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内容分析与教学活动设计

    

    

    

    摘 要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是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在对教科书关键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本课的核心史料以及补充的重要史料进行解读,并设计出体现核心素养追求的教学活动,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关键词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关键内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40-07

    人事管理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课是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最后一课。统编教材新增的这部分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对本课教材结构和关键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本课的核心史料,以及补充的重要史料进行解读,设计出体现核心素养追求的教学活动,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本课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大致呈现这样的历程: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官员选拔和管理体制,近代西方文官制度首创于英国,渐次影响到西方其他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借鉴传统科举制的优势,参酌西方文官制度,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基于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专题的要求是:“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②对应本课的学习要求,教科书在单元导言中将其进一步明确为“了解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③

    本课共3个子目,按时序先后呈现,分别是“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其知识结构如图所示(见下页图1)。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初中教科书”)和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纲要》)所涉及与本课相關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处:一是洋务运动部分,初中教科书提及“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二是戊戌变法部分,初中教科书写道:“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④《纲要》叙述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布旧除新的举措”,虽未提及官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但指出“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以外,均被废止”,并在影响部分强调“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此外均为高一才涉及的知识;三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有“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四是清末“新政”部分,正文指出“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历史纵横”栏中补充:“改官制,新设学部等中央机构……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①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立意可确定为:通过了解近代以来主要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核心内容,并探究其演变的原因,认识建立近代化、符合国情的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对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特色。

    二、各子目关键内容分析与教学活动设计

    (一)第一子目“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晚清时期是中国传统选官制度走向终结,逐步被新式选官制度取代的时期。教科书遵循“破旧”和“立新”两条线索展开叙述,即逐渐废除旧的科举选官制,并在实践中探索建立新的选官制度。“破旧”的过程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相关,又体现出改革的必然性和复杂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因此是本目教学的重点。而“立新”仅是过渡时期的制度,简要处理即可。

    1.科举制的废除

    教学设计可从“纵”“横”两方面展开。“纵”就是围绕科举制自身的发展变化,它在中国古代社会较长时期内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明显。科举制度下,中国教育与官员选拔“合二为一”。明清时,学校与科举结合更为紧密。考生须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正式科举考试。明清两代以八股取士,考试的内容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依据,以程朱理学对儒家经义的解释为准,使得八股取士成为禁锢思想的工具。人们读书是为了做官,而官员的选拔与实际才能脱离,更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脱离。

    在教学中可呈现材料1,便于学生建立整体认识。

    材料1:近代中国科举制改革大事记

    引导学生观察材料1提取有效信息。一是从时间纵向上看,近代以来从提出变革选官制度到最终废止科举制,持续半个多世纪,可见其过程之漫长和情况之复杂;二是联系时代背景,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已有官员提出变革的动议,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两度掀起抨击、改革科举制的高潮。

    从横向上分析,是揭示科举制改革的推进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近代中国重大政治事件的密切关系。对此,教师宜补充经典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了解废除科举制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的过程,探究其被废除的原因。

    材料2: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1864年)①

    讲授洋务运动时,教师往往用材料2呈现李鸿章关于创办近代企业的主张,即中国要富强就要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而引进西方机器不如学习制造机器的方法。在本课中运用则应将教学重心后移——要学习制造机器的方法必须培养新式人才,在传统的文、武科举内容和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再“专设一科取士”,将洋务人才的选拔纳入科举取士的体制中,以应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看出了“器”背后“人”才是关键,遗憾的是此主张34年后才得以实现。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将批判矛头直指科举制。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施变法,6月17日至22日,康有为连续拟折请奏废八股。6月23日,光绪帝发布上谕改试策论。同年,在张之洞等人的奏折基础上,礼部颁布《遵议乡会试详细章程》,对科举制度已由抨击变为实质性的改革行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行阅读,找出变革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3:第一场论题五道,试中国史事,本朝政治。第二场策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财赋、兵制、商务、公法、刑律,以及格致、制造、声光、化电等类,听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专门之例。第三场四书义题二道,先《学》《庸》《论语》,次《孟子》,五经义题一道不拘何经,均遵依四子、五经原文命题。

