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减贫策略研究
亓迪 王化起
摘要: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责任和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责任主体都未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发展理论视角强调多方共治,注重调动多元责任主体参与减贫的能动性,减贫策略上强调贫困对象增权赋能和积极就业,鼓励贫困家庭资产积累,注重减贫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新加坡的多项减贫举措体现了发展视角的减贫理念。以新加坡为案例重点介绍其减贫举措,归纳发展主义视角下减贫理念和策略路径,为我国精准扶贫提供借鉴启示。
关键词:发展主义;干预模式;减贫;新加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8)06-0074-06
一、引言
近三十年来,东亚社会政策取得长足进步,在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保障和福利服务等方面成绩卓著。已有研究多从两类理论视角对东亚的福利模式进行分析。第一类是生产主义视角,这类视角主要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密切结合,社会福利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其中,不少研究还探讨了这一理论视角背后的哲学思潮、政府角色和时代背景,包括保守意识形态、政府主导、工业化等。第二类理论视角强调福利政治,这类视角强调东亚地区政治结构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且着重探讨与西方国家的福利减缩的不同之处,尤其谈及东亚地区民主化转型对整体福利模式的影响。
已有研究对影响东亚社会福利的发展主义视角则关注不足。发展主义视角强调贫困人口增权赋能而非简单接受救助,鼓励贫困者自力更生、积极工作和社会参与,注重贫困家庭的资产积累和可持续脱贫。虽然该视角强调减贫救助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理念与生产主义视角相吻合,但发展视角并非只强调经济发展。该视角也鼓励社区能力建设和实现服务传递的高效,鼓励社区建设和资源整合,强调多样化减贫策略,以帮助贫困人口长期脱贫和生活改善。发展主义视角在部分文献中虽然有过讨论,但该理论主要聚焦于概念层次或者理论本身,较少谈及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具体来说,即发展主义视角对脱贫减贫的路径有怎样的指导作用。
发展视角理念贯彻较好的东亚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总人口2005年为430万人,2016年达到560万人,城市化率高达100%。自20世纪60年代获得独立以来,新加坡的经济就迈向高速发展的台阶,并跃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与同处东亚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并称为“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东亚奇迹。新加坡全方位表现良好,《2016—2017年全球競争力报告》和《全球人力资本报告》都显示新加坡在人民的教育质量、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技能和就业、环境基础等各方面都表现突出。在为贫困人口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新加坡积累了丰富的制度经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减贫策略的发展主义特点,包括鼓励贫困人口自力更生和积极就业、鼓励贫困者的增权赋能、鼓励贫困家庭资产建设和可持续脱贫、鼓励社区信息和服务的整合等措施,都较好地贯彻了发展主义视角的基本理念。
发展视角减贫理念的特点、具体减贫策略和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本文首先介绍发展主义理论及其主要特征;其次以新加坡为例介绍该国的减贫理念和制度安排,总结其减贫模式的基本特点;最后,反思新加坡减贫干预模式的策略及经验,并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传统社会服务视角强调国家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贝弗里奇一凯恩斯国家宏观干预盛极一时,强调需求和问题取向的国家干预策略;或强调市场为福利传递的责任主体,里根和撒切尔政府将这一新自由主义思潮贯彻执行,采用福利最小化等剩余型干预策略。但传统路径无法高效传递社会福利,居民利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救助对象时常处于被动地位,其能动性和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甚至给社会大众留下贫困的刻板印象,妨碍了贫困群体新需要和新问题的解决。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地区发展事务中,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逐渐时兴起来,社会发展工作越来越广泛地与当地民众及非政府部门所组织的社区活动相结合。这些进展进一步深化了发展主义视角的理论构建。该理论代表学者Midgley指出,发展主义理论视角采纳了多种不同的规范化理论架构,包括国家主义、社群主义、个人主义等等,尽管这些理论架构主张不同的社会发展方式,但可以将它们有机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国家、社区、市场、NGO组织甚至家庭和个人都被囊括进来。因此,发展主义强调多元主体共治下的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是多元的。该理论将国家政府为福利传递主体的大政府模式与强调以市场为主体的剩余型模式有效结合,同时纳入除政府、市场外的非政府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在内的多元福利责任分担及治理格局。这是发展主义视角的基本特点之一。
