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课上教师反馈言语行为的探索

    侯听华

    〔摘要〕本文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心理课的实效性,提出了心理课教师课堂反馈言语的八条策略:(1)关注感受;(2)启迪思维;(3)拓展知识;(4)鼓励讲“真”;(5)正向解释;(6)关注积极点;(7)引发反思;(8)表达欣赏、理解和尊重。

    〔关键词〕课堂语言;心理发展;积极品质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5-0043-03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指以班级为单位,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以班级团体的力量与资源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潜能,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又被称为“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符合上述特点的班会也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在心理课上,师生的言语行为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其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回答的回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体验、内心感受及思考感悟。笔者聚焦教师的课堂反馈言语行为(即回应),探讨其评价依据和主要策略,再通过几个教学实例展示如何在课堂上实践运用,以期提高心理课的趣味性、互动性,体现学科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一、教师反馈言语行为的评价依据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情绪调控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品质,这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学科教育有很大差异。

    (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1.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之一是情感内容日益丰富,师生关系、同学交往都会引发他们的情绪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良好氛围,努力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尽量避免伤害学生的情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2.初中生个性发展中伴随着成人感的出现,这时的他们讨厌长辈的唠叨和说教,渴望被尊重和平等感。这种成人感如果受挫,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和焦虑情绪或是敌对与破坏的行为,严重的还会影响其个性的正常发展。因此老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信任他们,同时也要意识到他们自我的成熟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对于出现的行为偏差、不良观念等,应给予关注,因势利导,助其个性品质健康发展。

    (三)心理课的实效性

    一节心理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的团体动力是否充足——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真情流露、同伴的积极倾听、分享与互助。要做到这一点,温馨的人际氛围非常重要,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可以卸下防御,自由表达思想、情感,才会出现心灵的真正触动与感悟,才会有实质意义上的自我成长。

    二、教师反馈言语行为的策略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结合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心理课实效性的要求,心理课上教师在进行课堂反馈时,可以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注感受——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引发情感体验;

    启迪思维——从学生忽略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多样性,启发思考;

    拓展知识——把握教育契机,适当介绍原有教学安排之外的知识;

    鼓励讲“真”——“真”是心理课的基调,只有真的东西才能走进学生心里;

    正向解释——对于不那么积极正面的想法,教师可以做正向解释;

    关注积极点——从学生纷杂的思想中找到闪光点并把它放大;

    引發反思——引发认知失衡,促进学生反思;

    表达欣赏、理解和尊重——一切教育性的改变,都建立在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

    三、例说教师反馈言语行为

    积极乐观心理课是在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主持下,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开发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积极心理学流派,在朝阳区四、七两个年级开设。笔者对几节积极乐观心理课进行了研究,有些是课堂实录,有些是课后跟心理教师讨论的结果,以期探索心理课堂教师反馈言语行为。

    (一)抛砖引玉——启迪思维

    在四年级的“魔法棒”这节课上,大家讨论怎么帮助同学达成目标,一条建议是每天任务完成后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老师和同学都认可这个建议,有一名学生却不同意,理由是如果每天完成任务都有奖励,就会把他的兴趣从完成任务转移到获得奖励上。对此老师的回应是:“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是关于动机的,我们以后再谈。”如果此时做一些启发性的解说,比如讲一位老人将一群小男孩玩闹的兴趣转变为获得奖励(钱)的兴趣,再通过慢慢减少强化物让孩子们不再吵闹的故事,就能引领学生对如何正确使用奖励(强化物)做深入思考。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抛砖引玉、启发思维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融会贯通——拓展知识

    在四年级“魔镜”这节课上,学生说帮助别人就要理解她,站在她的角度去感受。老师很敏锐地把握住这个契机,说:“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感受,就是心理学上的‘共情”。同样是在这节课上,当学生说到团结时,老师问学生团结具体是指什么,学生说团结就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鼓励,共同遵守规定等等。老师引导说:“团结说起来容易,但是要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是不是能更好地团结?”虽然共情和团结的内涵都不在这节课原有教学计划之中,这位老师却能结合课堂实际,自然而然融会贯通进行讲授,既便于学生理解,还拓展了知识,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深度。

