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育环境和养育者共心力对婴儿气质的影响

    邝贝贝 彭申立 柯竞怡 张诗容 胡平 关宏岩

    

    

    

    [摘 要] 为了探索家庭养育环境和养育者共心力对婴儿气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42个家庭的母亲和祖辈的共心力进行测量,并采用母亲报告的问卷法测量婴儿气质。结果发现,与非共同养育环境下的婴儿相比,共同养育环境下的婴儿活动性水平和舒适性水平更高;共同养育环境下的母亲“合适心理评论”与婴儿气质中的“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显著负相关,非共同养育环境下未发现类似的关系;共同养育环境下的祖辈“合适心理评论”通过母亲“合适心理评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婴儿气质中的“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祖辈参与下的共同养育虽然不直接影响婴儿气质,但由于能够分担育儿压力,所以有利于母亲与婴儿之间的良好联结。促进祖辈与父母对婴儿的共同养育及他们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母亲的共心力水平,可以为婴儿气质发展创设更好的家庭养育环境。

    [关键词] 养育环境;共同养育;共心力;婴儿气质

    一、问题提出

    婴儿气质指婴儿在反应性和自我调节上的个体差异,受到遗传、成熟和经验的影响。[1]其中,反应性是指婴儿在情绪、运动和注意等方面的易唤醒程度。自我调节则是指婴儿调节自身反应性的神经和行为过程。目前测量婴儿气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父母口头报告法(问卷法)和实验室观察法。前者主要通过父母对婴儿特点的报告来测量婴儿气质。后者则主要通过在实验室情境下观察不同婴儿对相同环境刺激的反应来测量婴儿气质。研究者发现这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3][4]尽管父母口头报告被怀疑存在主观偏差,但是研究者普遍认为,可以通过问卷项目设置来避免这种偏差,例如只要求父母报告婴儿的具体行为,不要求父母对婴儿的行为进行总结和判断。[5]父母对婴儿的观察和了解是其他人(如实验者)所无法企及的。基于此,罗斯巴特发展了由父母报告的婴儿行为评定量表(Infa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s,IBQ)。[6]该量表目前是婴儿气质问卷测量的典范,已被证明有较好的信效度。[7][8]已有研究发现,婴儿气质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会影响其后续的社会适应、情绪发展、学业成绩和智力发展等。[9][10]因而,对婴儿气质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尽管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气质是变化最为缓慢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如环境和教育对气质发展有重要影响。[11]在测量婴儿气质过程中,不管是问卷法还是实验室观察法,直接测量的对象均为婴儿行为,它们所提供的结果并非完全独立于婴儿的生活环境,本质上反映了婴儿气质与其所处环境或社会刺激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2]罗斯巴特甚至认为研究者测量的其实是婴儿气质行为,[13][14]这也就表明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婴儿气质和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15][16][17]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所处的成长环境并非以单一的方式起作用,而是以相互嵌套的方式影响个体发展。[18]对于婴儿期的个体来说,家庭养育环境是最微观、直接的环境。毋庸置疑,婴儿气质也将受到家庭养育环境的直接影响。在中国社会,由于代与代之间强联系的传统,祖辈和母亲共同养育孩子的现象尤为常见。[19][20][21]以往研究对共同养育的测量往往涉及两类指标:一是共同养育关系(共同养育者感受到的彼此合作或分歧),[22][23]一是共同养育行为(如共同养育者之间的育儿分工)。[24]然而,共同养育同时也是一种环境,本研究拟将其作为环境变量,关注共同养育与非共同养育这两种不同的养育环境对婴儿气质发展的影响。所谓共同养育,指的是祖辈和母亲共同居住并共同抚养婴儿。所谓非共同养育,指的是祖辈居住较远(或分开居住),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婴儿的养育。

    目前共同养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已有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调查共同养育的现状,解释共同养育是如何影响儿童适应的,[25][26][27]但对共同养育发挥作用的方式尚不清楚。另外,已有相关研究对共同养育是否有益于儿童发展存在分歧,如有的研究认为祖辈陈旧的思想观念容易和年轻父母产生冲突,同时祖辈“隔代亲”的心理容易造成“溺爱孩子”“护理不当”等问题,而有的研究则认为祖辈育儿经验丰富,时间精力充足,能对年轻父母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28][29]基于已有相关研究不足,本研究将首先探索养育环境对婴儿气质的影响。本质上,祖辈参与养育(共同养育)改变了婴儿成长的家庭结构,而以往研究表明家庭结构对婴儿气质有重要影响,[30][31]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共同养育环境和非共同养育环境下的婴儿气质存在显著差异。

