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序”到“善治”:粤东基层治理难点地区的村庄转型与乡村治理调查研究

    王墨竹

    摘? ?要:如何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应对基层治理中的旧症难题,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创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粤东L县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临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和基层治理难题,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当地以“靶向式”治理破解涉毒困局,以“靶向式”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立党建、民生之本,使村治“脱序”局面彻底扭转,走上实现“善治”之路,并探索出以“党的领导、靶向治理、精准发力、破立并举”为特点,有效化解社会风险、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经验。

    关 键 词:基层治理;“靶向式”治理;难点村;善治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2]。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上。如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效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基层治理中长期积累产生的顽疾,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连续两届中共中央全会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粤东L县的几个村庄曾一度面临制贩毒屡禁不止、社会矛盾突出等严峻的社会风险和治理困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当地探索建立起以“党的领导、靶向治理、精准发力、破立并举”为特点的社会治理机制,有效治理涉毒问题,及时化解基层矛盾,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村治之难:治理“脱序”的产生

    (一)基本情况

    1.村庄环境复杂

    L县位于粤东滨海平原地区,下辖3个社区、17个镇、327个村(居),该地村庄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密集、居住紧凑、村庄规模大。B村是L县一个典型的沿海大村,也是治理难点最为突出的村庄之一,经过八百余年的发展,该村人口过万,村内街巷分布密集紧凑,对陌生的来访者而言,进入村庄彷佛置身迷宫。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复杂的聚落空间环境是L县村庄的共同特点,这为实施有效治理和社会面管控增加了难度。

    2.经济发展滞后

    L县所在的粤东地区历来被称为“省尾国角”,农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农业发展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未达到现代农业的水平。B村的农业发展困境是L县的普遍情况。B村地势低平且濒临海洋,水利设施长期失修,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不适宜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产。长期以来,村内缺少工商业产业,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低,外出务工和果树种植是其主要经济来源。部分不愿“安于贫、甘于贱”的村民转而采取非法途径追求财富。

    (二)文化底色变异与村庄风气“脱序”

    1.偏好风险族群性格的异化

    历史上,当土地资源难以维系当地村民生存的时候,村民只得向大海求生存。因此,当地人有着敢于冒险、敢于拼搏、崇尚自由、趋利避害的性格。然而,在社会开放、思想多元的环境中,当地部分村民偏好风险的性格被再度激发,幻想走偏门、赚快钱、一夜暴富的群体不在少数。

    2.宗族精英角色的异化

    传统社会时期,粤东地区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当地村落形成了对家支、宗族深度依赖的特征。“宗族精英基本扮演着乡村社会领导者的角色,对乡村社会秩序产生决定性影响”[3]。具有较强号召力和权威的宗族精英,本该成为乡村秩序的維护力量,却首当其冲“失足”涉毒,这是导致不法行为扩散传染到宗族内部诸多家支、家户的重要因素。而家族化的涉毒网络一旦形成,网络中的成员便具备了一定的集体行动能力,带来执法阻力,并给有效治理造成较大困难。

    (三)L县区域性治理难点的产生

    L县的治理难题并非限于单个村庄,而是以B村为中心,扩散影响到附近的三个镇,给该区域范围内的基层治理造成不利影响。其原因在于:第一,客观上,以B村为中心的三个镇地理位置、村落形态、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相似,长期以来,发展受阻、贫穷落后的局面造成缺少生活出路的村民动起了发财的“歪脑筋”。第二,涉毒现象最初的出现与村民法律意识淡薄有关,但随着家族化涉毒网络的形成,个体村民认为自己仅是众多涉毒环节中“微不足道”的一环,在群体心理和集体行动的驱使力下,更多村民铤而走险。第三,“运动式治理”导致的治理失灵是区域性治理风险发生的关键原因。在治理资源不足、动员体系日益弱化、权威性资源流失较为明显的背景下,面对突出的治理问题,政府偏向于采取“运动式治理”手段,这也造成了“治标不治本”的弊端[4]。L县并非没有开展过打击行动,但以公安部门主导的刑事打击无法对“助毒”社会土壤、边缘人群等进行有效治理,当地失去了“打早打小”的有利时机。此外,部分农村党组织涣散、部分干部不作为甚至包庇违法行为,进一步导致了村治脱序现象发展到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二、以“破”开路:靶向式治理重塑秩序

