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先学谋求解放,尝试命题唤醒创造

    曹爱华

    

    [摘 ?要] 通过一节二次函数“自主先学”复习的公开课,说明一节复习课不仅需要教师着眼于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迁移训练,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尝试命题;自主先学;培养能力;二次函数

    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备课、讲课、批作业,日日重复于这些事情,每天在繁忙的课务里来来去去,都是课堂上老生常谈的几个步骤,学生学习缺乏热情、主动,连笔者自己都麻木、无激情了. 例如在进行“整式的加减”复习课教学时,笔者首先设计了一个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结构图:

    一公园的成人票价是16元,儿童买半票. 甲旅行团有x名成年人和y名儿童;乙旅行团的成人数是甲旅行团的2倍,儿童数是甲旅行团的一半.

    (1)甲旅行团成人总票价是____,儿童总票价是______,甲旅行团的门票总费用是______.

    (2)乙旅行团成人总票价是____,儿童总票价是______,乙旅行团的门票总费用是______.

    (3)请列式求出这两个旅行团的门票费用总和.

    同时设计了师生活动:

    (1)先独立完成,并在关键处写上思路、做法,时间2分钟.

    (2)小组交流答案,互相说说做法,查漏补缺,同时做好展示准备,随机抽取,全班共同交流.

    课前设计的问题是想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作为创设、构建本章知识体系的直接阶梯,去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同时在师生共同构建的基础上学生能获取新方法,将学生的思维由直观感知引向严密的逻辑思维,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 但学生实际上仍旧被笔者设计的套路引导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于是笔者开始思考,怎样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上注入活力、激情、主动而非主导?怎样才能使学生舒展自我、放飞自我、超越自我?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作为教育者应引导每一个孩子去“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意义”. 我们的课堂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发表见解、弘扬个性、激活展示思维,需要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进行个体化的体验、探索、研究.

    导学引领,自主先学

    学案导学开场: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情境”设计“江苏·海门——学生自己的数学题”,要求:问题设计得越简单越好,只有最简单的(以二次函数不同的知识点分类)不一样,才能拿分,每题8分,可设计10题,满分80分;在最简单题的基础上(强调一下“最简单的基础上”),设计渐渐综合的题(强调一下“渐渐综合”),可设计2题,每题10分,共20分. 前80分,课前可花10分钟“自主先学”先拿点分,然后在课堂上“解读自己的设计意图”后再加分. 目的就是检查自己对二次函数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的能力(如从数学本质上发现数学题从何而来等),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1】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2】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3】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4】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5】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6】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設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7】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8】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9】

    【我根据知识点_______________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10】

    【我设计的渐渐综合题1】

    【我设计的渐渐综合题2】

    【我还能设计的渐渐综合题】

    一个看似简单但开放性十足的导学案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老师鼓励学生通过命题的方式有效先学,让学生感受、参与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激活学生思考的动力,完成导学案的过程已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出题、学生解决是天经地义的,学生习惯于教师命什么题就做什么题. 简单会做的题目就做,不会做的就放弃或者蒙一个答案填上去. 老师的“让学生在尝试数学命题中自主先学、学会复习”的学习方式更能直接击中学生的内心,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思路、方法的形成过程,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所谓“让学生在尝试数学命题中自主先学、学会复习”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己寻题、变题、创题,自觉扫除解决问题时遇到的障碍. 对这样的教学学生必定感觉新鲜,他们在课前就在进行自我教育. 当然,对如何“自主命题”学生可能会感觉茫然、无头绪,宛如一只被驯养的小鹿,一旦打开囚笼,却不知奔向何方,到哪里觅食;同时教师虽觉方法科学,但对“自主命题”又是恐惧的,这样的课堂就似在放风筝一样,放出去了如何收回来?能不能收回来?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观念的转变问题,需要经过磨砺才能接受并喜欢这种方式,学生才能不再是学习的容器,他们才会相互启发,协作攻关,共同进步.

    问题解决,展示思维,培养能力

    1. 尝试命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复习,通过思考,对重难点和必须掌握的中考考点,由浅入深地尝试着出一些试题. 学生在这种自主先学的方法下慢慢调动了复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成为对复习情况的一种检测,使教师“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指导学生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复习的主体,更关键的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体的复习水平. ?摇

    本节课学生创造了很多的习题,由浅入深地整理如下:

    【我根据知识点 确定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1】

    请直接写出此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与对称轴.

    【我根据知识点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2】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我根据知识点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3】

    求点B的坐标.

    【我根据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4】

    当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求x的取值范围.

    【我根据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5】

    把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

    【我根据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关系设计的最简单的数学题6】

    求△ABC的面积.

    所思之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命.

    通过这节课的教与学,教师与学生都感悟到命题其实不难,甚至比较简单,就是发现“自己的数学题”,只要抓住一个知识点就能“命出一道好题”,只要能构建知识体系就能在这个知识点上“创造出”所有的基本题型,再合理变化就能“创造出”综合题. 通过这种学生命题的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一个崭新的学习方法,课堂气氛激活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师生双方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

    2. 尊重、用心倾听学生的思维过程

    学生自主命题,它并不是单纯地出题、解题,而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所以在学生命题之后,老师并没有急于把学生的这些习题解决,而是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有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学生上台展示的形式、有学生独立思考回答的形式、有即时性的变式总结. 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学习中认真思考、解答,从而自主整理知识、吸收方法、构建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课堂上老师用点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自主命题成果,充分给予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面对“课前预设”之外学生生成的“即时资源”,教师准确把握住并且进行了有效的利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做出相应的变动” .

    所思之二:思路,让学生自己想.

    张奠宙先生曾指出:“数学知识要经过朴素而火热的思考来获取.”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做课堂教学的智慧者,在揣摩学生是如何思考问题时更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维. 学生回答时借用学生的口、巧用学生的话——找准起点、由此及彼;学生解题时妙用学生的错、活用学生的题——随机应变,举一反三;关键是学生思考时善用学生的问——循循善诱,乘势延伸.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有可能不会再去思考、解决一道几何题或一道应用题,但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思考能力、思维方式却能伴随一生.

    3. 指導、解放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学生的自我命题,老师掌握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在互相作答、互相点评的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经历了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随后又用点评的方式来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整节课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评价性学习的习惯和创造精神. 当这些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基本上已经对二次函数的知识体系有了清楚的认识,这时老师继续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主要知识点构建出知识体系、相关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等,对二次函数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感悟出数学学习的连贯性.

    所思之三:感悟,让学生自己说.

    善于学习的人,必定善于反思、感悟、总结. 一节完整的数学课,即时性的反思、矫正、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整节数学课的精华所在,是对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明确、深刻的集中描述. 数学活动后,引导学生反思、归纳和揭示活动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准确进行表达;例题教学后,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解题思路方法、基本步骤和注意点,规范书写格式,形成正确的解题策略;新知形成后,引导学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对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特点,从中择优使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我所培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 ”让学生尝试数学命题,参与、经历问题的发现、创造、解决、感悟、再生成,在命题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激活学生学习兴趣,那么新课程标准中希望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等目标的实现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