    作为衡量养育者养育行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32]共心力反映的是养育者将儿童看作独立个体的倾向,是养育者自发关注儿童心理状态和准确解读儿童行为及其背后意图的能力,[33]可以通过养育者在与儿童互动过程中自发出现的心理评论语言来衡量。所谓心理评论语言,即养育者对儿童愿望、情感、偏好等心理状态的解释。[34]在与养育者互动的过程中,儿童行为总是有着一定的动机和意图,但由于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水平有限,所以儿童不一定能准确表达和说明。此时,养育者的共心力在此互动过程中就承担了重要角色。[35]高共心力的养育者能频繁关注、准确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从而避免做出不协调的养育行为(例如在儿童疲累的时候继续与其玩耍),由此构建安全的依恋关系。这说明家庭養育环境对婴儿气质的影响有可能是通过养育者的共心力来实现的,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养育者共心力对婴儿气质有显著影响。

    共心力主要有两种测量方式。[36]一是访谈法,研究者通过养育者对儿童的描述,了解其自发关注儿童心理特性的倾向。此法普遍用于1岁以上儿童的养育者。二是结构式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自由玩耍情境中的亲子互动情况来了解养育者的共心力。此法通常适用于评价1岁以下婴儿的养育者。在结构式观察法中,研究者对亲子互动情况进行录像、转录和编码。然后,研究者需要将养育者的语言区分为心理评论和非心理评论,再将心理评论进一步区分为合适心理评论和不协调心理评论。[37]合适心理评论代表养育者对儿童内部心理状态和行为线索的正确解读。不协调心理评论指的是养育者对儿童心理状态的误读,说明养育者缺乏对儿童的理解,并有将自己的观点加诸儿童的倾向。已有研究发现,合适心理评论与不协调心理评论是养育行为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不相关。[38][39]为了避免心理评论总量的消极影响,本研究将合适心理评论、不协调心理评论各自占总评论之比作为共心力指标。[40]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共同养育儿童的多个养育者是家庭成员行为和关系的共同管理者,是整个家庭系统中的一个执行分系统。这个执行分系统能够调节家庭中的互动模式和发展结果。[41][42]帕克和伯里提出的间接效应模型认为,共同养育子系统可能通过父母子系统影响儿童的发展结果。[43]本研究认为祖辈共心力是共同养育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出假设3:在共同养育家庭里,祖辈共心力可能通过母亲共心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婴儿气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确保样本的同质性,又使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从中部省份安徽省某农村选取被试。最终有43例健康婴儿及其母亲与祖辈参与了本研究,其中男婴24名(55.8%),女婴19名(44.2%)。婴儿平均年龄为11.88个月(SD=1.77),母亲平均年龄为26.04岁(SD=4.31),祖辈平均年龄为52.34岁(SD=7.00)。43名母亲均为初婚。其中有1个家庭的母亲和祖辈未参加一项以上的养育行为测试,因此有效数据来自29个母亲和祖辈同时完成养育行为测试的家庭,及13个母亲单独参与的家庭。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29个共同养育家庭与13个非共同养育家庭在婴儿性别、母亲受教育程度、祖辈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上无显著差异(U婴儿性别=185.50,P=0.598;U母亲受教育程度=151.50,P=0.121;U祖辈受教育程度=161.00,P=0.630;U家庭人均年收入=174.50,P=0.824)。

    (二)研究工具

    1. 基本情况问卷。由婴儿基本情况问卷和家庭基本情况问卷两部分组成,前者涉及婴儿性别、年龄等人口学信息,后者涉及家庭人均年收入、母亲受教育水平、祖辈受教育水平等信息。

