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反思

    徐爽

    摘要: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原则,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然而,时代的变迁、社会性质的改变等使得启发式教学在当代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困难重重。如何使启发式教学原则真正运用于课堂,如何促使学生受益于启发式教学模式,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启发诱导 ?填鸭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启发式教学这一概念经常被教育研究者、教师、学者提及,它作为教育教学原则,最早由孔子提出。尽管启发式教学提出已经有两千多年,其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中,启发式教学还未真正走入课堂教学中,它倾向于作为填鸭式教学的辅助工具。针对启发式教学面临的困境广大教师、学者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从其本质出发去揣摩它的教学艺术。

    一、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渊源

    孔子的启发之教,最有代表性的表述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意就是,当学生进行了苦思冥想仍然不明白的时候再去启发他;当学生想明白了但是无法表达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他。学生“愤”,教师才“启”,学生“悱”,教师才“发”,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解读孔子对学生的启发诱导,需要追溯两千多年前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今天的教育不可同日而语。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封建社会,只有富家子弟和王公贵族们才能够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没有资格和条件接受教育。从教育的制度来看,古代私学实行的是个别教学。各种私学之间,既无统一与固定的课程,又无统一与固定的进度。从学生的特点来看,虽然说孔子门下弟子数千,但这些弟子的身份、年龄、性格差距悬殊。所以在解读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时应加入时代这一背景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孔子的启发之教为思考源点,为今天的教育教学提供反思的机会。

    二、启发式教学的当今意义及困境

    (一)启发式教学的当今意义

    今天之所以提倡启发式教学,在于它作为教育原则或者说教育指导思想体现出“教”与“学”的密切关系。教师“教”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的状态与效果。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作为未成熟的个体,一堂课的时间里接受知识、储存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有限,加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满堂灌教学、填鸭式教学使得大部分学生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跟不上节奏。启发式教学能使课堂的节奏慢下来,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与机会。在学思结合的课堂中,学生开始萌发边学边思考的意识,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首先“愤”和“悱”,教师才能“启”与“发”。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学,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引导者角色。而当下恰恰相反,大多数学生更愿意选择自己在座位上静听记笔记,习惯听教师的满堂灌。不管学生有没有在听,教师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将知识传授出去。

    3.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现如今,学校的教育目的(特别是中学)是提高升学率,“一切为了高考”的口号让学生的学习束缚在高考的体制下。学生没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外在的荣誉与期待是他们的主要动力。启发式教学能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内在动力。教学不单是教师的任务,学生的参与有助于其获得价值,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

    (二)启发式教学的困境

    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对当今的教育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在借鉴它的同时需要将其与当下的教育背景相结合。诚然,启发式教学在当下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

    1.学生问题意识缺乏

    不难发现《论语》中,孔子的启发多以弟子问、先生答为主。启发式教学面临的第一个困境不在于师生缺乏问答的互动,而在于不知如何开始一个问题,在于学生不知如何发现一个问题。中国的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学习很被动,大部分学生不仅没有问题,也缺乏对问题的看法。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问题,是对知识都掌握了,还是因为胆怯不敢发问又或是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呢?我们为何没有问题?回归问题本身去思考启发式教学才有可能找到出路。

    2.填鸭式教学根深蒂固

    填鸭式教学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大部分学生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习得知识。教师独占讲台,成为课堂的中心人物,知识在教学任务中以最快的进度被教授完毕,接下来就进入了题海。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填鸭式教学帮助学校培养出了许多“考霸”。学生的成绩已经不仅仅是衡量学生水平的标准,同时也是教师之间争夺名与利的工具。与此同时,家长看中的也是结果。从短期来看,启发式教学没有成效。

    3.学生“愤”“悱”的条件不足

    学生“愤”和“悱”,教师“启”与“发”。可见,孔子启发弟子之前,弟子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对这些知识进行过思考。在得到孔子的启发后,甚至能够与孔子就疑惑进行对话,即举一反三地问与答。而当前,学生主要为被动接受式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学生关注的是知识点本身,缺乏问题意识。如果按照孔子的启发条件对待现在的教育对象,不得不说启发式教学困难重重。

    三、“启发式”教学课堂运用的建议

    (一)促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不在于启发学生,而在于对学生本身的关注。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应该如何设计教学才能够让学生产生疑问,并且将疑问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产生“愤”,即心中存有疑惑的蕴结之情。比如,教学环节中留出一部分提问时间,引入故事、讲述时事新闻等引导学生思考。只有在思考过程中,学生才能打开思维,发现问题。而学生“悱”的状态在于心中有解,却无法表达,这说明学生依旧处于对知识似懂非懂的状态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堂讨论,让生生之间先互相陈述。生生之间自由讨论的好处在于学生处于轻松的氛围中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随后,学生可将这些观点表述给全班同学,教师也参与到讨论中。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愤”“不悱”,教师的答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师努力达到深入浅出的状态

    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多为抽象的符号。教师在传授这些抽象知识的时候,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需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知识讲解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将知识与学生亲身体验的生活相联系,可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学记》中有一段关于教师教学语言的描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当然,教师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状态是对教师的至高要求。尽管如此,教师依然要朝着这一至高的教学境界努力。教师专业技能与知识储备的提升、丰富对当下的启发式教学得以在课堂中开展至关重要。

    (三)师生进入对话的状态

    在启发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本身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围绕一个问题,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其中,成为对话中平等的一员。如果教师不能放下自己的权威身份,学生的参与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如果教师硬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不去关注学生自己的发问与观念的表达,启发式教学就只能成为填鸭式教学的一部分。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即教师的步步引导。《学记》中提到教师引导学生的最好方式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就是说教师对学生引导而不牵拉,勉励而不强制,启发而不直接给予,此可谓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论。

    启发式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教师明白如何去教,其关注点应该是学生本身,促使学生明白如何去学。所以孔子才会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表述。孔子的“不愤不启”是为了更好地“启”,“不悱不发”是为了更好地“发”。尽管这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启发式教学为了引导学生自学需要师生达成共识。在“启发式”教学的熏陶下,学生最终达到“虽离师辅而不反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兴国,“启发式”教学的“中外”与“古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10-15.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