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绘画意识的培养思考

    赵悦

    摘 要:文章对绘画意识做出细致的介绍与分析,研究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绘画意识的意义,并依照该项工作的关键点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美术;绘画意识;美术教育

    在高校美术教育工作开展中,为了全面提升教育工作的水平以及效果,教师需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绘画意识,使学生形成对美术学科的良好思想认知,从而积极而认真地完成美术学科的各项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形成绘画意识,教师要对美术学科教育工作进行细致的规划与设计,力求促使各个教育环节之间实现平稳的过渡,进而达到对于学生的良好教育效果,助力学生绘画意识的形成,全方位提升高校美术学科教育工作的成效。

    一、绘画意识

    所谓绘画意识主要指的便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想状态以及心理认知等,有助于学生更加优质地完成美术学习。同时绘画意识也会与学生的绘画风格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良好的绘画意识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不同绘画阶段的目标,使学生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具有生命力与感染力,以绘画展现出自身的内心情感,并且能够通过良好的绘画技巧将自身所需要表现的元素尽皆体现在画板之上,从而创作出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从本质上来说,绘画意识当中也蕴含了学生在绘画阶段所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即通过绘画需要给欣赏者传递出的价值观念,而这也确定了学生绘画创作的整体画风,对于绘画的质量可以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在美术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促进学生绘画水平的提升,强化学生对于绘画过程的思想认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进而优质地完成高校美术学科的各项学习任务。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绘画意识的意义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为了更加优质地完成各教学环节,并且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绘画技能,强化教育工作成效,便需要将对学生的绘画意识培养贯穿美术教育工作的始终,以此有效强化学生的绘画能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高质量完成美术学习任务[1]。从本质上来说,绘画教学过程中并不单纯是对于绘画技巧以及绘画知识的讲授,还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能够欣赏与感受生活当中所存在的美,最终形成一种创造美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便与学生的绘画意识具有密切的关联,学生只有用心去感受创作的过程,才能拥有更加深刻的心灵体会,从而在绘画中发自内心地将心中的美丽画面描绘在画板之上。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绘画意识能促使学生绘画作品质量的提升,并且令学生逐步形成艺术思想,进而将自身的思想情感付诸画笔之上,体现在绘画作品之中,使学生的绘画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与灵动性,助力高校美术教育工作水平提升。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绘画意识的关键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对绘画学习的兴趣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开展阶段激发学生对绘画学习的兴趣,形成绘画爱好,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完成各项美术学科学习任务,并且跟随着教师积极感受与体会绘画作品当中所表现的美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使高校美术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绘画意识以及绘画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所取得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较高则学习成效较高,反之则学习收效甚微,从而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基于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并且高质量完成高校美术学科教学工作,促使整体教学环节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师便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对于绘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优质地完成高校美术学科学习。

    (二)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指引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也需要充分注意到对学生的思想指引,采取科学且合理的思想引导措施帮助学生端正对于美术学科学习的态度,令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积极性,且通过自主探究与学习的方式开展对美术学科各项知识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探究中形成绘画意识,增强自身的绘画能力,并且掌握丰富的绘画技巧,从而助力学生更加优质地完成高校美术学科学习。在开展思想引导阶段,教师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内心所思所想,并且在学生产生心理波动的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心理指导,采取正确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令学生能够对美术学科有正确的思想认知,进而在高校美术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绘画意识的策略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阶段,想象能力是否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绘画作品的创作高度。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则可以对各项绘画内容进行多角度描绘,从而使绘画内容更加丰富且具体,进而绘制出一幅优秀的画作,提高自身繪画的能力以及水平,助力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所以,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教师便需要致力于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完成绘画作品,并且展现出丰富的作品内涵。在此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思想引导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想不受拘束,自由徜徉在美术这一辽阔浩瀚的海洋中,从而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助力学生绘画意识的养成[2]。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绘画领域内拥有杰出成就的作品,了解相关画家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地提出问题,为学生营造想象空间,如“通过观察凡·高的《向日葵》,你有哪些体会?作品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以及“观看齐白石的《墨虾》作品之后,你学习到了哪些绘画技巧?”之类的问题。通过设疑的方式,令学生展开思考,并且对绘画作品展开无尽的想象,陶醉于绘画作品的思想内涵之中,从而助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使其逐渐养成绘画意识,提升高校美术学科教育工作的水平以及实效性。

    (二)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绘画创作中

    在一幅绘画作品当中,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属于绘画作品的核心内容,能凸显出创作者的思想内涵,彰显出创作者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开展高校美术学科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绘画创作当中,以此令学生的绘画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与灵动感,提高学生绘画的质量,同时也促使学生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绘画意识,优化高校美术教育工作的水平,促使各项教育工作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效。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美术课程进行细致的规划与分析,制定科学且合理的教育目标,致力于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的绘画创作之中,以此表达内心想法,提高繪画作品的内涵[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剖析与探讨,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身内心情感,并且教给学生各种绘画技巧,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特的绘画创作风格,从而全面助力学生绘画意识的养成。

    (三)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方式在高校美术学科教育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令学生之间增进交流与沟通,学习彼此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促使学生美术学习取得良好的成效,并且在持续不断的合作学习中形成绘画意识[4]。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随后在绘画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学生们通过小组内的相互讨论帮助彼此提升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与记忆效果,从而促使学生系统性掌握教学中所涉及的各项知识,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此外,在绘画练习阶段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通过相互沟通与探讨共同完成绘画的创作过程,从而对绘画创作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有助于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并且使学生在持续不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绘画意识,提升高校美术学科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及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

    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可以助力教师优质完成美术教学工作,令学生以良好的思维模式对待美术学习的过程,并且形成艺术审美能力,助力学生绘画意识的形成,进而更加优质地完成绘画作品创作。基于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便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使学生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开展作品的创作,并且采取多元化艺术表达手法完成创作,全面提升高校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5]。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体会大自然,使学生能够用心去感受大自然之美,达到启迪学生心灵的效果,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对于美术创作的热爱,并且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逐渐养成艺术思维,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创作绘画作品。在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为学生布置绘画的任务,令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大自然美景进行描绘,在描绘中融入自身内心情感,从而全面提升美术教学的水平,助力学生绘画意识的养成。

    五、结语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为了全面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绘画创作能力,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思维,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绘画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更加优质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促进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且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陈曼佳.浅议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绘画意识的培养[J].艺术评鉴,2019(13):122-123.

    [2]胡晓春.浅谈大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9(33):242.

    [3]高颖.浅谈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8(8):283.

    [4]贾丽.浅谈大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20(5):157-158.

    [5]王修君.浅谈大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新区,2019(8):63-64.

    作者单位:

    沈阳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