    2. 婴儿行为评定量表。本研究采用婴儿行为评定量表(IBQ),通过询问母亲最近1~2周内婴儿特定反应发生的相对频率来测量婴儿气质。[44][45]采取7级计分方式,由“从来没有”(1分)到“总是如此”(7分),如果“不适用”则记为0分。该量表共94题,包括6个维度:活动程度(Activity Level),即婴儿的整体活动水平;正性情绪(Smiling and Laughter),即任何情况下婴儿的微笑或大笑;恐惧/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Fear/Distress and Latency to Approach Sudden or Novel Stimuli),即婴儿对新异刺激产生的紧张感和相关负性情绪;受限制后的负性情绪(Distress to Limitations),即婴儿被限制需要时表现出的烦恼、哭泣或困扰;舒适性(Sooth Ability),即养育者安慰时婴儿减少烦恼、哭泣或痛苦的程度;定向的持续时间(Duration of Orienting),即当刺激没有变化时,婴儿持续发声、注视或与单个对象互动的时长。本研究中,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69(活动程度)、0.78(正性情绪)、0.53(恐惧/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0.62(受限制后的负性情绪)、0.87(舒适性)、0.68(定向的持续时间)。

    3. 共心力编码手册。本研究根据共心力编码手册(Mind-mindedness Coding Manual,2.2修订版)评价养育者共心力,[46]并得到原作者的使用许可与编码培训。根据编码手册的要求,本研究首先将养育者的语言区分为心理评论与非心理评论,然后将心理评论进一步区分为合适心理评论与不协调心理评论,最后计算心理评论数以及合适、不协调心理评论各自占总评论的比例,得到心理评论百分比、合适心理评论百分比、不协调心理评论百分比等3个指标。合适心理评论包括:对婴儿当前心理状态的正确解读;在婴儿当前行为与过去或未来发生的相似事件之间建立合理联系;对促进当前互动顺利进行的合适建议与评论。不协调心理评论包括:对婴儿行为的不正确归因;在婴儿当前行为与过去或未来相似事件之间建立了不合理的联系;对婴儿当前活动造成了干扰。本研究由两名经过统一培训、对研究目的不知情的编码者根据录像对养育者的语言进行编码,心理评论的编码者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4,合适心理评论和不协调心理评论的编码者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95、0.76。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测量婴儿气质,采用入户观察法分别记录母亲和祖辈的养育行为。所有测试项目都得到养育者的同意。实验结束后,所有参与者均得到相应报酬。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由母亲先完成基本情况问卷,然后完成婴儿行为评定量表。对于识字有困难的被试,研究者协助口述问题,并记录答案。在结构化的亲子互动家庭观察过程中,研究者使用录像机,在自然的家庭情境下分别对婴儿与母亲、婴儿与祖辈的互动情况进行录像。为了平衡顺序效应,在共同养育与非共同养育两种环境下,均有一半家庭先进行婴儿与母亲互动,另外一半先进行婴儿与祖辈互动。家庭观察将经典陌生情境范式与自由互动情境相结合,[47]要求养育者与婴儿进行15~20分钟的有玩具的面对面亲子互动。互动前,研究者告知养育者:“请按照和平常一样的方式与孩子玩耍。”在互动时,由一位观察者对整个过程进行录像,除养育者和婴儿外的人需要回避,以保证只有养育者和婴儿两个人的互动。整个互动过程依次包括5分钟游戏互动、3分钟分离情境、5分钟游戏互动、5分钟自由活动。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5分钟游戏互动”的指导语相同,玩具由研究者提供,有图书、玩具琴和玩具毯子。

    (四)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对两种养育环境下的婴儿气质进行比较,以探索养育环境对婴儿气质的影响。其次,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分别考察两种养育环境下母亲共心力与婴儿气质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回归分析探索共同养育环境下祖辈共心力与母亲共心力如何共同影响婴儿气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养育环境对婴儿气质的影响

    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结果发现,非共同养育环境下婴儿气质中的活动程度和舒适性得分显著低于共同养育环境下的婴儿(U活动程度=103,P=0.036;U舒適性=106,P=0.042)(见表1)。这说明共同养育环境下婴儿的整体活动性水平更高,并且舒适性更高,更易被安慰。假设1得到部分验证,即养育环境对婴儿气质中的某些维度产生了影响。

