处于迷茫期的学生找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清五个基本问题:我在哪里、我往何处去、我是谁、我在这里能做什么、我如何到达。最重要的是要将真实的职业环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学校有限的学习生涯中放下学生思维,适应职场规则,找准职业定位,做心智成熟的职业人,能够把握自己的人生。在宏观上指导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要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对学生进行引领、组织、推动;在微观上,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针对性技术指导。

    贴心人——心理健康导师。职业院校学生不同于非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自卑引起的挫败感,叛逆心理导致缺乏责任意识,学业和就业压力易使其陷入焦虑,沉迷虚拟网络世界,借以逃避现实更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客观影响,学生个人的心理认知和调适能力相对较弱是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的主因。班主任更多的介入点在于观察和疏导,是预防心理问题突变引发严重危机的第一道闸门。充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认为组织几次活动,开展一些相关的班会课就已经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被动的等待学生上门咨询。做好“贴心人”才是心理健康导师的核心所在。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观察,善于倾听,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特点,帮助其客观的认识自我,从而引导其重新设立人生目标,给予其一个努力向上的动力。第二步就是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取得良性循环。最后就是要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和指导,要适时的运用专业知识,提前预防,及时对已经发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管理学生工作时,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强化职业能力,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管理风格,发挥个人魅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做一名“三师型”班主任。

    (作者单位: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