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化学学科建设建议与思考
陈辉 孙彦君 冯卫生 王彦志 郝志友 张艳丽
摘? 要 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从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化学学科建设的建议与思考,旨在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中药化学;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6-0049-03
Advice and Reflection for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CHEN Hui, SUN Yanjun, FENG Weisheng, WANG Yanzhi, HAO Zhiyou, ZHANG Yanli
Abstract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is the cornerstone for university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refinement of disciplinary research
direction, teaching staff cultivation, constru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enhanc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dvice and reflection for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university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e;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1 前言
随着高校新增学科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面临改革旧学科、建设新学科的压力。而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校五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集中反映,抓好了学科建设,就抓住了高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学科建设,始终让学科建设处于各项建设事业的核心地位。本文从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中医药院校中药化学学科建设的建议与思考,旨在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
2 基于学科内涵与外延,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只有对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清晰梳理,才能精确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中药化学是中药学学科主干二级学科,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化学、物理、色谱、光谱等现代科学技术,寻找中药中化学成分,研究其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技术、生物合成途径、必要的化学结构修饰或改造,以及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与中药药效之间的关系,揭示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的重要学科[1]。
在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中药化学起着承上启下、联络贯通的桥梁作用,其研究内容几乎渗透于中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在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中药化学相关的外延学科包括中药资源化学、中药炮制化学、中药血清成分化学和中药复方化学。目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四个。
中药资源化学研究? 主要围绕河南省丰富的中药资源,借助中药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等方法和手段开展中药资源化学应用基础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该方向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类型、结构、性质、含量、分布、生物合成以及利用途径等,开展替代资源的寻找及发現,对中药进行多途径、多层次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研究特色是遵循中医临床用药规律,以中药中水溶性成分为主要研究目标,采用现代提取分离鉴定技术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 以河南道地药材和主产大宗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在活性指导下,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筛选中药和中药复方的有效部位,研究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确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阐明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
中药质量评价研究? 对河南地道药材和大宗药材的质量标准产地加工以及饮片炮制工艺进行规范化研究。
天然产物结构修饰与创新药物研究? 以天然产物的有效成分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测试其生物活性,并进行构效关系研究,以期得到生物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的候选化合物,从而开发新药。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的主体是师资队伍,他们的科研与教学能力决定着学科建设的质量。学科师资队伍由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管理服务人员组成。学科带头人是师资队伍的灵魂,能把握国内外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活跃的学术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学科骨干是学科建设的后备力量,应鼓励他们到海外或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访学,不断更新现有知识储备,把他们推向学科学术发展前沿,充分发挥在承担重点项目、参与重大任务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应配备管理服务人员,负责报账和仪器设备的采购。
为优化学科师资队伍,学科应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通过在职博士研究生与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教师外出进修、人才引进、外聘专家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科队伍结构,加强学术队伍建设。例如:选拔博士毕业生或业务骨干攻读博士后;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外高级优秀人才,吸引优秀博士来学科工作。河南中医药大学为引进优秀人才提供优厚的条件,如为新进博士人员提供科研启动基金和安家费。药学院为新进博士人员提供科研条件,提供专项资金鼓励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鼓励参加医药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资助出版研究论著和发表学术论文,以及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团体。
目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学科现有教师18人,其中,正教授四人、副教授五人、讲师九人,博士导师两人、硕士导师八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7人,具有硕士学位者一人;45岁以下15人(教授一人、副教授五人)。教师来自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北京协和药物研究所、郑州大学、南非自由州大学等知名高校。目前,学科已经形成高职称、高学历、知识结构互补、团结协作、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创新研究团队。
4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学科于198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建立硕士点;1999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9年,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14年,开始自主招收博士生。中药化学学科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面的教学和培养工作,承担面向药学院全体本科生开设的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化学、文献检索、新药研究与开发等课程。学科一直致力于中药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中药化学课程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16年,中药化学实验室所属的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本科生的实验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承担硕士研究生中药化学专论、天然药物化学专论、波谱解析、中药新药研究、天然化合物结构修饰改造等课程。通过让研究生参与理论与实验教学,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申报与结项、每周一次的seminar,以及通过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等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如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良好的文献检索与综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综合能力。
5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学术发展总体目标? 本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河南省中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按照“以发展中医药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推动中药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建设长期、稳定、明确的学科学术发展总体目标。以河南产大宗药材和道地药材以及临床验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质量控制标准、药效毒理、产品加工等,使学科成为河南省中药材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新药研发等的中心。目前,本学科在中药水溶性成分、中药雌激素分子生物学、中药药性与药效物质的相关性等研究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学科教师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围绕河南产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特别是水溶性成分进行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在各种结构类型的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编写研究论著《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手册》(杨云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手册》(杨云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中药化学成分结构解析》(冯卫生、王彦志、郑晓珂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
在此工作基础上,学科带头人冯卫生教授担任普通高等教育制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化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化学》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波谱解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波谱解析》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十三五”规划教材《波谱解析技术的应用》主编(2016年、中國医药科技出版社)。
产学研协同创新[2]? 本学科非常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协作,与日本冈山大学和金泽大学药学部、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昆明药用植物研究所、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奥林特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瑞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或制药企业一直保持密切合作,选派学科骨干到合作单位学习深造,并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定期邀请本学科相关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作为技术依托单位,与宛西、羚锐等河南中药现代化骨干企业建立了药材种植基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升了学科的国内外影响。
6 结语
建设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化学学科建设要想创出一条特色之路,必须建设一支顶尖的科研与教学团队,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地方经济与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匡海学.中药化学专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王欣艳,王建珍,汪云霞,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重点特色学科建设理路[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2):119-121,125.
*项目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化学》课程信息化教学体系构建”
(项目编号:2019JX09);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化学》课程信息化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019SJGLX301)。
作者:陈辉,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孙彦君、冯卫生、王彦志,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郝志友、张艳丽,河南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