在减贫路径中,发展主义还强调促进个体经济参与、以提高个人收入和家庭资产为主要目标的减贫策略,即减贫带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经济参与和赋权增能是其重要渠道。通过刺激就业改善贫困状况是发展主义尤为强调的减贫策略之一。例如,通过工作刺激政策、就业安置、就业培训、工作转介和就业支持等政策鼓励贫困弱势群体参与经济建设。另外,发展主义注重人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包括家庭资产累积。该视角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Sherraden,其提出的资产账户制度建设,强调减贫着力点应该放在贫困群体的资产积累,因为资产是获得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他提倡贫困家庭资产建设,主张为贫困家庭提供发展储蓄账户,鼓励贫困家庭建立儿童账户储蓄,并将储蓄资金投资儿童健康和教育发展。
除此之外,发展主义强调社区建设,注重以社区为中心,挖掘社区资源与能力,促进社区赋权,一方面强调服务对象回归正常社区生活的重要性,主张为服务对象提供社区内的照顾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另一方面强调支持性服务应由社区提供,尽量实现去机构化,以促进弱势群体的社区融人为目标。
Patel将发展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减贫策略划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减贫与可持续生计策略、家庭为中心策略和社区为本策略、社区信息整合策略、社区教育及组织策略、社会政策倡导策略。这些基本涵盖了发展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主要减贫策略,从中能够看出发展主义的理念及策略干预倡导目标,包括刺激弱势群体经济参与和资产建设实现减贫,注重社区建设及社区能力发展实现服务和福利有效传递,注重监测评估、多方动员以实现多方共治。表1详细列出了发展主义的干预模式及策略的具体内容。
发展主义理论视角影响下的减贫策略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该理论强调减贫责任主体的多方参与和共治格局,包括政府、市场、社区、非政府组织、家庭及居民个体等主体;而非传统理论视角下单靠政府或市场实现脱贫,或者单靠贫困对象及家庭自身力量脱贫。多方主体的责任分担能更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和服务,调动多方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第二,该理论强调干预策略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尤其强调贫困人口的脱贫减贫要与经济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同时还强调贫困对象的增权赋能和资本积累,注重人力资本干预,尤其关注贫困儿童的人力资本积累;强调贫困家庭资产积累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建设、注重调动弱势群体主体能動性。第三,该理论强调社区能力建设,注重社区赋权和资源整合,强调社区融入和社区参与,通过社区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以上是发展主义理论视角的基本特征,本文将以新加坡作为具体案例,介绍具体的减贫政策和项目是如何体现发展主义的基本理念的。
三、新加坡减贫案例:发展主义取向
新加坡的减贫路径包括政策和项目具有较明显的发展主义取向。新加坡强调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类福利保障要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因而,有学者归纳新加坡的社会福利模式具有生产主义取向。过去,新加坡主要依靠中央公积金制度和积极住房政策实现福利传递,但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劳动报酬减少、新增劳动力人口减少以及社会整体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单靠公积金和住房制度安排已无法有效保障弱势贫困人口的基本权益。新加坡近年来为解决贫困群体的生活困难出台多项扶贫救助政策和减贫项目,例如长期救助项目、中短期救助计划、紧急现金救助计划、家庭教育补贴计划、高龄老人刺激就业计划、持续收入补贴计划等。这些政策和项目都涵盖一个基本理念,即扶贫减贫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而非待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解决生活困难,而鼓励贫困人口就业又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新加坡于2005年成立社区关怀基金(Community Care Fund),统筹贫困群体的福利安排。虽然社区基金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各种可选的救助项目和计划,但依然十分强调贫困者也要承担责任、鼓励受助者自力更生,同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的重要性。鼓励贫困人口具有自力更生的精神是新加坡推行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相吻合,本质上依然鼓励贫困人口的自立自强及增权赋能,这一点也是发展视角所倡导的理念之一。
