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年新型知识阶层对“中等社会”的认知

    关键词 晚清 新型知识阶层 中等社会 政治思想 民主共和

    作者简介:楚雅楠,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D69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235

    晚清十年,中国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不仅外部遭受的侵略更加严峻,内部的清政府也更加腐朽无能,随着西学的不断渗入,各种社会力量经过裂变与重组,孕育出了具有过渡时代特性的新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中等社会”,它由接受西学而致力于改造国家的“学生社会”演化而来,是新型知识分子在拥有自我意识之后,在寻求联合动力的驱动下,形成的一个糅杂多种力量的复杂的实体,新型知识阶层将自身的革命观念融入到“中等社会”的发展中,成为“中等社会”的主导力量,通过他们对“中等社会”的认知,能够折射出背后隐藏的新型知识阶层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的变化,他们将“中等社会”所能依靠的力量指向“下等社会”,同下层民众联合起来,成为推动政治变革的主导力量,跳出了王朝更迭的圈子,把“中等社会”的前途引向了反专制的民主共和道路,成为走在时代前方的思想先锋。一、新型知识阶层与中等社会的关系

    新型知识阶层是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东渐的产物,清朝末年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新型知识阶层的兴起提供了有利契机。从成分来讲,新型知识阶层主要包括留学生、新式学堂学生和接受西学的开明绅士,与传统的知识分子相比,新型知识阶层有新的知识结构、职业选择、生存空间和新的政治观念,他们对自身的定位和国家的发展前途有了新的思考。

    进入二十世纪,清政府不仅没有改变危亡的现状,反而同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成为列强控制中国欺压人民的傀儡政府,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强烈的责任意识使新型知识阶层开始重新思考国家的前途命运。新型知识阶层认为当今国家处于列强竞争的漩涡之中,群狼环伺,面临着种族灭亡的危势,急需有人承担起挽救危亡的重任,指出“居今日而欲补救,舍中等社会其谁属哉。”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政治思想的共同体,即“中等社会”,以此来积聚和团结这个阶层内部的力量,明确自身的责任,为其政治活动提供合理性。他们还明确指出,“泰西革命之所以成功者,在有中等社会主持其事;中国革命之所以不成功者,在无中等社会主其事。”①把“中等社会”作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从两者的关系来看,新型知识阶层是“中等社会”的主要革命力量和领导力量。“中等社会”的成分主要包括“自居于士类者”“出入于商于士之间者”和“入于方术技击与士类之间者”三类。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留学生和从传统士人转化而来的知识分子是“自居于士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两类人虽然所处的职业不同,但是在知识构成上都具有“士”的成分,他们是西方侵略下社会变迁的产物,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较大,对政治局势的变化较为敏感。在“中等社会”内部,各种力量是相互糅杂的,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知识分子占据主流地位,被视为“一国之原动力”,他们实现了从“学生社会”到“中等社会”的转变,不再拘泥于学生群体,而是将受西方思想观念影响,具有新知识结构的其他人也纳入了阶层体系之中,构成了“中等社会”的主要成分,将“中等社会”作为凝聚各阶层力量,开展政治活动,表达政治诉求的重要载体,引导着“中等社会”的活动方向。可以说“中等社会”是新型知识阶层政治思想在现实中的体现。二、中等社会的责任与使命

    新型知识阶层对“上等社会”和“下等社会”进行了分析,以此来说明“中等社会”所承担的重要使命。他们认为,“上等社会”主要是拥有政治权力、获得绝大部分利益的统治阶级,这个阶级“大率皆顽钝腐败之魁杰也”,除了八股考据之外没有新的学问和阅历,且“气焰熏熏”,拥有政治权力但腐败不堪,只知道个人之私利而不知国家之公利,加之在官场多年,早已麻木不仁,他们往往思想守旧,专制独行,要获得民主权利,必然要触及“上等社会”的利益,因此,他们是“中等社会”革命的对象。事实上,这些“上等社会”主要就是清朝的贵族统治阶层,把他们作为“中等社会”的革命对象,说明了新型知识阶层政治立场的变化,他们不再是戊戌维新时期躲在皇帝背后,依靠上层权利进行改良的皇权维护者,而是站在了王朝的对立面,尤其是在拒俄运动和苏报案以后,清政府的镇压使新知识分子放弃了改良的主张,由爱国走向了革命,开始向革命方向发展。新型知识阶层还认为,“下等社会”主要是位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当然也包括会党、马贼、盐枭、娼妓、江湖术士、无业游民等流氓无产者在内。”②他们虽然身受压迫具有一定的革命精神,但是由于思想愚昧,幼稚无知,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只会盲目破环,挑衅生事,不能从事革命活动,需要“中等社会”对其进行引导。“中等社会”所处的位置,“实下等社会之所托命而上等社会之替人也。”③对待“上等社会”要进行革新和破坏,防止其一错再错,造成更大的祸患,对“下等社会”要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培养独立精神,注入新思想,使其向国民转变。“中等社会”肩负着对“上等社会”和“下等社会”的双重使命,自觉承担起领导革命事业的重任。

