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是旁观者
张越 李辰雯
【关键词】高中生;校园欺凌;旁观者;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5-0068-04
【作者简介】1.张越,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教科所(浙江宁波,315800)心理健康教研员,一级教师;2.李辰雯,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明港高级中学(浙江宁波,3158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校园欺凌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校园欺凌的诸多角色中,旁观者的数量最多且意义重大。根据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教科所一项题为“义务段校园欺凌现状调查与对策”的实践研究发现,当整个群体都愿意对欺凌行为说“不”,欺凌的循环就可以被彻底打破。在对旁观者的访谈中也发现,除了“害怕报复”以外,“不知所措”是最常见的不干涉欺凌的理由,他们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也会担心学校老师不去处理。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言语欺凌带来的影响,思考旁观者的行为及原因,学习阻止欺凌的方式,重获抵制欺凌的勇气。这也是对现有的预防校园欺凌工作的有益补充。
【教学过程】
一、 暖身阶段:“绰号”你我他
PPT展示课堂约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尊重他人,学会倾听;课堂之外,绝对保密。
教师:我们来做个热身小游戏——大风吹。全班围成一个圈,被吹到的同学要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个绰号,游戏时间为3分钟。
学生游戏。
教师:被取这样的绰号,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感觉不舒服,好像被歧视了。
学生2:觉得被辱骂了,我也想骂人。
教师:很多同学给别人取绰号是出于好玩的心态,想通过开玩笑拉近彼此的距离,但同时也有捉弄别人的心态。事实上,带有恶意的、侮辱性的绰号会让人不舒服,这其实是一种言语的伤害。这里涉及一个概念:校园欺凌。
PPT展示: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让学生表达出自己被取绰号的感受,引发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从而导出本课主题。
二、转换阶段:“沉默”VS“行动”
教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PPT展示:小西经常取笑小明,总是随便拿小明的东西。后来,有几个同学加入了小西的行列,情况愈演愈烈。他们孤立小明,叫大家不要与他交朋友,经常当众辱骂他,偶尔在小角落“围攻”他,还传播诋毁他的流言。小西和他的小伙伴说这是为民“除害”。原来,小明做事喜欢直来直去,说话常常欠考虑,在班里“得罪”了一些同学。一天,小明在走廊里背书。刚运动结束的小西和他的朋友路过,小西一把夺过小明的课本,扔给别人。然后,大家把小明的课本当球一样传来传去,就是不传给小明。小明很生气地说:“把课本还给我。”小西揪着小明的衣领蛮横地说:“你挡着我们的路了!”然后猛地一推,把小明推倒在地上。这时候,周围的同学陆续多了起来。
教师:作为旁观者,你会怎么做呢?我想邀请几位同学表演出来。
旁观者1:我害怕被牵连,先不插手。
旁观者2:小明虽然平时说话很直,但人还是不错的。我看不惯小西的行为,我想做点什么,但是还会有些担心……
旁观者3:小西是我的朋友,而且我上次也跟小明起过冲突,所以我跟着骂他几句。
旁观者4:虽然小明平时人际关系不太好,但是小西这样欺负他是不对的,我会站到小明这一边。
教师:我看到了两类做法:沉默和行动。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沉默和行动分别会带来什么?
学生1:沉默会助长这种现象,被欺负的同学会很难过,欺负他的同学也不会停止自己的行为,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学生2:我认为行动要有方法,不能盲目,不然会让矛盾升级。
教师:是的,如果我们当沉默的大多数,就会有更多同伴承受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但如果行动不当,又会激化矛盾。所以,我们要拒绝沉默,有所行动,掌握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对欺凌情境进行即时回应,由此总结出“沉默”和“行动”两种常见态度,进而思考这两种态度带来的不同后果。
三、工作阶段:行为重塑,角色体验
教师:请刚才表演的同学用一个姿势(定格动作)来展示自己当下的态度。
学生定格动作:小西挥着拳头,小明被推倒在地。旁观的同学中,有的想和小西一起动手并起哄,有的默默看着,有的愤愤不平,觉得小西他们过分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站在小明背后支持他。
教师:此刻你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
欺凌者小西:觉得自己很威风、很强大。
旁观者1: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在冷眼旁观。
旁观者2:觉得自己很矛盾,想帮小明,但不知道如何帮他。
旁观者3:此刻,我跟小西一起欺负小明。
旁观者4:觉得小明很可怜,我要支持他!
