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地方民歌的传播与发展
优秀的中国民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民族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韩小菲、冯丽娜、李晓琳、徐立群著的《临沂地方传统音乐郯马五大调研究》(2019年6月九州出版社出版)一书,特别深入探究了地方音乐中的郯马五大调,从侧面揭示了传播学视域下地方民歌的传播和发展,读后收获颇深,启示良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城市化的发展对民歌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传播学视角分析,地方民歌的传播和发展发生了如下几个变化:一是民歌生存环境的变化,使民歌的传播变得形式化。如,许多哭嫁歌曲随着交通的便利而失去了实质性的意义,一些农耕祈祷的地方民歌在工业化的冲击下也逐渐趋于形式化。正是由于民歌的应用场景逐渐消弭,使地方民歌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变小。二是地方民歌的审美环境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了其传播内容的相应变化。于是,民歌的文化意义也在这个大背景下,逐渐被消解而退出大众的审美范畴。三是地方民歌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原生环境中,民歌的传播地往往就是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所,传唱对象往往都与自己处于同一个生活圈子,人们传唱民歌或者出于情感宣泄,或者出于劳动鼓劲,或者出于人际沟通等,这些往往是出于内因的驱动,是一种自然的人际传播。然而,当进入现代社会后,地方民歌可以借助多种媒介进行传播,如纸媒、电子媒介等。可见,当地方民歌走出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时,其生存状态,包括演唱场所、演唱方式、受众群体等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自然传播特点不再与之适应,新的传播机制也便应运而生。
从传播规律来看,要建立相应的地方民歌的传播对策和机制,首先要更新观念。在文化传播上,地方民歌传承的是民间传统民俗艺术,传播的是本民族和区域文化意识。不同层次的地方民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地方民歌最初的本质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在积极保护“原生态民歌”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应与时俱进,如民歌中的小调,应根据时代要求进行选择和加工,在此基础上精致化和艺术化,以便传播得更广更远。
其次是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和现代传播方式。一方面,地方民歌的传播与发展,应合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民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传统传播方式上,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和文艺作品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在新媒体发展趋势下,要借助新兴的通信方式,充分利用最新的交流平台,使文化资源数字化,大力增强以中华文化为基本元素的文化产品,推动“互联网+文化”的整合与互动,积极推动地方民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不断完善的今天,新媒体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只要一部智能手机,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音频、视频、文字等的上传与分享。在这种背景下,大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明显加强,这给地方民歌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生机。
不过,民歌在借助新的传播方式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么,地方民歌怎样才能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又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和繁荣呢?《临沂地方传统音乐郯马五大调研究》一书正是从研究濒临失传的地方民歌郯马五大调的词曲特征和文化意义入手,阐述了音乐的传播规律,为推动新时代地方民歌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郯马五大调在当地也称淮调、五大调、郯马调,是活跃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以郯城镇、马头镇为中心,余韵遍及整个鲁东南,甚至传播到鲁北广饶和江苏连云港等地的一种民间曲调。该曲调演唱形式十分古老,其节奏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多以叙事的形式直抒胸臆或讴歌自然风光或颂扬人间真情,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被当地人誉为“老百姓的雅歌细曲”。历经时代的变迁,郯马五大调濒临失传的边缘。2008年,临沂市郯马五大调与日照市的满江红合并为鲁南五大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作为地道的地方民歌,郯马五大调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音乐宝藏,至今还少有人作系统的总结。该书结合了多位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多种研究方式,尝试对这个曾经繁盛过如今衰落的地方民歌进行全面的探究,无论是对音乐学的研究还是民族文化价值的研究,最后落脚点都最大限度地保持地方民歌在“原生态”下的传播和发扬,并对此做出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具体来说,这本专著的写作特点、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该书新颖实用,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较高的层次,在研究意义和写作框架上都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该书除了总结出郯马五大调音乐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还将郯马五大调与民族音乐结合,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史无前例的。