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林拳礼仪与中国少林拳礼仪行为规范对比研究
李润珂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5-032-01
摘要 武术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股泉流,在武术文化被传承过程中武术礼仪被作为武德教育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运用礼仪的行为标准化、规范化、具体化能够促进习武者武德精神的培养和继承,加快他们对武术文化价值的认识,使其理解更为深刻的道德内涵。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行为礼仪标准化表现形式主体的视角为切入点,对中日少林拳礼仪行为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武术 礼仪 标准化研究 日本
一、前言
(一)礼仪的概念
“礼”是“仪”的源,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仪”是“礼”的流是具体表现形式,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结构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体系,他们是对一个人思想道德和文化教养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的标志,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就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的初始它是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道德规范,是表示对他人尊重和礼貌的过程和手段,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日本少林拳的发源于发展
中国少林拳与日本少林拳在传承上有着血脉亲缘,由宗道臣祖师创建。宗道臣自幼喜武,战前来华习练拳法,先是在沈阳习白莲拳,后拜北少林义和门拳宗师文太宗为师,潜心修习少林禅武。战后,宗道臣回到日本,为光大“拳禅一如”法门金刚禅,把在中国所习系统归纳,创立少林拳法,1947年在多度津设立道场,传授技艺,少林寺拳法此后兴旺发达。同时,伴随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脚步与中国少林界开展了密切交流。宗道臣先生提出,亚洲的和平来自日中友好,“没有日中友好便没有亚洲的和平;没有亚洲和平便没有世界的和平”,这一认识成了少林寺拳法联盟积极参加日中友好运动的出发点。
二、当代中国物器内容现状
(一)服装礼仪
武术服装文化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留下来承载对中国服装礼仪文化有力的一种风采,“彩服”是现在的习武者对武术服装的称为。传统的民族服装是讲究的平衡和对称,武术服装是习武者在历经朝代中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借鉴下优秀的产物。“以礼为服制。”(《史记·魏其武安列侯传》)典型的例证如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礼记·深衣》)。这是对服装礼仪文化的概述。
意义:武术服装衣襟等设置的统一寓示着社会秩序的统一、稳定、祥和;伦理的道德体现是、中正、平和;品节仪容的庄重、大方、文雅;外表所展现出来的是庄重、典雅、雍容之美。
(二)课堂礼仪
在上课开始,教练会对学生喊出“上課”的口号,学生随之会以抱拳礼的形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敬畏和感恩并喊出“老师好”,老师会以抱拳礼的形式回应,并说出“同学们好”以示礼貌的回应。
课程结束行礼要求并不站立,当老师说出“上课”后学生以抱拳礼来表达老师的教授之恩,并喊出“老师再见”,老师以抱拳礼回应。标志这课堂学习的结束。
三、中国与日本少林拳礼仪规范描述与运用的标准化水平的对比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才被称作“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礼仪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像一条历史长河向我们流来。通过文献记载,班固的《东都赋》、杜甫的《往在》诗和王国维的《观堂集林》中释礼为祭祀活动。商代礼仪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接受,在两汉时期仲舒将孔子的礼仪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礼仪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衡量人们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礼记·深衣》)。
从发展历史文化的视角分析,日本民族服装礼仪的文化底蕴与中国相比较就显得黯然失色。唐朝服装文化对日本服装文化影响当属最深。当代的日本在传统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是来源于中国,随着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兴起后,在历经百年的发展后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达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而处于隔海相望的日本就显得窘迫和落后,两者的差异性的凸显使得日本大力学习唐朝文化。日本将中国服装礼仪文化引回日本国内,并根据日本的实际发展在吸取保留着中国古代优秀服装礼仪文化基础之上,不断演化、改革、发展。按照适应自己国家的发展趋势并作用社会。
四、结语
少林拳在武术礼仪的附带下,秉承其内涵和价值使得少林拳有着根深蒂固的根基和优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对少林拳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能够使得少练拳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发挥其社会价值和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和态度。所以,对武术礼仪行为标准化规范的研究需要我们扎根于理论,落实于实践。利用自身优势取其他各国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以便促进中国武术礼仪走向具体化,规范化,整合化,让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中国传播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