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侗寨五娘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建设研究

    吕雯 彭国斌

    

    摘要: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研究对象,从“食、茶、歌、画、绣”五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的建设路径。希望通过优化基地空间布局、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保护传承,进一步提高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整体建设,促进基地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4-0132-02

    1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概述

    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生态保护系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重点为挖掘、创新和吸纳三江侗族的“食、茶、歌、画、绣”等五大独具侗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集“厨娘、茶娘、歌娘、画娘、绣娘”五位一体的创新性侗族文化体验大平台,以此凸显侗寨特色和侗寨民俗文化体验。“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目前以打造侗族文化、传承体验侗族文化为主线,致力于挖掘和创新三江侗族文化,凸显其三江侗族的地域风情。

    2三江 “侗寨五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文化传承形式

    2.1 侗寨厨娘文化

    侗寨厨娘文化包括侗家打油茶、侗家五宝、侗家禾花鱼、“高山流水”等经典饮食文化,其中最具侗家特色的当属侗家五宝和“高山流水”。侗家五宝是由三色糯米饭和酸鱼酸肉组成,寓意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其中的酸鱼酸肉来源于三江侗族人民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腌酸文化。以前,当地人每天都要去很远的山上劳动,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会在早上吃过早饭后,带上午餐到山上去劳动。为了保证饭菜的质量问题,侗族人们想出了腌制酸肉的办法,这种饮食习惯在侗族人民中保留了几千年,即使在今天,他们还是习惯于食用这种腌酸肉制品,由此食酸鱼酸肉成为了侗寨独特的一种饮食文化。“高山流水”是侗寨厨娘文化中的饮酒文化,侗族阿妹们一边唱着侗歌“欢迎贵客,欢迎贵客哟,齐光临,呀啰耶,双手捧茶,敬贵客,呀啰耶,点点滴滴都是情嘛,呀啰耶,呀啰喂,劝君莫忘,侗家情,呀啰呀啰耶”,一边手持基地特制的饮酒碗,由高到低把酒倒入客人的碗里,请客人品尝,体现出侗家人热情好客的一面。

    2.2 侗寨茶娘文化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桂、湘、黔三省的交界处,属云贵高原余脉边缘地区的丘陵地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海拔一般在600米—1000米,有着“高山出好茶”的自然生态环境。据相关文献记载,侗族打油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三江侗族打油茶文化,是侗族款词文化的一个部分,已于2014年被列入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家打油茶时,人们围坐在火塘旁边,由主妇为客人们打油茶,一共打四道油茶:“一空”“二方”“三圆”“四甜”。“一空”寓意着请贵客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尝侗家的味道;“二方”代表侗家人为人正直,处事方正;“三圆”寓意着贵客们生活美满,家庭团圆;“四甜”寓意着贵客们生活甜甜蜜蜜。吃油茶时都只放一根筷子在餐具旁,代表侗家人都是一心一意地对待贵客们的,如果客人不想继续吃油茶,就要把这根筷子架在自己的油茶碗上,暗示着不喝油茶了,否则主妇会不断地盛油茶,让客人继续享用。侗寨茶娘致力于挖掘创新三江茶文化发展,展示和传承了三江千年侗族最古老的民俗茶艺。

    2.3 侗寨歌娘文化

    侗歌侗语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着2500 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的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传统民歌合唱形式,是侗族一门古老的歌唱艺术。侗族大歌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参与人数众多,常以歌队演唱表演的形式呈现。侗歌包括了声音歌(侗语称“嘎所”)、叙事歌(侗语称“嘎吉”)、柔声歌(侗语称“嘎嘛”)、伦理歌(侗语称“嘎想”)。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侗歌的演唱方法也来源于侗族人的日常生活,饱含强大的生命活力与艺术吸引力,每逢当地重要的侗族传统民俗节日,居民都会围坐在鼓楼或火塘边声情并茂地演唱。侗族以歌传情达意,以歌致敬贵客,有着“歌养心”“饭养身”的美誉。侗歌是侗族人日常生活中无法或缺的,当地居民用它来陶冶身心、抒发内心的情感。

    2.4 侗寨画娘文化

    三江侗族农民画是三江的传统民间美术、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由当地侗族人纯手绘的民间传统画作。三江侗族农民画出现于清朝,有绘画天赋的侗民們以树枝做画笔,以锅墨和蓝靛做颜料,在侗布上把生活中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当地的自然建筑、节日婚俗和民间传说绘制下来。侗寨画娘文化中的三江簸箕农民画是由画娘杨梅香老师创新创意开发的独特作品,将传统的民族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蕴相融合,可以呈现出造型朴素、稚拙美丽、富有装饰美感、夸张浪漫的侗族民俗风情画卷。通过三江农民画也能感受到侗寨五娘之侗寨画娘对于侗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侗族农民画是生长在民间中的艺术,它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每幅画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原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反映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2.5 侗寨绣娘文化

    三江侗族传统刺绣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已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江侗族刺绣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较广,设计构图严谨,颜色绚丽,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风格独特,自然朴素,是侗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这里的侗族人们穿着都很有特色,当地的妇女们熟练掌握侗绣的传统制作工艺,在衣脚上配有花边,袖上绣有花鸟鱼树,其花样繁多、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原始趣味。侗绣纹样也极其丰富,其题材主要包括植物、动物、自然景观、几何图形等。通过绣娘们精细的刺绣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性,侗绣是集欣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民族传统工艺形式,绣品不仅精致美观,还具有极高的装饰收藏意义,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广为流传。

    3 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建设路径

    3.1 优化空间布局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深挖三江地区的文化、经济优势,对“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进行有目的性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建设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优化空间布局能有效帮助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解决当下“食、茶、歌、画、绣”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区域部分重叠的问题。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性、完整性、重要性,将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借助现有基地产生的作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为中心,将这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当中,推动基地侗族文化体验经济的发展,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与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丰收。

    3.2 利用创新性思维培养传承人

    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应当积极推动当地文化,扩大受众辐射范围,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完善和健全传承人机制体系,以各种宣传形式向青少年进行推广,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后继有人。建设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利用和整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活态文化。“侗寨五娘”基地可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如侗寨画娘杨梅香老师将三江农民画的载体由侗布和普通画纸延伸到人们的生活用具簸箕上面,如图1所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接地气,吸引更多人来基地学习。基地组织开展的三江农民画培训班,不仅扩大了传承群体,还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了人才。

    3.3 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一体化

    讓侗族文化进校园,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让学生通过在校内的学习研究来服务社会,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更有利于保护与传承侗族文化。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可与学校联合开展基地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侗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方式,积极探索基地与学校联合培养模式下的保护传承活动,加强学生对“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设计创作出符合“侗寨五娘”文化的相关文化创意产品。既能增强学生实践研究能力,又能使得“侗寨五娘”文化得到有效地传承。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能够为学生提供向传承人近距离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基地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保护传承。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承是中华民族最富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意识与习惯的活化显现,它脱离不了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三江“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建设“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将五大独具侗族特色文化的元素集中起来,不仅增加了侗族文化知名度和辨识度,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旅游体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