被欺凌者小明:我很委屈,也很想反抗。我不知道小西为什么要这样针对我,但是我很感激他(旁观者4)站在背后支持我,这让我很有力量。
教师:现在,我会给所有同学一次选择的机会。作为旁观者,你会采取哪种行动呢?我们用A、B、C、D分別代表四种旁观行为——局外、犹豫、强化、助人。请大家根据自己真实的想法选择并坐到对应的小组,请开始你们的选择吧!
学生选择并根据选择的内容进行分组。
教师:现在请大家组内讨论这样两个问题,你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在这个行为角色下,你可以做些什么改变这种局面?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学生1(局外人):我不想卷入麻烦中,打算先看一下。但是,我也想过是否要请老师过来处理。
学生2(犹豫者):我害怕帮助小明会遭到小西的报复。如果小西太过分的话,我也会劝阻他。
学生3(强化者):我一直看不惯小明,觉得有人收拾他挺好的。不过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可以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
学生4(助人者):我觉得这样做很过分。我看不惯这样的行为,会呵斥这种做法。
教师:接下来,请各组学生代表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刚才定格的画面做出一处改动,使画面呈现出和谐、美好的状态。
学生重新动作定格。
教师:请问,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欺凌者把被欺凌者从地上拉了起来:这样做了以后,我心里舒服多了!
旁观者1把手搭在欺凌者身上:我觉得小西做得很对。
旁观者2面带微笑注视:我们可以是好朋友呀!
旁观者3面带微笑注视:这种友爱的氛围让人很舒适。
旁观者4把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手牵在一起: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这样多好呀。
被欺凌者与欺凌者呈握手状:我很开心,终于不会再被欺负了。我也会改正自己的不足。
设計意图: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场景以及当事人的感受,并梳理出四种旁观者的行动状态——犹豫者、强化者、局外人、助人者。全体学生自由选择后,针对每组行为模式提出改进方案。最后回到情境中,用“行为雕塑技术”来重塑画面。在重塑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面对校园欺凌的具体方法。
四、结束阶段:赶走雾霾,重现晴天
PPT展示雾霾图片。
教师:同学们见过雾霾吗?每当雾霾严重的时候,网络上就会有很多人发照片、写状态,像旁观者一样自娱自乐。大家想想,这些拍照片的人身在哪里呢?
学生:在雾霾里。
教师:所以,谁都不是旁观者!就像校园欺凌一样,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任由其发展,想想我们能做什么,为所当为。
教师:研究发现,校园欺凌中如果旁观者都有所行动,那么欺凌现象会直接下降20%~30%。同学们,发挥我们大多数的力量,向欺凌者说“不”,向校园欺凌说“不”!因为我们谁都不是旁观者!
PPT展示:我想成为的人,我能(怎么做)。
教师:最后,请同学们来填空。
学生1:我想成为勇敢的人,我能对不公正的事情说“不”。
学生2:我想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我能质疑权威。
教师:希望同学们将所想的话印刻在心里,成为期望的那个自己。
设计意图:用“雾霾”来类比校园欺凌事件,用研究数据来进行佐证,让学生明白今后遇到此类事件时不要置身事外,要为所当为。最后学生通过纸笔活动留下课堂心得和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选用的是班级真实发生过的校园欺凌案例,这让学生有话可说,角色代入感强。角色扮演和行为雕塑技术生动直观地将事件中当事人的状态和想法展现出来,促进学生的自我觉察和情绪宣泄,也有利于学生行为的重新调整。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会从情理上选择明显是“好”的行为,出现所谓“知行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设计旁观者分类时应尽量避免具有引导性的表达,并且在学生做出选择之前,要强调让他们遵循内心做出最真实的选择。
【点评】
本课有以下几点特色:
1.课程定位有实际意义,立意深刻。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人数最为众多的旁观者往往最容易被忽视。本课看到了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重要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2.课程选材角度巧妙,真实生动。高中生呈现出来的欺凌往往以语言欺凌和人际欺凌为主,较少出现单纯性的身体欺凌。这节课的课堂理念强调“无论学生选择做哪种旁观者都应当遵循内心”,符合心理课不谈对错、只涉及利弊的学科特点。
3.课程设计思路清晰,方式新颖。本课的一大亮点是采用萨提亚行为雕塑中的角色定格技术来呈现案例。通过外化的身体语言来解读内心世界的信息,将不容易被觉察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可觉察的动作展示出来,真实还原人物内心活动。另一大亮点是通过小组讨论对定格动作进行调整,给予学生二次改进的机会。
(点评嘉宾:史耀芳,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