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积累方法
杨丽
【摘 要】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主,立足于课堂,并结合生活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以国学经典为主,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积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178-02
一、积累古诗词的好处
古诗词韵律优美,语言精练,情感丰富,意境悠远,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鼓勵学生常背,多积累,其好处数不胜数。首先,可以增强学生记忆力,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与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古诗词具有优美的韵律和较强的节奏感,多读,多积累,多背诵古诗词,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及写作水平。其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对孩子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大多传颂至今的古诗词里都蕴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就古诗词本身而言,作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塑造学生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让学生从小学习,从课内外积累,传承祖国的这种传统文化,本身就是~种爱国主义教育。再次,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耐性,增强自信。在背诵、积累的过程中,古诗词的优美韵律、艺术手法、思想情感、为人之道等无形之中恩能影响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明事理,懂人情。最后,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古诗词中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如思乡之情、爱国之志、迷人的美景、做人的道理等,这些对学生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精神的提升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
二、积累古诗词的方法
(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努力创设古诗词学习的氛围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流传千年的经典文化,因此,学校也不妨以国学经典为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给学生尽力创设一种古诗词学习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充满古诗词韵味的书香校园中,聆听古人的吟唱,感受诗文奇妙的旋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
如在教室里悬挂古诗词名人名言,关于友情的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为人处事方面的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
又如,利用校园广播,在每天午餐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播放古诗词朗诵片段。总之,通过创设校园古诗词氛围,让学生在一日活动中,在不经意之间,都能油然而生一种也想吟诗的欲望,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主动积累,主动学习。
(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根植古诗词学习的种子
古诗词的学习不像数学、英语那样,理解一个公式,熟记一个单词,就能立竿见影;也不像音乐、美术那样,学会一首曲子,掌握一种技巧,就能成为台上的焦点。要想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诗意的种子,就得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诗文的美妙,体会诗人的情感。如班主任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每周组织举行一次古诗词读书会,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好诗好词分享给别人听。学校也可以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经典诵读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可以单独诵读,也可以小组诵读,还可以全班诵读,除此之外,还可以把类型、体裁相同的古诗词串在一起,加上伴奏,以歌舞、情景剧等形式表现出来。
(三)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积累
新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与原来的人教版语文教相比,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更加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在古诗词的编排上,做了大量的调整,从原来的六十多首增加到现在的130多首,体裁从春秋时期的《诗经》到清代的诗文,《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民歌、绝句、律诗、词曲等均有收录。这些凡是被教材所收录的古诗词,都是由权威教育专家经通过深思熟虑、精挑细选后才入选教本的,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以课堂为主阵地,帮助学生系统化地积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一方面,可以以诗人所处的年代为界线,指导积累。如两汉曹操的《观沧海》;东晋陶渊明的《饮酒>;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唐代骆宾王的《咏娥》、李白的《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绝旬》(一)(二)等、杜牡的《清明》、刘禹锡的《浪淘沙》等;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李清照的《夏日绝旬》、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清代高鼎的《村居》等。另一方面,根据古诗词的体裁,指导学生积累。律诗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绝句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民歌如李清照的《月满西楼》等。
(四)在生活实践中,学会积累
大多古诗词其实都是诗人生活实践的缩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这些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节选的片段,如《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三字经》中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片段,大都是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把这些古诗文作为学生行动的指南,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时,再次感受古人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凌宏军.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意境的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4(45).
(责编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