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碳足迹测算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安薇

    【摘? 要】论文首先对与碳足迹以及旅游业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接着对旅游业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碳足迹的测算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分析出旅游业带来的外部效应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希望对我国各个城市的旅游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实践价值。

    【Abstract】Firstl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related to carbon footprint and tourism, then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carbon footpri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ternal effects brought by tourism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ourism, hoping to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ourism of various cities in China.

    【关键词】旅游业;碳足迹测算;黑龙江省;发展趨势

    【Keywords】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calculatio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F590?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3-0039-03

    1 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年来诸多国内外学者与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目前对其相应的理论,基本观点是认为“对于环境的承载能力与人类的生活水平有着相应提高,并且在不损害后代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当代人的需求”[1]。往往上升到国家层面上,就是以不损害他国利益为前提满足本国人群的需求,并持续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将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结合后可以发现,对于旅游业来说,虽然在短期内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无疑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旅游业直到2009年才逐渐得到重视,此前一直是属于粗放式经营。由于各个制度与相应的设施并不完善,同时,人们并没有为维持生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旅游行业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意识到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开始对于旅游资源进行一定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本理论不断开始进行双方之间的权衡利弊。特别是很多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往往过度的开采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也会使得人们生存的环境愈加恶劣。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然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基本方针,并逐渐得到落实,以期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1.2 低碳经济理论

    简单来说,低碳经济就是为了保护相应的地球环境,让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减少相应的碳排放,从而使得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因为低碳经济往往运用的是低能源,但是却使用的是最新技术,让经济得到相对的提高,也能进一步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这类经济往往被称为绿色经济也就是低碳经济[2]。低碳经济从表面来看就是为了减少CH4、CO2这类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对于多个行业来说,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可以减少相应的能源消耗,让资源不被浪费,对于现代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无疑具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创新构建一种新型低消耗、高效率的经济制度,让经济的发展转向为一个新的高度,使能源方面的损耗大大减少,技术生产力也得到了提高。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开始逐渐向低碳化经济转型,该趋势逐渐开始向全世界蔓延。

    1.3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是通过转变以往的传统资源消耗经济,通过资源的再次回收并利用,来不断依靠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新的经济模式发展,在经济生产效率方面以及环境保护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往往因为技术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是循环经济的基础也是其核心,基本特征表现为“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资源配置原则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尊重生态并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由此体现,经济模式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线。与生态足迹极为相似,碳足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生态足迹衍生而来的,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往可以通过碳足迹的测算来分析生态足迹,也可以通过生态足迹的演变来推算出碳足迹。第二碳足迹和第一碳足迹是碳足迹其中的主要内容,第二碳足迹是指因在生产生活中耗费的大量资源进而造成CO2;第一碳足迹指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CO2。但目前,国内外专家与学者对碳足迹的定义还没有统一,主要观点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CO2的排放量就是所谓的碳足迹,认为应该主要从使用资源后排放的CO2入手,在排放量上进行相应的关注;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对于环境来说,气温上升是极为不利的,需要通过碳足迹进而对于其中的指标进行测算,衡量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但是对于碳足迹,绝大多数学者与专家还是认为应对于碳排放进行测算与检查从而定点追踪是碳足迹的主要定义。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既享受着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还需要不断制定出新的制度,让环境得到一定的保护,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防止碳排放过多导致资源无法再生,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利用碳足迹,不断进行指标的正确检测,引起人们的重视。

    1.4 低碳旅游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旅游组织、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世界气象组织等学术机构与国际组织,在《达沃斯宣言》以及旅游业与第二次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低碳旅游”这个概念,从而被众多学者与专家关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从低碳旅游本身的属性来进行相应的科研考察,这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变革,促进旅游业形成的新型发展模式。并且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因为对碳足迹排放量的严格管制,让旅游资源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旅行方式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相应的旅游消费又得到了降低。同时,在消费模式得到转变的同时,对于旅游者来说,出行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低碳旅游的推进使得游客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游客在一言一行中都开始践行低碳旅游,从而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与壮大。

    2 碳足迹的测算

    2.1 旅游业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与专家普遍认为气候环境受到人类的破坏,资源不断被浪费,需要及时维护生态平衡,才能使人类生存得更加长久。而从目前碳排放的增长速度来看,每年的碳排放量减少2%~5%,才能得到相应的遏制。同时,在旅游业碳足迹的相关文章往往都是将旅行中的交通、食宿等多个方面纳入其中,从而计算出相应的碳排放量。而经过研究表明,交通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通过乘坐汽车、飞机、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产生的碳排放量是其他旅游相关种类的5倍之多,同时,因为食宿产生的碳排放量位居第二。总体来说,根据影响因素分析,国内外学者往往按照交通、食宿、其他来进行分类,从而进行正确的测算。而本文对于其中的测算主要也是从旅游交通这方面入手进行相应的研究与探索。

    2.2 旅游业碳足迹的测算方法

    关于旅游业碳足迹的测算方法有多种,本文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以下两种测算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CDM基准线法。该方法是清洁发展机制对碳减排量计算方法的规定,其基本公式为:碳减排量=基准线碳排放量-实施低碳技术项目的排放量。

