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实践改革

    关键词 实践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法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 法律实务问题

    作者简介:赵群,沈阳城市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253

    按照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代高校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按照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加大对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保证人才法律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法律实务问题解决能力,以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就目前法学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实践部分教学还存在着衔接性不足以及外部环境有待优化等方面的问题,实施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属于必然之举。一、法学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学衔接性有待增强

    部分院校虽然加大了实践部分教学占比,但整体教学仍然以理论性教学以及传统性教学为主,且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性不足的状况,学生无法及时将理论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问题处理之中,会对学生知识点理解以及运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1]。同时过于单一的实践模式也会对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积极性调动形成直接限制,并不利于实践性教学目标落实。

    (二)教学从属传统理论教学

    法学专业较为特殊,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学习大量理论性知识,像法律法规、犯罪心理学知识等,实践教学很容易会出现从属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按照现有教学计划,实践课程教学课时相对较少,且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无法达到预期设置目标,会对学生知识内化、法律实务角色适应等形成制约,会对学生学习以及日后就业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教学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社会实践环节是专业实践教学重要组成,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效途径。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实施教育时需要做好教学、研究以及实践三相内容,应通过对三者的有效循环结合,完成良性循环模式建设,进而对现有教学模式实施调整与优化。但目前,部分学校教学外部环境并未达到预期要求,无法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优质环境条件,还需优化。二、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

    (一)能力目标

    实施能力培养是法学专业实施实践教学的关键与核心,也是人才培养主要目标。强调在实施实践教学培养时,需要运用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内化,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确保其可以正确、科学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对社会问题展开精准分析与处理。提出在进行专业人才教育时,应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以及其他方面能力展开重点培养,保证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水平。

    (二)认知目标

    此培养目标强调,在对学生实施专业教学时,需要保证学生法律理论知识基础,确保学生可以对法学理论体系有更加全面、基本的认知与理解[2]。强调在实施教学计划规划时,需要对专业课程展开系统化设计,应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逐步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进而为学生实践训练奠定扎实基础。

    (三)职业目标

    所谓职业目标,就是指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公平正义法律职业道德以及精神,应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学习和日后工作全过程之中,要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法学正义公平的精神[3]。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专业特殊性,法学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更为突出,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为妥善以往存在的各项实践教学问题,学校以及专业教育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应以原有理论、实践教学占比为基础,按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要求,对实践活动教学占比展开适当调整,添加一些司法口才训练、法律文书书写以及矫正试验等实践培训内容,进而逐步将实践教学体系融入到专业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构建起完善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4]。同时要以教学体系为基础,展开考核方式创新,应对实践教学效果予以更高关注,确保实践教学可以真正成为法学教学体系重要组成。

    学校可按照专业各阶段教学情况,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分量,做好各阶段实践教学占比设计。如在法学入门阶段,应以直观式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为主,像庭审观摩以及引入影像资料教学等,确保学生可以对法律有清晰认知;而在法学理论深入阶段,可运用法庭模拟以及案例教学等方式,对学生独立法律思维展开重点培养。

    (二)注重专业观念培养

    实施公正执法、遵纪守法等观念培养,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坚守的内容[5]。作为全体公民需要遵照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法律是全体公民需要遵守的重要条约,而法学专业学生,作为今后社会法律人主要后备军,也要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意识。学校需要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相关挂念培养内容,可通过正反案例教学法以及树立典范等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意识,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复合型法学专业人才。

    (三)设置实践教学奖励体系

    在实施专业教学考核时,不仅要对教学课程展开情况以及其他基础性内容展开评估,同时还要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展开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推进教学深化改革。为达到这一点,在具体展开教学体系考核时,需要做好教学奖惩机制建设,应利用适当奖励与惩处,推动实践考核工作稳步进行[6]。一方面,需要做好课程教学占比调整,按照上文所述,适当加大实践教学占比,通过实施意见反馈、听课以及实践作业检查等方式,做好配套教学考核,保证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反馈信息可以得到及时收集;另一方面,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占比,利用学分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并要对师生综合操作等方面操作展开要求设置,以便鼓励师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同时需要增强教师团队建设力度,应加大双师型教学引进与培训力度,保证整体教师团队专业性以及应用型技能教学水平,确保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可以得到更加优质的教師资源支持。

    (四)推行各項保障举措

    1.加大专业教师人才引进、培训力度,可通过实施专业聘请机制、教师外出挂职等方式,增加实践型教师占比,保证整体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确保请进来以及走出去机制可以得到有效融合,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而为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提供奠定扎实基础。

    2.增加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与校外相关企业的合作紧密度,实现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科学结合,保证实践教学平台质量,以便通过定期交流或组织展开其他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地实践学习环境。在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时,需要做好合作企业专业资质、行业口碑以及业界信誉等内容调查与评估,避免出现因合作企业选择不当,而使学生实践学习受到负面影响的状况,保障整体合作质量。同时在进行合作时,学校还可指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便教师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专业教学之中。

    3.对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展开完善,按照自愿选择以及学校统一安排两种原则,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实践学习机会,保证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积极性,避免出现直接包办的状况。同时为掌握学生实习各项情况,学校需要指导学生定期展开实习报告编写,并要派专业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及时给予学生理论、实践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渡过角色过渡期,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之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与知识。由于法律知识积累是一个漫长且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具体展开实践教学时,需要保证心态,逐步展开各项教学活动。

    (五)科学设置选取教学模式

    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在具体展开操作时,需要将实务与法学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完成培养模式规划[7]。首先,需要适当降低理论教学比重,做好实务教学与课堂教学衔接,保证学生所学可以得到及时消化;其次,应将案例教学科学运用到法律原理等抽象知识点教学之中,应按照学生具体情况以及法律专业人才需要,对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展开深层次剖析,鼓励其以不同角度对案例展开评估与总结,进而在不断探索与分析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进而达到切实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效果;最后,实施角色扮演,让学生按照教师所提供的资料,扮演法官等角色,实现对开庭程序的完整模拟,进而在活动中获得更多感悟与知识。四、结语

    鉴于实践教学对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实践教学部分的重视程度,应以现有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设置出操作性较高的实践教学优化方案,进而实现对专业实践教学的切实优化,保证实践部分教学质量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实践学习体验,确保学生专业实践运用能力以及法律专业职业道德素养均可得到显著提升,以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增加更多有利竞争筹码。

    参考文献:

    [1]向媛秀,向秋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9(7):123-125.

    [2]孙金花,代言阁,胡健.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营销专业“四位一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3).

    [3]郭亚然,梁小勇,安军海.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9).

    [4]莫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

    [5]相吉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探讨——以赤峰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

    [6]陈露,何颖.地方特色应用型本科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6).

    [7]郭英杰.法学专业学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8):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