    (一)靶向失责党员干部,补齐责任漏洞

    1.直联任务

    镇村党员干部是落实禁毒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需要担负起政治责任。L县建立镇驻村领导直联机制,由两名镇委班子成员每周不低于一次下村进行督导,促使镇党委政府禁毒工作例会部署的任务在村庄得到“立行”,推动村庄禁毒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村庄“立改”。

    2.压实责任

    为压实禁毒工作领导责任制,L县实行镇驻村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负责,层层签署禁毒责任书、承诺书,厘清禁毒权责。在B村,镇党委书记与村支部书记签订《B村禁毒重点整治目标管理责任书》,镇党委书记直接对B村禁毒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确保整治到位;其余镇驻村干部与B村14名村党员干部、村民小组组长签订《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责任书》,禁毒责任通过网格压实到人、落实到事。

    3.追究失责

    L县党委以“零容忍”原则和非常措施对辖区禁毒工作进行考核。在破冰攻坚时期,任何被上级机关或执法部门发现查处有新增制毒点的村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镇驻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及中小网格长的行政职务予以免职,同时追究党纪责任,对于可能存在包庇行为的,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靶向风险单元网格,填充治理管控缝隙

    1.网格单元合理划分,确保到底到边

    合理划分网格单元是有效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础。在L县禁毒网格层次中,镇域范围为大网格,行政村为中网格,中网格下再以千人为单位划分小网格。划分网格以原有户籍资料为基础,以卫星地图数据确定网格边界,并结合人工实地核查,确保网格纵包到底、横包到边、不漏一户。

    2.网格人员政社共筹,凝聚战斗合力

    L县治理难点村均为万人大村,单纯依靠镇村两级组织很难实现有效的网格化管理。例如,B村共划分出14个小网格,而村干部仅有8人,因此当地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网格管理。B村禁毒小网格的网格长均由镇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市县驻村禁毒工作组成员担任副小网格长;网格管理员除了由村小组干部担任外,还聘任了一批热心群众,汇聚起将村中无职党员、村民代表、退休干部职工、退休教师等群体的治理合力。

    3.网格工作成链留痕,实现治理可视化

    在网格化管理中,L縣要求严格执行“早访晚查”工作制度,网格管理人员以滩涂、果园、鱼塘、无人居住的祖屋等偏僻场所为清查重点,通过定期走访和临时检查,随时掌握网格内人员动向、房屋使用状况。巡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巡查拍照记录实时上传至治安巡防系统,经由人工研判和大数据研判形成风险报告,并以不同颜色反映在网格地图上,实现治理可视化。

    (三)靶向复杂地情村情,建立技术治理体系

    1.以巡防系统为抓手,实现治理信息化

    L县基层治理难点地区普遍存在人口房屋密集、地情复杂的情况,为提高管控效率,L县推广采用治安巡防系统,建立起“即点即查”的综合治理大数据平台,实现每一条巷、每一间房的基本情况随时可以调取,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详细情况和去向随时可以掌握。

    2.以立体管理手段为依托,实现治理高效化

    L县对重点地区采取立体化管理,掌握主导权、管好关键点。一是管好天空。当地利用无人机开展高空巡查,实现辖区情况实时图传,镇村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监控,更直观地掌握情况,提高了巡查效率。二是管好路口。借助实施“雪亮工程”,进出村要道路口、重点场所附近路段均安装了高清监控摄像,监控画面与公安部门实时联网,起到了震慑犯罪的良好效果。三是管好排污口。为防止制毒现象反弹,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当地加强对排污口水质监控,对重点地区下水径流中的特定化学成分进行自动监测,先进技术成为禁毒工作的重要前哨。

    (四)靶向“脱序”社会根源,织密教育宣传防护网

    1.宣传深入家庭,凝聚全民共识

    在B村,市县两级驻村工作组和镇驻村领导均认识到动员群众参与全民禁毒斗争的重要性,党员和驻村干部利用巡查之余开展走访,深入家庭进行细致的宣传、沟通,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和村民成为朋友。在村党支部的提议下,B村召开村民大会,表决通过了《禁毒村规民约》,村民自愿签订《禁毒承诺书》,承诺管好自家房屋、果林、养殖场等场所,部分村民还自发拆除废弃房屋、临时工棚,以实际行动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

    2.教育嵌入课堂,阻断代际传播

    L县教育局联合省市禁毒基金会和公益组织,制定了完备的整套禁毒教育课程体系,分阶段、分年龄层设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毒品危害、了解禁毒法律知识、学会自我保护、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该课程体系已在L县各中小学扎实推行。重点地区乡镇党委也积极支持校园禁毒教育,B村所在镇的镇党委书记主讲B村中心小学“开学禁毒第一课”已成为常态,“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成为阻断毒情代际传播、增强村民打赢全民禁毒战争决心的重要方式。