新加坡的社区基金首先资助的第一大类服务项目为社区增能计划,即主要面向没有工作能力、没有家庭支持来源的困难人群。表2呈现的是社区增能计划下的三个项目,包括长期救助项目(又称公共救助计划)、中短期救助项目及紧急救助项目。
根据新加坡社区基金报告显示,长期救助项目(LTA)受益家庭户数从2012年的3420户增加到2016年4387户,2012—2016年五年间申请长期救助的贫困群体增长率为28.3%。社区短期救助项目的受益户数规模更为庞大,从2012年的20572户增加到2016年的28409户,增长幅度为38.1%。从三个救助项目可以明显看出,针对贫困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中,主要面向无法工作、暂时没有能力工作、或者暂时没有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这类群体基本以老年人、残疾人、或单亲妈妈为主要对象。发展主义理念在已有的救助政策中得以体现,即新加坡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积极工作、赋权增能。
此外,社区基金还提供非救助类的政策和项目,此类项目也充分体现了发展主义的理念。例如,社区基金资助下的家庭教育补贴项目(Home Ownership Plus Education(HOPE)Scheme)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取向。该计划面向低收入的年轻父母,月家庭收入低于1700新币的困难家庭,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年轻母亲。但HOME计划主要内容以鼓励就业和工作为主,设立工作培训激励补贴,对顺利完成就业培训课程的困难家庭提2000新币(每两年)的培训补贴。同时该项目还给与一定的就业激励补贴,全职工作的母亲将获得10000新币的补贴,困难家庭还可以获得住房及相关补贴、儿童教育补贴等。这些举措都以贫困人口的积极工作和积极就业为福利获得的必要条件。只有完成就业培训计划的年轻父母,才能够获得此项家庭教育补贴。另外两个工作激励计划包括高龄就业刺激计划(Workfare Bonus Scheme,WBS)和持续工作收入补贴计划(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WIS)。两项计划都鼓励居民有持续工作就业的动力,也都具有较明显的发展主义特征。
发展视角下的减贫理念除了强调贫困人口的赋权增能和积极就业之外,还强调贫困人口的资产积累和可持续性减贫。这一理念在新加坡现行的减贫救助政策和项目等各类福利制度安排中也有重要体现。例如,新加坡强调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和家庭资产积累,以达到可持续性减贫而非短期减贫的目标。例如,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照料补贴计划、儿童早期的干预计划、儿童教育储蓄计划和资产账户制度等多项福利制度安排,契合了发展主义理念。
新加坡是实行Sherraden提出的家庭资产账户制度建设的国家之一,十分注重儿童资产账户积累。例如,目前实行的婴儿奖金计划(Baby Bonus Scheme),由政府和父母共同建立儿童发展储蓄账户(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根据子女出生胎次的不同调整账户储蓄额度。新加坡也十分注重儿童发展,强调人力资本早期积累的重要性,目前运行的各类服务安排都旨在为儿童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新加坡有专门负责儿童发展的机构,即儿童早期发展署(ECDA),这一机构主要负责新加坡幼儿发展,由新加坡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和社会家庭发展部(MSF)负责监督。社区基金为家庭贫困儿童提供相应补贴和福利,包括幼儿照料补贴、幼儿园费用补贴、学生关爱补贴等。表3呈现了面向儿童的几种主要福利安排。这类政策以促进儿童发展为目标,强调儿童早期的人力资本积累。贫困低收入家庭均可以从中受益,且能获得更高的补贴。
针对特殊困难的贫困人口,例如残疾人群体,新加坡将满足其基本生活保障与关注残疾人的发展相结合,不仅关注其基本生活问题即脱贫,也关注其长期发展即可持续性脱贫。具体的减贫策略也体现了发展主义的减贫理念,即扶贫减贫与增权赋能相结合,生活保障与积极就业相结合。新加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并提供就业安置,注重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通过鼓励工作和就业使其获得自我的价值感。对于残疾儿童,则注重早期干预于教育,帮助残疾儿童融入正常生活,增加儿童未来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其后社会融入奠定基础。新加坡有多项残疾儿童早期干预项目,包括综合儿童照顾项目(Integrated Child Care Programme,ICCP)、儿童早期干预项目(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EIPIC)、发展学习支持计划(Development Support & Learning Support)等项目,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早期康复和教育服务,通过辅导、矫正训练,克服发育迟缓问题,培养儿童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发展,并以融入主流社会为目标。
新加坡发展主义减贫还体现在强调多方参与福利供给和服务传递,强调多部门协作,福利供给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委员会、志愿组织、家庭和个人等多方责任分担模式。新加坡的减贫制度安排不只强调减贫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强调贫困个人和家庭也要承担一定责任。因此,保障贫困人口的各类制度安排包括减贫救助政策、增能赋权政策、资产建设项目等都注重调动家庭和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非完全依靠政府或其他主体解决福利需求。有学者将其总结为多方参与救助策略。
