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舒嫦娥
【摘? ? 要】近些年,国学经典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外读物。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教师可以从四类素养培养的角度,设计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入分解资源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经典内涵,培养学生的深厚文化素养;再次,教师可以组织表演活动,以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最后,教师可以设计应用任务,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2-0173-02
The Role of Classical Recit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Meichuan Town Center Primary School, Min Countr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SHU Change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lassics of Chinese studi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extracurricular reading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teachers can design and carry out classic recita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types of literacy training. First, teachers can introduce the way of decomposing resources to guide students to accumulate rich language materials; second,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o perceive classic connotation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profound cultural literacy; third, teachers can organize performance activities to develop students' aesthetic creativity; Finally, teachers can design application tasks to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Keywords】Core literacy perspective; Classic recitatio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pplication
國学经典是一种内涵、种类都非常丰富的文学资源,教师应该把这些资源有效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并且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分解,并引入课堂,然后以引导感知内涵、组织表演活动、设计应用任务等方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如此,教师能够借国学经典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
一、引入分解资源,积累丰富语言素材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不能直接引导学生诵读完整的国学经典资源,而是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国学经典分解成分层、分类的资源,然后为学生布置合适的诵读任务。如此,教师能够让学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了解国学经典。此外,教师还可以基于核心素养视域,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以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为例,这些经典的篇幅对小学生而言都较长,如果将这些内容一次性传授给小学生,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在实际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仿照教材编排,将所选择的国学经典作品分解成合适的部分,然后以每日任务、每日资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以《百家姓》为例,这是我国经典的蒙学读物,可以被用在小学低年级中。在引入《百家姓》资源时,教师可以将整理好的资料平均分配到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中,以长时间的诵读跨度奠定学生良好的经典诵读基础。比如,教师可以将《百家姓》平均分配在一个学期中,那么学生基本上每天需要诵读学习的内容便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可以合理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素材。此外,教师还可以以周为单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首先以一天的时间教会学生诵读本周所要学习的内容;其次在接下来的四天中,开展对具体内容的讲学、诵读活动,并要求学生在诵读活动中以写日记、拍视频等方式进行语言的积累。如此,教师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辅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二、引导感知内涵,培养深厚文化素养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应不仅停留在发展学生诵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诵读兴趣等浅层目的上,而应以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为目的。国学经典中包含丰富的文化素养元素,比如家国情怀、修身理念等,教师需要在诵读经典时,引导学生感知这些内容,以此充分展现经典诵读的价值。
在引导学生诵读百家姓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加入对内容细节的教学,以此引导学生感知姓名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并以此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以“赵、钱、孙、李”的教学为例,在第一天引导学生完成了对这些姓氏的朗读之后,教师便可以在第二天开展对“赵、钱、孙、李”的详细教学。比如,对“赵”这一姓氏,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相应的故事:“第一个故事为‘赵的起源。故事内容为:传说在周朝,有一个人叫作造父,他为周穆王赶马车,因为他十分有能力,通过赶马车帮助周穆王打赢了战争,所以被周穆王赐予了‘赵城,之后他就以‘赵为姓。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要改姓吗?”学生1:“因为周穆王要他改。”教师:“并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当周穆王将‘赵城赐给他之后,他就是‘赵城里面的大王了,为了显示荣耀,所以他才把姓改为了赵。那个时候改姓就好像我们起英雄称号一样。”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还能得到文化素养的发展。
三、组织表演活动,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在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由于许多学校并不会将国学经典的诵读纳入考核范围中,所以学生在丧失对国学经典的新鲜感后,便有很可能会以敷衍态度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所以,教师需要积极组织表演活动,以表演活动增强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并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灌输到朗诵活动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以《论语》为例,《论语》中不仅有许多简单而意蕴深刻的句子,也有一些情景故事。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之后,可以为学生组织表演活动,引导各年级学生依据自己诵读的内容,自行设计表演活动。对于《论语》这一经典,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选择趣味性较强的论语情景故事,然后将情景故事改编成短剧,以表演短剧的方式展现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当然,学生由于能力的限制,对《论语》的理解并不深。对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以“一箪食……”这一句为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解释这一句话的意义,然后将简短的故事为学生讲述,最后再引导学生为这一故事填充背景,并进行分角色剧本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成“孔子”“问问题者”“旁白”等多个角色,并设计了什么是幸福这一故事背景。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得到了较大的培养。
四、设计应用任务,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被视作小学课外阅读的一部分,所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当将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写作等其他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在诵读经典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阅读、写作学习过程中应用所积累的国学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质量,并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的内容在小学语文中有较为丰富的应用范围。在引导学生诵读完这些经典内容后,教师需要在阅读、写作等教学活动中设计应用任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有的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记叙了自己与同学互相帮助的一件小事。在习作修改时,教师便可以指出该学生的文章可以使用《三字经》或者其他国学经典的内容进行优化,比如使用其中的句子作为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在教師的提示下,该学生与同组的学生一起,在诵读过的《三字经》等经典中寻找到了“亲师友,习礼仪”等句子,然后将这些句子应用在了习作的结尾处,以此升华作文主旨。同理,教师还需要对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引导。以此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以多种策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引入分解的资源,以分解资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在诵读经典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材料中的各种元素,以此丰富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在诵读经典之后,教师还应当积极组织表演活动,以表演活动增强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还应当将经典诵读活动与写作等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充分体现经典诵读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康爱成.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路径[J].天津教育,2020(22).
[2]王伟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简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0(08).
[3]陈会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
[4]王伟萍,赵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对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9(S1).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