    3.站点沉到村庄,有效帮助康复

    L县将戒毒康复工作站下沉设置到村,并配备专职社工、驻站民警和心理医生。工作站严格执行戒毒康复人员管理制度,与上级戒毒所无缝对接,实行“出所必接、接入建档、定期复查”,实现康复人员“零脱管”。社区工作站坚持管理与帮扶并举,联合派出所、村两委、家庭成员成立“四位一体”帮教小组,结合不同戒毒康复人员实际情况开展就业、就医、法律咨询等帮扶活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涉毒人员增量,实现了存量减少。

    4.宣教融入民俗,“以文化人”成效显著

    L县潮汕文化氛围浓郁,当地宗族理事会每年定期举办两次规模较大的娱神民俗活动。镇村党组织和工作组充分利用民俗活动人员集中的机会,播放禁毒宣传教育片、派发禁毒宣传册、编排融合禁毒宣教内容的快板,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禁毒宣传深入人心。此外,L县鼓励村“两委”班子利用家支关系助力禁毒宣传,村委定期邀请宗族理事会成员、各“房头”代表开会,请他们当好政策宣传“代言人”,向各家各户普及禁毒知识、宣传禁毒政策。B村党委书记认为:“要用好我们传统的家族力量,将法治理念融入乡规民约,才能直达民心,切实提高宣传工作实效。”

    三、以“立”固本:精准式改革固善治之本

    (一)靶向“软弱涣散”困境,立基层党建

    1.选准“头雁”,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

    L县将村(居)党支部书记人选纳入全县统筹管理范围,县委组织部对全县327个村(居)党支部书记实行任前报告、任后备案。经过事前报告、组织考察、公正选举后,L县治理难点地区的村党支部实现改选换届,除部分村党支部书记由县委直接委派外,大多数村选出了讲政治、有想法、敢担当的村支书,实现“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率和书记(主任)一肩挑两个100%,组成了由退伍军人等组成的现任村两委班子,班子成员素质和工作能力显著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龙头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2.巩固“堡垒”,推动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

    为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L县推动将治理难点村党支部升格为党委,根据需要下设党总支和党支部。B村在成立村党委的同时,在村小组层面成立村小组党支部,延伸党建触角,提升党组织管理和建设效能。L县还重点加强红色阵地建设,支持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让支部开展活动有场所、发挥作用有载体,开展“亮身份、作承诺、见行动”活动、“共产党员户”挂牌和服务承诺活动,树立党员干部服务为民的新形象。对此,有村民表示:“以前遇到难题无处说,说了也白说。现在直接上办公楼找村干部,周末也能找到人。”

    3.设置“网格”,实现党员服务融入群众中

    L县常态化推动党员服务网格的设立,实现党员服务融入群众。B村在前期设置禁毒网格的基础上,以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为总网格长,委员或其他党员干部为网格长,党员为网格联络员,每名党员根据实际负责联系10户为1个服务网格,在全村形成4个服务网格,结合主题党日、驻点直联、脱贫攻坚、禁毒排查等内容开展党员网格化联系群众工作,着力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二)靶向发展停滞弊病,立兴村产业

    1.引进企业,撂荒地变致富田

    由于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L县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一直较为突出。为此,L县结合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政策,鼓励企业与村庄共建共赢。通过镇政府牵线搭桥,B村引进了中草药种植企业来村经营,通过改善耕作条件、加快土地流转、结合相应补贴政策等多方面提高农民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一百三十余亩撂荒地复耕,還提供了一百余个就业岗位,使村民不出村即可实现家门口就业。

    2.培育大户,海岸线变聚宝盆

    L县治理困难村普遍位于沿海,海岸沿线由于土地盐碱化,并未充分开发利用。针对这一问题,B村因地制宜,利用南临南海、适宜发展海产养殖的海岸线和滩涂地,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发展养殖,初步建成一千余亩的海虾养殖基地,产生养殖大户十余户,带动五十多户村民从中受益。

