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基因融入公安院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感的对策分析

    李善维 苏诗宇

    关键词 忠诚文化 公安院校 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李善维、苏诗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263

    在2019年5月召开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明确了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方向,提出公安工作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公安院校作为公安队伍后备军的培养基地,决定了其文化氛围塑造、专业作风培养也应当与公安机关主流文化建设相一致(梁帅,2019)[1]。公安院校要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加强忠诚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公安院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目的、计划和组织地融入忠诚文化教育,在有形与无形中铸造学生忠诚品质,致力于打造忠诚可靠,专业精通、文武兼备、作风顽强的高素质警务人才(吴晨燕,2019)[2]。一、忠诚基因在公安院校主流文化的重要内涵

    公安院校的主流文化是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所共有的观念系统,是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组织结构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刘林涛,2019)[3]。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总要求,凸显了忠诚基因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忠诚文化还是各所公安院校排名首位的校训内容,凸显出忠诚基因对于公安教育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忠诚基因不仅是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更是公安队伍的职业信仰。

    当前,我国公安事业的发展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社会思潮泛滥等多种挑战,公安院校主流文化的建设工作也随之受到空前挑战。时代越是发展,思想越是多元,培育公安主流文化的认同感也就越是艰巨。公安院校要不断地、正确地、长期地加以引导和教育,确保公安后备力量的忠诚基因不会变质,着力筑牢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忠诚根基。

    对于公安院校大学生而言,培养忠诚文化的认同感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的发展方向,更关乎到他们能否担负起公安队伍的时代重任,以及整个公安机关的未来建设走向(郝华伟,2019)[4]。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力量,忠诚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是更好实现公安队伍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公安院校必须要加强忠诚文化教育,增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对于忠诚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忠诚基因,锻造忠诚警魂。致力于培养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切实保障将忠诚基因融入到公安院校大学生主流文化的认同中来。二、培育忠诚文化认同感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理论掌握欠佳,培育形式亟需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安院校培养忠诚文化认同感的主要平台,但其在不少公安院校的实际教学中效果欠佳。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没有将忠诚文化教育作为核心目标纳入系统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绝大多数院校没有开设与忠诚文化培育相关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没有系统针对忠诚教育设置专题教学内容,较少深入挖掘与警察忠诚信仰、职业忠诚信念、警务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其次,培育认同感的手段上缺乏创新,单调乏味的新闻推送式教育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而短视频流量手段又很难开展系统专题学习,无法形成完整的矩阵培育效应(何钢,2015)[5]。学习内容较为空泛,培育手段亟需创新,对于忠诚文化认同感的理论支撑乏力,作为忠诚文化培育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情感体验培养不够,忠诚教育知行脱节

    培育忠诚文化认同感在本质上是一种依靠内心信念、价值体验调控的自主活动,情感需要是相关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克服内心冲突、培养忠诚意识的重要条件(李建宁,2019)[6]。但目前,在部分公安院校的师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忠诚认知和行为分离的现象。许多公安院校对如何将忠诚理念真正内化为学员自我的需求,如何从身边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做到行与言有机的结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同时,公安院校忠诚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大多停留在口头说教层面,内容较为枯燥,讲述较为乏味,缺乏系统培育的整体规划,也难以唤起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深层情感体验;忠诚文化认同感的培育也缺乏针对性,部分公安院校在开展培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在学习能力、性格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缺乏有效措施,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一味强加灌输,使得学生缺乏求知意愿和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忠诚文化的培育效果。

    (三)教学内容不成系统,警务实训效果不佳

    目前,忠诚文化的培育工作主要停留在理论学习和情感培养的方式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路径较少。首先,在学校各方对于忠诚文化氛围的营造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缺乏系统性与协调性,譬如课堂学习、日常管理、党团建设等活动往往会大量扎堆或重复,不仅起不到培育效果,而且容易引起學生的极大反感;其次,思政课老师、专业课老师、高校辅导员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容、方式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看,缺乏系统明确分工,专业知识各自割裂,也不能满足循序渐进、衔接紧密的教学需求。此外,警务实训的落实开展不够有效,“重知轻行、知行脱节”已成为忠诚教育的常态(江宜怀,2018)[7],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忠诚意志和职业素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公众对于警察能力结构多样化的需求;警务实训的具体形式不够丰富,开展实训的渠道和内容效果不佳,基层实习等实战锻炼的机会较少。同时,警务实训的管理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师资、经费保障不足,缺少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警务实训很难发挥出忠诚文化培育预期的效果。

