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王艳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写于1875年的一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性文献,原题为《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是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斗争的产物。全文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部著作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发表。1891年,恩格斯为了反击德国党内日见抬头的机会主义思潮,肃清拉萨尔主义的影响,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制定正确的纲领,将其发表在德国党内的理论刊物《新时代》上,并写了序言。
01 写作背景
1.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初创。1863年,拉萨尔在德国莱比锡创建全德工人联合会;1869年,德国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在爱森纳赫城创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史称爱森纳赫派。自德国工人运动出现以上两派后,广大工人就提出联合的要求。1875年,两派在德国哥达城合并,组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这一著作是马克思为即将在哥达举行的合并大会及其通过的纲领草案提出的批评意见。1890年,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但党内存在严重的机会主义思潮。恩格斯为了肃清错误思想,制定正确的纲领,将其发表。
2.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影响。拉萨尔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导致工人阶级越来越贫苦的原因在于所谓“铁的工资规律”。要废除这个规律,需要依靠现存国家的帮助,创设工人合作社,保证工人能够获得自己的全部劳动所得,而实现这一切的途径只能是国家选举。很明显,这种依靠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政治主张,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实质是用社会改良取代社会革命,这样的妥协之路,严重侵蚀着刚刚发展起来的德国工人运动。
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法国巴黎公社起义是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其成功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到示范作用,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然而,工人阶级政权仅仅存在72天就归于失败。这一历史事实告诫我们:无产阶级的胜利必须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为前提。
02 主要内容
1.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与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有两个发展阶段。关于共產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马克思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称其为社会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说它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阶段,列宁称此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通过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见,阐明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即脑体分工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社会产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与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相比具有历史进步性,因为它彻底否定了历史上一切形式的不劳而获,承认只有劳动者才有参加分配的权利,工人拥有平等的权利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极大地调动了其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马克思还指出了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即按劳分配的平等权利“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但是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
2.马克思工资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掩盖形式。表面上,工人被资本家雇佣,资本家给付工人工资,貌似公平合理,而其中却掩盖着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劳动力是劳动的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表现,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当劳动力成为商品被资本家以工资形式购买之时,剥削便发生了。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当劳动力成为商品,其价值是再生产该劳动力生活资料的价值,资本家以工资形式给付;其使用价值,即劳动本身又可以创造价值,也就是劳动价值化。这是两个不同的量,后者大于前者。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正是看中了这个差额,即剩余价值的来源。由此可见,工人受剥削了,为了提高自身待遇,改善生活环境,工人们就不能放弃任何形式的斗争,而无产阶级革命正是雇佣劳动者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唯一途径。
3.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来自社会革命。现存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会自我否定、自行灭亡、自发地长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社会制度,只能通过一场深刻、彻底的社会革命才能实现。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对此,列宁提出,“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首先承认阶级斗争,通过革命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才能解决生产与消费的不一致,进而消除经济危机现象,实现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
03 当代价值
1.理论价值: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是胸怀世界安危、关注人类命运的理论。对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态度,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安身立命之所在。但同时,在重新认识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今天,又不能简单沿袭传统方式认识和对待上述问题。
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价值观具有客观性质。它以人类发展为背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考察主线。人类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特性,使其脱离动物界,始终以整体面貌面对自然界的挑战。社会主义价值观本质上体现为集体主义,衍生出的社会平等原则,传承了人类文明始终延续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是追求个体能力的提升,向往自由发展目标;二是需要社会合作,取向社会平等目标。无产阶级解放之所以是全人类解放,是因为无产阶级现象标志着人类最后的不平等仍然存在;这种不平等与个体的先天禀赋和后天际遇相联系,其存在是无法根除的。人们能做的仅仅是让个体差别不致影响到他们的平等关系,其唯一途径就是让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每个人自由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平等意味着人类将以最强姿态面对自然界的挑战。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走和平发展之路,奉行互利共赢对外战略,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2.实践意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回首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个事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在其主体是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这个事业属于“社会主义”,体现在其方向是理想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振兴社会主义的时代责任。需要仰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改革近40年的发展,展示了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前景,中国力量和中国声音越来越影响全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即实现三大资源的集萃:一是依靠马克思主义坚守超越资本主义的政治理念;二是借鉴西方经验学习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式;三是运用中华文化升华现代管理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完成了从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意味着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意味着全新人类发展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