    3.发展“扶贫车间”,留守家庭也能享收益

    针对年轻劳动力普遍在外务工、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缺乏收入来源这一问题,L县注重引导位于乡镇、县城的企业下村开办“扶贫车间”,将半成品订单分配给村民在村加工,为留守人员提供增加收入的机会。B村党委书记与位于县城的帽子生产企业对接,引进二十五台缝纫机的帽子车间来村经营,考虑到部分留守妇女第一次接触纺织工作、积极性不高,村党支部联合生产厂家开展了岗前培训、设置就业奖励基金,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靶向转型期阵痛,立民生保障

    1.政策兜底,保障边缘家庭基本生活

    低保政策有刚性门槛,处于低保政策边缘的人群长期游离在政策之外,被称为“夹心户”“边缘户”。特别是深入开展扫毒行动后,部分家庭因主劳动力涉毒被采取强制措施,造成家中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的生活困难,出现了新“边缘户”现象。为此,L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经过慎重考虑和严格审核,为确实难以维系基本生活的“边缘家庭”办理了“低保边缘户证”,适时扶上一把,为“边缘户”走出困境疏通了渠道,体现了社会保障政策的普惠性,也有效减少了社会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2.技能培训,引导村民向外谋求发展空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让更多群众稳定就业,L县深入开展了“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项目,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以B村为例,一方面,B村在镇政府的协助下,积极联系人社部门和职业技术院校来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电气焊、修理、厨师、服务员等,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职业技能证书,提高村民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B村所在镇每年组织两次招聘会,在B村等人口大村设立分会场,让村民在家门口即可获取就业资讯。

    3.公益服务,社会治理成果惠及全体群众

    医疗曾经是L县各乡镇公共服务的短板。近年来,L县投入近3亿元,完成全部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村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项目,为乡镇增添医疗设备、轮训补充卫生人才。2019年起,B村所在镇卫生院定期来村开展义诊,全村60岁以上村民均可享受免费体检服务。针对低保户和边缘家庭,镇卫生院还会有针对性的进行更全面的健康知识普及和疾病筛查,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极大增强。

    (四)靶向“去污名化”,立崭新村庄形象

    1.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焕新村容面孔

    L县以“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为抓手,要求各村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促进村庄清洁工作常态化。B村对进村主要干道铺装了沥青并拓宽;全村铺设暗渠管道,实施雨污分流;全村铺设自来水管道,连通广播电视和光纤信息网;聘请专职环卫人员收集生活垃圾并集中清理运输;新建的文化公园将党建元素和当地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成为寓教于乐的公共空间。人居环境提升的背后,是村民综合素质和环保意识的整体提升,更多村民主动关心村容村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挖掘村落旅游资源,打造古村落新名片

    B村着力擦亮历史古村招牌,打造旅游新村名片。L县深厚的潮汕文化传统在村庄中得到较完整地保存,共有省级古村落9个。B村仍保存着大规模潮汕特色古建筑,明清时期家祠数十座,妈祖庙、真君宫等古庙宇六座。目前,在村党委的推动下,B村正积极申报加入省级古村落保护名单,并以此为契机整合“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旅游元素,建成了文化长廊、后山绿道、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在“粤菜师傅”培训工程的帮助下,不少村民已经开办了农家乐餐厅,在服务游客的同时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3.以禁毒成果巩固社会秩序,树立文明淳朴新乡风

    B村党委倡导“村里事,村里议”“自己村,自己建”,并积极发挥乡贤的带头作用,带动村民主人翁意识的增强。在村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各自然村推选出村民理事会,一批有能力、熟村情、热心公共事业的乡贤成为理事会的“总理”。这些乡贤包括在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族长等,他们在经济生产、社会关系和文化价值方面具有治理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宗族氛围浓厚的B村,他们能将人情、礼仪、法律等三种规则综合运用在化解矛盾纠纷、引导村民参与村庄公益事业等方面,成为村庄风气改善、实现善治的重要力量。在毒品形势彻底扭转、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进行、村民法律观念不断增强、乡贤作用充分发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B村治安和社会风气逐步好转,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B村参观游玩,也将B村的真实情况和转变传播出去。B村党委书记介绍:“外来游客的车辆有时和村民车辆发生剐蹭,过去这些小事都能闹得很大,现在大家都能自行解决,不再需要我们村委出面,民风乡风都好了很多。”