    (二)不同养育环境下养育者共心力和婴儿气质之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共同养育环境下的母亲来说,共心力(合适心理评论、心理评论)与婴儿气质中的恐惧/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但未发现共同养育环境下祖辈共心力与婴儿气质之间的显著相关(见表2)。另外,也未发现非共同养育环境下母亲共心力与婴儿气质的显著相关(见表3)。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两组被试“母亲共心力与婴儿气质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两组“母亲合适心理评论与婴儿气质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异达到边缘显著(Zr合适心理评论×婴儿气质=-1.40,P=0.081)。具体而言,与非共同养育环境相比,共同养育环境下两者相关程度更高。“母亲心理评论与婴儿气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两组的差异不显著(Zr心理评论×婴儿气质=-1.16,P=0.123)。

    (三)共同养育环境下祖辈、母亲共心力与婴儿气质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在共同养育环境下,本研究发现母亲合适心理评论与婴儿气质呈现显著负相关,未发现祖辈合适心理评论与婴儿气质之间显著相关。不过,祖辈合适心理评论与母亲合适心理评论呈现显著正相关(见表2)。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母亲合适心理评论在祖辈合适心理评论与婴儿气质之间的中介作用。如表4所示,模型1将祖辈合适心理评论作为自变量,将婴儿气质中的恐惧/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作为因变量,结果发现祖辈合适心理评论对恐惧/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的预测不显著(B=-0.15,t=-0.81,P=0.426)。模型2将祖辈合适心理评论作为自变量,母亲合适心理评论作为因变量,结果发现祖辈合适心理评论显著预测母亲合适心理评论(B=0.67,t=4.65,P<0.001)。模型3将母亲、祖辈合适心理评论都作为自变量,婴儿气质中的恐惧/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作为因变量,结果发现母亲合适心理评论的预测作用显著(B=-0.67,t=-2.54,P=0.018),但未发现祖辈合适心理评论的显著预测作用(B=0.31,t=1.22,P=0.236)。

    盡管本研究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并不显著,但仍存在实质的中介效应,也被称为遮掩效应。[48][49]具体而言,在本研究中,根据温忠麟与叶宝娟所提出的检验步骤:总效应不显著(见模型1检验结果),故按遮掩效应立论;进一步检验发现,间接效应显著(见模型2和3检验结果),直接效应不显著(见模型3检验结果),故本研究中只有中介效应。[50]这说明祖辈共心力虽未表现出对婴儿气质的直接影响,却通过母亲共心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婴儿气质。由于总体按遮掩效应立论,因此本研究报告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的绝对值,其值为1.45。

    四、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索养育环境、养育者共心力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以及共同养育环境下母亲和祖辈共心力与婴儿气质之间的关系,也即共同养育发挥作用的方式,结果发现养育环境和养育者共心力影响婴儿气质;不同养育环境下母亲共心力与婴儿气质的关系不同;祖辈共心力虽然不直接影响婴儿气质,但是通过母亲共心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婴儿气质。

    (一)养育环境对婴儿气质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共同养育环境下婴儿气质中的活动程度和舒适性得分显著高于非共同养育环境下的婴儿。已有研究也发现,婴儿气质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51]活动程度指婴儿总体活动水平,包括胳膊、腿脚等的蠕动或者移动动作,受神经活动过程的影响。随着年龄发展,婴儿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都处于不断发展中,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神经元细胞数量不断增加,突触联结日益复杂。[52]突触联结的发展和分化都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丰富环境刺激下的白鼠大脑皮质厚度显著大于黑暗环境下成长的白鼠。[53]这说明环境对神经系统发育过程有重要影响。养育环境对婴儿活动性水平的影响,可能是由养育环境对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的影响导致的。本研究发现有祖辈帮助家庭的婴儿活动性水平更高,这说明祖辈参与养育可能为婴儿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环境。已有相关研究也发现,在共同养育家庭里,祖辈主要承担了家务和育儿劳动,[54]这使得母亲拥有更多时间与婴儿直接互动,从而使共同养育家庭的婴儿获得了更为丰富的亲子互动经验。

    舒适性是指婴儿在经历挫折后,其不良情绪可以因养育者安慰而缓解的程度,反映的是婴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根据罗斯巴特的气质理论框架,从他人那里寻求刺激和安慰属于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范畴。他指出,儿童最基本的调节手段是趋近和回避,儿童可以通过抑制或者回避刺激来降低潜在威胁带来的消极反应。[55]父母的示范是儿童学习自我调节的“范本”,父母处理消极或积极信息的方式可能引起儿童的模仿,从而逐步被儿童内化为自我调节的策略。[56]已有相关研究也表明,在共同养育家庭里,祖辈主要为父辈提供情感支持和行动支持,这使得父辈在教养过程中更多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进而为婴儿提供了更为积极的情绪调节示范,所以共同养育家庭的婴儿更易被安慰。[57]

