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田乡黑山羊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培美
摘要:介绍了独田乡黑山羊的养殖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广大黑山羊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山羊;养殖现状;发展对策;独田乡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2-0035-02
独田乡位于双柏县城西南部,距县城68 km,东临妥甸镇,南与爱尼山乡以马龙河为界,西与鄂嘉镇隔江相望,北与楚雄市大地基乡毗邻。最高海拔2 623 m,最低海拔800 m。全乡国土面积254 km2。下辖2个村委会,55个村民小组108个自然村。2017年末,有农户1 512户,总人口4 072人。牛存栏5 870头、羊存栏15 304只、猪存栏10 278头、家禽存栏36 208羽;牛出栏1 062头、羊出栏7 705只、猪出栏9 826头、家禽出栏29 530羽;肉类总产量达1 195 t,畜牧业产值达2 816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 637万元的32.6%。“地无三尺平,出门就见林”,森林覆盖率高达92%,现有草山面积1.44万hm2,可利用草山面积1.152万hm2,草山草坡广阔。黑山羊生产长期以来都是全乡畜牧产业之中最具特色、最有发展优势与前景的产业。然而,近年来全乡的黑山羊生产在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凸显出养殖观念落后、饲养方式单一、科学饲养水平低等突出问题,需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与强化方法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切实提升黑山羊生产的整体效益。为此,本文在分析独田乡黑山羊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广大黑山羊养殖户提供参考。
1 独田乡黑山羊养殖现状
独田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农户居住分散,受到地理環境、生活习俗、管理意识等影响,养殖模式为一家一户散养,羊是靠山放牧养殖,采用“白天放牧让其自由采食、夜晚归牧于厩舍让其休息反刍”的单一放牧饲养方式,几乎没有人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更谈不上全圈养,没有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全部是农户散养;每户养殖规模大小不一,厩舍简陋,部分农户没有羊舍;羊常年放养在山上,防疫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羊经常处在半饥半饱状态下生长,造成营养不良、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
独田黑山羊属云岭山羊品种,是云岭山羊品种的一个支系,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畜种,体形近似长方形,公母羊均有须有角,背腰平直,胸宽深,肋稍拱,腹大,尻宽稍斜,毛粗短上举,四肢结实,蹄坚而黑,善于攀爬,毛色90%以黑色为主。
独田乡现有养羊户238户,存栏羊16 400只。其中:存栏200只以上、300只以下的有2户,存栏100只以上、200只以下的有52户,存栏50只以上、100只以下的有104户。
2 存在问题
2.1 科学养羊水平低
独田乡70%以上的黑山羊养殖人员都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这些人多数只有小学文化,传统观念严重,普遍抱有“卖只山羊换酒钱”的落后思想,不会用养羊新技术饲养羊,养殖观念落后,只懂得“依山放羊、靠天养羊”“日出而牧、日落而归”,往往养“老憨羊”[1]。
2.2 羊品种退化严重
长期以来,独田乡的黑山羊养殖由于不按品种要求及规范科学选育种羊与串换,不注重优良遗传性状的选择,采用自繁自养、自然交配的繁殖方式,近亲繁殖较为普遍,羊种退化严重[2],“疙瘩羊”现象较为突出。
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独田乡山高、坡陡、箐深,地广人稀,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建设滞后;羊舍简陋,结构科学合理的标准化高床漏缝羊舍较少,甚至有部分养殖户没有羊舍,羊常年放养在山上;人工牧草种植工作滞后,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设施设备不足,青贮、氨化饲料开发利用率低,黑山羊生产对天然草山草坡的依赖性较大;缺乏科学饲养管理平台,黑山羊养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滞后。
2.4 天然草场退化严重
由于气候变化、生物侵袭(紫茎泽兰)、过度放牧等原因,天然草场退化严重,黑山羊可采食的饲草品种日益减少,数量不断下降。加之独田乡的黑山羊养殖以自然放牧为主,所以普遍存在饲草料单一、蛋白质供给不足、羊群整体营养不良、不均衡等问题,以致于随着季节的交替与饲草生长的枯荣变化,黑山羊羊群普遍存在着“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