除了强调贫困者及家庭增权赋能,新加坡的减贫策略中还包括社区的增权赋能,鼓励社区能力建设,通过完善社区平台,将贫困者所需服务和保障有效传递。
一方面,新加坡注重社区整合信息,简化服务流程,实现福利传递的精准化和精细化。例如,新加坡的社会家庭发展部(Ministry of Social and Family Development,MSF)通过分散广泛的社会服务办公室(Social Services Offices,SSOs)进行资源和信息整合,方便有需要的困难家庭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公共服务。家庭发展部通过社会服务办公室实现服务传递的一条龙服务。社会服务办公室负责整合公共服务信息,所有援助信息在社会服务办公室即可获取。同时,社会服务办公室也帮助受助者简化申请流程,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获得其他相关救助,包括医疗开支补贴、房屋补贴等,而无需再次申请。当受助者需要帮助了解援助信息时,只需在社区就近的服务办公室一个场所内就能获取到所有咨询和帮助,实现信息和服务的高度整合。这些举措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各类社会服务和福利资源传递给困難群体。
另一方面,新加坡注重社区为平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方便度,满足贫困人口需求。以养老为例,新加坡推行社区养老,其中有多种社区服务,包括个人护理服务、社交及娱乐服务、维持锻炼计划、社区个案管理服务、咨询服务、家政助理服务、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健康检查和社区咨询服务、社区乐龄俱乐部等多项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将各项社会资源更高效地整合于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贫困人口也能从中获益。以上社区能力建设也充分体现了发展主义视角所倡导的减贫理念。
四、讨论与总结
本文介绍了发展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基本特点、减贫策略和减贫路径,以及如何在新加坡的政策实践中得以贯彻应用。新加坡的减贫路径充分体现了发展主义的理论取向,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新加坡的减贫强调受助者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理念,不论贫困救助计划、儿童津贴计划、家庭教育补贴项目、持续工作计划、高龄工作计划、残疾人就业培训与安置等多项政策均带有这一特点,强调增加贫困对象的使能感和权能感,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工作、充分就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规定获得政策救助均以最低工作时长为基本条件,充分体现出新加坡现行福利制度强调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刺激就业为导向,具有较为明显的发展主义取向。
第二,新加坡强调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注重贫困儿童早期发展干预,强调贫困家庭的资产积累和能力建设,这些措施是发展主义学者Sherraden资产建设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
第三,新加坡减贫也强调多方责任分担与多方参与,囊括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家庭和个人在内的多方主体为贫困问题担责,而非单靠大政府或市场化解决贫困问题,这也体现了发展主义理论视角的发展脉络。
第四,新加坡注重社区能力建设,鼓励社区信息、服务和资源整合,实现福利信息和服务资源的一站式整合,简化行政流程,将福利更为高效地传递给贫困人口。
新加坡典型的发展主义减贫模式,可以为我国当前的精准扶贫提供一定参考。首先,我国的精准扶贫应注重弱势群体的能力开发和能力建设,通过政策引导有能力的贫困群体积极就业,增加贫困对象的内生动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策略,包括儿童发展项目、家庭资产建设项目等途径,将脱贫减贫与赋权增能相结合,注重贫困对象的可持续性脱贫,而非短期脱贫。其次,政府要鼓励多方力量参与扶贫。新加坡有效培育和鼓励多方力量介入,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慈善基金、社区自发组织、志愿者、家庭及个人等,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资源;同时,要更好地激发社区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多重整合,通过构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等方式将社会资源和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提供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简化行政流程,将服务和资源更为有效便捷地传递给贫困人口。最后,新加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也值得借鉴,例如为老人提供的个案管理服务、护理服务、社交及娱乐服务、锻炼计划、咨询服务、家政助理服务、健康检查和社区咨询服务、社区乐龄俱乐部等多项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细化、专业化服务,贫困人口也可以从中受益,有助于未来整体服务质量朝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摘要: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责任和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责任主体都未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发展理论视角强调多方共治,注重调动多元责任主体参与减贫的能动性,减贫策略上强调贫困对象增权赋能和积极就业,鼓励贫困家庭资产积累,注重减贫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新加坡的多项减贫举措体现了发展视角的减贫理念。以新加坡为案例重点介绍其减贫举措,归纳发展主义视角下减贫理念和策略路径,为我国精准扶贫提供借鉴启示。