    (三)移花接木——正向解释

    在七年级的“愿望实现”课上,一个女生说成功是因为运气,老师说:“有一句话不知你有没有听过,爱笑的女孩运气总是不会太差。”这位老师不露痕迹地移花接木,把完全无法掌控的运气用积极乐观的性格来解释,暗示只要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总会有更多的机会和运气。

    (四)因势利导——表达欣赏、理解和尊重,关注积极点

    在“重新起航”这节课上分享寒假最开心的事时,有个学生说参加了某明星粉丝会成立五周年让她很开心,她的发言得到了很多学生的呼应。这时教师可以先从情感上表示理解——青春期的孩子追星很普遍,然后加以积极引导。教师可以这样说:“每个成名的偶像可能也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艰辛,你喜欢他们肯定是他们身上的某种积极品质吸引了你,老师相信受这样的好品质的感染,你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教师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她,尊重她的感受,同时借势对学生加以引导。用学生自己的兴趣点来激励她,比老师的说教更有效果。

    (五)借力打力——引发反思

    同样是分享寒假最开心的事,一学生说打游戏过级很开心,教师问他为什么觉得最开心,他说可以在同学面前“显摆”。教师转问全班学生:“我们进行一项活动或者完成一项任务,动机主要有两类,要么是想掌握这项知识技能从而增长能力,要么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大家觉得哪种动机更能让我们长久地满足、幸福?”学生们回答:“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转而对那位学生说:“老师也希望你能获得更持久的幸福和满足。”這位教师并没有直接批评那位学生的快乐比较“肤浅”,她将两种成就动机作比较,并且由其他学生做出更积极的选择。如同功夫里的借力打力,这样既引发了学生反思,又避免了简单的说教。

    (六)条分缕析——在鼓励讲“真”、关注感受的基础上深思明辨

    在上“小确幸”一课时,有个学生说捡到五元钱很开心。这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捡到五元钱不交和捡到五千元不交是否有区别,引导孩子答出捡到贵重财物必须上交,否则要负法律责任。然后解决捡到五元钱不交在道德和情感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认同学生的感受:捡到钱确实让人高兴。进而引发学生的同理心:这五元钱可能是某个同学的早餐钱,丢了他就吃不上早餐,如果换作是你,你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把钱物归还原主,你的心情又会怎样?随后教师再强调小确幸的积极意义:小确幸是指微小但能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事情,能让自己更积极,带来持续的动力,这才是我们去发现它的意义所在。这一系列的引导条分缕析,先将法律和道德分开,再在情感意义方面着力,层层深入、清晰明了。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价值中立

    在后面的两个案例中,老师对学生出现的价值观偏差进行了纠正,这么做是否违反心理课的原则?确实,在心理咨询中特别强调价值中立,价值中立就是要求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思想行为不评价、不指责、不干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不同,中小学心理教师面对的是儿童、青少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在形成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好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不太积极、健康或者非亲社会的言行,教师应该有能力识别,有义务提示和纠正。由于心理教师的理念更开放,分析问题的角度更多,语言表达更富有弹性,从而在价值观引领上更显柔性。

    (二)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虽然本文讨论的是教师的言语行为,但并不是说非言语行为不重要,实际上教师的肢体语言、表情、着装等非言语行为同样对学生起一定作用。一般来说,学生希望教师着装整洁雅致,肢体语言能表达尊重、热情、包容,表情既生动又庄重,这样既能拉近师生关系,又能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由于心理课重感受、重分享、重体验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往往更具包容性,很少做非黑即白的是非判断,教师也更注重言语的积极示范作用,因此心理课教师反馈除了其他学科共有的是非判断、陈述知识、价值引领等作用外,更强调引导关注感受,启迪思维,鼓励讲真,正向解释,关注积极点,引发反思,表达欣赏、理解和尊重等。以上几个案例也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这些特点。充分发挥心理课教师反馈言语行为的心理教育作用,不仅体现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智慧,而且能够言传身教,给学生施加积极、正面的影响,有利于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徐光兴.学校心理学——教育与辅导的心理(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廖策权,梁俊.实用学校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曾玲娟,陈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北京市金盏学校,北京,1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