2.5 养殖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独田乡的黑山羊生产都是一家一户的饲养管理模式,单一的自然放牧方式,羊只能以自然生长的草为食,饲草料过于单一,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供给不足,造成羊生长缓慢,在市场中缺乏竞争优势,价格稍有回调,就容易出现养殖亏损,严重打击养殖户积极性。黑山羊生产仍处于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和粗放型、资源型、数量型的增长方式,缺乏科学养羊园区、小区(场)以及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户的示范引导,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产销脱节。
2.6 疫病防控意识淡薄
养殖户所养羊都是自繁自养,所喂饲草饲料也是自产的,因此死几只羊不会觉得可惜,甚至有养殖户认为饲养羊是否生病全靠运气,与防疫无关,从而造成农户普遍不注重羊的防疫,觉得打疫苗麻烦,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防可不防。由于养殖户对防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有部分农户把平时的羊疾病及养殖不顺利怪罪于防疫工作,认为是打疫苗后造成的,对防疫工作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阻扰防疫工作的进行。
3 对策
3.1 强化科学养羊技术培训
养殖人员的观念、意识、养殖技术决定黑山羊养殖方式与养殖水平,人是黑山羊养殖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首先要通过定期开展科技培训、交流座谈会、发放图片资料等活动,全面提高养殖人员素质,转变养殖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养殖人员对现代畜牧业的认识,用市场观念、经济理念经营和管理羊群,掌握相应的科学养羊技术,学会用新技术养羊;全面开展示范创建,通过展示新科技设备、参观标准化示范场、成本效益分析等方式方法,使养羊户认识到现代畜牧业养殖的经济效益及可观的发展前景,积极投身于标准化规模养羊,快速推动独田乡黑山羊养殖走上规模化、产业化道路。
3.2 分群饲养与科学补饲
要切实转变“羊只需吃草、不需要饲喂精料”的错误养殖观念,把羊群分为羔羊群、后备羊群、哺乳羊群、怀孕羊群、空怀羊群、育肥羊群等不同群体,饲喂不同配方不同数量的精料或配合饲料。要切实改变“羊只适宜放牧、不适宜圈养”的错误认识,改单一自然放牧为“分群舍饲+合理放牧”的科学养殖方式养殖黑山羊。
3.3 合理組群及适时出栏
要“以草定羊”,选择合理的羊群规模,不贪多求大,粗养乱放,保持羊群合理的种群(公羊占3%、后备公羊占5%、后备母羊占24%、繁殖母羊占68%)和母羊年龄结构(1岁占18%、2岁占18%、3~4岁占50%、5~6岁占14%)。羔羊达70 d时,一般要实行母仔分隔饲养,进行强制断乳。把不作种用的羊和淘汰的种羊(公羊要去势)组成育肥羊群补饲育肥全部出栏。
3.4 重视引种换种工作
大力开展本地黑山羊种羊选育串换,最大限度地防止近亲繁殖。同时,要积极引进努比亚黑山羊种羊,开展杂交改良工作,切实扭转养“疙瘩羊”的局面。
3.5 多渠道开发利用饲草饲料资源
要发动广大养羊户种植青贮玉米,以玉米带苞制作青贮饲料。要抓好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工作,按照“保护草地生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草畜平衡”的要求,分区放牧,清理草场、草山的杂草(重点清除紫茎泽兰)、有毒植物,并注重对羊喜食植物的保护[3];充分利用经济林下空地、冬闲农田、荒山荒坡等种植适宜的牧草,如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紫花苜蓿、牧豆等,也可种植培养一些黑山羊喜食的当地牧草,如箭竹、巴蕉、羊粑粑叶、细齿树等;在夏、秋季节晒制、储备青干草,解决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的问题。
3.6 建设高床羊舍
根据独田乡山高、坡陡、箐深,平地较少、大部分养羊户地处缓坡地带的实际,该地适合建设单列式高床羊舍。羊舍建设除了要区分种公羊舍、后备羊舍、哺乳羊舍、妊娠羊舍、育肥羊舍之外,还要建设种羊鉴定分群栏、药浴池、青贮窖,并配置饲料加工机械,设计安装料水槽及防寒保暖设施,在羊舍周围扩建运动场,具备采光、运动、分群舍饲等多种功能,使羊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3.7 强化羊病防治工作
做好外引种羊和兽药、饲料的监管工作,切实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防止疫病通过流通环节传播。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培训、入户宣传等方式,让广大养殖户对羊疫病防疫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疫意识,转变防疫观念,自觉接受防疫,积极配合防疫,主动参与防疫,减少疫病发生。在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羊口蹄疫强制免疫的基础上,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羊痘免疫。同时,定期进行驱虫,严格控制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 鑫.贵州望谟县黑山羊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畜禽业,2018(8):68.
[2] 黄益鸣.营山黑山羊发展现状及突破瓶颈的措施[J].当代畜牧,2017(27):72-73.
[3] 廖新良.黑山羊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与饲料, 2018(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