    三、提升忠诚文化认同感的培育对策

    (一)以理服人,优化课堂教学,夯实忠诚的理论确证

    要强化思政理论课在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必须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全面整合课堂教学体系,使教学主旨体现忠诚精神、教学案例贴近一线警务、教学方法贴近公安工作方法。首先,课堂教学要着力回答“对谁忠诚、为什么要忠诚、怎样做到忠诚”等问题,明确我们的党、国家、人民和法律是我们忠诚奉献的对象,要树立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要将忠诚的理论说透,夯实忠诚教育的基础;其次,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科学地规划教学目标,要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情感目标的提升,内容要体现警务实战。要结合公安理论的最新发展、公安工作的最新进展,以专题的形式强化忠诚教育的理论内容,灵活采用“问题牵引式”“主题讨论式”等组织形式,打造“科学导入、深刻讲述、有效提问”的优质教学课堂(洪岩,2015)[8]。夯实理论基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使得公安院校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不断强化对于公安主流文化的认同。

    (二)以情感人,活跃第二课堂,深化忠诚的情感体验

    开展第二课堂是深化忠诚教育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将理论观点与警务工作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情感体验的作用,为进一步转化为高度的认同自觉打下坚实基础。第二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警务资源,让学生在警务社区获得直接体验,加深对人民警察的身份认知和职业理解;或让具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或基层民警讲述警营故事,让学生获得间接体验,在增长阅历的同时,不断强化对公安工作的情感认同。要有针对性地将教学活动与公安实践紧密联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增强忠诚文化的情感体验。更要将第二课堂教学与公安精神充分融合,思修课程可以将“身着藏蓝,无悔青春”作为教学主题,毛概课程也可以将“学习红色历史,树立忠诚警魂”作为教学主题。针对公安院校的教学实战要求与未来工作需求,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实地调研、虚心求教、交流总结、内化感悟等多途径深化情感体验,增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广泛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三)以行塑人,开展警务实训,强化忠诚的行为追求

    培育大学生对于忠诚文化的认同,仅靠理论认知和道德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忠诚文化认同感的培育必须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追求,才能让大学生对公安主流文化有着更为深入的体会。首先,多参与主体要协同运作,思政教师、学管干部、实习教官要扮演不同角色,有针对地开展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公安实训,典型示范,言传身教;其次,要进行多领域协同创新,要在育人模式、教育方法上积极开拓新思路,从预备警官未来从业的根本需求出发,着力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时,教育内容要兼顾时代特色和个性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联合公安机关、社会力量等各方面资源,进行忠诚文化认同的协同创新培育。要将实践教育有序安排在假期实习、专业实训、大型安保等实训活动中,有助于公安院校大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实战经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将忠诚基因融入到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中来。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侵略、腐朽文化侵蚀,面对别有用心的潜在威胁,公安院校要更加坚定地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培育忠诚文化认同。要将忠诚文化的理论夯实、情感培育、实训锻炼等三者有效结合起来,整体规划,知行合一,形成忠诚文化认同感培育的长期效应。公安院校要致力于培育忠诚基因、铸牢忠诚根基,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梁帅.公安院校忠诚教育践行路径探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9,29(4):126-128.

    [2]吴晨燕.公安院校忠诚文化教育初探[J].科教导刊(下旬),2019(3):70-71.

    [3]刘林涛.文化自信视域下我国青年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实现[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9(2):1-6.

    [4]郝华伟.公安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分析[N].河南法制报,2019-09-19(022).

    [5]何鋼.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教育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5(3):82-87.

    [6]李建宁.公安院校学生忠诚品质涵育的路径研究[J].公安教育,2019(7):65-71.

    [7]江宜怀.论提升忠诚教育品质的关键环节[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8(2):5-15.

    [8]洪岩.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堂教学的实现路径[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5,17(6):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