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构成要素
李星月
本文分析基于徐林祥先生《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一书。该书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把语文课程定位为实践性课程,在原有课文系统、知识系统、导学系统、练习系统的基础上增添了活动系统。
同时笔者对比阅读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与义务教育阶段对语文课程的界定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本文采用徐林祥先生对于语文教材的構成要素所划分的5个功能,对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一、课文系统:解读与类型齐头并重
课文系统又称范文系统、选文系统,是语文教材的主体功能。如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第六单元至第七单元所选取的课文,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第五单元至第六单元、第八单元。即以上所说的选文。选文即通常意义所说的课文,是课文系统的重要成分。
1.课文解读需“园地制宜”
课文是其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它与文本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价值走向教育与教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讨论多元解读应该有界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文本被选人教材时,其教学价值就已经相对固定了。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统编教材把它放在了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这一单元包括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单元主题要求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意蕴,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结合《沁园春·长沙》的体裁,本文的主要教学价值就在于分析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体会选词炼句的精妙,其附属教学价值就是感受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以及对毛泽东人生历程的简要了解。
注意:不要过分强调知人论世,因毛泽东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革命家,所以教师要弱化政治色彩,避免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体会其诗歌,了解其人生历程。
2.课文类型需“有的放矢”
以往教师授课时,时常会走入这样的误区,即不区分教授课文的类型。选人课文的文章文质皆美、风格各异、横跨历史,每篇单独拿出来品味似乎都有深厚的意蕴,但若是每篇都细细品味教学,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本心,将“教语文”变为“教教材”了,从语文学科的属性来看,这无疑是教学重心的偏移。针对这种教学的误区,王荣生教授根据课文的功能把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区分课文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可以合理划分选文的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王荣生教授在阐释定篇的功能时,提出“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例如以苏轼为中心,将学生学过的作品《水调歌头·中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与未学的作品《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按照时间线索进行梳理,并辅以苏轼的人生经历,设计群文阅读课,最后还可辅助介绍苏轼相关的纪录片以及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通过一系列的梳理,帮助学生对苏东坡的作品及人生进行知人论世的感悟、体会,达到“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
二、知识系统:语文内涵的跨层解答
知识系统是指语文课程内容在教材中的具体呈现。一般包含四类知识:关于语文的知识(语言、文章、文学)、运用语言的知识、语言活动知识、通过语言学习的知识。
1.关于语文的知识
例如《荀子》中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从语言角度讲,两者都是经典的文言文名篇,其中文言知识的积累对高中生现阶段的学习是必要的。从文章角度来讲,两篇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而言,这一时期,学生偶尔会陷入对未来的迷惘、对学习的困惑,学习此类知识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从文学角度来讲,两篇作品架构论说清晰、论据丰富、条理层次明确,对于高中生应该如何写议论文有—定的参考价值。
2.运用语言的知识
例如教材中设置的自读课文,即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自主阅读分析的课文。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两篇课文都为本单元的自读课文,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表明本单元的主题为“劳动”,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本单元学生学习了《喜看稻菽千重浪》这篇课文后,学习了人物通讯的特点,以及如何分析通讯报道的方法和技巧,之后的两篇课文设置为自读课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技巧,自主阅读课文时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语言活动知识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下册第四单元都设置了活动单元。例如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家乡文化生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第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第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仅有简要提纲,活动进行的细节和小组成员的分配等问题都由学生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现实接轨,真切感受现实世界,学生获得的不再是刻板的知识,而是鲜活灵动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学习是符合课标中提及的语文实践性特点的。
4.通过语言学习的知识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两册共设置了两次整本书阅读,分别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曹雪芹的《红楼梦》。两本书意涵丰厚,高中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参与教师设置的一系列任务,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思考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看法,与同学或教师集体讨论。
三、导学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
导学系统又称助读系统、提示系统。顾黄初先生解释:“其实质性内容就是对学习的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导学系统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
1.注释
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与人教版内容无区别,排版改为两栏。删除了不确定或非官方认证的解释,解释立足文本内涵,不再以单个词语解释为主。
2.提示说明
统编与人教版设置环节都有单元提示以及资料卡片等。区别在于将单篇文章的原有研讨与探究改为学习提示,内容的改动呈现引导趋势,原有的研讨与探究立足文本细枝末节的文本语句分析,或是一些较为争议的观点提示学生思考,现有的统编本学习提示以行文逻辑为主线提出问题,学生在回到文本探究时,是自己进行文章细节的探究,更加强调学生自主的探究发现学习,是对学生自主性、思辨性的创新性设计。
3.评点
与人教版对比,统编本并未单独设置评点的内容,而是将其归类入学习提示之中,在问题的提出上更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阐述对文本的思考与感悟。
4.图表
与人教版对比后发现,插图的数量有适量的减少,教材中只有少许插图和图表。插图与图表为单元或单篇课文的任务服务,构建任务群教学倾向明显。例如,在整本书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单元,由于《乡土中国》这本书属于社会学书籍,大多数学生初次阅读可能会出现茫然不懂的情况,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教材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学生可以任选其中一部分完成。以任务为导向,进行整本书阅读,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重点和核心。其中,任务1指向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在这一任务下就设置了图表,帮助学生通过表格对比乡土社会的概念与其他社会的对应的概念,进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渐进地掌握文本的内容和行文逻辑。
四、练习系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测评助手
练习系统又称作业系统,是教材结构中的测评系统。一般包括三类。(这里举例以教材提及为主,教师设计的创新作业不作分析)
1.记忆性作业
例如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学习提示中所表述的“背诵《短歌行》”就属于记忆性作业。
2.理解性作业
例如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学习提示中表述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谈话,学习时要理解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思考孔子为什么对他们的说法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就属于理解性作业。
3.应用性作业
例如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这一单元为学习活动单元,通过布置活动任务,学生自主确定活动具体方案,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判断、分析、表达能力。
总体而言,统编本教材在作业设计中理解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所占比重较大,这也与新课标中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观念是如出一辙的。与此同时,教师也可进行创新性作业的设计,以便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鼓励、引导学生多元化地发展。
五、活动系统:语文实践性的重要体现
指当前语文教材中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和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两个单元的活动设计,即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单元。
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为例,三个大标题的设计将活动的重心由易及难,从人、事物的采访设计到社会现状的研究,再到最后的家乡文化建设的问题解决构思建议。实质上其遵循的逻辑线,即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完整流程。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采用的方式、方法也明确指向了实践性活动,学生完成大任务就需要自己团队组合设计采访、策划、整理等一系列小任务环节。最终学生形成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报告。这一系列过程,既考验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也考验与人沟通的能力;既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也体现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通联: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