    四、基层治理难点地区实现善治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

    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必须不遗余力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旗帜鲜明地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建设一支工作上有本事、政治上靠得住的精干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把党在乡镇、农村的基层组织打造成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一是要集中共识、迅速落实,减少繁复流程和消除多方掣肘,在诸如禁毒等重大领域一旦下定决心,就能够迅速决策和执行。二是要用好绩效导向、专项治理,对于社会治理中的顽疾危机,采用专项治理的项目化处理手段,使得权责边界更加清晰,政策绩效更可界定衡量,充分动员各方积极性,使治理运转动能充沛。三是要集中力量、合力推进,集聚治理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支撑重大社会问题的治理格局。四是要持续用力、保持定力,在处理治理难题的过程中,保持政策稳定和治理定力,通过持续用力、精准发力机制,获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路和政策导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秩序密切相关,秩序是实现善治的根本性保障[5]。因此,在基层治理难点地区进行社会治理,必须充分认识到“良序”对“善治”的重要作用,精准矫正并惩治“脱序”行为,塑造和维护井然有序的基层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在平安的环境中行使其应得权利。在实现良好的社会秩序基础上,各地党委、政府要因地制宜补齐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培育的短板,注重社会政策的普惠性,切实保障边缘群体与大多数群体享受同等的社会待遇,让每个人都能获得社会认同和尊重,对社会抱有积极的道德态度与情感,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善治”的参与者、维护者、受益者。

    (三)坚持将“靶向式”治理思维贯彻到基层治理全过程

    “靶向式”治理是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顽疾和突出问题进行精准管控、源头治理、集约治理,避免某一方面的危害扩散造成全面性社会后果。“靶向式”治理要求做到:第一,精准选“靶”。靶子选得准,才能直击要害,达到事半功倍的管控效果。在治理难点地区,要精准选“靶”,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精准选“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追根溯源,找到基层治理难点背后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采取靶向“里子”的综合改革措施,有力地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第二,精确施“治”。在治理难点地区要实施源头治理,坚持靶向基层组织、村庄经济、社会民生、村庄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顽疾、痛点,强基层党建、立兴村产业、保民生福祉、树崭新形象,有效增强村庄的内生造血能力、发展活力。第三,以精促“专”。在治理难点地区,要下好“绣花功夫”,确保治理资源的节约性、集约化使用,保障各项治理机制常态长效。不能以“撒胡椒面”的运动式治理思路解决顽固问题,针对选定好了的突出问题,就要保持政策稳定性、工作连续性,确保治理专注度和治理力度不减、措施不弱。

    (四)合理引导与运用宗族健康力量,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治理格局

    基层治理中的宗族力量具有“两面性”,“乡村宗族权力与地方正式权力由冲突到和谐,既有阻碍农村社会转型的一面,又有推动农村社会转型的一面”[6]。因此,在宗族地区实现“善治”目标,党组织和基层政府要善于引领宗族健康力量,特别是引导好有关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和运行。其一,明确定位。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将宗族理事会界定为群众自治组织,或在宗族理事会基础上改组村民理事会,在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村委会指导下,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理事成员,将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参与能力和参与意愿的乡贤纳入其中。其二,围绕理事会选举、协商决策、财务管理、民主评议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实现理事会有序、稳定运作。其三,界定理事会的职责范围,以治理单元内(自然村/村小组)的各项事务为主要任务,使其在村民之间塑造信任,与村两委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EB/OL]. [2019-11-5].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

    [2]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EB/OL].[2020-11-3].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3] 刘路军,樊志民.中国乡村精英转换对乡村社会秩序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15(2):109.

    [4] 贾秀飞,王芳.运动式治理的缘起、调适及新趋向探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22(3):24.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17-10-2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6] 謝建社.乡村权力多元与乡土秩序重构——以赣西村宗族权力与政府权力冲突互动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98.

    (中文校对:包云娜)

    From “Out of Order” to“Good Governance”: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Village Transformation and Rural Governance in the Difficult Areas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Eastern Guangdong

    Wang Mozhu

    (China R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00)

    Abstract: How to transform the advantages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to the advantages of governance, and how to deal with some stubborn problems in grass-roots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new era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innovation and modernization. L county, located in ea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had faced a severe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and a difficult problem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for a long time. Under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superior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the local authorities cracked down on drug-related difficulties by targeted governance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party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livelihood by the targeted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a series of targeted governance measures, the malfunction in governance has been completely reversed and the goal of“Good governance”is being achieved. Targeted governance is a governance strategy characterized by“the leadership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argeted governance, precise governance, and synchronization policies”. This governance strategy provides important experience for resolving social risks effectively and constructing a new social governance pattern of co-construction, co-governance and sharing.

    Keywords: grass-roots governance; targeted governance; villages with difficulties of governance; good governance

    (英文校譯:包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