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传统“家文化”真实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贺磊

    

    摘 ? ?要:“真实性学习”是指基于学生真实的教学情境营造、立足真实问题的解决、呈现真实的教学过程等有效课堂的表达。教师在基于传统“家文化”真实性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解读“文化味”教材、选取“文化味”样本及营造“文化味”情境,可以实现真实生活的再现、真实对话的引领及真实体验的提升。

    关键词:传统“家文化”;真实性学习;教学设计

    统编《道德与法治》非常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着力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引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家文化”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谓“真实性学习”,是指学习者依据教师所设置的真实或逼近真实的各类情境(包括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或非虚拟情境),针对现实社会中各类生活问题或典型议题,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实施深度学习,以深刻理解学科概念、提升高阶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现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亲情之爱”一课为例,对传统“家文化”真实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解读“文化味”教材,注重真实生活的再现

    【目标解读】

    “亲情之爱”一课教学目标中涉及的传统“家文化”部分:

    1.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2.提高传承中华“家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動力。

    3.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以传统“家文化”为主导的教育氛围,让我们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关注。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到初中,从儿童到青少年的一个特殊时期。如果还是简单、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对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展开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当下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来创设教学的真实情景,摒弃问答式、提纲式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课中,我们要教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答题技巧,更多的应该是教材中蕴含的文化,是需要我们一代人继承的思想。

    【教材解读及设计】

    教材“中国人的‘家”一目中“探究与分享”呈现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更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直到今天,“家”依旧是维系所有中国人的地方。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春节回家过年,这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堪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体迁徙。“春运”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景观,到处是大包小包急匆匆的人群,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家人团聚是神圣不可动摇的。

    根据我们对本区域学生情况的了解,地处海岛的孩子坐火车特别是高铁的经历比较少,而春运最为典型的情境是在火车站和汽车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大多数没有与父母离别的境遇,也就缺乏这种情感体验。他们对于春运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拥挤、出行,感受中国味的亲情有点遥远,我们需要让“家文化”有点“烟火味”,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真实的生活味。

    提到中国家文化的“烟火味”,不得不提中国的饮食文化。饮食在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中地位尤其高,所谓民以食为天。在《红楼梦》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描述饮食,各种家宴、夜宴、节令宴串接了《红楼梦》的起承转合。现代生活更不例外,成长、别离、团聚,都会与饮食文化相连,在锅碗瓢盆中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传统的文化。[1]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补充了春运后人们团聚的家宴等图片:一碗热腾腾的汤圆,一锅上勺的饺子,一桌各式菜肴,一个真情碰杯、互相祝福的动作,一个热情拥抱、阖家团圆的场景……这些是我们的学生所经历过的,也能体验到的。融入自己已有的情感,对于他们再去体会背着行囊、挤在人群中,满脸风尘、一身疲惫的春运背后,会有更多对家的感悟与认识——在中华文化中,家是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真实性学习应该是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会生活,才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根本。

    二、选取“文化味”样本,注重真实对话的引领

    【教材截取】

    【教材解读及设计】

    “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一直以来是我们倡导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孝”作为“家文化”的核心,在孝文化的挖掘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代入到当下的生活,融入实际的生活,实现孝亲敬长的知行合一,只是记住几个关键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除了让学生小组讨论,或是出示一些案例让学生概括方法并运用到相关事例中外,还通过对话进行传统“家文化”的渗透。

    师:同学们,孔子对孝的一个最著名的看法是“色难”,即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孔子对于孝的观点,你是如何解读的?在你的生活中落实有困难吗?可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表达。

    生1:我觉得孔夫子的这个孝,真正在生活中做起来是很难的,比如说我妈总是唠叨,这时候让我保持和颜悦色,我觉得自己做不到。

    师:是呀,孝真正要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要学着能读懂父母的真心,学着能倾听他们的心声。孔夫子一语道破了“孝”需要倾听的品质。

    生2:孔圣人的孝,我觉得是真正的孝,孝的本质就是对父母的敬。当我们在某一个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时,能学会跟父母理性地沟通,恭敬的态度特别重要。

    师:孝是人类特有的天性,尊敬父母,学会在生活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就是对“孝”最大的实践。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父母老了、过时了,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常常会对父母显得不屑一顾,甚至对于父母某一方面的缺失或不懂会嗤之以鼻,我想这都是不孝不敬。

    生3:父母往往对我们的学业会有很多要求和指责,从孔子的这句话中,我们要能读懂父母爱我们的心,“言之凿凿,情之切”,学会体谅他们,关爱他们。

    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对孝的致敬。这也是孟子的观点,“大孝终身慕父母”。

    师小结:同学们,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文化,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谈古论今,对孝文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美好的道德需要我们继承与践行,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该如何孝亲敬长吗?(建议从家、校、社会几个层面表达)

    三、营造“文化味”情境,注重真实体验的提升

    【教材内容呈现】

    教材第一目“生命的居所”中以“家”是什么的体验活动导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家的内涵和意义。第二目“中国人的‘家”的“拓展空间”栏目中,以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为主题,通过探究活动,寻找文字背后的深意。

    【教材解讀及设计】

    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依据学科教科书及其配套教师用书来实施以知识为起点的教学,会忽视教材中蕴含的文化与思想。如“生命的居所”一目中,对于家的含义、家的作用等,教师往往基于习题的要求,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点。而对于“家”的体悟,不少教师缺乏针对性的、实践性的指导,以致学生对该框内容只有模糊的认识,只是为了答题的需求。一堂具有传统“家文化”的课堂,对于营造“文化味”的情境是不可或缺的。针对教材中有两个内容涉及“家”,谈对“家”的看法和意义,我们可以尝试在“家”上做文章,让学生有“家文化”的体验。

    常规上会请学生猜猜“家”字,收集古代文字中不同字体的“家”字,探寻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

    汉字是中国民族文化象征的载体,但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没有一定文字艺术的底蕴是比较难去感受文字中包含的“文化味”的,因此我们尝试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带有我国传统文化味的古诗词入手,帮助学生去体验浓浓的“家文化”。

    师:同学们,家是什么?你能从我们熟知的古诗词中去细细体验吗?

    PPT呈现: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引导:《游子吟》是一首耳熟能详歌颂母爱的诗歌。唐代诗人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在诗人的这种经历之中,你能品味出诗中家的温暖吗?

    生:家的温暖,是来自于母亲一针一线的关爱,无私无畏。

    ……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引导:这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你觉得家的温暖又是什么呢?

    生:家的温暖,就是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和谐宁静的生活。

    ……

    指向传统“家文化”真实性学习表达,是文化育人核心要义的践行与落地。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课程育人、学科育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共享育人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课程就一定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洪氏文化.家文化——中国人自己的文化[DB/OL].(2018-05-08)[2019-06-0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985582016319456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