特别是在讨论郯马五大调的时代价值时,作者不但将眼光放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更以战略性的目光,从创造性地继承和运用角度,从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道德价值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郯马五大调的当代价值。这些分析与研究,为地方民歌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者在写作上追求简洁和精练,以“郯马五大调”产生的时间、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为切入点,对它的产生背景、曲调来源、艺术特色、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了翔实的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多种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使该书具有了非常全面的参考价值。为使案例丰富,内容饱满,该书收集了《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和《大寄生草》五个曲牌,并将这五个曲牌中包含的“五景”“五盼”“七多”“七赞”“八恨”等曲目,以及现在保存下来的一百余首曲词进行详细介绍,供读者查阅和检索。可以说,该书独特的章、节及内容设置,使本书的内容不仅清楚明了、层次分明,而且别具一格,令人过目不忘。
其二,该书尝试建立郯马五大调的完整研究系统,构建地方民歌的研究体系。郯马五大调是一种保存较为完整、艺术价值极高的大型套曲,结合了南北方地方音乐的特点,兼具阴柔、阳刚之美。在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对当时的文人骚客及当地百姓都影响深远,这在地方民歌中极为少见。作者对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對郯马五大调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对它的产生背景、曲调来源、艺术特色、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了翔实的研究,使读者对地方民歌的认识有了一个理性上的升华,其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之新,在国内尚不多见。如在书中“郯城五大调的词曲特征及文化意义”部分中,作者提出并分析了郯马五大调的词曲特征,并且试图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分析其文化意义;在对“郯城五大调艺术特色的分析”部分,分别从郯马五大调的演唱曲目、伴奏形式、演出形式、音乐分析等层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呈现了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这一章节也是重点章节;在“郯城五大调现状和发展的研究”部分,对演唱曲目、民间艺人、演出形式、演出活动四个方面的现状进行探究,提出了加大艺人和研究人员保护、加强民歌生态环境保护的两个发展策略等。作者根据郯马五大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地方民歌传承作具体分析。在实例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总结出郯马五大调研究至今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如对民族音乐文化形成、特色、冲击与传承的研究;对郯马五大调的形成、发展和继承等问题的研究;对郯马五大调的体裁、曲式结构、宫调、节奏、唱腔的研究以及对郯马五大调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研究等,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创新地从整体对郯马五大调进行考察,在音乐价值上对郯马五大调作了深入的探究并结合乐曲进行系统的分析。这些范畴囊括了郯马五大调的各个侧面,以此总结归纳出该地方民歌完整的系统性特点,既有创新又有传承,对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极其深远而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三,该书对研究的目的定位明确,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正如作者所言,该书“旨在通过对郯马五大调音乐由浅及深的、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能够将郯马五大调作为我国民间音乐载体之一的艺术价值,展现给世人郯马五大调独特的艺术魅力,以期这一地方曲调能够长久地发展和传唱下去,为地方民歌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从这个角度看,该书的实用性是作者极力追求的。如介绍20世纪50年代山东临沂当地的人们无论春夏秋冬,只要不刮风下雨,人们吃完晚饭就会跑去听五大调的场景:“演唱五大调的艺人们一般会在大树下或草棚里摆上一个大方桌,放上小水壶和几个古色古香的紫砂杯,泡上酽酽的马头‘大叶子茶,便开始吹拉弹唱……”或者对流传至今、保留比较完整的《淮调》曲牌中《耕读渔樵》的曲子“春光好,春光明媚艳阳天,游春人携琴带酒过前川,但只见桃红梨白开色艳,满荒郊百草排芽色色鲜,一行行绿柳垂金线,野鸟叫破杏花天……”的具体展示等,从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以及耳熟能详的歌词中总结出郯马五大调婉转的旋律、平实徐缓的节奏、高雅隽永的歌词等,由此突出表现了中国地方民歌最有特色的音乐形态以及精华部分,极具见地和创意。
综上所述,地方民歌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课题,不能靠一个人、一本著作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临沂地方传统音乐郯马五大调研究》一书要将这一趋于失传的地方民歌,全面、系统地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探索,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该书通过作者极尽努力的挖掘、归纳,自成体系,独具一格,为读者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也为推动地方民歌的传播和再度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课题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鲁南五大调表演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CLYJ16)
(张玉梅/临沂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