    “中等社會”看到了底层群众的力量,并希望通过启蒙和引导来利用这种力量,这种认识是先进的,但是他们认为群众愚昧无知,没有“中等社会”的领导,他们的行动野蛮愚昧,不会有任何成效,反而会阻碍革命,孙中山这样说过,“我同志必须能指挥下等社会有组织之团体,而后于事有济。不然此等团体固在,我辈一动,而彼等出而阻碍,甚妨我辈之进行也。”④流露出他们对于底层群众轻视与偏见,他们与改良派知识分子的区别在于他们没有把群众放到自己的对立面,愿意去领导群众,利用群众来壮大自身的力量,说明了新型知识阶层并没有摆脱旧思想中“士”的局限性,依然把自己摆在高位,对下层民众依然是俯视的态度,这是封建读书人固有的弊病,尽管他们已经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但是却不能完全摆脱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他们自居为“下等社会”的“领袖”,要对他们进行改造,使他们有秩序的进行革命,但是又过分重视刺杀和军人的力量,鼓吹“尚武”精神,把精力集中在和会党、军人的联系上,对底层的普通民众存在着严重的偏见。这种既希望利用“下等社会”的力量,又对他们心存戒备的矛盾心理,反映出了新型知识分子对于“下等社会”的真实态度,他们只是想利用“下等社会”中军人、会党等武装力量,而不是真正想深入群众中去。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革命所要依靠的力量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有革命的观念和想法并付诸于行动,但是他们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各阶层力量的分析又带有局限性,他们虽然在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认知上具有优越性,但是对政治全局的分析却略显幼稚。但是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中等社会”对下层民众的认知已经是较为先进的,已经懂得利用下层民众的力量来进行革命,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种进步性的认识。

    “中等社会”对自身责任使命的认识,体现了新型知识阶层在复杂的背景下对各种社会力量相对清楚的认知,更是其政治思想转变的重要体现,他们已经不再是“知朝廷而不知国家”,以维护统治阶级精神根基为己任的传统士人,而是具有新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的新知识分子,他们站在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对立面,把自身摆在了改变政治局面的关键位置,成为建立民主、独立的新国家的重要力量。三、中等社会与下等社会的联合

    “中等社会”在分析各阶级力量时把自身摆在领导者的位置,对下层群众是持鄙视的态度的,他们认为义和团等农民起义是愚昧的、野蛮的,正是下层群众愚昧的行为“使各国不得不同心协力,劳民伤财,联兵以此老大帝国之境。”⑤但是,他们又从义和团运动中看到了民族的气节,把这种“民气”作为调动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希望,看到了他们正义的、积极的一面。虽然他们鄙视下层群众的无知、鲁莽,但是又从义和团运动中受到了启发和鼓舞,把他们视为,为了使民族成“一方新之向”而牺牲的同族者,从中吸取教训,开始设想利用群众的力量来推动革命。

    拒俄运动之后,趋新的知识分子改变了长期以来和民众分离的状态,对下层民众的看法有所改变,“革命事业之起也,必有中坚。”“支那民族经营革命之事业者,必以下等社会为根据地,而以中等社会为运动场。是故下等社会者,革命事业之中坚也,中等社会者,革命事业之前列也。”⑥新型知识阶层关注的重心也逐渐下移,对“下等社会”进行教育,将其与“秘密社会为伍”注入新的思想和手段,与“劳动社会为伍”改革智识,变易习惯,与“军人社会为伍”,发展新势力,建立新事功。教育“下等社会”的目的主要是使其与“中等社会”合群,双方开始在观念上寻求联合。虽然在拒俄运动中新型知识分子已经有了和下层民众联合的观念,但是“中等社会”与“下等社会”真正联合的开始是1905年爆发的抵制美货运动。四、中等社会的政治理想