关键词:发展主义;干预模式;减贫;新加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8)06-0074-06
一、引言
近三十年来,东亚社会政策取得长足进步,在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保障和福利服务等方面成绩卓著。已有研究多从两类理论视角对东亚的福利模式进行分析。第一类是生产主义视角,这类视角主要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密切结合,社会福利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其中,不少研究还探讨了这一理论视角背后的哲学思潮、政府角色和时代背景,包括保守意识形态、政府主导、工业化等。第二类理论视角强调福利政治,这类视角强调东亚地区政治结构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且着重探讨与西方国家的福利减缩的不同之处,尤其谈及东亚地区民主化转型对整体福利模式的影响。
已有研究对影响东亚社会福利的发展主义视角则关注不足。发展主义视角强调贫困人口增权赋能而非简单接受救助,鼓励贫困者自力更生、积极工作和社会参与,注重贫困家庭的资产积累和可持续脱贫。虽然该视角强调减贫救助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理念与生产主义视角相吻合,但发展视角并非只强调经济发展。该视角也鼓励社区能力建设和实现服务传递的高效,鼓励社区建设和资源整合,强调多样化减贫策略,以帮助贫困人口长期脱贫和生活改善。发展主义视角在部分文献中虽然有过讨论,但该理论主要聚焦于概念层次或者理论本身,较少谈及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具体来说,即发展主义视角对脱贫减贫的路径有怎样的指导作用。
发展视角理念贯彻较好的东亚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总人口2005年为430万人,2016年达到560万人,城市化率高达100%。自20世纪60年代获得独立以来,新加坡的经济就迈向高速发展的台阶,并跃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与同处东亚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并称为“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东亚奇迹。新加坡全方位表现良好,《2016—2017年全球競争力报告》和《全球人力资本报告》都显示新加坡在人民的教育质量、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技能和就业、环境基础等各方面都表现突出。在为贫困人口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新加坡积累了丰富的制度经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减贫策略的发展主义特点,包括鼓励贫困人口自力更生和积极就业、鼓励贫困者的增权赋能、鼓励贫困家庭资产建设和可持续脱贫、鼓励社区信息和服务的整合等措施,都较好地贯彻了发展主义视角的基本理念。
发展视角减贫理念的特点、具体减贫策略和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本文首先介绍发展主义理论及其主要特征;其次以新加坡为例介绍该国的减贫理念和制度安排,总结其减贫模式的基本特点;最后,反思新加坡减贫干预模式的策略及经验,并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传统社会服务视角强调国家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贝弗里奇一凯恩斯国家宏观干预盛极一时,强调需求和问题取向的国家干预策略;或强调市场为福利传递的责任主体,里根和撒切尔政府将这一新自由主义思潮贯彻执行,采用福利最小化等剩余型干预策略。但传统路径无法高效传递社会福利,居民利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救助对象时常处于被动地位,其能动性和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甚至给社会大众留下贫困的刻板印象,妨碍了贫困群体新需要和新问题的解决。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地区发展事务中,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逐渐时兴起来,社会发展工作越来越广泛地与当地民众及非政府部门所组织的社区活动相结合。这些进展进一步深化了发展主义视角的理论构建。该理论代表学者Midgley指出,发展主义理论视角采纳了多种不同的规范化理论架构,包括国家主义、社群主义、个人主义等等,尽管这些理论架构主张不同的社会发展方式,但可以将它们有机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国家、社区、市场、NGO组织甚至家庭和个人都被囊括进来。因此,发展主义强调多元主体共治下的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是多元的。该理论将国家政府为福利传递主体的大政府模式与强调以市场为主体的剩余型模式有效结合,同时纳入除政府、市场外的非政府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在内的多元福利责任分担及治理格局。这是发展主义视角的基本特点之一。