    (二)母亲共心力与婴儿气质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在共同养育环境下,母亲合适心理评论与婴儿气质中的恐惧/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母亲准确解读婴儿心理状态的水平越高,婴儿面对新鲜刺激时感到恐惧或负性情绪的可能性越低,也就越愿意去探索。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在母婴互动中,母亲的心理评论对于婴儿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环境信息,合适心理评论与婴儿行为之间具有协调作用,可以鼓励婴儿去探索和接纳(趋近)合适的信息。已有相关研究也发现,母亲的合适心理评论能正向预测婴儿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促进婴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58]

    但是在非共同养育环境下,本研究没有发现母亲合适心理评论与婴儿气质中的恐惧/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这说明祖辈参与共同养育对母婴之间的联结产生了影响,共同养育家庭里的母婴联结更强。这一发现支持家庭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共同养育作为家庭功能的组成成分,是家庭系统中的一个执行分系统,能够调节家庭中的互动模式和发展结果。[59][60]已有相关研究也确实发现,祖辈参与共同养育可以提高母子依恋的质量,在共同养育背景下大多数幼儿可以形成安全型的母子依恋。[61][62]另外,婴儿的出生对家庭来说是一个重大事件,对家庭经济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造成重大影响。其中,婴儿母亲所受的影响最大,通常会深受睡眠缺乏、产后抑郁等的困扰。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母亲压力,促进母亲有效养育行为。在中国家庭里,祖辈无疑是提供社会支持的良好人选。

    (三)母親共心力在祖辈共心力与婴儿气质之间的中介作用

    在共同养育环境下,本研究未发现祖辈共心力直接影响婴儿气质,但发现祖辈共心力与母亲共心力显著正相关,并通过母亲共心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婴儿气质中的恐惧/新异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这进一步说明祖辈与母亲构成共同养育环境,以关系的方式联合对婴儿适应产生影响。前人已有相关研究也发现,在共同养育家庭里,祖辈与父辈承担的角色不同。祖辈主要承担家务和育儿劳动以及生理性抚育职责,父辈主要承担社会性抚育职责。[63][64]祖辈通过为父辈提供情感支持和育儿策略指导,使得父辈拥有更加积极的情感状态和更加充沛的精力与婴儿互动,进而间接影响了婴儿气质。[65]这与“主导性假说”也是一致的,即在祖辈和父辈共同养育婴儿过程中,父辈起主导作用,祖辈主要发挥支持作用。[66]

    鉴于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且录像资料取样条件有限,被试量有限,所以只得以初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尽管我们在统计分析和解释过程中尽量保持谨慎,且文献表明样本量的大小不会改变研究结论的方向性,[67]但本研究所得结论还需在未来得到进一步验证,所以在结论的推广上仍需慎重。此外,本研究取样范围为农村家庭,共同养育者主要为祖母,若取样为城市家庭或共同养育者为外祖母,鉴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婆媳关系和母女关系的差异很大,其结果可能不同,这值得未来研究关注。

    五、教育建议

    婴儿气质在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其未来的情绪与智力发展、社会适应、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发现婴儿气质受到母亲共心力和养育环境的影响。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全职母亲越来越多,父母对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共同养育成为当前社会背景下婴幼儿抚育的常见方式。如何为婴儿气质发展创设更好的家庭养育环境至关重要,结合本研究发现,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鼓励和支持祖辈参与共同养育。个体在发展中受环境影响,在婴幼儿时期,家庭是其主要生活环境。本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共同养育环境,共同养育环境下的婴儿气质中的活动程度和舒适性更高,且母婴联结也更强。这说明共同养育环境是有利于婴儿气质发展的。政府和社会应提倡共同养育这一家庭传统养育策略,通过文化宣传与相关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祖辈参与共同养育,同时为共同养育家庭提供资源和政策上的帮助。

    其次,应促进祖辈与父辈的合作养育。在共同养育环境下,存在多种关系的交叉,而这些关系的质量对婴儿气质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发现,祖辈共心力通过母亲共心力影响婴儿气质。这说明提高祖辈与父辈的合作质量将有利于婴儿气质发展。可以社区为单位,为共同养育家庭提供家庭互动工作坊或讲座,促进祖辈与父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良好沟通,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祖辈与父辈合作养育的质量,由此促进婴儿气质的健康发展。