    在“中等社会”内部糅杂了多种政治力量,最初提出“中等社会”概念的是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他所代表的是改良派的政治路线,但是真正将“中等社会”加以阐释和利用的是以陈天华、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他们所代表的是革命派的政治路线。“就思想史的主流说,二十世纪最初十年,正是后者与前者不断划清界限、逐渐成熟壮大的发展过程。”⑦可以说“中等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新型知识阶层革命化逐渐加深的过程。在戊戌维新失败之后,改良派的势力已经逐渐减弱,失去了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而清王朝为了维护统治所进行的政治变革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使原本对改良寄予厚望,维护清朝的新知识分子从改良的队伍中分离出来,投入了革命的旗帜之下,变为了推翻清王朝的重要力量。在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之后,改良派希望借立宪之名,重新凝聚力量,与革命派竞争,在思想界占据一席之位,但是,新型的知识分子更倾向于激进的革命派,在新型知识阶层的推动下,人民主张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政治变革的要求也越来越激进,革命派在“中等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改良派对清政府寄予厚望的“预备立宪”,也在请愿运动中证明是欺骗人民的,虚妄的幻想,人们对改良的主张彻底失望。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创立民主政体,建立共和制的国家,不仅是新型知识阶层的政治诉求,更成为“中等社会”的政治理想。

    新型知识分子受西方近代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把人民的幸福作为政体进化的标准,认为“吾国实有由专制而变为民主之大希望也。”从自然的“地理论”、反专制动力的“物理论”和群族的“民族论”三个方面论述了推翻专制制度,创立民主政体的必要性,他们把民族主义和国民主义作为推翻满清政府和改革专制政体的两大思想武器,指出“是故欲颠复二百六十年来之贵族政治,当建民族主义;欲颠复六千年来之君权专制政治,当建国民主义。”⑧这里的民族主义主要是从种族主义出发,在“中等社会”眼中,满清政府是异族政府,只要推翻异族政府的专制统治,实行民主,就能达到民族主义和国民主义的双重目的。虽然这种民族主义带有狭隘的种族主义倾向,但是在减少各阶层之间的观念冲突,动员民众反清的革命热情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等社会”明确的把革命的前途指向了民权立宪政体,提出要建立一个与民族国家相匹配的新政府,要建立这样的新政府,必须改变“今若于国家甚冷淡者,则政府不得其人,而民不知国家为何物也。”⑨的现状,唤醒民众对政治的参与热情,将中下层民众培养成新的国民,使“举国之人皆有‘我即国,国即我之理想,深入于脑中,牢固而不可拔”。⑩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新型知识阶层将“中等社会”引向了反专制的民主共和道路,成为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的重要力量。五、结语

    基于在新型知识阶层视野下对“中等社会”的考察与探析,不仅限于对这一带有过渡特性的复杂社会实体的剖析,通过新型知识阶层对“中等社会”认知的变化可以看到新型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的转变,以及由此推动的社会政治力量的走向,知识分子向来是革命的先导,在社会发生剧烈动荡之时,知识分子总能在爱国之情的推动下凭借所学知识和对社会局势敏锐的洞察力,顺应时代的潮流,推动政治变革的发生与发展,辛亥革命如此,五四运动亦如此,因此,对晚清新知识分子进行剖析,为更好的了解知识分子革命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提供指导和有意义的借鉴。从新式知识分子对“中等社会”的认知中可以看出,新型知识阶层抛弃了维新变法中知识分子们依靠 “上等社会”的改良运动,以“中等社会”为重要载体,团结各阶层的力量,尤其是下层民众的力量,突破了王朝更迭的圈子,引导“中等社会”走上了以推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的革命道路,是新型知识阶层崛起于政治舞台后,沿着革命路线前行的重要表现。

    注释: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刘晴波,彭国兴编.陈天华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21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北京:三联书店,2017:249.

    杨笃生.新湖南//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M].北京:三联书店,1960:615.

    孙中山.与旅比中国留学生的談话//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71.

    佚名.民族精神论//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M].北京:三联书店,1960:847.

    佚名.中国之改造//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60:408,409.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295.

    精卫.民族的国民//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63:111.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刘晴波,彭国兴编.陈天华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202.

    佚名.论中国之前途及国民应尽之责任//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60:458.

    参考文献:

    [1]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上册[M].中华书局,2011.

    [2]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学林出版社,1995.

    [3]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中华书局,1981.

    [5]左玉河.科举废除与新知识阶层的兴起[J].江海月刊,2019(1).

    [6]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J].近代史研究,2004(4).