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赵秋红

    摘要:制度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提升学校管理水平、防控学校运行风险、预防校园腐败等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建设原则、建设策略两个方面讨论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所谓学校内部控制,指的是学校为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加强资金安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财务信息准确性、减少舞弊与腐败问题的发生,通过制定制度、落实措施、执行管理工作程序,对校园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控的管理。然而,从当前学校制度建设方面来看,大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而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视不足,这就增加了财务风险、校园腐败问题的发生几率。经济活动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活动的主要部分,无论是教材购买,还是教师培训,亦或是校园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有经济的参与,因此,必须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遵循全面性原则,就是要将内部控制融入到各种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计划制定、工作落实、评价监督等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同时,通过对风险隐患的全面排查,实现对风险的全面排查。

    (二)重要性原则

    遵循重要性原则,就是重大经济活动及其风险控制优先,风险管理薄弱环节优先,基于全面控制,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并做好计划部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减少重大风险的发生。

    (三)制衡性原则

    遵循制衡性原则,就是在学校内部门管理、权责分工、业务流程执行、工作过程与结果评价等多个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及相互监督,落实责任到人,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影响,从而提升學校内控管理效能。

    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策略

    (一)明确建设目标

    制度建设目标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如果对建设目标不明确,那么相关工作的实施就缺乏科学性。因此,必须要明确制度建设目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内控制度建设目标为:保障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保证资金安全与使用有效,确保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财务信息真实、有效、完整,做到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控制,以及对校园舞弊、腐败问题的防范。那么,如何将这一目标具体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呢?笔者认为,在收支控制方面,应以保护学校集体经济利益、预防支出失控为目标;在政府采购方面,应以预防资金浪费、加强合同档案保管、落实采购责任为目标;在预算业务控制方面,应以部门协同管理、有效沟通为目标;在货币资金控制方面,应以印章专人专管、大额资金流动集体决策审批为目标。

    (二)把握内控方法

    无论是内控制度的实施,还是内控计划的制定,还是内控工作的安排,都依赖于科学的内控方法。因此,必须要把握好内控方法。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其一,不兼容岗位的权责分化,合理设置内控关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权责,以防权责重叠而出现控制不当的问题;其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严格审批流程,落实相关责任,在重大事项发生时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集体决议,以防决策不明而出现风险隐患;其三,预算控制,优化预算方式,提高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力,将预算管理融入到经济活动全过程管理当中;其四,会计控制,更新会计工作档案,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会计信息的处理程序;其五,财产保护控制,加强资产日常管理,严格定期资产清查,以资产专项记录、实物(印章等)专人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手段,以保证资产的完整;其六,信息内部公开,根据国家规定及学校要求,明确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及程式,定期向学校教师公开经济活动相关信息,通过教师监督加强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

    (三)强化内控意识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管理者的领导,还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而管理者领导科学性和教师参与积极性的高低,则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内控意识。因此,必须要强化他们的内控意识。例如,充分运用传统及现代手段,加强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宣传,如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关于学校内部控制的文章,发布学校内部控制调查问卷,提起学校领导者、教师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使学校领导者、教师明确构建完善内控系统对学校规范化管理及持续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主动对学校内控制度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四)完善内控制度

    1.决策制度

    决策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学校决策的科学性,杜绝决策风险的发生。实际建设当中,以重大经济事项为主,建立三位一体的议事决策制度,对于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如大量资金使用、大批信息化设备采购、学校扩建或修建等,由学校领导管理层集体研究决定,至于该事项的认定标准,则据实际情况而定。一经商议决定的经济事项决策,不能随意更改。在经济市场专业性较强的情况下,由专家进行论证,必要时进行技术咨询,以增强学校决策的科学性。

    2.岗位责任制度

    岗位责任制的建设有利于落实责任到人,减少人为因素对内控工作效能的影响。实际建设当中,预算业务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等关键岗位为主,建立不兼容岗位职责明确分化的岗位责任制。由关键岗位人员填写日常工作记录表、他人工作观察评价表,由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者填写工作追踪记录表,并定期完成相应的工作汇报,同时,将表格记录情况纳入学期末业务评价标准。

    3.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对降低学校经济活动财务风险有重要作用。实际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财务管理需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如预算管理,制定全过程预算管理制度,要求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应和实际的工作相对应,规定必须按照批复额度、开支范围进行预算工作,做到并决算编报数据记录及系统录入的真实、完整。

    4.风险评估制度

    风险评估制度的建设有利于排查学校经济活动中可能有的风险隐患,从而降低风险发生几率。实际建设过程中,要从学校本身及经济活动两个层面进行。对于学校本身,建立部门沟通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各部门及岗位在内控中的作用,做好组织协调内控工作;同时,建立关键岗位定期培训、评价、轮岗制度,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若学校本身实施轮岗有困难,则采取专项审计等措施。另外,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由具备一定资历的财会人员根据经济活动业务事项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并按规定编制财会报告,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对于经济活动,建立涵盖经济活动全要素的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由校长所带领的风险评估小组,定期对学校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以此作为内控的依据。

    5.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学校重大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对降低项目风险有重要作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立涵盖项目内部管理、项目议事决策、项目档案管理、项目论证与报送的多维管理制度。对于项目内部管理,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和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全过程相关部门及岗位的职责权限,保证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项目核预算、项目款项支付、项目竣工决算与审计的科学性、规范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必须要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制度建设目标,把握内控方法,强化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的内控意识,从重大经济活动事项决策到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完善既有的内控制度,实现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控制,从而降低学校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发生几率,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以斌.加强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5):234-236.

    [2]于培龙.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7):111-112.

    [3]焦海霞,李晓霞.加强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浅论[J].理财,2015(01):84-85.

    [4]吴晓磊.浅谈基础教育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经营管理者, 2014(33):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