    再次,应提高母亲的共心力。在养育婴儿过程中,养育者的共心力是其养育行为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家庭环境影响婴儿的重要媒介。本研究发现,在共同养育环境下婴儿气质与母亲共心力相关。政府和社会应为母亲提供育儿知识与母婴互动技巧培训,提高母亲共心力水平,进而提高其与婴儿互动的质量,由此促进婴儿气质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ROTHBART M K, DERRYBERRY 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emperament[C]//LAMB M E, BROWN A L. Advance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Hillsdale, NJ: Erlbaum,1981:37-86.

    [2]PLANALP E M, VAN H C, GAGNE J R, et al. The infant version of the laboratory temperament assessment battery(lab-tab): measurement propert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cepts of temperament[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7(08):846.

    [3] PARADE S H, LEERKES E M.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Infa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Revised[J].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2008,31(4):637-646.

    [4]于珩,张明浩,陈欣银,等.婴儿气质的实验室观察与母亲报告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3):247-254.

    [5]ROTHBART M K, GOLDSMITH H H. Thre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infant temperament[J]. Developmental Review,1985,5(3):237-260.

    [6][13][44][55]ROTHBART M K. Measurement of temperament in infancy[J]. Child Development,1981,

    52(2):569-578.

    [7]WOROBEY J, BLAJDA V M. Temperament ratings at 2 weeks, 2 months, and 1 year: differential stability of activity and emotionality[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9,25(2):257-263.

    [8]张明浩,陈欣银,陈平,等.婴儿气质及母亲的养育态度与亲子日常活动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10,16(2):118-125.

    [9]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等.早期气质对焦虑退缩行为的影响:社会适应的背景性作用[J].心理学报,2013,45(1):70-81.

    [10]岳阳.婴儿气质的前瞻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10-13.

    [11][5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81-185.

    [12]GARTSTEIN M A, ROTHBART M K. Studying infant temperament via the revised infa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J].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2003,26(1):64-86.

    [14]BRYSON S, GARON N, MCMULLEN T, et al. Impaired disengagement of atten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motional distress in infants at high-risk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2018,40(5):487-501.

    [15]BELSKY J. Parent, infant, and social-contextual antecedents of father-son attachment security[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5):905-913.

    [16]SEIFER R, SCHILLER M, SAMEROFF A J, et al. Attachment,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infant temperament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1):12-25.

    [17]VENTURA J N, STEVENSON M B. Relations of mothers and fathers reports of infant temperament, parents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Merrill-Palmer Quarterly,1986,32(3):275-289.

    [18]BRONFENBRENNER U. Ecolog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1994,3(2):37-43.

    [19]CHEN F, LIU G, MAIR C A. Intergenerational ties in context: grandparents caring for grandchildren in China[J]. Social Forces,2011,90(2):571-594.

    [20][24][41]王争艳,程南华.共同养育研究及对儿童适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6):889-901.

    [21]MCHALE J, KHAZAN I, ERERA P, et al. Coparenting in diverse family systems[C]//BORNSTEIN M H. Handbook of parenting: being and becoming a parent.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2:75-107.

    [22]BELSKY J A Y, HSIEH K H, CRNIC K. Mothering, fathering, and infant negativity as antecedents of boys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nd inhibition at age 3 years: 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to rearing experience?[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8,10(2):301-319.

    [23][25]TEUBERT D, PINQUART M.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parenting and child adjustment: a meta-analysis[J].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2010,10(4):286-307.

    [26]李东阳,王争艳,朱雪娜,等.北京市城区嬰儿养育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6):619-623.

    [27]FEINBERG M 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ontext of coparenting: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J].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2003,3(2):95-131.

    [28][59]胡业方.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5:25-29.

    [29]马媛.隔代教育对幼儿发展的负面影响及规避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05):58-60.

    [30]张琪,许积德.婴儿气质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218-219.

    [31]马静,黄春香.婴幼儿气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03):159-162.

    [32]HILL S, MCMAHON C.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stability across relationships and associations with attachment style and psychological mindedness[J].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2016,25(5):391-405.