    ……经义始于北宋,当时程试之作,传者绝少。至明初功令四书五经经义,则已渐开八股体格。今宜参取讲义经说之意,以朴实说理明白正大为主。

    ——1898年礼部颁布《遵议乡会试详细章程》②

    从材料3看出,此时科举考试虽还有经义等传统内容,但新增时务和西学,以“策”和“论”命题。“策”的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论”指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在文体方面,废除八股文,提倡朴实、明了的文体。可惜变法失败,八股仍复其旧。

    庚子之变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甚至规定“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以此惩办反抗的中国士人。1901年,清政府意识到之前徒学“西艺之皮毛”,未学其“富强之始基”,求自强振兴之道,实施“新政”。在此背景下,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提出停罢科举,未被清廷采纳。直至1905年9月,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与湖南巡抚端方联名上奏,清廷当日接受了这一奏请。教科书用“史料阅读”栏目的形式呈现了这段核心史料。

    材料4: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替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隱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③

    对此史料,在扫清学生阅读障碍的基础上,教师可设计两个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1:“立停科举”的建议为何能迅速被采纳?

    一方面,通过前文分析并结合材料,学生不难讲出“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另一方面则需教师稍加补充,1904—1905年,日俄两大帝国为争夺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而开战,战争以日本胜利告终。此事给清政府极大的冲击,诸多地方重臣联名上书,废除科举制时机成熟。

    问题2:依据材料思考袁世凯等人提出废除科举的理由是什么?

    奏折中指出,目前国家形势比以前更为紧急,只有尽快兴办学堂,才能使“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不为邪说浮言所惑”,即抵制日益高涨的民主革命运动。而不停止科举,“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对外,废除旧制建立新制,与近代西方接轨,则各国将对中国“刮目相看”,并与中国“推诚相与”。“所关甚宏,收效甚巨”,由此使清王朝转危为安。而兴办学堂,“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将读书与做官分离,是对于教育观的一大进步。

    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由于不能适应明清以来社会的重大变局,其终结是历史的必然,而废除科举制也未能挽救清王朝的危亡。那么,如何评价科举制的废除?亲身经历过科举的严复认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之废封建、开阡陌”。①科举制度废除,加速了教育观念、人才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不仅为新教育制度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也为建立新式选官制度扫清障碍。

    2.新式选官制度的建立

    20世纪初,清王朝在新式选官制度方面所做的探索,主要是建立以考选为特征的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选官制度。可出示材料5,并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学堂选官和留学生选官制度的发展可分哪两大阶段?

    问题2:如何看待新式选官制度采取“考试录用”的方式?

    前者意在锻炼学生划分历史阶段的能力,突出新式选官制度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后者提示学生注意科举制虽废除,但其“考试选官”原则被沿用。

    材料5:晚清政府实施新式选官制度的过程

    划分历史阶段的关键是找到重要分界线,即以1905年废除科举制为界,第一阶段为1901—1905年,学堂选官和留学生选官制度仅作为科举选官的补充及鼓励兴办学堂和游学的引导性措施;第二阶段为1906—1911年,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生选官制度取代科举制成为选官的途径。为了让学生感受“考试选官”对读书人的影响,可以配上北京竹枝词:“各国归来留学生,一经朝考上蓬瀛。可怜不及格人在,如要某差须自行。”②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新式人才担任中央政府各级行政官,在晚清立法、司法、行政各部门都可见到他们的身影。

    (二)第二子目“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科举制废除后,中国开始尝试建立文官制度,即公务员制度。本子目教学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按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展开,分析选官制度的延续与变革;二是通过运用指导思想与制度实践、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中国国情与世界潮流三对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中国近代选官制度的理解。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尽管南京临时政府仅存在数月,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同时其思想创新体现出中国有识之士既注重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开眼看世界、吸收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精华。因此可确定为本子目教学活动的重点。

    孙中山虽未以專著阐述其文官考试思想,但从1905年起,陆续在一些谈话、讲演、文章和他主持的党政机构所颁布的法令规章中有相关的表达。材料6这篇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中,有一段专门谈论考选权,虽然只有数百字,但传递的信息相当丰富。

    材料6: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中国向来铨选,最重资格,这本是美意,但是在君主专制国中,黜陟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因为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为那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但是这考选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了独立机关才得妥当。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①

    在教学中可设两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1:概括材料反映的孙中山的主张。

    问题2:评价此主张。

    孙中山的主张可概括为两点:“考试权独立”和“非经考试合格不能做官”。他提出了以考试权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文官考试思想,认为国家应建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并逐步建立与完善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制度。