    其中,基准线碳排放量指在清洁发展机制不存在的基础上,按照研究的国家或者是地区的实际经济实力以及当前的技术科技水平来进行相应的服务提供,为旅游者与游客提供最为先进和优质的服务,但同时为了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损耗,让相应的服务与消费变得更加绿色环保,从而减少碳排量。依据这种方法,在对旅游业碳足迹进行计算的同时,还可以对旅游业碳足迹的减排潜力进行相应的测算,通过服务的转变来推算出减排的实际数据。但是,由于CDM基准线法是在很多假设的基础上设定的,用该方法测定出来的旅游业碳足迹波动性比较大,因此,在国际社会上其认可度和可信度不高,所以这种方法往往是对于大致数据进行预估,依据得出大概的数值进行相应的参考,从而进一步消除误差得出真实的结果与数据。

    第二,Kaya公式。根据研究的地区经济发展强度、该地区全年旅行总人数、碳排强度以及相关的能源强度这4个要素作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相应的测算,其基本公式为:碳排放量=人均GDP×人口×单位GDP的能源用量×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

    其中,对于单位GDP的能源用量来说,由于产业不同,单位GDP的能源用量其最终的数值也不同,如能源耗用强度往往在不同行业差距极大,第二产业远超于第一产业;在同一个产业中不同行业能源耗用强度也会出现区别,例如,在第二产业中,化工业和重工业要远远高于一般制造业;同一個行业的能源耗用强度则会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例如,采用高新科技的先进制造业会比落后制造业的能源耗用强度低。在同一行业中,技术水平与能源强度成负相关,因此,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有效方法便是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节约能源达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

    3 黑龙江省旅游业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1 旅游业带来的外部效应

    3.1.1 正外部性

    旅游业所带来的正外部性,往往被分为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几个方面。就社会方面而言,旅游业的进步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促进,整体行业的不断完善也使得来旅游的游客获得极大的满足,相应的消费也在上升,同时,促进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就环境方面而言,旅游业发展离不开对于环境的保护,在环境得到相应的改善后,旅游资源也可以不断进行再生,从而使整体的旅游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就文化方面而言,地区的文化对于游客也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只有在地方文化与区域文化得到一定的重视后,无论是当地的居民还是来旅行的游客都可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文化传承。就经济方面而言,可以最直接地从一个地区的GDP增量中观测到,通过旅游过程中发生的消费活动,游客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极大。随着黑龙江省旅游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其旅游收入呈现比较快的增长,从2010年的3491.26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8103.14亿元,增长接近三倍,其中,较去年的GDP其增长率也达到了8.2%。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必定会带动当地多个行业的共同发展,如酒店、餐饮、零售等。随着这些产业的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也会带动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为地方政府带来大量税收,对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帮助极大。

    3.1.2 负外部性

    旅游经济的负外部性同样也可以从社会、环境、经济与文化这几个层面进行相应的分析。就社会方面而言,旅行的人数逐年增长,对当地的人们造成了很多不适,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素质较低。游客乱丢垃圾或者是造成的噪声过大等都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恶劣的影响。就环境方面而言,从源头上可以分为旅游消费和旅游生产两个方面。就经济方面而言,表现为旅游业过度开发,导致资源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因为整体行业呈现上升趋势,相应的竞争愈发激烈,也进一步加速了环境的破坏。就文化方面而言,可能出现传统文化的舞台化、商品化和庸俗化,对文化遗产保护缺失等,例如,经营者为吸引游客,将黑龙江省很多古老的村落改造成现代化的建筑,这对于当地的文化传承极为不利,同时,也会让游客感到厌烦。旅游业的负外部性是指旅游经营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对社会、旅游参与者和旅游地居民等带来的不良影响。而旅游涉及的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CO2,从而导致空气含碳量急剧增加,使得环境不断恶化,相应的资源也遭到不必要的损害,其中不乏很多不可再生资源。

    3.2 发展趋势与潜能

    当前,中国经济的战略方向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同时,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实现发展的可持续。而近十年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功能使旅游业可以在国家战略转型期或者战略选择中凸显优势。温家宝总理对旅游业的概括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这四大优势足以作为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依据和柱石”。但是针对旅游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负外部效应,必须采取相应手段将其弱化。在优化游客的游览体验、提升旅游质量、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低碳旅游的推行,减少资源耗费。对于黑龙江省来说,整体发展趋势极尚佳,但也必须贯彻低碳旅行的方针,做到不浪费资源,不乱排放有害气体,同时,不断完善本省的各个旅游基础设施,做到在开发整体潜能的同时,降低不必要的旅游资源消耗,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碳足迹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促进黑龙江省的旅游业向低碳环保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使整体旅游业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高对于碳足迹的控制,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当今世界发展过快,只有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得整体行业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英华.碳足迹视角下区域旅游业效率测度与评价[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7.

    【2】杨任超.基于碳足迹视角的森林旅游生态效率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