    [33]MCMAHON C, CAMBERIS A L, BERRY S, et al.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relations with maternal-fetal attachment and stability i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life: findings from an Australian prospective study[J].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016,37(1):17-28.

    [34]MEINS E, FERNYHOUGH C, HARRIS-WALLER J. Is mind-mindedness trait-like or a quality of close relationships: evidence from descriptions of significant others, famous people, and works of art[J]. Cognition,2014,130(3):417-427.

    [35][36]柯竞怡,胡平.共心力:概念、测量、影响因素与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2):294-298.

    [37][38][58]MEINS E, FERNYHOUGH C, DE ROSNAY M, et al. Mind-mindedness a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appropriate and non-attuned mind-related comments independently predict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in a socially diverse sample[J]. Infancy,2012,17(4):393-415.

    [39]ILLINGWORTH G, MACLEAN M, WIGGS L.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a cognitive-behavioral trait or a relational construct?[D]. Oxford, UK: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2014:30-39.

    [40][46]MEINS E, FERNYHOUGH C. Mind-mindedness coding manual, Version 2.2[Z].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K: University of York,2015:1-18.

    [42][60]MINUCHIN P.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family: a systems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C]//HINDE R A, STEVENSON-HINDE J. Relationships within families: mutual influences. Oxford, UK: Clarendon Press,1988:7-26.

    [43]PARKE R D, BURIEL R. Socialization in the family: ethnic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C]//EISENBERG N, DAMON W, LERNER R M.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Hoboken, NJ: Wiley,2006:429-504.

    [45][51]張明浩.婴儿气质相关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0:59-66.

    [47]AINSWORTH M D S, BELL S M. Attachment, exploration, and separation: illustrated by the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J]. Child Development,1970,41(1):49-67.

    [48]MACKINNON D P, KRULL J L, LOCKWOOD C M. Equivalence of the mediation, confounding and suppression effect[J]. Prevention Science,2000,1(4):173-181.

    [49][50]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進展,2014,22(5):731-745.

    [53]HE S, MA J, LIU N, et al. Early enriched environment promotes neonatal GABAergic neurotransmission and accelerates synapse maturation[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10,30(23):7910-7916.

    [54][63]李东阳,王争艳,朱雪娜,等.北京市城区儿童祖辈-父母共同养育社区干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30(9):1397-1400.

    [56]PARKE R D. Progress, paradigms, and unresolved problems: a commentary on recent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s emotions[J]. Merrill-Palmer Quarterly,1994,40(1):157-169.

    [57][65]田俊美,巩睿,高一茜,等.共同养育背景下祖辈与父辈教养方式的一致性特点及其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北京:中国心理学会,2018:972.

    [61]SPIEKER S J, BENSLEY L. Roles of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grandmother social support in adolescent mothering and infant attach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30(1):102-111.

    [62][66]邢淑芬,梁熙,岳建宏,等.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48(5):518-528.

    [64]龚玲.三代同堂家庭祖辈和父辈共同养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82-85.

    [67]DIVINE G, KAPKE A, HAVSTAD S, et al. Exemplary dataset sample size calculation for Wilcoxon-Mann-Whitney tests[J]. Statistics in Medicine,2010,29(1):108-115.

    Effects of Parenting Environment and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on Infant Temperament

    Beibei Kuang,1,2 Shenli Peng,2 Jingyi Ke,2 Shirong Zhang,2 Ping Hu,2 Hongyan Guan3

    (1The Institute for Mental Crisi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5 China; 2Psychology Depart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3Capital Institute of Pediatrics, Beijing 100037 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arenting environment and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on infant temperament, the study took 42 families as samples and measured the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of mothers and grandmas by structured observation and infant temperament by mother report. Results showed that infants activity level and sooth ability in co-parenting famili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co-parenting families. There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and infants fear in co-parenting families, but no such correlation in non-co-parenting families. More importantly, maternal appropriate mind-related comments could medi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grandmas appropriate mind-related comments and infants fear in co-parenting families. Encouraging co-parenting and improving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can provide healthy parenting environment for infant temperament.

    Key words: parenting environment, co-parenting, mind-mindedness, infant temperament

    稿件编号:202001120002;作者第一次修改返回日期:2020-03-16;作者第二次修改返回日期:2020-04-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比较视域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性研究”(编号:19ZDA021)

    通讯作者:胡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E-mail:huping@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