    而评价问题比较难,教师可再将之细化。先请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思考,孙中山设想未来中华民国选官制度的用意何在?此处应提醒学生注意演讲的时间和场合,这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创刊一周年之际,是出于革命思想宣传、鼓舞士气的需要,从人事管理的角度描绘未来中华民国的蓝图。而当时中国正面临着科举制废除后产生的严重人事危机,学官选官和留学生选官制度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进一步细化,可结合材料,探究孙中山为何强调“考试权独立”“非经考试合格不能做官”。

    孙中山认为,在中国古代君主制下,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凭君主一人的喜怒”,而西方共和国“考选权属于行政部”,“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因此,必须“考试权独立”;选举和委任制存在“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如何使选官公开、公正以确保官员的素质?“考试录用”是科举制的原则,被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又经过实践考验。可见,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扬中国科举制度之利,矫西方选举制度之弊,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创新。

    2.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采用文官考试和甄别两种选官方式,前者是重点,后者只需知道这是为避免政局动荡采取的过渡政策。对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建议把握两个要点。第一,1913年,北洋政府相继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一系列法案,并设置了主持考试事务的机构,规定了文官考试的相关程序,表明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正式建立。第二,1916年,北洋政府开始实施文官考试制度。它是中国最早举行的近代性质的文官考试,在公开考试选拔、任用人才方面,北洋政府迈出了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第一步,形成了民国时期最早经考试任用的文官群体。

    为帮助学生丰富认识并为下一个学习内容做铺垫,可以出示材料7,让学生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的特点。

    材料7:1916—1920年北洋政府历次文官考试录取人数统计表(只有男子可以参加)

    ——摘编自杨学为:《中国考试通史》①

    概括特点的关键是找到概括项,一是从文官考试名称看,分为高等考试和普通考试两大类,由此提炼出“分类考试”的特点;二是从录取人数看,总计不足1400人,在庞大的官吏队伍中微不足道,由此提炼出“录取人数少”的特点;三是从参加考试人员的资格看,“只有男子可以参加”,广大妇女无法参加,政治权利被剥夺,可见,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色彩,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官考试制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文官考试制度有了新的发展。这部分内容在前面重点分析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基础上,只需强调其思想基本得到实践即可。一是正式设置考试院,作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列为中央政府的“五院”之一。考试院负责公务员的选任,是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执行者和监督者;二是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使文官制度法律化。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颁布《考试法》以及一系列规定具体操作的法规,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由此初步形成了公务员法律法规基础;三是《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更具开放性和平等性。最后教师应强调,南京国民政府虽着手构建并实施新的文官制度,但因其政权性质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这项制度并未真正发挥选官任贤的作用。

    (三)第三子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后来又建立公务员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我国的干部管理制度,最初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根据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干部制度虽也有调整,但总体没有突破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全面改革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以考试手段录用公务员开始为党和政府所重视。为了促进学生对中国干部管理制度的认识,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8: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②

    这段话指明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思想,抓住了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党管干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

    此外,本子目的两个重要内容“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之间是什么关系?可参照学习聚焦“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引用这句话表述二者的关系,并完成学习内容的过渡:“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采用的一项干部管理基本原则,也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一项公务员法的政治原则。”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于公务员录用制度,经历了忽视、反思和实践探索的过程。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它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时,一方面应抓住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93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6年停止使用),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200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它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制度的成功经验,把长期形成的干部人事管理的有效做法和改革的新经验上升为法律,我国公务员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剧变,对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修订和完善了《公务员法》。

    另一方面,要理解中国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建立公务员制度的重大意义。一是顺应了现代人事制度发展的趋势;二是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国家治理需求的角度深入分析,从制度建设看,有利于形成廣纳其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从国家治理能力看,通过对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内的广大公务员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本课是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最后一节,因此小结时要围绕单元主题,提升学生认识。一方面,呈现单元主要内容结构,并指出中西方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发展的历程,体现了政治文明发展中继承与借鉴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适应了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是民族国家出现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而中国废除科举制、建立公务员制度则是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国家治理方式的调整。由此可见,建立近代化、符合国情的选官和管理制度,对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张逸红,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历史教研员。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