在减贫路径中,发展主义还强调促进个体经济参与、以提高个人收入和家庭资产为主要目标的减贫策略,即减贫带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经济参与和赋权增能是其重要渠道。通过刺激就业改善贫困状况是发展主义尤为强调的减贫策略之一。例如,通过工作刺激政策、就业安置、就业培训、工作转介和就业支持等政策鼓励贫困弱势群体参与经济建设。另外,发展主义注重人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包括家庭资产累积。该视角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Sherraden,其提出的资产账户制度建设,强调减贫着力点应该放在贫困群体的资产积累,因为资产是获得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他提倡贫困家庭资产建设,主张为贫困家庭提供发展储蓄账户,鼓励贫困家庭建立儿童账户储蓄,并将储蓄资金投资儿童健康和教育发展。
除此之外,发展主义强调社区建设,注重以社区为中心,挖掘社区资源与能力,促进社区赋权,一方面强调服务对象回归正常社区生活的重要性,主张为服务对象提供社区内的照顾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另一方面强调支持性服务应由社区提供,尽量实现去机构化,以促进弱势群体的社区融人为目标。
Patel将发展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减贫策略划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减贫与可持续生计策略、家庭为中心策略和社区为本策略、社区信息整合策略、社区教育及组织策略、社会政策倡导策略。这些基本涵盖了发展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主要减贫策略,从中能够看出发展主义的理念及策略干预倡导目标,包括刺激弱势群体经济参与和资产建设实现减贫,注重社区建设及社区能力发展实现服务和福利有效传递,注重监测评估、多方动员以实现多方共治。表1详细列出了发展主义的干预模式及策略的具体内容。
发展主义理论视角影响下的减贫策略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该理论强调减贫责任主体的多方参与和共治格局,包括政府、市场、社区、非政府组织、家庭及居民个体等主体;而非传统理论视角下单靠政府或市场实现脱贫,或者单靠贫困对象及家庭自身力量脱贫。多方主体的责任分担能更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和服务,调动多方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第二,该理论强调干预策略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尤其强调贫困人口的脱贫减贫要与经济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同时还强调贫困对象的增权赋能和资本积累,注重人力资本干预,尤其关注贫困儿童的人力资本积累;强调贫困家庭资产积累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建设、注重调动弱势群体主体能動性。第三,该理论强调社区能力建设,注重社区赋权和资源整合,强调社区融入和社区参与,通过社区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以上是发展主义理论视角的基本特征,本文将以新加坡作为具体案例,介绍具体的减贫政策和项目是如何体现发展主义的基本理念的。
三、新加坡减贫案例:发展主义取向
新加坡的减贫路径包括政策和项目具有较明显的发展主义取向。新加坡强调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类福利保障要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因而,有学者归纳新加坡的社会福利模式具有生产主义取向。过去,新加坡主要依靠中央公积金制度和积极住房政策实现福利传递,但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劳动报酬减少、新增劳动力人口减少以及社会整体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单靠公积金和住房制度安排已无法有效保障弱势贫困人口的基本权益。新加坡近年来为解决贫困群体的生活困难出台多项扶贫救助政策和减贫项目,例如长期救助项目、中短期救助计划、紧急现金救助计划、家庭教育补贴计划、高龄老人刺激就业计划、持续收入补贴计划等。这些政策和项目都涵盖一个基本理念,即扶贫减贫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而非待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解决生活困难,而鼓励贫困人口就业又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新加坡于2005年成立社区关怀基金(Community Care Fund),统筹贫困群体的福利安排。虽然社区基金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各种可选的救助项目和计划,但依然十分强调贫困者也要承担责任、鼓励受助者自力更生,同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的重要性。鼓励贫困人口具有自力更生的精神是新加坡推行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相吻合,本质上依然鼓励贫困人口的自立自强及增权赋能,这一点也是发展视角所倡导的理念之一。
