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劳动法的完善探讨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劳动法 完善措施
作者简介:王威,广西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研究方向: 宪法、行政法。
中图分类号:D92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267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今我国正处于叠加时期,在这一时间段内,客观的说我国存在着产能过剩的情况,供需不够平衡。由于投资回报率在现实中得以降低,所以对环境资源的具体约束也出现了提升的情况。这些不利因素在现有形势发展中持续的得到了增大,需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我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以在把握我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对战略进行部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劳动法是较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所以始终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据此,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劳动法的完善问题,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法的影响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法的影响。在新经济常态下,想要对经济不断发展的基本环境进行适应,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我国目前的经济表现要求从决定型经济不断的转变为供給决定型经济。具体的说,我国供给决定型经济的具体含义就是经济体自身的产量主要由劳动力的资本设备生产要素构成,不仅仅是投资,同时还包括消费等。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良好的适应,从而持续提升供给侧结构的灵活性,进而达到提升生产力的目的。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实现的过程中,还有必要对相关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目的在于对结构型模式进行完善,并对创新式的配置模式进行适应。但由于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备一定难度,所以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也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部分。随着产业经济在现实中的持续发展,劳动力往往也会发生与其相关的变革,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关系。
从劳动就业角度进行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如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关键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得到了实施,很多传统的产业与创新式的产业由于受到了行政机制的保护,所以其就业率在现实情况中会不断的得到提升。随着我国改革力度的逐渐增加,市场淘汰机制也得以建立,部分相对传统的产业往往会被市场淘汰,新兴产业也就面临着生产难题,这也会间接提升劳动力失业的风险,影响了劳动法的落实。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对新兴产业的具体生产效率进行提升才能够对劳动力的就业率进行提升。很多发达国家的实践情况都证明了一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就业形势出现问题还是收益率增高,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目前我国很多传统产业都面临着裁员问题,提升了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从具体案例来看,一些钢材行业的产能十分低下,企业的生产效益也无法得到提升,所以在未来的改革中其势必会被踢出市场,间接产生了低端劳动力就业率低下的问题,需要合理对其进行解决。以上所述,基本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法的影响。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完善劳动立法的策略
(一)明确劳动立法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想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完善劳动立法,就必须要明确劳动立法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作为我国目前最为可靠的法制保证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重要,十分必要,但正如前文所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劳动立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对劳动立法进行完善。除此之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开展也需要稳定的法律作为基础,不断降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险,所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完善劳动法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我国剩余劳动力正在逐年递减,在资本投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减少与现实情况显得格格不入,不利于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在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附加值较高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也很难在现实中进行生存,所以必须要不断的促进其转型与升级,使劳动力供给能够对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迎合,对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进行良好的控制。
如果劳动力资源无法达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那么就会影响到产业发展,最终降低经济发展的具体收益。有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中存在着很多高素质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给帮助,成为国家资本的基础,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缺乏高素质劳动力人口,所以应通过完善劳动法来对其进行职业培训,促使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更好的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
(二)合理调整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对劳动法进行完善,需要以调整适用范围为基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会促进一些新的经济形态得以产生,例如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共享经济就得以产生,不仅仅带来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对传统的约束手段进行了颠覆。我国共享经济产业在很多方面都与传统产业存在着不同处,例如,互联网企业在开展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将生产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处理,同时企业与工作人员的具体关系也较为松散,这也对传统的劳动法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与时俱进。
从具体的案例来看,在劳动法中对很多传统产业的工作者都给予保护效力,而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其还没有能够受到劳动立法的保护,近几年来,很多学者都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如果长期不对其实施相应保护,那么劳动者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但是在多样化的形式下,对劳动者的范围进行界定也具备一定的难度。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从属工作处于鉴定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仅能够为劳动者提供保护,同时还能够给予其相应的权益,给我国立法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借鉴。针对现实情况,在调整劳动法时应尝试通过一些具体的手段来对劳动关系类型进行增设,细致的对其进行区分,结合劳动者具体属性,对劳动关系进行完善,保证劳动者的权益,逐渐完善劳动保护制度。
(三)在劳动者分层的基础上完善立法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劳动法的完善问题引起了很多相关人士的重视,其中劳动者分层的情况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因为我国劳动法主要是对保护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却缺乏对劳动者自身的实际保护,同时也没有结合劳动者对企业单位的重要程度对其类型进行划分,导致保护效力不足,降低了对劳动者的保护效率,对于一些较为强势的劳动者来说,却存在着保护过剩的情况。所以应尝试对劳动者进行分层,保证公平性,如此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劳动市场的自由性。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中,提出了对劳动者保护的思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受到了一些相关因素的限制,导致作用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之所以会如此, 主要是因为我国立法没有结合劳动者的自身身份来进行区别对待。很多较为强势的劳动者虽然具有勞动者特征,但是其在企业单位中被需求的程度较高,这也使得他们在劳动者关系中占有一定优势,所以应结合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其保护进行降低,在对劳动合同变更制度进行践行时,不仅仅要对应高级管理人员的职权,还要赋予用人单位的解雇权利,目的在于限制高级管理人员,引起其对工作的重视。而对于一些较为弱势的群体,则必须要加大保护力度,在劳动就业的过程中,需要促进其劳动关系的实现,强化保护措施,不断的填补法律空白。一些弱势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劳动歧视,所以应结合这一问题开展法律设计,避免就业歧视的情况发生。
(四)对公共服务立法进行完善
毫无疑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就业,所以应以目前的就业形势为基础,解决弱势群体就业困难的问题。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实施促进就业的政策,对公共就业服务进行良好的落实,积极保护劳动者,缩短劳动者的失业时间。为了可以在现实情况下为劳动者提供便捷就业的机会,政府部门还应该合理的对劳动市场的组织活动进行改善,充分利用劳动资源,提升供需匹配效率。再者,需要对公共就业的服务体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在对其职责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将责任定位为公共职业介绍,对劳动者的流动成本进行持续降低。
从现实情况来看,公共就业服务已经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如今已经自成体系,不仅仅功能较多,同时基本运行也较为规范,但是,很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公共服务立法的问题,通过政策对其进行了引导,完善了立法约束体系,相比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劳动立法还存在着较大的完善空间,所以,应结合目前存在着的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提升政府操作性,合理设置责任体系。劳动法应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加强对政府责任实践问题的重视,规定政府的责任内容,从而提升劳动法有效性。三、结论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关键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得到了实施,随着我国改革力度的逐渐增加,市场淘汰机制也得以建立,部分相对传统的产业往往会被市场淘汰,新兴产业也就面临着生产难题,这也会间接提升劳动力失业的风险,影响了劳动法的落实。所以,在调整劳动法时应尝试通过一些具体的手段来对劳动关系类型进行增设,细致的对其进行区分,结合劳动者具体属性,对劳动关系进行完善,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政府部门也应合理的对劳动市场组织活动进行改善,充分利用劳动资源,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娟娟.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完善劳动法的相关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0):200-201.
[2]伍奕.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劳动法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劳动,2017(4):23-29.
[3]吕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劳动立法之完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1):119-123.
[4]王全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劳动合同法》修改问题的思考——兼对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三批”《劳动合同法》的回应[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