新加坡的社区基金首先资助的第一大类服务项目为社区增能计划,即主要面向没有工作能力、没有家庭支持来源的困难人群。表2呈现的是社区增能计划下的三个项目,包括长期救助项目(又称公共救助计划)、中短期救助项目及紧急救助项目。
根据新加坡社区基金报告显示,长期救助项目(LTA)受益家庭户数从2012年的3420户增加到2016年4387户,2012—2016年五年间申请长期救助的贫困群体增长率为28.3%。社区短期救助项目的受益户数规模更为庞大,从2012年的20572户增加到2016年的28409户,增长幅度为38.1%。从三个救助项目可以明显看出,针对贫困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中,主要面向无法工作、暂时没有能力工作、或者暂时没有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这类群体基本以老年人、残疾人、或单亲妈妈为主要对象。发展主义理念在已有的救助政策中得以体现,即新加坡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积极工作、赋权增能。
此外,社区基金还提供非救助类的政策和项目,此类项目也充分体现了发展主义的理念。例如,社区基金资助下的家庭教育补贴项目(Home Ownership Plus Education(HOPE)Scheme)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取向。该计划面向低收入的年轻父母,月家庭收入低于1700新币的困难家庭,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年轻母亲。但HOME计划主要内容以鼓励就业和工作为主,设立工作培训激励补贴,对顺利完成就业培训课程的困难家庭提2000新币(每两年)的培训补贴。同时该项目还给与一定的就业激励补贴,全职工作的母亲将获得10000新币的补贴,困难家庭还可以获得住房及相关补贴、儿童教育补贴等。这些举措都以贫困人口的积极工作和积极就业为福利获得的必要条件。只有完成就业培训计划的年轻父母,才能够获得此项家庭教育补贴。另外两个工作激励计划包括高龄就业刺激计划(Workfare Bonus Scheme,WBS)和持续工作收入补贴计划(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WIS)。两项计划都鼓励居民有持续工作就业的动力,也都具有较明显的发展主义特征。
发展视角下的减贫理念除了强调贫困人口的赋权增能和积极就业之外,还强调贫困人口的资产积累和可持续性减贫。这一理念在新加坡现行的减贫救助政策和项目等各类福利制度安排中也有重要体现。例如,新加坡强调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和家庭资产积累,以达到可持续性减贫而非短期减贫的目标。例如,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照料补贴计划、儿童早期的干预计划、儿童教育储蓄计划和资产账户制度等多项福利制度安排,契合了发展主义理念。
新加坡是实行Sherraden提出的家庭资产账户制度建设的国家之一,十分注重儿童资产账户积累。例如,目前实行的婴儿奖金计划(Baby Bonus Scheme),由政府和父母共同建立儿童发展储蓄账户(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根据子女出生胎次的不同调整账户储蓄额度。新加坡也十分注重儿童发展,强调人力资本早期积累的重要性,目前运行的各类服务安排都旨在为儿童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新加坡有专门负责儿童发展的机构,即儿童早期发展署(ECDA),这一机构主要负责新加坡幼儿发展,由新加坡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和社会家庭发展部(MSF)负责监督。社区基金为家庭贫困儿童提供相应补贴和福利,包括幼儿照料补贴、幼儿园费用补贴、学生关爱补贴等。表3呈现了面向儿童的几种主要福利安排。这类政策以促进儿童发展为目标,强调儿童早期的人力资本积累。贫困低收入家庭均可以从中受益,且能获得更高的补贴。
针对特殊困难的贫困人口,例如残疾人群体,新加坡将满足其基本生活保障与关注残疾人的发展相结合,不仅关注其基本生活问题即脱贫,也关注其长期发展即可持续性脱贫。具体的减贫策略也体现了发展主义的减贫理念,即扶贫减贫与增权赋能相结合,生活保障与积极就业相结合。新加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并提供就业安置,注重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通过鼓励工作和就业使其获得自我的价值感。对于残疾儿童,则注重早期干预于教育,帮助残疾儿童融入正常生活,增加儿童未来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其后社会融入奠定基础。新加坡有多项残疾儿童早期干预项目,包括综合儿童照顾项目(Integrated Child Care Programme,ICCP)、儿童早期干预项目(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EIPIC)、发展学习支持计划(Development Support & Learning Support)等项目,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早期康复和教育服务,通过辅导、矫正训练,克服发育迟缓问题,培养儿童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发展,并以融入主流社会为目标。
新加坡发展主义减贫还体现在强调多方参与福利供给和服务传递,强调多部门协作,福利供给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委员会、志愿组织、家庭和个人等多方责任分担模式。新加坡的减贫制度安排不只强调减贫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强调贫困个人和家庭也要承担一定责任。因此,保障贫困人口的各类制度安排包括减贫救助政策、增能赋权政策、资产建设项目等都注重调动家庭和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非完全依靠政府或其他主体解决福利需求。有学者将其总结为多方参与救助策略。
除了强调贫困者及家庭增权赋能,新加坡的减贫策略中还包括社区的增权赋能,鼓励社区能力建设,通过完善社区平台,将贫困者所需服务和保障有效传递。
一方面,新加坡注重社区整合信息,简化服务流程,实现福利传递的精准化和精细化。例如,新加坡的社会家庭发展部(Ministry of Social and Family Development,MSF)通过分散广泛的社会服务办公室(Social Services Offices,SSOs)进行资源和信息整合,方便有需要的困难家庭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公共服务。家庭发展部通过社会服务办公室实现服务传递的一条龙服务。社会服务办公室负责整合公共服务信息,所有援助信息在社会服务办公室即可获取。同时,社会服务办公室也帮助受助者简化申请流程,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获得其他相关救助,包括医疗开支补贴、房屋补贴等,而无需再次申请。当受助者需要帮助了解援助信息时,只需在社区就近的服务办公室一个场所内就能获取到所有咨询和帮助,实现信息和服务的高度整合。这些举措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各类社会服务和福利资源传递给困難群体。
另一方面,新加坡注重社区为平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方便度,满足贫困人口需求。以养老为例,新加坡推行社区养老,其中有多种社区服务,包括个人护理服务、社交及娱乐服务、维持锻炼计划、社区个案管理服务、咨询服务、家政助理服务、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健康检查和社区咨询服务、社区乐龄俱乐部等多项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将各项社会资源更高效地整合于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贫困人口也能从中获益。以上社区能力建设也充分体现了发展主义视角所倡导的减贫理念。
四、讨论与总结
本文介绍了发展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基本特点、减贫策略和减贫路径,以及如何在新加坡的政策实践中得以贯彻应用。新加坡的减贫路径充分体现了发展主义的理论取向,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新加坡的减贫强调受助者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理念,不论贫困救助计划、儿童津贴计划、家庭教育补贴项目、持续工作计划、高龄工作计划、残疾人就业培训与安置等多项政策均带有这一特点,强调增加贫困对象的使能感和权能感,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工作、充分就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规定获得政策救助均以最低工作时长为基本条件,充分体现出新加坡现行福利制度强调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刺激就业为导向,具有较为明显的发展主义取向。
第二,新加坡强调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注重贫困儿童早期发展干预,强调贫困家庭的资产积累和能力建设,这些措施是发展主义学者Sherraden资产建设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
第三,新加坡减贫也强调多方责任分担与多方参与,囊括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家庭和个人在内的多方主体为贫困问题担责,而非单靠大政府或市场化解决贫困问题,这也体现了发展主义理论视角的发展脉络。
第四,新加坡注重社区能力建设,鼓励社区信息、服务和资源整合,实现福利信息和服务资源的一站式整合,简化行政流程,将福利更为高效地传递给贫困人口。
新加坡典型的发展主义减贫模式,可以为我国当前的精准扶贫提供一定参考。首先,我国的精准扶贫应注重弱势群体的能力开发和能力建设,通过政策引导有能力的贫困群体积极就业,增加贫困对象的内生动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策略,包括儿童发展项目、家庭资产建设项目等途径,将脱贫减贫与赋权增能相结合,注重贫困对象的可持续性脱贫,而非短期脱贫。其次,政府要鼓励多方力量参与扶贫。新加坡有效培育和鼓励多方力量介入,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慈善基金、社区自发组织、志愿者、家庭及个人等,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资源;同时,要更好地激发社区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多重整合,通过构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等方式将社会资源和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提供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简化行政流程,将服务和资源更为有效便捷地传递给贫困人口。最后,新加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也值得借鉴,例如为老人提供的个案管理服务、护理服务、社交及娱乐服务、锻炼计划、咨询服务、家政助理服务、健康检查和社区咨询服务、社区乐龄俱乐部等多项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细化、专业化服务,贫困人口也可以从中受益,有助于未来整体服务质量朝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